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衙内闯三国-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波才大军正全力对付皇普嵩、朱儁,忽然受到自家败军冲击,再有两边汉军夹击,只怕便是神仙也回天无力了。此人心思敏捷,计略狠辣,实是第一流的谋臣!

心中骇然,面上却也是点头称道。当下,各自指挥大军,隐隐将败军尽数往颍川方面驱赶。

宛城一战,除去战死和逃散的,黄巾还有近七万人,陆陆续续的被逼着退往颍阳。赵云等人随即扎于鲁山,使孙坚扎于叶县,钳击之势已成。

颍阳波才接到这些败军,果然大是头痛,无奈之下,令韩忠为左部渠帅,率一彪人马进驻襄城,所有南阳溃卒,尽数安置于此。

随即,又传令前部谨守关隘,不得轻易挑衅。当日黑夜之中,赵云等人突然杀出,败回来的黄巾只说是血旗军和下邳方面的军队。

世人此刻心中,都是以为血旗军是独立的一支队伍,虽知道曾和刘璋所部同时出现过,也只当两方曾有合作而已。

所以,波才这会儿尚不知击破南阳黄巾一事儿,与刘璋有什么关系,只以为是血旗军趁火打劫。

是以,先不去触动汉军神经,待得过些时日,将败退下来的黄巾休整训练一番,必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实力,倒也算是一大收获。

而要达成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暂时不和汉军交战,以求休养生息的时间。

□□县内,刘璋接获赵云所报,不由大喜。传令众将议事,将陈宫之谋与众人商议。

沮授沉吟片刻,这才点头笑道:“陈公台此计甚善。不过,以授之意,咱们却不需再在这□□呆着了。”

刘璋目光一闪,瞄了他一眼,呵呵笑道:“公与可是属意东南?想要大大捡个便宜吗?”

沮授大笑,点头道:“便是主公知我。军阵之道,奇正相合。咱们不过万多兵马,这堂堂正正之阵,自然是要由两位中郎将承担的。不然岂不剥了人面皮?咱们现在又不需抢名,如何最大限度的获得实惠,才是首要。”

刘璋含笑点头,微一沉吟,这才开始点选分派。众将一一躬身接令,下去准备。

颍川上空,蓦然间,风起云涌。

☆、第125章:制胜之机(1)

第125章:制胜之机

公元一八六年,汉光和九年四月。寒冬已然过去,初春的脚步随着一场细雨,润物无声的悄然潜入。

河南大地上,山间带绿,花摇丛中,早生的嫩绿,迫不及待的映出一份融融喜意。

只是,在这草长莺飞的春意之中,身处剿匪前线的颍川汉军中军帐中,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却是相对愁坐,心中仍如严冬般阴霾。

自去年太平道起事以来,至今已一年多了。做为朝廷平叛的主将,皇甫嵩和朱儁身上的压力之大,实是快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

这种压力不但来自于民间军中,更大的,却是来自于朝堂之上。汉灵帝本就不是个什么贤明的君王,身边又围着一群张让那样的人物,哪里会听将领们什么理由?

如宦官们所言,迅速剿灭这些狂妄的反贼,让他们明白天子之怒的威力,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贼子,才是最最实在的。至于国力、军力的问题,自然全是将军们的事儿,又与他堂堂天子何干?

大将军何进虽然顶着剿匪总司令的名头,实则万事不管,只顾一心埋头争权,打压宦官、清流才是他心中想兹念兹的头等大事儿。

灵帝的愤怒,自然会有自家千娇百媚的妹子何皇后斡旋。剿匪有功,当然是何大将军的,若是不利之罪,则全然是前线领军之人的。

做为最前线的皇普嵩、朱儁、卢植三人,便是当然的替罪羊。好在何进还算知道进退,明白若是这三人彻底倒下,于他实在并不是什么好事,每每从中斡旋,才使得灵帝的愤怒不至于失控。

“义真兄,我听闻前阵子十常侍又在嘀咕,天子颇有些耐不住了,好似欲要使人前来问责。咱们这边好歹不是对着贼酋,还好一些。但卢尚书那儿,怕是要有难了。”

朱儁沉默良久,满面阴郁的低低说道。他乃扬州上虞人,父亲早丧。年轻时,因好义轻财,被乡人敬重。

后被县令举荐给太守,此后,一路升迁,时至今日,已然是官拜右中郎将。在灵帝一朝,与皇甫嵩皆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名将。

相对朱儁,皇甫嵩更是名声响亮。字义真,乃安定朝那人。本是汉代名将度辽将军皇莆规的侄儿,向来镇守边关,战绩卓著。更与当时的清流多有相交,极得世人尊重。

及至此番黄巾大乱,临危受命,以左中郎将之职,与朱儁共同领军。其人性情刚正,前次撤销党锢的旨意,也是他上书灵帝,才得以实现。

此时,听朱儁说起这事儿,脸上闪过一阵阴云,怒道:“阉贼可恶!若无他们搬弄是非,败坏朝政,何来今日之事?哼!卢尚书前次大破乱匪,如今更是以五万之众对十五万,将张角死死压在广宗,此等大功,又岂是那些阉宦所能诟病的?”

朱儁微微一叹,摇头道:“话是如此说,但我只怕正是卢尚书刚直不阿,一旦小人进谗,天子那里……。。唉。”说了一半,言及皇帝,终是轻轻一叹,就此打住。他与皇甫嵩虽然交好,但这般背后议论君王,也是大有不妥。

☆、第125章:制胜之机(2)

皇甫嵩心中郁闷,打从这次剿贼以来,对手波才极有谋略武勇,数战之下,不但未能占到便宜,甚至还败了一阵。幸亏后来天气转寒,大雪封路,不利于战,这才让两人有了喘息之机。

如今眼见开春,战事必然再起,偏偏此时传来这个消息,如何不让他纠结?若是这边能取得突破,便是那太监进谗,他也可凭借大功进言,不令小人得逞。但如今这情势…………

“刘季玉那边可曾再派人去联络?年前他家中红白之事交替,听说返回路上,还遭到了伏击,却不知近况如何。我曾研究过此人之崛起,每每行事,堪称经典。若其肯真心相助,破当前黄巾,应多出几分把握。”脑中想着朝中局势,忽然想到了刘璋,皇甫嵩转头向朱儁问道。

朱儁听他提起刘璋,眼中闪过一抹迟疑,微一沉吟,这才摇头道:“这位刘军候年初倒是回来了,不过除了往日正常通报外,并无任何异动。我听闻去岁他那边曾派出一支骑军,具体去向却是不知。正如义真兄所言,若果其真能出力,必有作为。只是……。。”说到这儿,目光望着皇甫嵩,将话头顿住。

皇甫嵩面上神色变幻,对于刘璋,小人物们自然没什么感觉,但对于他们这些朝中重臣来说,可没少研究过。

与陈宫当年一样,对于刘璋彗星般的崛起,然后一路所为,虽然惊才绝艳之处宛然,但究其本心到底要做什么,实在令人费解。

只是他们的疑惑之处,便也停留在其人行事古怪诡秘,并未往其他方面去想。

毕竟,刘璋本就是汉室宗亲,其父又是身为九卿之首,当朝太常。如今,更是临危受命,不辞为难赴蜀中平乱,其中忠义自是不用赘言。

当然,若是他们知道刘璋心目中的小算盘,更知道后面世事的演变,必要大骂其人狼子野心,大逆不道了。只可惜,刘衙内此时作为,却哪有人能真正摸到内中关窍?

皇甫嵩现在所想,就是怕刘璋年轻气傲,又有着超然的身世,不肯听调。要知道两军对垒,有一点估算错误,其后果都将是难以承受的灾难。

所以,一直以来,对于刘璋,皇甫嵩和朱儁都是抱着能来更好,不来也不去主动征调,免得闹出不愉快不说,更让自己陷入被动。这也是期间任何军事行动,他们都未与刘璋真正协调一致的原因。

但此时,天子逼迫愈紧,而己方又实在没必胜的把握,皇甫嵩想到刘璋那里,自也是期盼与焦灼并存,难以决断。

“启禀二位将军,蔡亭侯、破虏将军刘璋派人求见。”就在帐中两人皱眉思索刘璋其人时,帐外忽有小校进来禀报。

皇甫嵩眉头一扬,看了朱儁一眼,沉声道:“速速有请!”说罢,回身往主位上坐定。

朱儁低声道:“义真兄,他这会儿派人来却是何意?难不成……。”说着,眼中不由放出光来。

☆、第125章:制胜之机(3)

皇甫嵩微微摇头,轻声道:“不急,且见了再说。”

朱儁点点头,不再多言。

外面脚步声响起,不多时,随着小校的通传,一个人缓步而进,见到皇甫嵩和朱儁,微微一笑,这才施礼道:“义真公、公伟公一向可好?可还记得故人否?”

皇甫嵩和朱儁见了这人,不由一呆,旋即齐齐站起,惊声道:“邹校尉,怎会是你?你不是……。。”

邹靖呵呵一笑,拱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