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7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在西藏跟英国人打一场持久战?李汉心中笃定得很,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泰晤士报他天天在看,从三月份开始的巴尔干战事已经吸引住了英国太多的精力了,这个老大的帝国现在不但要跟德国来一场大造无畏舰的海军军备竞赛,刚从摩洛哥危机脱身的它又要去关注巴尔干战事了。欧洲的大陆现在战云密布,甚至泰晤士报已经开始悲观的认为欧洲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世界老大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欧洲两大集团已经无可避免地即将滑向大战的深渊,这个时候,英国绝对不敢掉以轻心,在远东发起一场战争。

嗯,除非那位印度总督真得想要面对国内的怒火!

“合办汉阳兵工厂的提议要不要妥协了呢?”

李汉摩擦着下巴低头暗思不语,这是德国提出的一个条件,并且现在军政府跟德国之间除了这个条件之外,其余的要求基本上都已经谈妥了。德国国内的毛瑟武器制造股份公司、克虏伯公司等四家军火与重型工业巨头看中了中国跟远东正在澎湃发展的军火市场,尤其是这段时间来李汉不断扔出来的巨额订单更是令几个企业相信,未来的远东市场将成为除欧洲之外最大的市场。因此他们有意思参股汉阳兵工厂,由这几家公司出售技术、转向相关专利,甚至可以用他们的关系,将一些李汉很难买到的机械送来,代价就是要汉阳兵工厂一半的经营权跟股权!

合资企业李汉并不反对,后世国内到处都是,见得太多了。而且合资的好处显而易见,一些原本不好生产或者没技术生产的武器,都能借助德国人的技术转让生产、吸收其中的相关技术,尤其是德国方面暗示可以帮助他搞来一些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的机械,更是令他心中心动。不过想不说德国人大开口根本就没安好心,单是国内如今的局势,他刚将铁血卫国将军的名号打出来,一转脸连汉阳兵工厂都一半姓德了,国内势必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不管了,奥匈帝国这个老迈巨兽的叫法果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完全指望它是我犯下的一个错误。看来还是只能抱上德国人的粗大腿才行!借助这个机会,自己正好大张旗鼓地推进与德国的合作,而有了西藏事件这个借口,武昌方面的做法也不至于引发美法等国的疑虑。”

看来在汉阳兵工厂的事情上自己必须做出让步才行,李汉一边思考着,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了!

……

进入七月,时间过得飞快,七月一日北京袁世凯明显对地方李汉的扩兵行为感到有些不安了。在从朱尔典那边得知了武昌冲突得到了解决之后,他又想起了前段时间询问川鄂扩兵的事情时,李汉的解释是一旦事情结束就会结束征兵,于是立刻吩咐往湖北发送了一封电报,过问这件事情。第二日武昌宣布结束征兵,对于前段时间所征之兵将逐渐筛减。几天后,前段时间所招募的七万新军已经被他筛减了五万人。北京这才满意的放过了他,忙向了其他方向去了!

事实上这段时间的北京局势只能用混乱两个字来形容,袁世凯跟唐绍仪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当年的朝鲜甲申事变时唐绍仪得了袁世凯的赏识,从此一路青云直上,直到南北议和之前两方相处都十分融洽。而南北议和之时虽然闹出了一点小矛盾,但是袁世凯也认为只是唐绍仪的书生气又冒出来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事后同盟会提出推他当内阁总理的时候,袁世凯笑着点头,赞他是最合适的人选的原因。可以说,袁世凯本来认为唐绍仪是可以拉拢跟信任的。但是旧式出身的袁世凯,显然不能认同西方式的所谓民主,他当这个大总统,自然希望大总统的权力无上限。所以他要将内阁变成自己的心腹云集的幕僚机构,但是唐绍仪却醉心西方式的民主,想确实负起“责任内阁”地责任来施展自己心中的理想跟报复。

这一点根本的不同,导致了两人无论之前的关系多好,都最终要走向摩擦!

责任内阁是同盟会搞出来的东西,头上顶着个‘临时约法’约束着自己,还有个参议院能把自己的意见压下来,本来同盟会搞出来的这两个存在已经足够袁世凯心中愤怒了,后来的责任内阁就无疑令他更加愤怒。孙中山的小阴谋他很快就看穿了,甚至也派出了心腹跟唐绍仪密会,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我的意见你只管点头,你这个位子永远可以做下去!

这是袁世凯的意思,可惜唐绍仪看懂了却不愿意去给他做个傀儡,他有自己的理想跟报复,更令袁世凯忌惮的是唐绍仪不但加入了同盟会,而且越来越尊重南方革命党人,有事都要和蔡元培、宋教仁等商量,征求同盟会的意见,不愿意完全附和袁世凯。凡以为不可行的一定要到总统府要求缓办或不办,有时当面和袁世凯争得面红耳赤,不肯退让。理由之一就是责任内阁要对国家负责,总理也要对国家负责。言下之意就是不对袁世凯负责。袁表面上不反对,心里却视之为大逆不道的话语,这样一来就给反唐的人一个借口。起劲地在袁世凯面前诋毁他。

时间久了,袁世凯越发怀疑唐绍仪有挟同盟会以自重,并从他的北洋系中独树一帜、自立出去的意思。

这无疑更加加重了袁世凯对他的忌惮。为阻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袁世凯唆使内务总长赵秉钧和财政总长熊希龄等人进行公开抵制。赵、熊等在国务会议上竭力反对划清总统府与国务院地权限,主张事事奉令承教于大总统;反对国务院为有机政体,主张各国务员可“单独行动”,不必固守国务院的成议。讨论各项政策,他们也决然与各同盟会阁员立于对立地位。到后来,赵秉钧索性经常不出席国务会议,有关内务部公事。直接向袁世凯报告,根本不把唐绍仪放在眼里。

但袁世凯的压迫并没有使唐绍仪完全屈服。例如,在政府用人问题上,他仍旧主张“贵新不贵旧”,非万不得已,“决不可以延用旧人”。有时和袁世凯争得太厉害以至于使袁气急败坏地说出“我们没几天好做的,这个位置早晚要让给你们地。”将唐绍仪划入到同盟会一边,唐这才大吃一惊,知道袁世凯对自己起了猜疑。

插手众议院议长的任命,让袁世凯最终确定了唐绍仪跟自己非是一路人,尤其是看到他竟然联合同盟会众议院在参议院驳回了自己的任命。他任命的内阁次长张元奇的离职更是令他感觉到自己似乎被唐绍仪扇了一巴掌,让他感觉这个大总统的威严荡然无存。

袁、唐之间的冲突终于以借款问题为导火线而公开爆了。早在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前,他便通过朱尔典的关系联系上了四国银行团,商议借款的事情了。后来先后又有国家加入,因为他的地位不断的稳固,从洋人手中他先后的接到了数百万的借款,只不过大都用于编练他的北洋新军,只有极少数最后到了财政部,又从财政部中挤出来一部分给唐绍仪使用。而这些钱对于一个迫切想要有所作为的内阁总理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于是唐绍仪最终绕开了袁世凯,自己亲自拜会了‘华比银行’北京分行,最后通过这家比利时银行借款100万英镑,年息5厘,以京张铁路余利作为担保,用于改善内阁财政,同时有所作为。

6月14日,借款敲定,消息这才产出之后引起轩然大波。

京张铁路乃是袁世凯跟列强银行团大借款的抵达之一,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列强银行团在合约签订后都是大怒,一致向袁世凯抗议唐绍仪的借款所为,同时联手打压华比银行。同时各国公使联手往外交部递交抗议书,要求内阁取消比利时借款,更是无理要求凡大借款应与各国公使直接交涉;拖到6月27日,内阁终于抵挡不住压力正式复函列强各国,同意取消比利时借款,并答应今后不以从列强银行团借得之款偿付比利时之款。三天后,唐绍仪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与四国银行团代表商谈,日、俄也有代表参加,唐绍仪鉴于财政困难,请银行团即日交付3500万两,以解燃眉之急,自本月起到12月止,每月交付1000万两。银行团先以唐曾向比利时华比银行借款,逼他“谢罪”,后又声明,需中国政府先将每期所交付借款之额数和用途指明,并担保以盐、茶税以及改良后收入增加地实数,详详细细编制一张预算表,交付银行团。

消息传出,全国舆论哗然。待正式照会到国务院后,唐绍仪大怒,说这是列强企图控制我国财政的条件,万万不能答应,断然拒绝了银行团的要求。这样一来,银行团大为不满。《泰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