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三石一惊,起身告罪道:“臣有失职之罪,请王上发落。”

王钰摇了摇头,不再多说,继而问道:“闻大人,你继续说。”

“是,王上。依枢密相公所言,蒙古正处在分裂之中,那么忽图刺想要报仇,首先要统一蒙古草原,这必然要通过武力解决。可金国不可能坐视不管,如此说来,蒙古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找一颗大树来依 靠,纵观天下,似乎只有我国合适。”

听完他的分析,王钰觉得颇有道理,蒙古人也不傻啊,竟然能够及时的转变策略,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可他们的难题解决了,大宋的难题就来了。

结果接受蒙古的称臣,让他们拜大宋为宗主国,金国必有所顾忌,而蒙古人趁此良机,发动统一战争。一旦蒙古人完成统一,羽翼丰满,不管对金国,对大宋都是巨大的威胁。

“既然如此,那我大宋则不必犹豫,接受蒙古地请求,让他们成为我大宋继日本,高丽,大理,吐蕃,西夏之后的第六个藩属国。或许,很快很就有第七个了。”孟昭笑言道。他说地这第七个,指的是交 趾。大宋安南郡王柴桂,当年以三万残部,横扫交趾,一度打到交趾地都城。后来因为战线拉得过长,被迫退回交趾北部,以此为根据地,向南发展。据说这两年柴桂以小规模战斗为主,一面发展生产,一面向南蚕食,已经侵占大半个交趾。虽然实际上这是柴桂的割据势力,可名义上,他还是大宋的臣子,奉大宋天子为主。

孟昭能这么乐观,王钰却不能,凭心而论,诸如日本,高丽,大理这样的臣属国,他们的实力远远不能和金国相提并论,有这样的臣属 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金国自立国十多年来,虽然屡败于大宋,可还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他们地实力仍然在,仍旧具备与大宋一决雌雄的本事。君不见,金国虽屡败,可每次战役,都是由他们先发起地么?他们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种情况,让王钰深为恼火。

“孟相,恕我给你浇盆凉水。蒙古人是养不家的野狼,你一旦把他们养壮实了,他反过来就会咬你一口,这是他们的体制与民族性格决定的,千万不要大意。”闻焕章提醒道。

王钰赞同这种说法,可如今大宋最大的敌人仍旧是金国,而非蒙 古。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老人家说得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斗争。政治没有绝对,任何事情都要权衡利弊,选择对我最有利的处境。

“安排蒙古使臣明天朝拜天子,明日下午,本王在保和殿设宴招 待。”王钰一锤定音。

第六桶 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个厉害的汉奸

此次的作法,大出王钰意料之外,在他的眼里,蒙古 害,可毕竟是一个以勇悍而著称的民族,勇武有余,而智谋不足,对天下局势缺少准确和冷静的谈判。毕竟玩权谋,论机变,这是汉人的长 处。可没有想到,他们突然来这么一手,倒让大宋措手不及了,想必女真人也与汉人同样的感觉,听到这消息,一张嘴只怕也合不拢了。

经过事后的冷静考虑,王钰作出的谈判是,蒙古人此次转变策略,将会是他们民族发展历史上一个转折点,蒙古民族不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民族,他们也会随机应变。在接连的军事失利之后,图谋在政治上找到解决的办法。自己处处小心,还是小看了蒙古人呐。

“忽图刺,他会不会是铁木真的什么人?”这个疑问,从现在起,一直在王钰头脑里面萦绕。因为按时间计算,成吉思汗铁木真,应该就在这几十年以内出现在世界上。唉,还是不读书惹得祸啊,要是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他妈一定念到北大的历史系博士然后再穿越。只可 惜,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

王钰虽然命人安排蒙古使臣朝拜大宋天子,而且自己也准备接见,但这并不表明他就打算接受蒙古人的称臣,在没有完全弄明白蒙古人的用意之前,他是不会仓促作决定的。称臣,表面上看起来,这对大宋是多么风光的事情,似乎大宋一下子成了天下头号军事强国,四面八方都来朝拜。可实际上,真正被大宋打得一败涂地而称臣的国家,只有西夏一个,这一点,王钰比谁都清醒,只有打败了女真人,大宋才真正有资格向天下宣称,我是强国,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禁宫,保和殿。

宫娥太监们一片忙碌,准备着国宴,看得出来,王钰对此次宴会很重视,规格也很高。就连高丽王子亲自到大宋来,也从来没像这般隆重过。王欢手舞足蹈,活活一个跳大神的神棍,指挥着太监宫娥们手脚麻利一些。

“哎哟喂,婶娘,您怎么亲自来了?”晃眼一瞥,瞅见耶律南仙出现在殿外,王欢赶紧迎了出去。王欢是摄政王的侄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果说王欢对童素颜或是赵出云还带着几分尊敬的话,对眼前这位婶婶可就是怕了。知道文武大臣背地里称呼耶律南仙什么吗?女相,也就是说她也算是大宋的一位女宰相,因为据说摄政王很多的策 略,都是出自二夫人的手笔。

“王上很重视此次宴会,我进宫来看看,准备停当了么?”耶律南仙嘴里问着,眼光却四处游走,惟恐漏下什么。

“有侄儿在,王上和婶娘就放心吧。婶娘啊,侄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王欢嘿嘿笑着。

“说吧。”耶律南仙伸出手帕在一张桌面上抹了一下,又仔细看了看帕子。

“这蒙古是蛮夷外族,听人说还茹毛饮血,娘妻不分,这么一帮蛮子,您说王上摆出这么高的规格,是不是有些……”王欢一脸的鄙夷,好像他自己突然间也高人一等了。

可他话未说完,就迎上了耶律南仙凌厉的目光,吓得一缩脖子,再也不敢多问了。

“你在内侍省呆烦了?想换地方了?这种事也是你应该议论的?也是叫我听见,哼,茹毛饮血?这话要是让王上听见,你就等着好吧!”耶律南仙一顿训斥,听得王欢连连点头,再也不敢多嘴多舌。

查看完了殿内,耶律南仙又朝殿外瞧去,从保和殿的玉阶开始,一直延伸到外面的宫门,都站满了全副铠甲,手持长戟人的威武之士。汉人历来有讲究门面这种习惯,王钰也不能免俗,这内卫禁军都是经过严格选择,不但要绝对忠诚,武艺高强,还有一点就是要长相端正,身材挺拔。按王钰的话来说,这叫仪仗队。

“去,把多余的内卫撤了,让客人看见,以为大宋也就这点出息 了。”耶律南仙说道。

王欢哪里敢问原因,小跑着奔了出去,下令把多余的内卫撤除。一切安排妥当,耶律南仙悄然退去,聪明的女人都不会抢男人的风头,丈夫建功立业,妻妾与有荣焉就是了,她是深谙此道。

申时,王钰率尚同良,吴用,李纲,刘三石及一班文武要员,来到了保和殿。以如此隆重的礼遇,接待外国使节,这还是近年来的头一 遭。上一次还是世代与中原交好的云南节度使,大理王段誉来,王钰才动用过这种规格。百官心里都清楚,王上对此次蒙古来使十分重视。所以,人人都不得不加个小心,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不要坏了咱们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名头。

蒙古使臣此时应该在拜见大宋天子赵允同,不管怎么说,这个娃娃皇帝是大宋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外国使节来到大宋,首先要拜见的还是天子。可看这日头,也应该过来了吧?

突然,殿外鼓乐齐鸣,声震云霄,一个身影出现在了保和殿前的广场上。可文武百官伸长了脖子,也没瞧见想像当中那身长九尺,魁梧雄壮的大汉,反倒是一个个头不足六尺,身形单薄的中年男人。

身披皮袍,足蹬

身上也不知道戴什么杂七杂八的玩意,腰间还吊把一正昂首阔步向保和殿踏来。看他年纪,也不过就是四十来岁,那五官任凭王钰怎么看,他也跟汉人没多大区别。仔细想一想,恐怕因为都是黄种人的关系,所有区别不明显吧?

“蒙古使臣虎尔华黎,拜见大宋摄政王殿下!我,代表蒙古王汗忽图刺,向大宋摄政王殿下致意,愿您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普照大地,恩泽苍生!”这一席祝语,听得王钰直冒鸡皮疙瘩,原以来只有汉人才会拍马屁,没想到蒙古人也精于此道。在中原,除了夏朝那位有名的暴 君,就算是皇帝也没谁敢自比太阳吧?

“贵使多礼了,请上殿。”王钰彬彬有礼,威而不怒。那虎尔华黎倒是不卑不亢,抬腿踏上保和殿,来到王钰跟前,抚胸再拜。

“这位闻大人,是我大宋皇帝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