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明皇-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正月望日!”

“正是,臣也记得今日系正月望日!臣还记得,依祖宗之制,岁岁今日,东宫皆要去景龙观瞻拜玄元皇帝,为社稷祷福!今日太子依制前往,小臣未尝稍离,虽与韦、皇甫二人不意邂逅于彼观,然二臣仅随太子如仪瞻拜神座而已!勾结之事何在?图谋异常之言,从何说起啊!……”

被那供奉提醒,皇帝这才记起太子今日去往景龙观,确非无因;他微微垂下眼帘,稍敛二目中的威严之光。

“且太子回宫不久,”那供奉把皇帝神情变化的细微处,一一看在眼里,更加朗声辩奏道,“即闻西台戡审韦坚、皇甫惟明之事,太子惊惧不已。已表请与妃离,乞不以亲废法!……”

“啊?……”

“罪臣此请,伏望陛下圣裁!”李亨这时才从怀中取出表本,双手高举头顶,惶恐地向皇帝呈递上去。

皇帝目示国忠,杨国忠忙上前接过太子表本。这时,只见那供奉朝后一点头,两个东宫婢女扶着已用法绳缚住双腕的太子妃韦氏走到皇帝面前,那韦氏正要跪下去,突然惨叫一声,昏倒在石道上。

解押宫门前的东宫侍从,一见太子妃的模样,都纷纷低头垂泪。随着皇帝闯入东宫的飞龙禁军将官们,在搜查东宫时,已见东宫悲凉之状,同时挖地数尺,也并不见谋乱之证。这时见太子、太子妃的景况,也不忍地侧过头去,不自觉地收剑入鞘……

“将彼等引往朝堂,待朕思裁。”皇帝从杨国忠手中接过太子表本,对杨国忠敕道。然后,令近侍随他去往内书房。

如果说东宫多少还有点昔日风貌的话,恐怕只有这内书房尚能稍稍体现了。

当近侍打开内书房大门时,刚从杂草丛生的东宫洒油毬场旁边的石径上走过来的皇帝,在石阶前止了步,朝房内打量了好一会,才缓缓上阶,进了内书房。他在临着南轩的长案上,放下太子的表章,却并不归座,仍向左右厢房徐徐巡视。近侍们见状,忙悄然放下珠帘,退出副阶,立候在阶檐之下。

右厢房的一张描金镶玉的大榻,吸引了皇帝的视线,将他引向了右厢。原来在那榻上,堆放着的,不是华衾锦被,却是一叠叠字纸。皇帝停住步子,取下一迭来,只见上面都是太子亲笔恭写的篆体大楷。每张皆是写的这十六个字:

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

皇帝又随手抽出一迭来,见上面仍是一笔不苟地写着这十六个字。

“这样一大卧榻,堆积如许之高,亨儿为了经台横额,至少练写了十数万字呵……”想到这一点,再看那一张张字纸,一个个点划如法的篆字,皇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而那一个个“孝”字,竟化成太子的恭谨的神情,以及那须鬓半白的脸面,在皇帝眼前凝聚不散……“吾儿久居深宫,仅观题经台横额一事,也知其贤孝纯良,李泌言之在理呀!我不可屈了我儿……再者,他一闻西台按鞠之事,便表请与妃离,也足见吾儿深明大义呵……宣他来此,好好抚慰才是……”他正要转过身去下谕,不料那大榻却又使他怔怔地立住了,“这榻,不是当初朕那心腹爱将李守德躲避太平锋芒之处么?……守德遇害,朕还曾拥其遗袍,伏榻痛哭……”想到这件往事,皇帝的呼吸急促起来。他突然忖道,“东宫,素来是文武瞩目之地;储君,多貌呈恭顺,心实叵测……!三子虽遵制前往景龙观,何以恰与韦坚、皇甫惟明邂逅于彼?畿东风俗使分明见他三人盘桓道士房中,又岂能仅作寻常之事观之?……内戚交结边帅,敕禁甚早,彼等违敕交结,绝不可不予严究!……”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又变得阴沉起来。他一拂袍袖,步出右厢,来到南轩长案之后,归坐座上,展开太子表章仔细推敲起来。

“且住!且住!……”

“我要见驾呀!……”

偏在这时,门前帘外,传来近侍悄声劝阻之声,他以为又是李泌前来为太子说项,细一听却是驾前供奉小鸭儿的声音。他不予理睬,谁料那人丁儿竟一头闯进书房来,向他耸耸塌鼻梁,一头跪下去,奏报道:“臣有异禽献上,讨三郎赏赐呀!”

被眼前之事扰得大为不悦的皇帝,听他这一奏报,叹口气,将太子表本推开,望过去,却仍看不见他献的是什么“异禽”。喝问道:“小鸭儿,汝所献异禽呢?”

“请陛下一观!”

小鸭儿见问,跪立在地,将两手高举头上。皇帝忙朝他手上看去,气得击案骂道:“你这该死的奴才!”

小鸭儿似乎慌了神,边叩头边说:“臣献异禽,你若手边无钱赏赐也就罢了,千万莫赐奴才一‘死’呀!”

“哈哈哈哈!”皇帝终于被这驾前最得意的小人丁那诙谐的奏告、佯装成浑身发抖的模样逗乐了。

“好啊!三郎!‘笑一笑,十年少’,你今笑了三笑,只剩三十——万岁了!”

“哈哈哈哈!”皇帝被小人丁的吉祥谐语,引得开怀大笑起来,但仍不赐他平身,却说道,“今后再敢发诳语,看朕不将你那张嘴封了!”

“臣发了什么诳语呀?”

·文)“哼!尔那手中,分明是两只麻雀,怎么谎奏为‘异禽’呢?”

·人)“这就差了!”

·书)“朕何以‘差了’?”

·屋)“臣想同样是人,尚有好歹;同是臣子,尚有忠奸。臣手中虽是两只麻雀,安知又非麻雀中的‘异禽’?”

“就依尔所说,它们‘异’在何处?”

“它们会‘拉家常’!”

“呵?”皇帝颇感兴趣了,但却不动声色,“朕却不信!”

小鸭儿重把两只麻雀高高举起。那两只爪锁金链的雀儿,在他手掌内“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小鸭儿故作庄重神情,对皇帝问道,“如何!它们拉得好不?”

“荒唐,荒唐!”皇帝大为乏味地频频摇头。

“唉!难怪三郎深觉无味——只因陛下不晓它们的话儿呵!奴才给陛下暂充通师吧!”也不管皇帝听不听,小鸭儿便对皇帝说道,“刚才,这掌左的雀儿对掌右的道:‘知道么?刚才后山林子里,母鸟们打仗啦!’另一只大吃一惊,说:‘叽叽,怎么回事儿呀?’先前那只道,‘喳喳!它们为了一句话,互不相让,你啄我的羽衣,我啄你的眼晴……’

‘叽叽!为了一句什么话呀?’

‘喳喳!就为了“谁最疼儿”这句话!’

‘叽叽!“谁最疼儿”?……’

‘是呀!都说别的母鸟不如自个儿!就这么打呀打呀……喳喳喳!’”

说到这里,小鸭儿却不吭声了。皇帝饶有兴味地问道:“通师!怎不译下去呢?”

“它们还没拉完呀!”小鸭儿话未完,两只麻雀又叽叽喳喳起来。他偏着头,一副认真分辨的模样。

“唔?”皇帝可不耐烦了。

“掌右的这只回答啦!它先‘叽叽’冷笑了两声,才说:‘这有什么可争的!——自家的儿自家疼!——这还不明白么!叽叽!打什么打呀么也哥!’……”

听着“自家的儿自家疼”这句话,皇帝一怔,拈着须,沉吟不语。

花萼楼下,东市广场的大酺狂欢,随着夜色降临、万灯齐明而气氛愈烈。

而远离京师的北疆重镇范阳,东平郡王安禄山,也在新筑的雄武城演武厅上,南面而坐。就着酥油铜座灯,观看着诸巫击鼓,歌舞,接受臣属及北疆各邦:回纥、契丹、奚、霫、同罗的罗拜祝福,举行着天宝五年正月的元宵望月之夕的狂欢。

新封大唐东平郡王的安禄山,却头戴羊皮浑脱两雉翎王冠,内穿单于狸毛箭衣,外罩金匾敞领狐皮王袍,足穿黄绸札花套袜,坐于象骨为梁、金玉为饰的重床之上。床前,八十一座承物紫金架上,焚香徐绕床梁。香鼎之左,承放着皇帝本度所赐的天下奇珍:

桑落酒。阔尾羊窟利。马酪。音声人两部野猪鲊。鲫鱼并鲙手刀子。清酒。大锦。苏造真符宝舆。余甘煎。辽泽野鸡。五术汤。

金石凌汤一剂(并赐药童普贤子就宅煎煮)蒸梨。金平脱犀头匙筋。金银平脱隔馄饨盘。平脱着足叠子。金花狮子瓶。熟线绫接靿。

金大脑盘。

香鼎之右,承放着贵妃本度所赐的天下奇珍:

银平脱破觚。八角花鸟屏风。银凿镂铁锁帖花檀香床。绿白平细背席。绣鹅毛毡(兼赐瑶令光就宅张设)。金鸾紫罗绯立马宝。鸡袍。龙须夹帖。八斗金渡银酒瓮。银瓶脱掏魁织锦筐。银笊篱。银平脱食台盘。油画食藏。金平脱装具玉盒。金平脱铁面碗。

在禄山重床之右,一溜铺锦长榻上,坐着他的十个儿子,皆由皇帝亲笔赐名,他们是:

安庆绪、安庆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