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6-诊脉三十二辨-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脾土生肺金。其四脏之于肾。犹枝叶之出于根也。繇是言之。命门虽为水脏。实为相火所寓之地。相火无定体。在上则 
寄于肝胆胞络之间。发则如龙火飞跃于霄汉。而为雷霆也。在下则寓于两肾之内。发则如龙火鼓舞于湖海。而为波涛也。 
命门静而阖。涵养乎一阴之真水。动而开。鼓舞乎龙雷之相火。水者常也。火者变也。为阴中养阳之候。故男子以藏精。 
女子以系胞胎。而其不即于左尺见。而必于右尺见者。盖右尺胞络三焦。但属相火。譬如造物用者。作处不如聚处。右 
尺乃相火聚处。故命门火。专于右尺候之。其体即属相火。相火盛衰。于此决言其用。心胞为血之母。窍则通于喉。性 
情则不外乎肾。其为六淫所中。暑则伤胞。其为七情所害。悲则伤胞。其有不内外因而病者。房帷任意。伤胞络也。脉 
受足少阴之交。故肾脉终于胸中。胞络脉即起于胸中。出属心胞络。下膈历络三焦。故病为心中 动。为烦心。为心 
痛。 
心赤色为面赤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上抵腋。下循 内。入肘下臂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故病为胸胁支满。为腋肿。 
为臂肘挛急。其支者。别掌中。循无名指出其端。诊法同肾。若命门败。水浸淫而贼火之气。金克木而伐火之源。真脏 
脉见为鱼翔。在皮肤间本不动末。强摇如鱼在水中。身首帖然。尾独悠扬之状。又为虾游。在皮肤间。始则冉冉不动。 
少焉瞥然而去。久之倏尔复来。又为虾戏。一呼一吸。动之击指。其见于外者。面黑目白。心胞绝。掌内无文胞络之大 
略如此。 

十三·辨心胞络三焦脉
三焦脉
属性:手少阳三焦。有上中下之名。或欲以上焦附寸。中焦附关。下焦附尺。根据经言上者上之。下者下之之说。果执是说。 
则如伯仁所言大小肠宜见于尺。 
不宜见于寸。揆之经脉授受之次。有是理哉。大概心胞在膈上。命门在膈下三焦俱不相失而相应。上焦寄位两乳之 
间。名曰膻中。中焦在胃中脘。即脐之右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故自膻中以迄脐三寸。皆为气海。有脂膜在腔子 
内。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合之胞络。共成六脏六腑。为十二经而或言腑止有五者。以三焦有名无状。不名正腑。腑属 
膀胱也。而或言脏亦止五者。以命门与肾。二而一不及心胞也。然或言五腑六脏。或言五脏六腑。则六脏六腑之名不 
能灭。又何疑于手少阳之为三焦。手厥阴之为胞络也哉。其体亦属相火。言其用。三焦为气之父。盖肾间气动。人之生 
命。 
十二经之根本。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十二经。故曰。禀肾间动气以资始。藉胃中谷气以资 
生。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合胞络为用。宣流气血。分别清浊。运导营卫上升下降。各得其所。脉受胞络之交。故 
胞络脉。终于第四指。三焦脉。即起于无名指之端。循手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 外止肩。故肩肘 臂痛。 
皆三焦病。入 
缺盆。布膻中。散络心胞。下膈属三焦。故病为嗌干。为喉痹。其支者。从膻中入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 
下颊至项。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交颊至目锐 。故三焦病。耳后痛。耳聋颊肿。目锐 痛。三焦之大 
略如此。 


十四·辨人迎气口脉
属性:医宗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关前一分者。寸关尺各有三部。共得九分。今日关前一分。 
仍在关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在为人迎。辨外因之风。以在关乃肝胆脉 。肝为脏。故曰人迎紧盛伤于风。右为 
气口。辨内因之食。以右关乃脾胃脉。胃为水谷之海。脾为仓廪之官。故曰气口紧盛伤于食。勿以外因。兼求六气。勿 
以内因。兼求七情也。或以前一分为寸上。岂有左寸之心。可以辨风。右寸之肺。可以辨食乎。 


十五·辨男女脉异
属性:男子寸脉常盛。尺脉常弱。弱者少肾虚火旺反多盛也。女子寸脉常弱。尺脉常盛。盛者少阳盛阴虚反多弱也。又男 
子之脉。左大为顺。女子之脉。右大为顺。 


十六·辨老少脉异
属性:老弱之人。脉宜缓弱。过旺者病。少壮之人。脉宜充实。过弱者病。山甫以为犹有说焉。老者脉旺而非躁。此天禀 
之浓。引年之叟也。名曰寿脉。若脉躁疾。有表无里。其死近矣。壮者脉细而和缓。三部平等。此天禀之静。清逸之士 
也。各曰阴脉。若脉来细而劲直。前后不等。可与决死期矣。 


十七·辨肥瘦脉异
属性:瘦人脉健。肥人脉沉。瘦人多火。故脉健。肥人多湿。故脉沉。若瘦人火盛极则脉亦沉。治难见效。 


十八·辨方宜脉
属性:中原之地。四时异气。居民之脉。亦因时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脉与时违。皆名曰病。东夷之地。四时皆春。 
其气暄和。民脉多缓。南夷之地。四时皆夏。其气蒸炎。民脉多大。西夷之地。四时皆秋。其气清肃。民脉多劲。北夷 
之地。四时皆冬。其气凛冽。民脉多石。东南卑湿。其脉软缓。居于南巅。亦西北也。西北高燥。其脉刚劲。居于汗泽。 
亦东南也。南人北脉。所禀必刚。北人南脉。所禀必柔。东西不同。可以类剖。 


十九·辨候胃气脉法
属性:胃为水谷之海。资生之本也。故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脉六部皆有。盖六部皆有浮中沉。中即胃脉也。此 
处分别甚难。即于足阳明候之。使其脉中和。无过不及。急疾则为无胃气。丹溪更有候胃气法。谓男子以气成胎。则气 
为之主。女子挟血成胎。则血为之主。男人久病。右脉克于左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女人久病。左脉克于右者。 
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反此者虚之甚也。更有趺阳。亦胃气脉。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波阳者。是病重。切其旺衰。 
以决死生。 


二十·辨虚实子母
属性:看脉先辨虚实。滑利力薄无神则为虚。涩滞力浓有神则为实。实则损之。一定之法。又必损其子。若母令有余之势 
易杀。虚者益之。必然之理。又必益其子。若母令不足之势易培。子母亦有虚实。如某脉病。母脉虚。急补母。庶本脉 
可得母养。亦必兼补本脉之子。令彼无所泄。某脉病。子脉虚。争补子。庶本脉不为子累。又宜兼补本脉之母。令彼有 
所资。 
又贼脉不宜盛。贼盛必乘邪淫来胜本脉。法当培本脉。伐贼脉又急益贼之鬼令其制贼。损贼之母。俾其无靠。贼之母。 
即本脉之妻也。此皆生克之理之最微者。不识此。不能治病。 


二十一·辨有脉无脉
属性: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死。观当吐二字便知胸中有物。填塞至阴。抑遏肝气。而绝升生之化 
也。故吐之则愈。不吐则暴死。若使其人胸中无物可吐。此阴绝于下也。非死症而何。经又云。下部有脉。上部无脉。 
虽困无能为害。此虽至理。亦不可执。上不至关为阳绝。况无脉乎。明者可以悟矣。若覆病患之手而脉出者。此运气不 
应之脉。非无脉也。论在运气脉中。 


二十二·辨脉不见
属性:凡诊三部。浮沉脉不见。即当以神气形色相参。委曲求之如形色神气不备。脉则若有若无而未脱。此为邪气伏藏。 
若形色神气已备。此乃天真绝矣。 


二十三·辨脉无根
属性:经云。诸浮脉无根者。皆死。是有表无里。谓之孤阳。造化所以亘古不息者。一阴一阳。互为其根。阴既绝矣。阳 
岂独存乎。人身之气血亦然。 


二十四·辨内外宜细分
属性:外入之病。左脉大于右寸。脉盛于尺常也。然风寒暑湿则然。如劳役饮食跌扑虽为外入。亦属内伤。故右手气口。 
大于人迎。劳役伤者。两寸俱虚。饮食伤者。右关微盛。跌扑伤者。气血皆滞。脉弦涩滑。伤左左不和。伤右右不 
和。内出之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则右脉大于左荣气病。脉弦小而数。卫气病。脉滑大而数。荣病尺盛于寸。卫病寸 
盛于尺。又外入之病。见阳脉为易治。内出之病。见阴脉为可治。反者不救。 


二十五·辨表里不可执
属性:脉浮病在表。脉沉病在里。此表里之纲领。亦有见表症。其脉不浮。见于肌肉之间。按之不足。轻举有余。如波涌 
之状。泛上而急。亦表也。有见里症。其脉不沉。见于肌肉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