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顽童时代-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先队的中队长却一跺脚,又哭又笑,道:〃哎呀,谁跟你玩这些东西呀!还不收起来,呆会儿老师看见又要批评你了!〃她告诉我,星期天,新姐夫的许多战友会去参加婚礼,她家姐妹们想为这些最可爱的人表演个节目:合唱一首他们在朝鲜很爱听慰问团唱的歌,叫《在泉边》,想要我吹口琴给她们伴奏。她姐姐在另一所小学当老师,还教过我两个月的。     
    婚礼进行得很快乐。所有宾客热烈称赞新婚夫妇,说他俩属于当时的楷模,政府提倡〃好男儿为祖国献生命,好女儿为英雄献青春〃,刘碧云大姐和这个机枪手的形象,恰恰如此美好。     
    其实早在一九五○年十月,志愿军赴朝鲜参战后,这种号召就已经很响亮了,但直到我亲自加过熟人的婚礼,才忽然认真去想一想。     
    一想,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好男儿和好女儿献出的东西不一样呢?也不明白到底什么是青春,于是回到家扔下口琴就翻《辞海》。     
    《辞海》对〃青春〃,有本义与引申义之解:一是〃因春季一片草木青葱,故称'青春'。〃还举《楚辞·大招》为例,道是:〃青春受谢,百日昭只〃。又列杜工部〃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佐证。二是〃指青年时期,指青春期,亦指少壮的年龄。〃并举潘尼〃予涉素秋,子登青春〃一说,加李善的注     
    解,为〃素秋,喻老;青春,喻少也〃。     
    显然,政府向女子要求献给英雄的,是指〃青年时期〃了。     
    但我依旧搞不清为什么,政府对男女要求献出的东西会不一样。     
    父亲一面往烟斗里按他的板烟丝,一面简单明了地为他那九岁的女儿解惑。     
    一、青春只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却不仅在青春期才存在。     
    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倘提了〃为祖国献青春〃,似乎剥夺老军人浴血疆场之权;而〃献出生命〃一说,则囊括了少如甘罗老如廉颇的一切男子汉。     
    三、女儿若非僧尼,罕有值青春然不婚嫁者;而属意英雄,正是上可以报效祖国下可以延续香火之事。     
    四、其实男娶女嫁,乃青春互托,并无授受之分。况且家即小国,国即大家,无家不成国,无国不存家;为国为家,献生命或献青春,只男女分工形式有别而已。     
    刚刚明白〃生命〃〃青春〃的涵义,我又疑窦新生:既然女子只须嫁得英雄便算列入佳等,父亲又何苦要我识战史读兵书?又要我练什么拳脚打什么枪呢?     
    少见我的父亲竟是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战争之外的问题,说:〃刚才所道,仅就寻常女子而言;对自己要求高的女子,应该为国为家都有所贡献。〃     
    父亲举梁红玉穆桂英为例,又说道:〃好女子与好男儿无异。当是鱼与熊掌兼而得之。非万不得已,何苦为取熊掌而舍鱼?更何况为取鱼而舍熊掌乎?〃     
    我谢过父亲。在将《辞海》放回书橱时,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就立即跑去找陈乃光。     
    


第三部分第28节:陈伯伯的双妻

    陈乃光也曾与我同班,是个操行评定总为甲等的乖男孩。我们住在同一层楼。我去他家门口招招手,他便放下功课走出来。我问他:〃你知道你爸立过功么?立的几等功?有多少个奖章?〃他说他爸当然是立过功的,但不知是几等功,也不知有几个奖章。我叫他赶紧回去问清楚。结果是,他又跑出来告诉我:〃我爸说小孩莫管大人的事。还说……还说……〃陈乃光挠挠后脑勺,从眼角瞟我,道,〃还说叫我别跟你这匹害群马玩。〃我摸摸他的光头,跨上楼梯扶手滑下去找别的男孩打水仗。     
    但从此以后,我开始仔仔细细地看他爸,连他去上下班的路上,我也远远跟着观察他的神态步态,并问别的小朋友是否发觉陈伯伯与他们的父亲有何相异之处。于是孩子们便都开始观察陈乃光的爸爸。     
    末了,有一天,住在陈家隔壁的云娃子笑嘻嘻地告诉大家:〃陈伯伯拉尿跟别人都不同。〃他说陈伯伯只在厕所拉屎,却在家中拉尿。而且自己拎个花痰盂接着,房门也不关,就沙啦啦啦往里撤;拉完将痰盂往地下一放,每次都是由陈乃光他娘端去女厕所倒的。     
    我大失所望,终于憋不住,就去问我爸:〃陈伯伯是不是我们这幢楼最了不起的英雄?〃     
    爸爸看着我,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问我从何处冒出这等念头来。我说:〃如果他不是,为什么会有两个女子为他献出青春呢?〃     
    我们这幢红房子,家家男主人都来自军旅,每人一个妻子,却只陈伯伯一人有两个妻子。两个妻子一老一少,年纪相差十多岁,都住在一起。楼里大人小孩称呼老的那个〃陈妈妈〃,少的那个〃张姨姨〃。我不知陈妈妈是否有小孩。陈乃光和他的一姐一弟都是张姨姨所生,叫她〃娘〃,叫陈妈妈为〃妈〃。我不知道陈伯伯因何赫赫战功,竟有双妻相伴。既然好女子与好男儿无异,那么若有女子为国立下许多功劳,是否也可有两夫作陪呢?     
    我爸爸想了一下,说,那两个女子先后出嫁时,陈伯伯并非什么大英雄,不过那时的风尚,男子可以娶几个老婆。爸爸解释道,自私有制以来,财产就全由强壮的男人挣得,女子由于天生体力不足,甚至变成男人的一种财产,社会的权力其实是一种男性的权力,所以会有一夫多妻的历史;但就夫妇关系而言,是不公平的。中国的一夫一妻制,由毛泽东一九三五年第一次在江西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主张已成为法律。至于一女多夫的现象,则早已随着母系氏族而消亡了。     
    爸爸把我拉到身边,对我说:〃爸爸希望你成长为一个正直的、有所作为的人。爸爸希望你将来幸福。〃     
    我发现自己对父亲这种陌生的温婉很感动,就有点难为情,就没话找话,说:〃什么是幸福?〃其实老师早就说过,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幸福。而且人人都幸福,因为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爸爸想了一想才回答我:〃幸福就是事业有成,爱情有托。〃却与老师讲的不一样。我搞不清楚什么是爱情。爸说爱情就是〃两心相悦,生死相许。〃我茅塞顿开,就问〃是不是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一个死完另一个又跟着死?〃谁知他又说〃不是。〃     
    我突然发现爸爸也有尴尬时。他将烟斗叼上又取出,取出再叼上,最后,这个向来教我评点历史推理严密的爸爸,居然就说:〃爱情,爱情就是一件应该由你妈妈对你解释才更合适的事情。〃     
    我很爱听母亲说话,即使她平日为我解道算术题,哪怕只是关于〃乘法交换律〃,也总给我许多形象的例子,令我觉得那些阿拉伯数字好像都变得有血有肉有故事了。     
    母亲解释爱情,说得深入浅出。她说〃两心相悦〃就是两个人互相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感到快乐,也因为发现自己能使对方快乐而感到惊喜这种心境是换了任何一个第三者都无法替代的。相爱的两人会欣赏对方的长处,包涵对方的短处;而且,为了使对方的感觉更美好,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母亲说,〃生死相许〃的含义很丰富,并非仅指〃一个死完另一个跟着死〃     
    爱情是诺言,不会因为一方的死去而改变,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曾互相许愿同生共死,于是放弃生命追随爱人。     
    爱情是创造。创造可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也可以是一个孩子的前程,如果这种共同立志的创造没有完成,一方死了,另一方却并没有权力以死相随,而是有责任独立完成那种创造。妈妈说,这种独立的完成,比相随去死艰难得多,那不仅需要更大的勇气,还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能够使一个失去爱人而悲痛欲绝的人又活下去,并且自尊自爱自强不息,以致最后赢得了两人曾共同盼望的一切,那才是最完美的爱情。因为爱情是力量,是希望。     
    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夜,全家在枇杷山公园散步,月儿淡淡,星儿散散,爸爸肩上骑着弟弟,我牵着妹妹的手,走在妈妈身边听她讲爱情。妈妈说:〃人是会死的,但爱情却不会死……〃     
    远处不知从哪一扇窗户,不知是哪一把提琴正诉说着谁的心事,旋律恬美,幽幽远远,像头顶那穹湛湛的蓝天。走累了,我们歇在草地上,任清风摇曳着树叶,将天光圈圈点点,〃窸窸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