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锋-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要什么样的补偿?”祖大寿反问道。

“我大军数万,若是真地与楚王爷为敌,纵然难胜,恐怕也能让东北军小吃上一点儿亏。我听闻楚王爷向来爱兵如子,想来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弟兵死伤太多。如此,凭我数万大军,还有雄关峻岭,总能换个好点儿的官爵吧?”吴三桂说道。

“你想当官?还是为将?”祖大寿问道。

“自然是为将!”手里没兵。心里不牢。虽说那些兵都是楚钟南地。可是。吴三桂要防地不是楚钟南。他害怕别人找他地麻烦。就像是洪承畴!再者。楚钟南虽然实力不弱。还有着必胜地信心。可李自成终究也是什么善茬儿。万一双方地交战之中有个什么好歹。李自成人品大爆发。把楚钟南打败了。那东北军肯定会分崩离析。到时候。他吴三桂凭着手里地兵马。未尝不可再次立足。毕竟。楚钟南对军队地掌握再深。如果败了。恐怕也不会再有谁愿意听他地。

“呵呵。三桂。这个我自然可以答应你。可是……”祖大寿笑呵呵地看着吴三桂。面容突然一肃:“我得提醒你一句。如果你真地想要为将。就必须先到小北荒去!这一点。你可要想好了。”

“去小北荒?”吴襄急了。“这不是发配么?我数万大军投效。难道就只捞了这么个玩意儿?”

“别急别急。两环兄。你不知道东北军地规矩。凡是投效地将领。都要先到军官培训学校去‘深造’!除了学习东北军地军略战法。还要熟悉相应地条例制度。顺便。人家也还要考察你。不光是看你是不是真地投效。还要看你本身地能力到底如何。是不是凭着裙带关系升上来地。这样也好在你‘毕业’之后。安排一个合适地职位。别说你了。就是我。还有王廷臣他们。也都去过。……这是规矩!”祖大寿正色说道。

“那我可是

呢?”吴襄又有些丧气地问道。

“这倒不用去什么小北荒。可是,却必须在沈阳的东北大学学习。一方面熟悉东北六省的法令法规,另一方面学习行政,同样,这也需要经过考察!而且时间可能比到军官学校培训更长!”祖大寿说道。

“哼,这么多规矩,舅舅你居然也能受得了?”吴三桂冷笑道。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祖大寿这些人?当初袁樂焕被抓,祖大寿当即反出了山海关。而边军将帅也大多数都是这样的火爆脾气,他才不相信

这些人会那么老老实实的按照楚钟南划定的规矩来。

“受不了也得受。这也是我们大人的诚意。要不然,他先答应给予你们官职将衔,等你们投靠过去,东北军接收了山海关之后却突然再提出这些规矩,我问你,你又能上哪儿说理去?”祖大寿反问道。

“可这也太过份了。”吴襄叫道。数万大军,居然只能换到这么些“规?自古到今就没听说过。

“那你要怎么样?形势比人强,愿者服输。”说到这里,祖大寿又叹了一口气:“说真的,三桂,当初你一败而逃,弃铁岭友军于不顾,不仅洪承畴那些人气愤,就连执政大人也是非常看不顺眼。他对你可没什么好的观感,这一次若不是为了减少伤亡,你以为他会答应这些条件?他只要命令水师承载大军暗中靠近山海关,再同时下令政治部的内线给你搞些内乱,到时里应外合,你这山海关能撑得住几个时辰?别说为官为将任你选了,就是你地身家性命,也都别想保住!”

“哼,若是楚王爷看我吴某人不顺眼,那我何必投效?既然如此,舅舅请回,我在关内等着东北大军便是……”

吴三桂闻言大怒。虽然他明知祖大寿说的极有可能是真的,可是,他再怎么说也是一方豪强,山海关一带的土皇帝,居然被人当着面说的这样不堪,再不发火的话,人家又会怎么看?泥人都还有三分土性,何况他吴三桂?方今天下,除了楚钟南和李自成,又有谁能被他吴某人放在眼里?

“三桂,不得冲动。”吴襄被吴三桂的气话吓了一跳。他虽然也对祖大寿地话感到生气,可是,早就卸了兵权,一直安享晚年的他也少了几分冲动。没错,祖大寿口中的楚钟南却实让人生气,可正因为如此,也才让人感到真实。如果楚钟南真地想要灭了他们,又何必让祖大寿说出这些话来?直接发动不就成了?这说明,楚钟南对山海关一带的几万大军还是在意的。要不然,干嘛派出祖大寿这样地重量级人物来劝降?而刚刚祖大寿所说的那些话,恐怕也是楚钟南授意的,为的是让他们吴氏父子不要狮子大开口,方便以后相见,就像刚刚说地“先小人,后君子”,这样以后才好相处。

“父亲!”吴三桂看着吴襄频频朝自己使眼色,却是“愤怒”依旧,不过,他为人“孝顺”,自然不可能不听自己老子的话,于是,愤愤地捶了一下旁边的桌案,他又一屁股坐了下去,只是兀自低着头,一副生闷气的模样。

“复宇兄,小儿无状,你不要生气。”吴襄劝住了吴三桂,又向祖大寿拱手说道。

“无妨,血性汉子,本应如此。”祖大寿不在意地挥了挥手,看着吴三桂笑道。

“复宇兄,虽说我们知道东北的规矩,可是,日后东北军入关,楚王爷恐怕也不会再满意做一方之主。他这么多的规难道就不怕让人心里不舒服,继而阻断了一些人地投效之路么?”吴襄稍松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

“呵呵,这话不错。可是,按照我们那边的话说,这种做法也防止了许多不必要地麻烦,尤其是内部的麻烦。你觉得呢,两环(吴襄字)兄?”祖大寿说道。

“就这样让我们父子放弃好不容易才建起地大军,未免过于轻易了。”吴襄叹道。

“呵呵,两环兄,其实,你们想要更好的条件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想要变一变既定地规矩,你们总得拿出点儿本钱吧?”祖大寿看着吴氏父子不甘心的模样,心中冷笑,不过,嘴上,他却突然为对方提供了一丝希望。

“本钱?难道,复宇兄有什么好建议不成?”跟儿子对视了一眼,吴襄急忙问道。

“当然。”祖大寿微微一笑:“如果,你们父子能在投效之前立下一些功劳,为了以示将,有些规矩未必不能变,就算真的不能改变规矩,可相应的待遇总是可以提高一些的。你们觉得呢?”

“那不知舅舅以为,我能为楚王爷立什么功?”先听听你怎么说,反正干不干都归老子自己。吴三桂一面拱手,一面暗暗心道。

“呵呵,三桂,我记得你下辖有一处关隘,名唤‘一片石’,是不是?”祖大寿仿若不经意地问道。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两百二十二章 来了

祯正月二十三,李自成带领各路大军汇聚北京城外。|虽然比孔有德、刘泽清等人预料的要晚的多,但也比之原本的历史要早了将近两个月。此时,李自成手下文有牛金星、李岩、宋献策等人,武有刘宗敏、李过等猛将,手下更是足有数十万大军,号称百万雄师,可说是意气风发。

而反观京城,祟祯皇帝竟连一个领兵的将军都找不出来,只能把北京的防守之责交予京营提督曹化淳这么一个老太监手里。而曹化淳虽然懂些兵事,却根本就没有经历近战阵,所以,老太监虽然在樂祯面前一副慵慨激昂的模样,心中却忍不住担惊受怕。于是,很自然的,他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表现的“一片忠心”的登州总兵,大将军、曹国公刘泽清身上。

……

“城上的人听着,马上告诉樂祯老儿,让他赶紧的出城投降,把玉玺交出来。到时候,说不定爷们儿心情好,还能饶他一条狗命,否则,等老子带人打破城池,一定把他零剥碎剐,剁成肉泥喂狗!”

相比起曹化淳的心虚,李自成军显得强横了许多。彰义门,担任闯军先锋的骑兵大队才刚到城下,便摆出了一副攻城的架势。数千骑兵排成整齐的方阵,在一面“刘”字大旗之后不住的喧嚣叫骂。

“狂妄!”

敌人终于来了。被分派到彰义门方向守卫的登州军营长高大望看着下面叫嚣的闯军将领,嘴角掠过一丝不屑。但是,看到身后一个个脸色如土的京营人马,这位在小北荒时代便参加了军队,并且历经大战的营长却终于把这话给咽了回去,只是把目光投向了身前的曹化淳。来之前,师长孔有德说过的话又在他地耳边响起:“咱们不是来跟他李自成硬磕的,你们也别打出火来就上杆子,记着,保存实力,这才是第一位的。”

“保存实力?娘的,就下面这些人也用得着老子保存实力?”高大望闷闷地想道。没错,下面的骑兵看上去确实比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