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中此起彼伏的枪声持续到天将启明的时分,才完全息去。天亮的时候,成都城里的战斗已经完全结束了。李汉的军队已经掌控住了整个成都城,没有了尹昌衡指挥加上内应的响应,城中守军的溃败很快,到了后来第四协整个开进城中的时候,已经可以说是望风而降了。

进城后的后续战斗指挥李汉都扔给了何进,他这位用武力攻下了四川千年省会,即将名正言顺就任四川大都督的人,有太多需要费心的事情了。比如接管四川军械所、藩库、署衙,还要组建临时宪兵队,监察士兵是否有违反军纪、抢劫、强奸、扰民等行为。更要备足了精神,应付着来自整个成都、甚至整个四川的各大势力的拜会、敌意、示好与挑战。而这些,远比打一场或几场大战还要累得多!

1911年12月23日,四川军政府兴师北伐,前后历经三日攻陷省会成都,史称‘成都战役’。是役,除大汉四川军政府大都督尹昌衡逃脱不知所终外,四川陆军暂编第十七镇三十三协大部宣誓效忠四川军政府,成都城内的保路军加巡防军约五千余人除了零零散散的逃脱外,其余除被歼灭的一千多人外,三千五百多的巡防军、保路军成为俘虏。而革命军全战仅仅付出不到一千伤亡。

23日,新任川督李汉宣布四川军政府合并大汉四川军政府,接管四川一切军务、政务、民事、外交等权力,为四川唯一之合法政府,并承诺,将在一月内调集大军清缴省内一切不服从军政府调令,肆意扰乱民生、为祸一方之势力,包括各地土匪、山贼、马帮、哥老会、保路军等,责令一切地方势力向当地军政府部分投诚免罪,否则,十日内未投诚者,军政府将调集大军清缴,欲与强制性抹除!同一日,川督李汉通电叙州,要求川南军政府解散,由四川军政府接管一切大权,并驱逐入川滇军。

12月24日,四川军政府宣布第一号大都督令,责令刚刚在成都完成休整补给的第四协调往自贡方向驻防,同一日,第五协下令调往资州休整,并在完成休整之后前往川南驻防!当晚,成都对叙州发布通牒电报,本着川人治川原则,三日内未见滇军撤离,军政府将不得不以军事手段,捍卫四川军政府之尊严。当晚,川督李汉再一次发出调兵令,自重庆、成都,调集两个炮兵营赶赴自贡应付战事。

沉默两日之后,面对着四川风起云涌的变局,有志要夺四川盐权做西南王的云南军政府大都督蔡锷终于知道干涉四川革命事不可为,于是通电宣称因四川革命局势的发展迅速,已无滇军可助之处。二十五日下午,入川滇军开始收拾打包,二十六日开始自四川撤离。

二十五日,川南军政府都督刘朝望通电宣布愿意接受四川军政府统辖,并称“川南独立以响应贵军政府,实行保全人民,推倒满清政府,以明我大汉民族统一之宗旨”。同一日,古蔺、叙永等川南十三县宣布接受四川军政府统辖。

二十六日,宜宾宣布接受军政府统辖;同一日,保路军领袖王天杰宣布愿意向四川军政府投诚,接受军政府领导。

至此,川中无战事!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93章 准备

赫图阿垃城不战而下,满人自太后,皇帝以下数万人都成为明军的俘虏,依明军先前之意,这数万满人老弱必须押解到沈阳,等朝廷旨意来了之后再进行处置,只是天虽然放睛,地上积雪却一时不会消解,而且大雪还随时可能再下,殷洪盛、王公略两人只好暂时按兵不动,两万大军停留在赫图阿拉城休整。

大雪让消息的传递也变得有些迟缓起来,差不多又是十多天过去,赫图阿拉城被攻陷的消息才传到沈阳,这让一直担心不已的孙克咸放下心来,随即狂喜不已,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京城报捷。

饶是如此,等消息传到京城时,已经是弘光六年的十二月底,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皇宫也不例外,早在十几天前,两名皇妃就开始指挥宫女内侍对整个皇宫进行布置,到了今日,皇宫中到处是红布铺地,树上挂满了各种灯笼,将整个皇宫装点的富丽堂皇。

武英殿内,众多文武大臣济济一堂的坐在一起,不少大臣纳闷的看着正中央犹带着兴奋表情的皇帝,浑不知道刚刚休沐一天,皇帝为何就急不可耐的将大家重新召入宫中。

“诸位爱卿,朕刚刚接到前线捷报,我大军已经攻入赫图阿拉城,虏酋多尔衮身死,满虏自皇太后,皇帝皆在城中,目前已经归降。”皇帝笑容满面的将召集众人入宫的原因说了出来。

殿中安静一片,历经四帝,困扰了大明数十年,一度攻入大明京城,差点将大明灭国的满清就这样被明军轻松攻破最后的都城,太后,皇帝皆为俘虏,虽然满人连连败北,只是剩下的力量并不弱,就在二个月以前,朝中不少大臣还担心天气寒冷,不利朝廷大军作战,要求前线暂停进攻,等待明年天气转暧之后再行动,现在却传来消息说赫图阿拉城已经攻下,满人上下皆已投降,许多人犹如在梦中一般,不由张大嘴吧,若不是此话是从皇帝口中说出来,绝大部分大臣恐怕都不会相信。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番大军攻占赫图阿拉,将鞑虏上下一网成擒,实仍我朝天大喜事,臣为皇上贺,为朝廷贺,为天下苍生贺。”一名兵部侍郎首先反应过来,起身向皇帝道贺,接着其余大臣也反应过来,纷纷向皇帝道贺,一时之间,殿中全是贺喜的声音。

面对众多大臣的道贺,即使是王福也不免飘飘然,脸上一直笑容满面,尤其是他知道历史走向,若非自己,此刻弘光朝早已经灭了,接下来,中国将进入一个二百多年的黑暗时期,与世界彻底拉开差距,直到满清灭亡百年之后也没有追回来。

以一己之力,生生改变了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数亿人口的民族命运,王福心中也忍不住为自己自豪。

“皇上登位六年以来,先是平定李闯之乱,如今又彻底平定鞑子,朝廷岁入远超前代,更难得的是天下安定,百姓富足,我大明即将进入千古未有之盛世,此文治武功前所未有,依微臣看,吾皇功绩远超秦皇汉武,当前往泰山封禅,然后诏告天下。”一名大臣兴致勃勃的提出建议。

“对,臣附议。”

“臣也附议。”

刹时间,各个大臣争先恐后的附和起来,帝王富有四海,各种珍奇异玩,美女应有尽有,能够引起皇帝兴趣的不多,除了长生不死外,恐怕唯有自己身前身后的名声才会让皇帝最为在意,从秦始皇登泰山封禅以来,历朝历代,能够封禅的皇帝都是少数,如果一个皇帝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即使强行封禅也会落得一个笑柄的下场,可若是真能达到封禅的标准,皇帝固然是一代名君,他们又何尝不是一代名臣。何况依照历代封禅的规矩,回来之后,皇上肯定要给大家加官进爵,这样的好事自然不愿放过。

封禅,王福摇了摇头,若说王福前生是无神论者,这一生却是半信半疑,不然,怎么穿越这种事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过,若是真有神仙,王福避之还来不及,又怎会自动跑到泰山上去念叨一遍,让神仙发现自己这个穿越者。

“咳,咳。”

听到皇帝的咳嗽,兴奋不已的大臣们才逐渐平静下来,眼睛热切的望着皇帝。

“这个……朕即位以来,一向以民为本,封禅一事,于民无益,诸位爱卿就不用再提了,今日朕将诸位爱卿召来武英殿,只是要将此好消息告知众位卿家,让诸位爱卿同乐。”

皇帝的话大出众人意料之外,一时间面面相觑,许多大臣还以为是皇帝固作姿态,毕竟封禅代表着皇帝做下可以上达天听的功绩,历代有资格封禅的皇帝极为少数,等于是自我夸耀,皇帝矜持一点也无可厚非。

若真是如此,大伙儿自然要再三申请,直到皇上答应为此,只是这些年,皇帝一向当机立断,很少有故作矜持之时,大臣们也不敢冒然判断皇帝之言是否是假意,只得将目光放在马士英、钱谦益等人身上,希望他们能够站出来为大家引导一下。

马士英不负众望,向皇帝行了一礼,才不慌不忙的道:“皇上此言差矣,封禅之事并非于民无益,相反,于朝廷,于百姓都有大益,皇上即位之初,我大明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国库空虚,百姓困苦,传承三百年的国祚摇摇欲坠,皇上登基以来,短短六年间,三次亲征,外扫强敌,内抚百姓,大明得以进入远胜历朝历代之盛,皇上为圣人亦不为过,若是能举行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