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9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有德文版!”

弗朗茨提醒一声,经他一提醒,两人往下面翻了过去,顿时脸色也跟着变了起来。因为上面清楚分明的写着——

1909年10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三世在意大利皮埃蒙特附近的拉冈尼基达成的秘密协定。双方同意维持巴尔干地区的现状,意大利支持俄国控制黑海海峡的企图,俄国不反对意大利在的黎波里的利益。

加入这一份协议是真实的,那么,很明显的身为帝国盟友的意大利背叛了‘三国同盟’。

“阁下,这有可能是敌人散播的谣言,妄图挑拨我们与意大利的关系。您想,我们和意大利这么近距离反而不清楚,远在远东的他们怎么可能了解的如此透彻呢?”

斯里芬上校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不相信,但是弗朗茨跟穆默两人却只是低头思考起来。

的确,意大利是帝国的同盟国,只是在巴尔干问题上,帝国明显更加偏袒奥匈帝国,某种意义上,确实损害了意大利的利益,因为意大利也一直都在谋求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

事情还要从波斯尼亚危机开始说起。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后,奥匈在德国的鼓励下,决心利用有利时机,向巴尔干半岛发展,第一步是吞并波斯尼亚和黑赛哥维那,第二步是用武力消灭独立的塞尔维亚国家,在巴尔干中部和西部建立统治,变奥匈二元帝国为三元帝国。

1908年7月,青年土耳其党人推翻了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宣布实行君主立宪,这场资产阶级革命,使奥匈帝国认为是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一个好机会。同时,德国因为担心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可能改变土耳其的亲德政策,而使俄国在巴尔干和土耳其的影响加强,也放手支持奥匈去干。为了更加保险起见,奥匈还拉拢俄国,美其名曰乘土耳其国内局势未定之机,共同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地。俄国由于日俄战争后国际地位下降很快,急于找回面子,同时也认为这是分割土耳其领土和染指黑海海峡的有利时机。于是,双方外交大臣达成秘密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则同意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对俄国开放,但后一个目标,奥匈狡猾地宣称,事关重大,需要英法两国同意。

俄国不知是计,同意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来决定,并派遣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前往英法等国探询对这一秘密协议的意见。按照俄国的预计,英法都是自己的盟国,应该会予以支持,所谓的会议无非是给大家一个面子。不料,法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对于向俄国、军舰开放海峡问题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而英国不仅对俄国背着自己同奥匈做秘密交易表示不满,而且也不同意单独对俄国、军舰开放海峡,甚至进一步提出如果开放两海峡,那就应使各大国享有同等的权利,这意味着允许各大国、军舰进入黑海,而这又是俄国所绝对不能同意的。英法两国的同意迟迟没有落实,正当俄国人还在西欧游说时,奥匈已经迅速采取了行动,于当年10月6日宣布正式将两个地方吞并,结果俄国什么也没捞到。

这两处居民多数是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人种,早就有联合起来反对土耳其、俄、奥匈等国控制,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愿望,民族情绪强烈。塞尔维亚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十分高涨,强烈反对奥匈吞并波、黑两地,要求以武力抵抗奥匈的侵略,因此,向奥匈提出强烈抗议。俄国因为吃了暗亏,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企图在南部斯拉夫民族中煽动对奥战争,极力挑动不满情绪,让塞尔维亚打头阵。

11月,奥匈帝国宣布局部动员,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企图以此打击塞尔维亚的南部斯拉夫各族大团结的企图,12月8日德国首相毕洛公开声明:德国无条件支持奥匈。由于英法两国对前些日子俄国与奥匈勾结,企图扩大其在巴尔干的势力和单分面开放两海峡持有戒心,在这个时候采取了观望态度。

沙皇政府认为自己对德奥开战的准备和力量不足,同时又没有得到盟国英法的有力支持,只好对德奥让步。1909年3月22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复电德皇,表示接受德国的要求,同时又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塞尔维亚放弃战争准备和停止—切反奥举动,塞尔维亚被迫屈服。

事情虽然了解了,但这个结局完全戳穿了沙皇俄国所谓“支持斯拉夫人民解放斗争”的假面目,沙皇忙乎了半天,什么都没捞到,反而大丢面子,被看作是“外交上的对马海峡”。这次失败,使俄国和德奥之间的关系恶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俄国下决心与德奥对抗,并加紧向英法靠拢。

同时,巴尔干半岛的均势改变也震惊了意大利,奥匈势力的增强是意大利绝对不能忍受的,更加疏远奥匈而与俄国表示了亲近之意。于是,沙皇应邀访问意大利,尼古拉二世故意绕道,不经过奥匈领土,在都灵南面的拉冈尼基城堡与意大利国王会面。同年10月24日,双方秘密缔结了《拉冈尼基协定》,规定:1、俄、意两国共同维护巴尔干半岛的现状;2、如果巴尔干发生任何事情,两国将支持巴尔干国家的民族原则,排斥任何外国的统治;3、两国共同反对一切与上述目的相违背的行动。接着,意大利保证“善意地对待俄国在海峡问题上的利益”,俄国则答应“对意大利在的黎波里的利益同样采取善意态度”。

这份协议充分的暴露了意大利对于三国同盟的背叛,但因为历史上两国隐藏的够深,结果直到一战结束多年之后才被曝光。李汉记得历史上意大利跟沙俄之间有这么一个背叛盟国的协议,只不过他不记得具体时间跟信息了。为了让德国提前警惕意大利,他早在一年前就派情报人员在意大利负责刺探,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总算是在今年年底从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三世的一个近侍处弄出来,为此,调查局的前身情报司付出了上百万里拉!

斯里芬上校两人或许不清楚,但穆默、弗朗茨两人一回忆这其中的时间,发现完全吻合几年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南下意大利时的安排,当下心里已经产生了怀疑了!

这些条款与这两国在公开场合对巴尔干问题的庄严保证截然不同,因此缔约后采取了严格保密的措施,俄国甚至没有告诉驻伦敦和巴黎的大使,以防走漏风声。意大利方面,更由于这个条约背弃了德国和奥匈,根本不敢张扬,避免这两国警觉。当时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曾经有过协定,任何一方和第三国签订有关巴尔干问题的协议,都必须通知对方,从条约的内容上来看,这是严重损害同盟利益的行为,从后果上看,这是意大利疏远三国同盟的表现。充分说明了意大利在外交上惯于使用两面派手段,欺骗盟友,毫无信义可言。如果此份情报为真,则标志着三国同盟的政治大地震,难怪穆默、弗朗茨如此担心。

“这太危险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我会立刻启用密电将这份情报送回国内,至于真假还是交给国内的情报部门去查吧。”跟弗朗茨一样,穆默也不敢去想假如这份情报是真实的会是如何情况,他抬头开了一眼弗朗茨,他苦笑道:“我在中国新学会一句老话,宁可信其有!那位年轻的将军说是他们在海外的侨胞经营上百年的情报网收集到的情报。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帝国的情报部门一直都在追查这两年来那个年轻人从哪里得到了价值数亿帝国马克的资金援助。它们十分分散,有的来自东南亚,有的来自南亚,有的来自欧洲跟美洲,甚至南美……也许真如他所说的,这个国家自数百年前分散到海外的数千万侨胞经过这么多年难免出现一些复国组织。大清朝,嗯,我最近又在读这个国家的古代史,才知道原来这个国家的之前统治者竟然是侵略者!”

这是不是解释的解释,偏偏现在大家都无法解释这件事,只能勉强接受这种解释!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八十五章 远东准盟友(下)

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恨。李汉曾经看过后世的史学家分析,意大利跟三国同盟之间的内部矛盾真正激化,还要从意大利挑起的意土战争跟随后引发的巴尔干危机谈起。

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期间,意大利趁英、法、德三国互相倾轧,无暇他顾的时机,发动了旨在吞并的黎波里的意土战争,由于事先已经和俄国缔结了《拉冈尼基协定》,并得到了法国的谅解,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