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未必!”

赵秉钧接过声,眉头皱起。

“内务那边传来河南省内闹饥荒的事情,比起文武双全的李汉,河南的那些党人堆在一起争权夺势把好生生的一个势力折腾成了洛阳、开封、南阳、信阳四派不成,连省内的饥荒都到现在还没解决。我听说若不是湖北一直没关闭南下的路,导致饥民往湖北跑掉了几十万人,现在估计已经闹起来了!”

“说……”

袁世凯走了几步有些乏了,又回到自己的椅子上靠着听他说下去。这赵秉钧一直跟在他身边给他管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即便到了现在内务那边还让他兼任着,在南方跟各省的眼线上报的情报都要送到他那里汇总,指不定真收到了什么消息了呢!

饥荒啊!

叹了口气,河南到底是他老家,虽然本籍在项城,因为挨着自己的驻军点,没人敢折腾起来,倒是听到老家闹饥荒,他心里也不舒服。

这种情绪很快就淡去了!

其实,早在四五年前袁世凯刚被解除职务赶回彰德养病,他就知道河南大旱引起灾荒的事情了!河南民风彪悍,一旦遇到灾荒再加上清政府不给予救助,就有各势力串联在一起,提议‘闹闹’求个活路!这几年来尤其是豫西那边一直没安生下来过,只不过因为清政府大举举兵围剿,才没能进入全国的视线之中。

然而到了1911年,又是一个大荒年。加上唐牺支北伐在河南省跟清军大战了一场,导致更多的地方遭遇了灾荒。民国成立之后的今年,河南再一次遭遇灾荒,中央不拨款救助,唐牺支也没钱救助。导致豫西的不少地方活不下去的灾民们抱在了一起,成立了自己的武装四处抢劫县城、抢劫城镇、富人。河南本来就因为这几年的灾荒折腾的够穷了,又遇到了他们这么一闹。结果不想被‘劫富济贫’的富人们要不往洛阳、开封这样的大城逃去了。要不往南阳、信阳这样的驻扎了不少兵力的县城躲去,更多的却是西逃陕南、南下湖北、或者北上直隶。唐牺支虽然对民事上懂得不多,也知道一旦让河南省内的富人都吓跑光了,河南就别指望发展起来了。

因此,从今年秋收之后便开始整顿豫西那边,不过几次跟灾民们接触都因为豫督拿不出钱救助而没谈妥之后,最后也是江湖出身的豫南巡察使王天纵下令暗杀了几个头目。最终引起了豫西灾民的愤怒,豫西那边已经折腾了几个月了,听说一度有灾民攻陷并占领了几个县城。唐牺支跟河南省的党人们现在为了这件事情已经快被折腾死了!

赵秉钧详细的将河南那边的探子发过来的情报给他说了一说,袁世凯眼中目光闪烁,已经有了主意了!

“河南那边先缓一缓,财政部如果再接到河南的请饷要求一律不准理会。灾荒的事情让河南的党人们去折腾吧!”

很快他便想到一个最好的应付办法了!

“大总统是准备让党人落落脸?”杨度跟陈宦两个常年舞弄笔杆子的最先反应过来,竟然脸上同时带上了会意的笑容!

“不错!”袁世凯咳嗽一声,看到几人关切的眼神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这帮子党人太会折腾了,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他们以为我袁世凯就喜欢跟洋人贷款,就喜欢跟洋人退让吗?让他们去头痛吧?河南省内灾荒若真像那边打听到的那样,冬天来的时候……”

屋内一阵沉默,冬天来的时候为了不冻死,他们就只能更加拼命的抢劫,更加拼命的反抗了!

“那个时候,才是我们该动的时候。先拿张勋跟江苏开刀吧,张勋最近在徐州折腾的动静不小,哼,他真当我不知道,他扩张的那些钱是哪里来的吗?那帮子爱新觉罗们……”

声音越来越小,因为接连不断的咳嗽已经让他没办法说下去了!

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这些幕僚手下们离开吧,他才真正疲惫地叹了口气,自然有下人来帮他捶背捏脚。他的两个朝鲜姨太太也端了参茶过来,他呷了一口,疲倦地吩咐道:“准备车马,我还要去拜访朱尔典公使。”

他的疲倦思退并不完全是假的,几个月来的总统宝座,他不但要跟国内的一帮人斗法,还要跟洋人玩心思。这些战斗消耗了他太多的健康跟精力了!

本来他以前清重臣的身份,清朝遗留下来的资源和人脉可以广泛应用的。但是那帮子满清的宗贵们最近不安生,似乎认定了自己就是导致他们失去权力的罪魁祸首了。现在那些清廷时的老人们,他竟然已经号令不动了。张勋据说接到了大笔的钱财武装自己,都是从哪里来的?前清王公转移一空,北京市面少了这些大户支撑,银根奇紧,筹款极难,北京的银行钱庄都倒了好些家。

袁世凯在车上有些半梦半醒的样子,自己长上几辈没有一个活过六十岁的念头就像梦魇一样压着他。而他自己现在,也已经五十七八岁的年纪啦。他突然振作起精神来,在黑暗中咬牙笑道:“我还没登上这个国家的最高宝座上,想要我老头子认输?没那么容易!”

车子微微一震,已经在东交民巷的英国使馆门口停了下来。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零四章 飞机与假钞

汉阳西北临挨着汉川新规划的一处还很荒凉的工业区最东端有一个占地面积不小的巨大院落,院内有六间跨度较大的厂房,从外表看上去和工业区内其它几家的工厂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这个四周用水泥跟砖头紧紧围起来的巨大工厂不但在门口处有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守卫,四周还有一个连队的骑兵不定时的巡逻,显然把守的十分严密。

超过十米的大门比起现在还很荒凉的工业区内的其余几栋建筑要显得异常气派。和其它工厂不同,在这大门上并没有拱型横过的铁梁工厂名牌。只是在大门旁挂着一个不起眼的木制牌子“中华飞行器研究总厂”。

这里就是冯如等十几名军政府从广州请来的技师们现在工作的地方,冯如等人依靠军政府的支持,下单跟洋人采购了不少制造飞行器所必须的发动机等专用的机器。等待了漫长的几个月之后,一套从德国采购的七成新的发动机制造机械终于被运到了远东民国,交付到了李汉的手上。机械类的专业知识上,李汉懂的并不多,不过冯如等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一行人惊喜的发现这套只有七成新的机器虽然不是欧美最新的玩意,却也是最近两年才生产出来的东西,虽然比起欧美现在最新的机器要落后一些,只不过这批李汉经德国军方之手采购的机器落后的差距并不大!至少比他们在美国时费劲千辛万苦才折腾出的那个飞机厂的机器要先进的多。

这个年代的飞机还处于刚刚出现的时期,甚至连机身都是木质结构,电子设备也不必说了,最重要的还是发动机。

冯如在美国时,经过了数年的苦读,掌握了数十种机器的制造与设计,发动机他也不在话下,只不过一直都没钱购买机器制造罢了。

机器运来之后,经过了十数日的磨合,一台几经创新的‘冯如四号’终于换上了一颗全新的心脏,一台功率达到30…35千瓦(约莫相当于40…48马力)冯如亲自改造过的发动机,拥有前后双座,可同时乘坐三名飞行员,跟1909年,美国制成第一架双座的莱特A型飞机基本无二,并且纯以飞机马力来说,‘冯如四号’的飞行速度跟续航能力无疑还要高上一层。

现在的飞行器制造厂的规模也许并不算大,但是拥有超过一百多名工人、近百多台锯木、缝纫、机加设备的中华飞行器研究总厂,在这个时代的亚洲无疑是算是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备地飞机制造厂,虽然这种美誉有种矮子里面挑高个的味道。毕竟比起欧美虽然不受到主流接受但是已经起步的航空工业,‘中华飞行器研究总厂’只拥有151名工人,其中洋人技师七人,学徒工127人,真正熟练掌握了飞机制造技术的,只有冯如从广州带来的十几名学徒。因此,虽然理论上来说,现在飞机厂拥有同时制造五驾飞机的能力,不过稳妥一点,实际上只拥有同时生产三架飞机的能力。看上去不算太低,只不过一台飞机从制作到组装、验飞需要用去37天的时间,效率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

冯如四号这个名字其实是工厂里面的技师们自己私下里面叫的,大家都知道其实它的另一个官方订下来的名字叫做‘起航者一号’。这种空重只有三百一十四公斤的飞机,最高时速只有78公里上下,勉强只能算是小型教练机。技术上虽然比三年前美国军方开始装备的军用莱特式飞机要先进一些,不过比起如今世界最顶级的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