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8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军费都掌握在他手中。所以,剩下需要他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这个心腹爱将赵秉钧了。他跟着自己那么久,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以前虽然忠心但是打从任了内阁总理之后,难免心中不会生出想法。以前唐绍仪跟他什么关系,最后还不是形同陌路。这才有了今天他借李汉的事情敲打赵秉钧,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探明对方地真实思想,另一方面也在为大选后的势力格局做准备。

袁世凯面无表情的盯着他好一阵,许久之后这才十分平淡的点了点头,示意赵秉钧下去吧。至于他心中究竟是不是从两人的交谈之中读出了什么东西,赵秉钧就不知道了。

民国元年随着这一天的结束很快翻过去了,然而,中华民国的第一次民主选举,却依旧牵动着举国各大势力的关注。即便是进入了公历新年,国内也因为持续高涨的大选而没有多少新年的气氛,四亿多人的目光多数都被这一场他们自认为将决定未来民国最高权力主宰者的大选所吸引。“选举法”虽然对选举资格作了种种限制,但从参与度上来说,经历了大规模调整,各省登记的选民共有四千万以上,占总人口四万万的9。98%,约每十人中便有一名选民,较清末谘议局选举则增加了24倍以上。

虽然因选民由各省自报,其间不无浮报和滥报,但辛亥革命后民主空气高涨,“选举法”放宽选举资格使更多的人获得选举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历史发展这个角度来说,“选举法”还是多少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反映了人们要求民主权利地愿望,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吸引力。

国民党跟民主党还在为了争取国会第一大党的位子而在民国南北数十省区厮杀的血流成河,期间明的暗的,各种手段、各般龌龊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随着梁启超与江浙等地同国民党斗法失败西进往李汉治下宣传党见,当梁启超于汉口、武昌、荆州、重庆先后四次拉开盟会大幕都未受到当地第一势力同时也是国内第四大党共和党的敌视,甚至共和党内除了少数一些党员以个人名义宣布参加国会大选,除此外党内主要干事、理事竟然齐齐好像达成了什么协议一般,竟然系数无声于本届大选之中。再结合之前半个月都未听到西部五省内有任何共和党的消息,这个时候,若是还没发现中央跟地方两个势力背后可能达成了什么协议的话,国民党的一群人就足以被称之为政客了。

继1月4日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于上海宣布将往陕西、甘肃亲自负责选举事宜后,第二日,正在安徽考察修建铁路事宜的前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宣布将尽快协随从往川鄂考察铁路修建。

这个时候,举国都在等待着李汉的回应,似乎所有人都在担心,哪怕是如今在国内大选中占据了压倒性优势的国民党,也担心民主、共和两党联手之后压制它的发展。只是,等待了好多天依旧没有听到李汉的声音,从那报纸上偶尔只能看到他在几日前离开重庆往成都巡视,至于他现在在做什么,人是不是还在成都,没有人知道!

那么,李汉到底再做什么呢?

李汉还在成都,事实上按照他的计划,他还要在成都带上数日甚至十数日才有可能北上甘肃,无它,因为四川一行之后他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军政府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却明确的计划,所以他需要在成都避开人们的目光参考后世的经验认真将自己脑海中原本经过一年多思考已经快要成行的纲领书写出来。除此外,成都还有他最需要的人才。

1913至1915,联合军政府三年发展计划纲领!

这一份他参考了后世苏维埃政权跟红色共和国的第一份五年计划制定的纲领已经出炉了!

其实一个巨无霸式的钢铁企业、军工企业从规划到建设再到投产创利用五年刚刚好,这是后世两个红色大国的经验,可为什么李汉却选择了三年呢?

这是有原因的。

苏维埃政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家刚刚经历了一战以及多国干涉后制定的计划,当时的苏维埃说句难听话,一个国家已经彻底被打成了漏斗,到处都是漏洞。而共和国所面临的情况还不如苏维埃,先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军阀混战,接着又是八年抗日,随后还有几年的国共对峙,尽管这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国家家底非常殷实,民间财富数不胜数,但是直接战争损失几近数千亿美元,相当于后世数十万亿人民币,可能还要翻几倍。尤其是人才上的损失更是无法统计,清朝、民国培养的太多骨血都在数十年的战争中死光或者干脆对这个国家失望出走,导致当时的国家基础堪称没有。

来到这个时代,尤其是经历了一年多的发展之后,李汉惊喜的发现了一个事实。此时的民间未经历数十年的军阀混战,隐藏在民间的财富多不可数,只是还没有人将它们引导进资本发展市场罢了。除此外,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也要点头承认他是占了清廷的便宜,不但从清廷身上继承了洋务数十年的功底,还有数十年来往国外不断派遣的留学生等人才。没有精力抗日战争跟数十年内战的民国现在虽然在铁路上要比后世的共和国差距不小,但是纯以根基来算,毫无疑问现在的民国要深厚的多。

而且,比起后世两个红色国家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外部局面,毫无疑问背后有着德奥两个国家资本支持,并且跟美国也维持着不错关系的李汉,能够通过暂时放弃未来五到十年的利益,来获得源源不断的巨额贷款,前提是只要他在那根钢丝线上站得稳了,不让自己倒在民众看来跟卖国已经没有多大区别的利益出让问题上。

工业要大发展离不开术和人才,也离不开资金。人才李汉虽然缺少但不是完全没有,清末各地的小学堂、陆军学堂不但传授数算、天文地理,甚至连化学物理都有涉猎,虽然教导出的学生都只能算是完成了初中级教育,但总比共和国建国之初无人可用要好得多。除此外比起红色共和国建国之初,在国外留学的留学生因为惧怕‘共产’‘共妻’等国民党政权歪曲我党的宣传而不愿回大陆支援国家发展,现在的民国一经传出了国内爆发革命的消息之后,在国外的成百上千清廷出资或者干脆自己出资出国留学的莘莘学子们个个惊喜万分,其中有些已经完成学业已经回了国,而他的西部五省更是成为了不下于北方中央的接纳人才的聚居地,目前等级在册的归国留学生就有二百七十多人,不乏在物理、化学、冶金上学得十分扎实的留学生。

除此外,已经在他的出资资助下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的原来华英裔美国人毕启一手建立的华西协和大学也为他的雄心添了一把火。去年初攻陷了成都之后,他便亲自带人找上了毕启这位来华多年一直苦心与为民国教育事业奔走的洋人,随后先后数次从抄没变卖的旗人产业所获得的秘密金库中拨出了数百万元,由他安排人员亲自陪同毕启往返美国招募教师,到了现在整整一年过去了,西北联合大学不但新校舍已经扩大了三倍,而且原本的教师队伍也从只有不足二十位华洋教师变成了现在高达三百六十人的团队。李汉不怕花钱,尤其是在他看来与其多掏钱出国留学,倒不如多掏钱多从国外各大名校挖些洋人教授来华教授课程。哪怕为此他需要付出三倍于美国国内的薪水也再所不辞。因为这些教师别看大多数年龄都在三十岁上下,可能在外国各国内都不算是什么有名的教师。但是随着他们的知识积累,兴许未来的各国顶级科学家、教授、政客都是他们带出来的。而且,若是能够挖来大量的教授,还能达到削弱敌对国家势力的目的。比如他甚至给随行的情报司人员下达了十倍薪酬挖来后来在一战时就任美国总统并且表现十分出彩的威尔逊的指示,谁知道等到情报司的人到了美国之后打听了一段时间,才意外的发现他提到的那位1902年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威尔逊现在已经登上了新泽西州长的位子,并且有传闻他将会在今年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竞选美国总统。李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傻了眼了,他对这位威尔逊总统的认知仅仅局限于他在就任总统前在普林斯顿大学当过很长时间的校长,根本不知道他在1909年就出任了新泽西州州长,不然也就不会犯下这么一个错误了!

但是虽然在这里他犯下了一个错误,西北联合大学还是挖来了数量足够的洋人教师团队,为他的后续计划节省了不少的事!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二十章 三年计划(下)

发展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