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衙内闯三国-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心思在这满园子的虾米身上呢。不然,费事八脚的搞毛的象棋啊?

“这象棋规则,与现今象戏大为不同。首先双方执子之数,各为十六枚。红方以帅统仕、相及车、马、炮各二,兵五;黑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炮各二,卒五。弈时双方轮流行棋,以将一方之将帅捉死为胜。”

接过孔府家人已然上好色的棋子,刘璋将棋子一一放置棋盘上相应的位置,慢慢解说道。

“此棋取源于古象戏,但对势,却以本朝高祖一统天下时的格局为背景。中间这道空白处,便是以昔日汉楚划地而治的鸿沟而喻,称之为楚河汉界。两方带斜线交叉处,隐喻九宫,也是那中军大帐了………”刘璋收拾心思,开始一一指点着讲解着。

他知道眼前这些虽然是虾米,但要想做个成功的渔夫,想一网全捞上来,必须首先让他们认可自己。

他断木制棋,勒石做图,不过是先示之以威。以这种方式,先消除众虾米心中对自己年龄的轻视。

而象棋之道,取自《易经》,暗合太极八卦之理。纵九横十,纵在自己,横在敌方。阴阳相生,生死互依。

卒兵各五枚,隐喻五行。而后双炮,是为阴阳。阴阳之内含九宫,是故,最后车马相士将为九数,最中更是以九宫之地为重。

这些东西,要是讲给普通人听,多半是昏昏沉沉,枯燥而难以理解。但是讲给眼前这些个虾米们听,顶着创造出象棋之名的刘璋,其人的学问,自是不言而喻。

这个时代,士子皆以明经为尊。刘璋不过用一个象棋,就能取得胜过千言的效果,以他的奸商性子,如何肯舍弃不用?

而象棋之道除了在文之一道上能显露出超绝造诣外,于军事策略的表现,更是显而易见。

棋盘之上,双方兵力态势一目了然,取胜之机,便在于布局以及后面兵力的调动策略。布局出错,则态势难为。纵然后面机略尽出,也必是难能回天。而布局没错,后面却昏招频出,大好河山也是一样保守不住。

这其中道理,正是暗合制霸天下,争雄诸侯的眼力和智慧。棋如人生,棋德如人。试想,能一手创造出这象棋之人,这份窥视天下的眼力和智慧,实在也是不用多说了。

“马走日字象飞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路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回还。”

刘璋口说手动,将象棋之理与各个棋子的走法与规则,细细的讲了一遍。一番话说下来,已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众人围坐一旁,静心聆听,暗暗推演,面上都是一副沉迷之色。从初时的迷茫,到后面的恍悟,及至稍有心得后,暗暗与素日所习经学兵法一一印证,竟是无不契合,各有所依。由是心下震服,再看向刘璋的目光中,便满是崇敬拜服之色。

☆、第44章:政论(上)

第44章:政论(上)

“公聪慧绝伦,腹有珠玑。今学武七载之后,尚要往拜康成公为师,敢问,公学成后,欲谋何物?高官耶?巨富耶?又或其他什么?”

待到刘璋口干舌燥的讲完,众人兴致勃勃的开始尝试对弈,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直到天色昏暗,快看不清棋盘了,这才恋恋不舍的停下。

孔融初时也未在意刘璋搞出的这个象棋,哪知到了最后,他也跟众人几乎没有两样。眼见天晚,只得暂时收了棋局,令人整备酒席,移到偏厅开宴。

进了厅中,酒过三巡,陈琳几个仍是惦记着象棋,吃个半饱,便去寻了一张布绢,将青石上的棋盘拓了下来,也顾不上旁人,就酒席旁一角,挑灯战上了。

而这个空挡,陈登却将席子移了过来,忽然向刘璋问出这么一番话来。

刘璋微微愕然。抬眼望去,陈登的眸子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里面有着莫测的光芒闪动。

这是虾米中的大个!嗯,大虾米!

刘璋暗暗给陈登下了评语。却不知这位大虾米若是知道自己的身价,会不会感动的痛哭流涕,立刻拔出剑来跟这厮决斗。

但事实上,陈大虾米显然猜不到刘渔夫的心思。他一下午极少说话,只在暗暗观察刘璋。

从知道这个少年就是孔融口中的奇才,又听了孔融对其经历的描述,陈登就留上了心。

他自幼多才,博闻强记,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便已被乡人举荐为孝廉,出任东阳长。

在任上,爱民如子,养育孤老,常怀济世救民之心。只是他处在官场越久,越是发现官场的黑暗。各任官吏,贪腐成风,横行不法,导致百姓生活越来越苦,心中极是失望。

今日在孔府见到刘璋,见他毫不在意武安国的权势,初时也只是当他依仗自己的家世。虽隐隐感觉其人不凡,却并未多想。

然而,等到后面,刘璋刻意韬晦,示之以弱,设计戏弄武安国时,别人没看出来,他却是一直有心留意,瞧破了些端倪。暗暗称奇之余,也不说破,只袖手旁观,看看刘璋想要怎么做。

而后刘璋刻意吓跑武安国,好像显得心胸狭隘,但等武安国走后,眼中流露出的是喜意,却不是什么怨毒之色,陈登便知道,刘璋有意这样做,只怕多半是想做什么事儿避讳武安国,而不是什么睚眦必报的狭隘。

再后来,见他抖出象棋一事,越听越是沉迷。等到晚上开席时,猛的省悟,刘璋此举只怕大有深意。

他这些年对官场失望,要不是心存乡民,绝不会去当那个芝麻官儿的。如今,既然感到刘璋似乎别存着心思,便趁着无人注意时,开始试探起来。

刘璋虽没见过他,不知道他的心思,但后世的史书却早将这陈登剖析了底儿掉。

结合着史书记载,再察觉到陈登眼底的那丝闪烁的光芒,刘璋便有了数了。

这只最大的虾米要自己上钩了吗?那真是好极了。刘璋肚内暗喜。

“大汉自高祖斩蛇起义,最终灭楚而大一统,中间历经新莽篡乱,后有光武中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了。若论高祖与光武之才,自不必问,实乃盖世之君也。”

没直接回答陈登问话,刘璋却先盛赞起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来。陈登微有诧异之色,却没有出声,只是静静的听着。

“大汉基业,逆取于秦。昔日始皇帝雄才大略,气吞斗岳,扫灭六国一统华夏。璋曾经想过,若是以我高祖之才,又或光武大帝,可能于始皇帝在日时,得取天下吗?”刘璋悠然自得的啜了一口酒,顿了顿。陈登微微蹙眉,若有所思。

“结果是,不能!那不能的原因又是什么?”刘璋自问自答,随即又进一步提出问题。陈登侧耳倾听。

“究其所因,不外乎治、吏二字罢了。”刘璋看了他一眼,张口给出了答案。陈登心中一震,目光刷的盯到他面上。

“治国便是治吏!昔日始皇帝酷刑厉法,天下之吏少有敢犯。吏不贪,有作为,则天下自治。二世之时,荒淫酒色,只顾搜刮于民,上行下效,举国皆贪,民怨纷起,皇帝不问政,官吏不问事,是有高祖乘势而起。其中缘由,既有帝王不自治,也是天下官吏不治导致的啊。”说到这儿,刘璋轻轻一叹。陈登眼神微微亮了起来。

☆、第44章:政论(下)

第44章:政论(下)

“今日大汉,各地烽火不断,盗贼多如牛毛。为什么?其实都是一个道理。自先帝恒,乃至当今,固封于宫中,只顾作乐,致使朝廷大权落入阉宦外戚之手,争权夺势急,治官问政少。贤臣不得近,小人常作祟,试问如此之局,安有不乱之理?”说着,刘璋再次深深一叹。

“今日州官,张口便说乱民盗匪。却不知,乱民盗匪十之八九却曾是良民!我大汉之民何其本分?所求但要温饱,能有一口活下去的口粮,便可忍气吞声,甘受恶吏欺压盘剥。而面对这般本分之民,那帮蠡虫犹不满足,一再逼迫。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刘璋说到这儿,越说越是愤怒,不由的拍案而叫。

大厅中,众人被他骂声所惊,都是讶然望了过来。陈登面色激动,默默不语的亲自提壶,为刘璋将面前酒樽填满。

刘璋举杯而饮,一时默然。

臧洪张超二人微一犹豫,也将席位移了过来,低声向陈登问起。陈登看了刘璋一眼,沉吟一下,便将方才之事说了。二人眼中闪过惊色,面色也凝重了起来。

陈琳等人原本正凑在一起下棋,见到这边三人面色,心中惊疑,虽不便都围了过来,却都将耳朵竖起。

刘璋下午所为,早已让众人改颜相向,再没了半分轻视之心。如今见围着他的三人都是一副沉重的神色,不由暗暗猜测不已。不知这位刘季玉,又搞出什么大事儿来了。

刘璋虽是低头不语,却借着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