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衙内闯三国-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俩人往一块站了,比较之下,潘凤忽然在众人面前如翩翩美男子了。只是这一俊一丑那体格,却是不相上下的,让人忍俊不住。

随着刘璋一声令下,场中两人齐齐发动,砰砰啪啪之声不绝入耳,却是俩人都是凶猛路数。这一交上手,少有花哨,全是直来直去,一拳换一拳。

来来往往十几个会合过去,终是文丑力大,一拳将潘凤打的趔趄着退了出去。

刘璋眼见文丑面上也是眼圈乌青,而潘凤竟能跟这凶人拼了十余个会合,心中已然有数,便当即叫停。

潘凤惊讶的看着文丑,想是惊奇于对方的强横。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服,却不敢不听刘璋号令,只得悻悻收手。

只是他却不知,经了这番打斗,他在刘璋心中,已然是从蛤蜊升级为虾米了,倒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刘璋既然了解了他的本事,当即也用为校尉,暂归颜川麾下。颜川与潘凤俱皆大喜。

闵纯介绍的李历却是在河间,当日不可能回转。城中诸事也都按部就班的安置妥当,刘璋当即传令开席,与众人共饮。

刘璋就于席上,向沮授请教天下事。沮授微微沉吟,看了他一眼,这才道:“今天下纷乱,民众凄苦。或有言之,乃是黄巾作乱所致。然以授思之,就算没有黄巾,也必然会有蓝巾、绿巾之事。盖致乱之由,非在民而在朝廷也。”说到这儿,沮授顿了顿,偷眼去看刘璋。

刘璋微微一笑,举杯劝饮,低声道:“先生喝酒也要顾忌吗?酒若不好便换酒,倘若酒盏不好,自然也是要换酒盏的。圣人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璋不敢自诩饱读之士,但圣人微言大义,却是懂的。”

沮授眼睛一亮,举杯向刘璋一敬,仰头饮下,这才拱手道:“此次大乱之前,授便有所思量。窃以为,病入膏肓的躯体,再染上风寒,实是崩溃之相。此次之乱,中原之地几乎皆被波及,若欲平复,必各州皆动才可。然,这一来,只怕必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倘若朝廷英明,只消一纸谕令便可消除。但今日之势,只怕却是没那么容易了。”

刘璋眼中有光亮闪过,并不置评,只静静的听着。沮授眼底又是划过赞赏之色。

“黄巾不可惧,乱民耳。雷霆之下,必为齑粉。然,黄巾之后,某料才是真正的大乱开始。中央暗弱而四周皆强,正如周末之势。一旦诸侯爪牙锋利,试问,更有几人不怀齐楚之业?若一二州郡如此,尚可讨之。然举目天下皆是如此,不知主公将欲何为?”沮授侃侃而谈,最后一句却是向刘璋发问。

☆、第82章:冀州问对(3)

刘璋目光闪烁,心中却是暗暗吃惊。对于历史的变化,他是后来人,自然知道的清清楚楚。但沮授乃是当世之人,竟能从诸般迹象中说出这么一番话,其人之智慧、见识,果然非同小可。

史书曾记,曹白脸打败袁绍,抓住沮授,曾有言感叹: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也之言。由此可见其人的分量。

刘璋暗暗庆幸,自己这次竟能如此轻易得到这么一个顶级谋士,这会儿沮授以此言相问,想来必是想听听自己的目标。要是遮遮掩掩,怕是落个小家子局面,再想留住这位大贤,怕是比登天还难了。

想到这儿,举杯一饮而尽。也不放下酒盏,便就把玩着,漫不经心的道:“璋本宗室,从不敢堕祖宗之志。遥想当日之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始有楚汉之争,高祖灭楚建汉之事。究其根本,秦二世若不昏聩,安有天下纷起之机?而后,王莽篡逆,纷争再起。推本溯源,亦是上位者不恤国民而致。光武果敢,以大智慧大勇气平乱而复祖宗之业。其人其行,常令璋神往崇敬。璋何其幸也,身为此等不世英主子孙,虽不才,亦愿效仿祖宗,平天下、安黎民,再建朗朗乾坤,万世之基!”

刘璋淡淡说来,语气平常,但其中睥睨捭阖,当仁不让的豪勇之气,却是迸射而出,掷地有声。沮授双目闪亮,面色潮红。胸臆间起伏不定,只觉得主若此,此生无憾矣。

“主公与授,明言不欺,志存高远,诚盖世明主也!授今生得遇,实毕生之幸!今即明主公之志,敢不倾心竭力,以报英主乎?”就于席上,伏地而叩。

刘璋心中大喜。知道这一回,才算是真个让这个大谋之才,死心塌地的认可了。

当下连忙扶起,含笑道:“公与大才,腹有珠玑,远见高识。璋欲伸大义于天下,正需贤才良将相助,安有相欺之理?方才所言,非唯璋之志,又岂不是公与之志?你我志同道合,遇此绝世之机,自当抛头撒血,建不世功业!”

沮授激动不已,两手反握刘璋手臂,不住点头。

刘璋温言抚慰,待他情绪平复后,转头先招呼众人共饮,饮罢,这才又低声道:“公与既明我心意,不知可有以教我?”

沮授目中光亮闪烁,拱手道:“自古成大事者,必有五要素。一曰名,二曰财,三曰人,四曰权,五曰势。”

刘璋大感兴趣,问道:“愿详闻之。”

沮授笑道:“名者,身份地位,倡导大义之名也。主公身为汉室宗亲,此点不足虑。”

刘璋点头。

沮授继续道:“所谓财,财富也。施政、招募、训练、征战皆需大量财力,若没有财力支撑,一切皆空谈耳。此点,主公可多交世家大族,借力而为。此需缓缓而图,非一蹴而就之事。”

刘璋目光闪了闪,并没多说。

“所谓人,人才也!今我主麾下,文威、伯典及不日将至的逐清,虽有政才,却少谋略。武将中,颜良文丑皆万人敌,臧宣高、徐文向并潘凤,皆忠诚悍勇之士。虽以大势论之,尚显薄弱,却足以支撑当前之局。主公当关注的,应是多多探访谋略之士。”

☆、第82章:冀州问对(4)

刘璋微微一笑,道:“我有公与,何愁谋略之士?公与遍数众人,何以独独将自己落下?”

沮授正色摇头道:“非是授自谦,授之才,应付目前之局堪堪够用。然主公日后纵横中原,所谋岂止一州一郡?内政、外交、军事种种事务,又岂是一二人能顾及过来的?主公于此事上,万不可轻忽视之。”

刘璋正容道:“是,璋受教了。多谢先生正言教之。”

沮授目中闪过欣慰之色,拱手道:“主公能善纳谏言,虚心而受,此我等臣属之幸,天下之幸。授进言,本分也。不敢当主公之谢。”

刘璋心中感叹,想了想,遂轻声将自己已有的布置和人手,除了张任、张绣还有陈登几人外,都一一明白告诉了沮授。

张任、张绣二人牵扯到后面还未发生的局势变化,现在说出来,沮授一旦追问,自己根本无法解释。

而且,张任那儿还好说,张绣那儿,究竟会不会仍如历史轨迹般运行,便连刘璋自己都不敢确定,如何拿出来说?

这两人,退一万步来讲,大不了到时候一纸书信,将两人调过来就是,最多不过是多两个大将,或者多两支部曲而已。现在说与不说,倒是没太大妨碍。

而陈登那边,就更是存在很大变数了,现在说来,徒乱人意。但抛开这些,其他的安排,既然用了沮授为谋主,若对己方阵营没个明确了解,如何能谋划合理的大计?

所以,趁着空挡,刘璋便和盘托出,以便沮授通盘考虑。

沮授听的愣怔半响,面上又是震骇又是敬服。他虽然已经感到这个主公天纵英才,但也绝想不到,他竟能谋划如此深远。

沉默半响,沮授才叹道:“如此说来,前面所说,便只有方才说的谋略之士,主公多多上心就是。其他的,暂时可不必多虑了。”

刘璋点点头,心中暗乐。他多年谋划,虽然自觉安排的大是周全华丽。但一直以来,却从不敢对人明言。各个环节,大多都是只知道自己那一堆事儿,对其他的却是全然不知。

这样虽是稳妥,但事事都要刘璋一人费心,通盘谋算。其中苦楚,唯有他自己知道。而且,这般得意之举,始终不能令人知道,便犹如锦衣夜行,这份孤独,实是寂寞的很。

如今,告知了沮授,能得沮授认同,于他来说,实在是极大的安慰。心中一瞬间,也忽然如同卸下万斤,说不出的一种轻松。

“前面三项,我已经明白。后面所谓权与势,还请先生费神。”举杯一邀,刘璋又饮了一杯说道。

“先说势吧。其实就是运势!世上事,当应势而为,顺之则盛,逆之则衰。此中之道,须临机决断,非提前可谋。今说与主公,知道便好,却无需多做思量。”沮授笑着说道。他得了刘璋告知所有暗棋,也是大觉轻松。

刘璋听的一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