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领 作者:[保加利亚]卡拉维洛夫-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桑?使坏?……’拉廷卡只是重复了一句,接着沉默了一下,说:‘你托媒吧,普罗丹,你托媒吧!上帝恩赐什么就是什么;命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两个人还说了许多话,可波尔万却听不清了,他只听到拉廷卡让普罗丹拿走她戴的花球,让他放在腰带里;普罗丹对她说他要把这花球永远放在衣襟里紧贴着心窝。” 



  “我到城里去粜麦◎;回来的时候正赶上大喜事:普罗丹已经订了婚,喝过了订婚酒,准备再过两个礼拜,过了节就举行婚礼。那时正是歇伏节◎,在这个节日里既不好于活儿,也不好结婚,也不好生孩子。至少是老奶奶们这样说,是不是真这要样,我不知道。伊赫提曼的神甫◎,也就是科留老大爷说,人在歇伏节干活是无罪的,可是奈迪亚尔科神甫说这是有罪的;完才知道他们谁说的对!过了节,大家都去干活了。波尔万到葡萄园去压条和剪枝;在那里碰见了哈桑。哈桑是我们村里护村的。这人是个土耳其痞子◎,又是个酒鬼:他把自己的破烂衣眼都换酒喝了,只剩下一条破粗呢裤子,一杆老式长枪、一把刀子、一把短枪,别的一无所有。他衣衫褴楼,一身虱子,浑身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可他是一个真正的伊斯兰教徒,一个阿嘎◎。因此,他知道,无论到哪里他都能找到吃的。阿嘎的权力可不小啊,弟兄们!这个痞子一看见波尔万就走到他身旁,坐在上堆上喊道: 
   
  ◎粜(tiao):卖出粮食。 
  ◎歇伏节:七月的最后三天被认为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称为歇伏节。 
  ◎神甫:神父 
  ◎痞(pi)子:坏人。 
  ◎阿嘎:旧时土耳其的官衔,这里有泛指“老爷”“大人”之意。 
  “‘喂,我说下贱的异教徒,波尔万,你过来!’ 
  “波尔万放下割葡萄枝的镰刀,走近哈桑,挺着胸脯问他: 
  “‘你要干什么,哈桑?’ 
  “我说你,犟家伙◎,告诉普罗丹别娶拉廷卡吧!他难道不知道她是我的心上人吗?他不知道我要娶她,要把她带回老家去吗?向真主发誓,我要把普罗丹的脑袋从肩膀上拧下来!他要敢跟我斗,就让他知道他是个异教徒,而我是个土耳其人。’ 
   
  ◎犟(jiang匠):固执,不眼劝导。 
  “就算你是个土耳其人,你头上也没长着角,你是人,普罗丹也是人!你不能硬抢走人家的姑娘,因为现在已纪颁布了胡马荣法令,进行了革新。’ 
  “‘革新!’哈桑重复了一遍,啐了口唾沫。‘革新,我说异教徒,你知道什么是革新吗?什么都比不上革新法令那样能狠揍你们。苏丹皇帝的革新会狠揍你们,会重压你们,会抢劫你们,会喝你们的血。让革新法令保护你们吧,但愿如此!我说波尔万你们别指望胡马荣法令了!你们很明白,土耳其人和异教徒之间是不能有革新的;你们明白,革新法令是一个装核桃的空口袋。土耳其人说这是“没底的斗,空谷仓”。法官也好,帕夏也好◎,村长也好,都听我哈桑的,可是普罗丹呢,连魔鬼都不想知道他。我们马上就会看到——胡马荣法令会不会保护你们。我说波尔万,让这张纸来听你的吧。我让你记住:把胡马荣法令拿去糊窗户吧。你要知道,胡马荣法令对谁都没有用,除了对做哈勒瓦的◎,他们可以用它来包哈勒瓦。可是你,波尔万,别再指望革新和胡马荣法令了。波尔万,你知道土耳其历书上是怎么说的吗?——“锅盖给异教徒,煎盘给土耳其人。”’ 
  ‘我知道’,波尔万回答说,‘可你,哈桑,知道吗,已经到了煎盘变锅盖,锅盖变煎盘的时候了。这个时候马上就要到了!啊!……这个时候很快就要来到我们面前了,那时,哈桑,你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吗?我们要用真正的伊斯兰教徒的皮做鼓,用这些鼓敲出的穆罕默德进行曲◎。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你,哈桑老爷,保加利亚历书上是怎么说的:“灵魂啊,忍耐吧;皮肉啊,受苦吧——总有一天会熬出头!”哈桑老爷,你喜欢这本保加利亚历书吗?——你为什么不说话呀?我看,你是不喜欢罗!你听着,哈桑,要是你不相信我,那你就去问问你们的法官和阿訇◎,他们会告诉你,你们的历书上写了些什么。’ 
   
  ◎帕夏:旧时土耳其的地方长官。 
  ◎哈勒瓦:土耳其人喜爱吃的一种花生酥糖。 
  ◎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阿訇(hang轰):对伊斯兰教教师的尊称。 
  “‘住口,异教徒,住口,要不然,向真主发誓,我就会砍下你的脑袋!快干你的活儿去,别惹恼了土耳其人……去告诉普罗丹别娶拉廷卡,要不他不会有好下场的。’ 
  “哈桑把枪往肩上一扛,朝树林走去,唱起了流氓小调: 
    密塔姑娘病在床, 
    病在床上快死亡。 
    那密塔谁也不相信, 
    谁能相信这样的事一桩—— 
    年青的骑兵去索非亚, 
    去索非亚,去收敛, 
    去收敛骑兵的财产: 
    向姑娘们要项链, 
    向小伙子们要宝剑, 
    向老太婆们要钝刀, 
    向新娘子们要手绢。” 



  “自波尔万碰到哈桑那天起,已经过去三个星期了;我们给普罗丹娶了亲,把新娘和新郎从教堂里接了回来。我是最小的弟弟,当了男傧相◎。穿着结婚礼服的拉廷卡漂亮得让人一看见她就不能不着迷——我们大家看了她都不禁惊叹得叫起来。她头上戴着一个用樱桃枝编成的插有各种花的花环,肩膀上垂着丝线一样的发辫儿,辫子上缀着珠子、古钱、金币、蚌壳、珊瑚和珍珠;脸上罩着一条绣花的红纱巾;衬衫上绣满了花边,下摆和袖口发出耀眼的闪光,那是用极薄的亚麻布做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拉廷卡是个大家园秀!她的短上衣是用墨绿色的平呢做的,里面衬着狐皮;短上衣的下摆和呢马甲的下摆都是用肯乔老大爷从赛雷斯克集市买来的伊斯坦布尔花边镶起来的。再看她那件外衣!那样的外衣你们从来没见过,今后也不会见到了!你们哪里能见到这样的外衣啊!肯乔老大爷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女,所以老人家既舍得花钱,也舍得家产——一切都给了孩子。她的新房里画满了那么好的各种颜色的花纹和蝴蝶,人们一看就会想到这是仙女们用了七十七年才画出来的!拉廷卡穿着一双浅黄色的埃德尔内皮拖鞋◎;手腕上戴着包金链镯;她的前胸象明月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一串红珠金币相间的项链;项链上面是一串金币,再上面是一串古钱,看起来她那纤细的脖子简直经不住这些沉重的饰物。 
   
  ◎男傧(bin)相: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的男子。陪伴新娘的女子叫女傧相。 
  ◎埃德尔内:土耳其西部城市。 
  “普罗丹的婚礼开始了。婚礼可是件大喜事,小伙子们!人人都唱歌,人人都跳舞,人人都欢笑——所有的坏事都被遗忘,一切痛苦都停止,一切悲伤都远离婚礼而去。在我们村里,婚礼可不象城里那些希腊化了的保加利亚人那样,那些人忘记了自己是保加利亚人,是基督教徒。在我们村里,婚礼是按老规矩办的。在教堂里给新郎新娘举行结婚仪式后,就把他们接回新房,众人列。队而行。走在最前面的是吹奏音乐的吉卜赛人◎,他们之后是男宾,接着是领着新娘的大小叔子;新娘之后是大小姑子和女证婚人;再后面是女宾,接着是新郎和小伙子们、同伴们。婆婆在院子里迎接参加婚礼的队列,欣喜万分,她跳着老婆婆舞,问大小叔子说: 
   
  ◎吉卜赛人:以过游牧生活为特点的一个民族。原住印度西北部,后到处流浪,现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你们给我领来了什么人,灰色的雄鹰?’ 
  “‘给你领来了勇敢的新郎和贤慧的新娘。’大小叔子回答道。 
  “‘愿你们的话变成金口玉言!’婆婆说完就转向大小姑子,‘什么人走在你们前面,我的象燕子一样的姑娘们?’ 
  “‘长着能干的双手的年青勇士,还有女管家,一位温顺恬静的新娘。他们象蜜糖和黄油一样。’大小姑子们答道。 
  “‘愿上帝赐福,让你们的嘴里也流蜜糖和黄油,让你们手里也总有蜜糖和黄油。’ 
  “接着婆婆转身向新娘,问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