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更是派出使者与李自成联系,想以河南换取两军的和平相处,最好让李自成也加入到攻击南明当中来。

这一切,南明朝廷暂时还无法知晓,清军南下的消息虽然传出,只是有山东作为屏障,朝中上下无人惊慌,反正清军离得还远,山东传来斩首一千多具后,整个南方反而一片欢腾,虽然从战损比来说,明军并没有取得胜利,可是朝中上下依然把他当成一次大胜看待,大明军队对阵鞑子,只要斩首一百具就算了不得的大胜了,更不要说斩首一千多具。

王福虽然可惜没有全歼孔有德,对于黄得功敢于主动出击还是非常欣赏,把这次伏击战当成大捷来办也末尝不可,至少可以提升一下军队士气,只是看到田雄,马得功两人因为贻误战机被黄得功重打了五十棍时,不知为什么,心中突然格登了一下,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他脑中腾得记起了历史上黄得功死后,自己正是被田雄,马得功两人献给了清军,不由懊恼的拍了拍脑袋,自己为何没有早一点想起来。

“怎么办?”王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会儿想现在大明不是全无希望,田雄,马得功两人末必会投清军,一会儿又想,若是两人因为怀恨当真投降了清军又怎么办,山东丢了尚不可惜,若是黄得功和数万精锐就此葬送,自己才连哭都没地方哭。

“下旨告诉黄得功,让他防备这两人,不妥,不妥,自己在京城,又怎么知道这两人会投清军,何况这一切只得自己猜测。将两人调离山东,这也不妥,黄得功恐怕会误会自己对他起了猜忌之心,大敌当前,如何能自乱阵脚?不如直接命令黄得功退守南直隶,只是对士气影响太大……”

王福连想了几个办法都被自己否决掉,偏偏此事又不能找人商议,算了,还是派驻军法官吧,若是田,马两人有异动,直接让军法官将其拿下,也省得自己担心,这虽然可能让黄得功不满,可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王福脑中马上闪过一个人:“来人,传杨林。”

“是,奴婢遵旨。”一名内侍应道。

……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建奴兮觅个封侯。”

城外校场上,一阵燎亮的歌声传来,中间还夹杂着无数的喊杀声,不时还有枪炮的声音响起,隔着老远就能听到。

由于羽林卫一下子扩充到五万人,皇宫外的广场已经容纳不下了,王福命人又在城外建了一个大校场,这个大校场因为要试射火炮,占地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广阔,传旨的太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正在训练的杨林。

“皇上召见我?”杨林不敢相信的问道,他护送田成购买东西回来后,王福让他和部下都脱离京营加入羽林卫,羽林卫待遇是京营的三倍,杨林当然愿意,只是相比没完没了的训练,杨林还是时刻想上阵撕杀。

“杨大人,快走吧,不要让皇上等急了。”

“是,是,末将马上就去。”

半个时辰后,杨林来到了内殿:“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吧,这次朕让你去山东,有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你,不知你能不能完成?”

“去山东。”杨林马上回应过来,心中大喜:“皇上尽管吩咐,微臣赴汤蹈火,粉骨碎身也在所不辞。”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九十章 应城风云(3)

“行了,老鬼。事情大家都已经挑明了,合作吧……”

四爷小饮了一口茶,眼睛微眯着,“要不然咱们可都要……见不到明早的太阳!”

鬼头六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要说这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民不与官斗,更不可能跟手握重兵的督军、将军之流争斗了。不过,鬼头六这也是没有办法了,他早就眼红面前这位手上的盐井了,可惜县内除了掌握在官府上手的多数之外,其余大部都落到了他的手中。剩下的都是些一年也出不了几担盐的贫矿了。

官府手上的他虽然眼红、动心,却也知道每年官盐有朝廷定的份子,平时他是眼红都弄不来的。不过,这要一乱起来可就不一定了。

昨天一晚上他趁乱吞下了九处矿井,本来还能再多一些的,不过奈何已经控制了城内形势的三营果断的命令新军炮击胆敢趁乱生事的青皮、会众,令他一时不查之间手下弟兄死伤惨重。

听到他终于开口同意了合作,鬼头六原本把玩着拇指上血玉扳指的手儿也是一停。

“不过,老鬼。叫你的人都上去吧,要说这新军还是有些本事的!”

“哼,你手下几百人都没拿下人家几十人守着的城防营,能没本事吗?”

听他讽刺,那四爷也只是低头不语,却是没有理会。

“老鬼,杜家那边你派人过去知会一声了没?”

能让这能耐通天的四爷在意的杜家当然不简单了,一听到这两个字,那鬼头六脸上闪过一丝不耐:“你尤老四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应城谁不知道我跟那个老东西不对付,何况人家跟咱们不是一路人,去不去还是一样!还不如去找老土坯来的更现实一点呢!”

他们口中的杜家也不是一般人家,尤其是杜家老爷——杜南一,那可是当年汉口第一个为英吉利洋行服务的大买办——杜南一,别说这应城地界了,就是省内多少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别看他二人手下都能随意组织千数人,但是手上私下藏着的武器还不如人家一家多呢,杜家在这应城从三十多年前就是有名的大地主,如今的杜合集圈养的家丁就不在八百之下,而且还人手一把进口的全钢好枪!

任他二人如何能耐,多少都要卖他杜家一点面子。

杜南一,祖籍安徽淮北,祖上六代出了1位进士4个举人两个秀才,在当地经营个颇有些名气的私塾,算是一个标准的书香门第吧。从他的字中便能看出父母对他的期待了。博者,多、广、大也;豪者杰出之人也,太平天国时为躲避发匪之乱而从安徽一路西逃,最后来到了这应城附近安了家。若不是后来甲午之乱后,满清朝廷将巨额的赔偿分担落在了各省民众的身上,再加上在这应城地界上隐隐受到当地人的排挤的杜家终于经营不下去了,索性由他已经过世的大哥带着他跟两个弟弟一同来想要南下去上海滩混当口饭吃,却不想路上遭了水匪,结果本该顺水而下的大船却被水匪劫持到汉口附近时才被清兵水军击溃,获救了之后杜家兄弟却因为被抢光了盘缠,只得停留在了汉口!

要说这杜南一还真是块好料子,他出身敌视西学的封建文人家庭,却在来到汉口不久后,在英格兰洋行工作时自学学会了不少的英文,为了方便与国人的交流,那洋行的总经理便慷慨的雇佣了能够与他交流的杜南一,令他一跃成为了英格兰洋行的一名翻译。

这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的时间,经过了十几年的打拼之后,加上杜南一也的确是个妙人,他能根据自己自那洋行里得到的消息提前做好布局,然后再借着弟弟的手,将洋行急需或者急于出手的东西或高价或低价的买进卖出,转手间这些年来已经赚进了不下数十万银元,更有人称其所赚银子当在百万之数,是当时汉口的一号人物!

当然了,他的财力跟混迹上海滩和天津那边的真正大买办席家、沈家、王家等根本没有可比性。

只是这两位不知道的是,当他们谈到杜合集的那位爷的时候,他们口中的那位杜家老太爷也正在为家中的小辈指点迷津呢!

“你们问我为什么不跟两个老鬼一起?”

杜家四代当堂之上,一须发皆白却神色爽朗、面色红润的老者手上握着一尊上品的紫砂小壶,旁边自有下人摇晃着蒲扇为他去热,老者眼睛微闭着头靠在正堂大座之上,口中微微哼了一句就继续闭眼神游去了,叫旁人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爹,为什么不让我带人过去呢!”

大堂之上,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神色有些不耐的发问着,这他们杜家自老太爷辞了英吉利洋行的买办位子之后,这几年虽然也置了许多田产,不过家道比起早些年老太爷还在汉口的时候差了不止一筹,这叫杜家的一帮心高气傲的年轻子弟如何能够接受。

不过老太爷还未开口,就有与他面色有几分相似,不过身上书生气却更重一些的中年人站了起来,训斥他道。

“年成,坐下。怎么跟爹说话的,快坐下!”

“大哥,怎么你也!真是,一个个都傻了吗?这么好的机会,都叫那帮四川佬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