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衙内闯三国-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璋微微躬身,谦逊一番。抬头左右看看,这才上前一步,低声道:“卢尚书,璋听闻你在河北大破贼人,更将贼酋张角困在广宗不得出,如何今日却有问罪一说?”

卢植眼光微一波动,随即平复,淡淡的道:“陛下因我剿贼不利,疑我不肯用心,固有此祸。呵呵,不碍的,待得见了陛下,是非黑白自有分晓。”

刘璋微微蹙眉,嘴角浮起一丝冷意,深深看看卢植又道:“尚书不必瞒我,是不是那黄门左丰索贿不成,才致使此事?”

卢植身子一震,霍然抬起头来。随着这一抬头,猛然一股威压之势迎面扑来,刘璋心中一震,暗暗惊凛。

这个老人见面以来,一直淡淡然的,跟个普通的乡下老农并无两样。但此刻这一蓦然发威,登时便显露出迫人的威严,虽身处牢笼之中,却丝毫不减那份气势,不愧为统兵数万的大将。

这种威势,便是在皇甫嵩和朱儁身上,都没让刘璋感受的那么明显。其中之因,实在是因那两人虽也手握重兵,但终是在朝中差了一等。

而卢植不但在民间朝野极负盛名,更是官居尚书一职,位高权重,所谓居移气养移体,那份其来自有的威势,绝非一时半刻能成的。

双目交睫的一霎那,刘璋分明看到卢植眼中划过的一道愤怒冷厉之意,只是那光芒乍现即隐,瞬间便又平复下去。

“宵小之辈,不值一哂。天子聪睿,虽被蒙蔽一时,其后自明。军候无须为老朽担忧。如今时值剿贼紧要关头,当以国事为重。今朝廷已派东中郎将、嫠乡侯董卓将军替代老朽,公当尽快赶去相助,勿负国家之托才是!”卢植语声低沉,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刘璋缓缓说道。

刘璋心中一动,已然明白卢植话中之意。对于董卓,显然卢植非常的不看好。这里说是让他赶紧去协助,口口声声却都是以国事相嘱,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刘璋心中暗叹,眼见这个老人不顾自身安危,谆谆叮嘱,全是一片为国之心,不由的大是敬重。默默点头应下,施了一礼后,立于路边相送。

囚车启动,车队再次上路。只是刚走出两步,卢植忽然大声对着刘璋喊了一句话。这句话一出,却让刘璋浑身大震,登时面色大变。

☆、第133章:军事改革构思(1)

第133章:军事改革构思

“老朽弟子刘备刘玄德,亦汉室宗亲,前时投我于军前,此刻便在董卓将军帐前听令。公此去,且请多多照应。”

车声粼粼,刘璋呆呆的站在原地,直到那车队渐渐没入远方,面上仍是一片震惊之色。

刘备!刘大耳!怎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卢植军中?!自己派了无数人关注这个家伙,早就伏下杀着等着他,不想却全部落空。

啊,是了是了!那家伙历史上出现在涿县,乃是因为郡县征召□□黄巾才登场的。

而今,因为自己一番搅动,整个河北之势全然与历史不同了。这刘备本是卢植弟子,他既然在涿县没了出头的可能,跑去找自己师傅混自是最佳选择了。

这人思虑深远,坚忍至极,一生最擅审时度势。以目前局势,若能协助卢植平了张角,不但可立时获得大功,更有卢植为他铺路,后事大有可为。

只是,他再谋算,毕竟没有预知未来的本事。只怕怎么也猜不到,事情竟会坏在一个小黄门手中。

卢植此番被免职问罪,一番心思全然白费。如今落入董卓那愚蠢狂妄的肥猪手中,日子又怎能好过的了?

嘿,卢植不知自己心思,只道同是宗室,这才有托自己照应一说。却不知,只怕这世上最想那大耳朵死的,偏偏就是自己这个宗室兄弟吧。

前世虽跟那大耳朵无冤无仇,但这一生,自己附身刘璋,却注定了两人间的难以共存。

这是争霸的血腥,也是躲不开的宿命!卢尚书,你这番嘱托,请恕我难以办到了!刘璋面色铁青,暗暗咬牙。

“主公无须担忧,卢尚书海内名士,朝中好友门生遍布,定不会有事儿的。”

眼见刘璋面色不对,眼中隐隐透着一股杀气,沮授还当是他愤愤于卢植的冤屈,连忙出言劝慰。旁边陈宫也是相劝

刘璋被他二人一劝,猛然省悟,暗暗压下心中杀机,微微点点头。自己心中那些念想,便是沮授陈宫也不能透露。否则无缘无故的,自己便去谋算宗室兄弟,必然生出无数猜疑和变数。

这大耳朵既然出世了,暗杀已是不妥了。还当想个万全之策,慢慢对付才行。

刘璋深深吸口气,微一沉吟,这才沉声道:“传令大军,进驻邺城。令人快马去报知皇甫太尉和朱儁将军,请他二人前来主持大局。”

沮授一愣,陈宫却蹙眉道:“主公,我闻那董卓其人虽武勇刚猛,但好大喜功,无谋而狠戾。如今由他在前主战,只怕多有变故。咱们如今来了,正当尽速过去,也好绸缪一番。如何能滞留邺城?一旦有变,必然措手不及,还望主公三思。”

他跟刘璋毕竟时日还短,一听刘璋竟发出这么个命令,登时大急,忍不住上前进言。但沮授却是深知刘璋之能,如今下的这个命令,显然大有蹊跷,故而,只是低头暗暗揣摩刘璋真实的心意,并未多说。

☆、第133章:军事改革构思(2)

刘璋瞥了陈宫一眼,微微蹙了蹙眉,知道若是没个说法,只怕陈宫多半心中疙瘩。

想了想,这才道:“公台所言有理。只是,你既知董卓其人,可知这人心胸最是狭隘?嫉贤妒能不说,偏又争权夺利之心极重。如今我不过是奉旨协助的身份,若没有皇甫太尉和朱儁将军的压制,咱们去了,能不能出上力尚在未知,若一旦被那董卓记恨,你我损失是小,我只怕他只顾内斗,终被张角所乘。若如此,你我皆成罪人矣。”

陈宫骇然,震惊道:“此人如何敢这般大胆?真枉顾国事不成?就不怕陛下问罪?”

刘璋冷冷一笑,嘿然道:“此人狂妄自大,贪财好色,素有不臣之心。既然握着权利,天高皇帝远的,又有什么不敢做的?况且,真要出事,他大把的银钱送上,自有中涓那帮阉人勾当,就算平乱事败,于他本人也不会有太大罪责。哼,这个人啊,我料日后必为一大祸害!你我当慎之再慎!”

陈宫倒抽一口凉气,心中已是一片惊涛骇浪。他也是常年在□□做官,听到往来西凉的人说起些传闻。哪知道如今刘璋一开口,竟隐隐指董卓有谋反之心。

若真如此,这会儿一旦冒冒然冲了过去,后事还真难以预料了。他心中想的多了,甚至开始推算董卓会不会跟太平道进行勾结了。

他却不知,那董卓固然嚣张跋扈,但眼下却还真没那胆子去想谋逆。而后来之所以有了把持京师,欺君罔上,全然是时势所致,将他推到了那个境况。只是眼下刘璋说的笃定,却也不由陈宫不信。

沮授听着刘璋一番话,心中也是震骇,隐隐觉得其中,刘璋还有些心思在内。只不过刘璋不说,他作为属下,也不好多说。微一沉吟,当即按刘璋之意,传下军令。

大军缓缓而动,舍了往广宗去的岔路,转而往邺城驻扎。刘璋到得城中,一连派出几十道斥候,将前面所有信息,不间断的传回。

待到诸事安定已毕,又将拔都唤来,暗暗叮嘱一番,将在涿县的火部之人召回,另行安排任务。

邺城经了王芬一事,朝中一时半会儿尚未派下主政官员。刘璋堂而皇之坐镇其中,又兼此时非常时期,却也无人敢于多说什么。

如此后,派出去的斥候一日数报,将前面两边态势,无论琐碎,尽数源源不断报回。风部之人也动了起来,将各方面信息送回。只是侧重点,却锁定在董卓军中各部将身上。其中之意,自然是针对刘备而去。

刘璋令人专门辟出一间屋子,每日将其中重要信息整理分类,然后再报送自己,与沮授、陈宫进行分析。

他这么郑重其事的搞了这么一出,原本也只是潜意识中对刘备的关注。但却没想到,这种形式,渐渐的竟显出不曾料到的好处。不但极大的让己方掌控了第一手资料,更是令的沮授、陈宫等人谋有所依,行有所据。由是叹服不已。

☆、第133章:军事改革构思(3)

刘璋看在眼中,不由的便动了兴建军机处的心思。因为他的到来,后面的历史发生了许多变化,若是单靠那点先知先觉,根本难以精准的把握局势。只有成立一个专门的军情分析机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谋臣的智慧,从而得出最正确的结论。

经过这么多年的古代生活,刘璋对这些古代谋士的智慧,深为赞服。只要能彻底发挥出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