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锋-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啦,就只知道放马后炮。”

王承恩瞪了三人一眼,阴冷地眼神让三个平时高高在上的老太监顿时都是一缩脖子。

“那皇太极肯定不只是想让皇上担那背信弃义的名声,他定然还有后手。不然,他不会安排的这么麻烦。”看到三个下属不争气的模样,王承恩气就不打一处来,“都给我想想,他到底会有什么目的。尤其是林喜,你是从赫图阿拉回来的,比咱们都了解那些鞑子,给我好好想想那皇太极到底为什么这么干。”

“这……”林喜的苦瓜脸上变得愈加苦涩起来。他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去猜测皇太极的想法?他过往地那些功劳,还不都是通过“居仁堂”的刘盛昌,按照小北荒调查局的吩咐做的?虽说表面上他和赵长山,跟调查局是合作关系,可实际上,还是调查局拿他们当刀使。只是不时的给他们一些好处罢了。而在许多大事地处理上,其实他也是借重了调查局提供信息和方案。要不然,光是司礼监这一块儿的事情就足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了。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在司礼监颇有人缘地原因。他没本事,当然不敢揽权!……可现在,王承恩居然要他提出方法,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了吗?

“王公公,以您看来,这皇太极他到底是不是真心求和呢?”情急生智,林喜想到了一些从刘盛昌嘴里得到地消息,急忙先向王承恩问了一句。

“咱家怎么知道?”王承恩怒道。

“公公,那满清知虏酋努尔哈赤以来,只知道以武力说话,何曾想过什么议和?就算有,也不会主动提及。可如今,他们不仅主动求和,还退还我大明故土,另外居然还派出了人质……那多尔衮可是皇太极的亲弟弟!公公,您不觉得他们心里有鬼么?”林喜问道。

“当然有鬼。可这鬼在何处?你得给咱家找出来呀,不知道这些,你又让咱家怎么向皇上解释?”王承恩拍打着双手,皱眉说道。

“公公,奴婢以为,那皇太极肯定是觉得东面小北荒地压力太大,这才想先缓和了跟咱们大明的关系,好集中全力跟那小北荒对决。”林喜答道。

“这事儿温体仁那几个早就想到了!”王承恩原本还有些希望的眼神迅速地消沉了下去,语气也有些不耐烦。

“这……”看到另两个老太监递过来的同情的眼神,林喜偷偷抹了一把汗,脑子急转,又赶紧说道:“公公,奴婢以为,这一回,那皇太极求和可能还是真的……”

“老林你可别太笃定。”二号老太监插嘴说道:“万一他这所作所为都是假的,而是为了进攻咱们大明,故意在找借口呢?你想到这个没有?”

“胡说八道。那些鞑子进关几次了?哪一回杀人放火他们找过理由?”王承恩斥责了一声,把那老二又吓得脸色煞白,急急缩回了脖子,却是再也不敢跟一边儿装聪明了。

“公公,奴婢是想……”歉意地朝那老二瞥了一眼,林喜在一边接着说道;“而今这局势既然能让一向强势的鞑子低头,甚至到了割地求和的地步,那么,他们受小北荒的压力肯定是不只一点半点。您觉得,他们会为了一个豪格的死,真的跟咱们大明动武么?他们就不怕那边的小北荒杀过来?”

“哦?……这倒是有几分道理。”王承恩心中一动。原本还有些惊惶的眼神立刻镇定了下来,赞许地看了林喜一眼,又道;“你接着说!”

“公公,不如您就把奴婢哥儿几个把豪格杀了的事情前前后后都告诉皇上,奴婢就不信,他皇太极会真的为了这件事跟咱们大明动武。依奴婢看,嘿嘿,他硬不了多久,只要咱们朝廷摆个不在乎他的模样,过段时间他就得软了。说不定,皇上那边还可以让温体仁他们借此质问皇太极,问他明暗不一,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呢。”林喜说道。

“这个……”王承恩有些犹豫。

“不可不可。咱们杀了豪格和那个叫索尼的事儿万万不能说出去。皇上不能说,皇太极那边更加不能说。这事儿,只能一直瞒下去!”三号老太监听到林喜的话,吓了一跳,急忙叫道。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脑袋

格和索尼真的死了。

不明不白。

但皇太极并不知道。他还以为他的亲信正带着儿子在回家的路上呢。因为锦衣卫监察的非常清楚,索尼把豪格救出去之后,立即就派人回满洲报信儿去了。对于这个人,司礼监的人并不在乎,锦衣卫也没有放在心上。这些心理阴暗的家伙想的非常简单,先让皇太极做个美梦,到时候再把美梦打碎,让他伤心欲绝。

不过,就因为皇太极还不知道这件事,他们才不能传出去。因为,司礼监的这几个大太监都很清楚北京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他们害怕,万一把这事儿告诉了皇帝,皇帝口风不严,再透露给哪个人知道,传了出去……到时候,皇太极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真的死了,谁敢保证那娃儿不会悲愤地跟大明拼命?虽然不懂军事,可这几个老太监却非常明白,关宁军是挡不住八旗铁骑的。

就算挡得住,人家也能绕过长城,从山西那边杀过来。而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事,以樂祯那喜欢推卸责任的脾气,他们哥儿几个难保不会被送上断头台,然后一颗白头被送给皇太极出气。

所以,此事万万不可传出去。而参予了围剿索尼、豪格这一事件的锦衣卫千户魏鸿及其手下也是不能留的。全都得死!

而只要隐瞒了此事,那皇太极暂时不知道自己儿子已经真的死了,那他这段时间明里一手,暗里一套的目的估计很快就可以显露出来了。到时候,大家再看形势来做决断就是。

“那就都别说出去。”

琢磨了良久,王承恩还是觉得司礼监老三说的在理。险是不能冒的。所以,豪格的死只能暂时捂住。

而就在王承恩等人做了决断,并有些担心地等待着皇太极的后手的时候,温体仁等人也终于接到了希福和尼堪的通牒,在这份通牒之中,满清一方十分对大明表示了严重地愤怒,并表示皇太极甚至不惜大起倾国之军为豪格复仇,可是,他们满清一方终究不是那种只会动刀子地蛮人,念在两国“长久以来的和睦关系”,皇太极已经满怀悲痛地压下了国内对豪格之死而对大明产生的严重抵触情绪,决定收兵,不再为难大明。可是,大明也必须表示自己的诚意。毕竟,“豪格”是死在北京的刑部大牢里的,大明负有责任。

……

“他们要了什么?”

“更多地粮食。还有‘多尔'’!他们说大明不够安全。所以不能再把人质放到北京。”因为身在平壤。跟北京地距离近了许多。调查局方面在北京得到地消息。会由快马先送至天津。然后。再由天津大沽出海。过旅顺。尔后直至平壤。一般在两三天之后便会被快船送到楚钟南地手里。可以说。他得到消息地速度已经远远快于昔日在小北荒渡海城地时候。这无疑是对全局十分有利地。尤其是在小北荒已经跟满洲相邻如此之近地时候。

“多尔衮?”对江冬地报告。楚钟南先是诧异。旋即冷笑:“果然是爱新觉罗家地作风。硬是一点儿亏都吃不得。”

“典型地小家子气。两国议和地大事闹出这么多鬼道道。居然只是为了求点儿粮食和要回一个人质。也就是那些暴发户才会做得出来。”江冬笑道。

“皇太极是输不起了。”楚钟南笑道:“不过。这么做也还称得上有点儿脑子。本来。他家里就只剩下这么几个能干地。虽然到北京地那个‘多尔衮’只是个假货。可这个假货也是他地兄弟。是能统领大军地人物。派去北京冒一次险。这个多铎就等于是立了一功。有理由撇开上次地兵败。可以名正言顺地从监狱里放出来了。皇太极恩威两施。不仅加强了自己爱新觉罗家地实力。又得了一员大将……确实是一副好算盘。”

“可他为了这么个人,和那一点儿粮食,却把整个辽西都扔了。”江冬在一边冷笑道。

“这才皇太极的可怕之处。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注重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这才是真正地军事家所应有的素质。不过,他这个‘不计较’,却是有些过了。”楚钟南靠要椅背上,摆出了一副专家的模样评价道。

“大人!”事关明清两国,身为调查局局长和辽东情报处负责人,江冬和黑衫青年都在,看到楚钟南似乎对皇太极此次割地求和的表现不以为然,黑衫青年微微摇了摇头,点了点手上的文件,说道:“皇太极正在不住地从辽西撤兵。如果这支部队撤到辽东,那他以后所需要防守地地域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