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明皇-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廿载功名,

半生坎坷。

花放云青,

恰伴我放浪形骸,

倾杯一醉,弹铗而歌~~

弹铗而歌《倾杯乐》~~”

安禄山以箸击盘,醉醺醺唱着《倾杯乐》,为他召还的高尚、严庄助兴。一曲方毕,他笑问高尚道:“高卿,你这支曲儿,朕唱得有错漏处么?呵?”

安禄山击箸歌唱时,高尚俯首沉吟,似在倾听;此刻大燕皇帝相问,张通儒、严庄才发现他心思并未在这上阳宫中。见他久不应答,严庄笑着推推高尚道:“陛下在问你呀!”

“呵!呵!”高尚回过神来,就于坐席上长跪着,揖袖激动地奏道:“陛下,有了,有了!”

“卿?哈哈哈哈……”安禄山一怔,随之扼着箸,指指高尚,对张、严二人大笑起来。

“陛下,臣是有了攻打潼关之计了!”

“啊?”安禄山止住笑,忙催他,“卿从速奏来!”

“陛下,”高尚忙道,“眼下,你我君臣既已得知杨国忠、哥舒翰相互猜忌不已,我军当智取潼关!”

“智取潼关?”

“着。高仙芝、封常清丢失陕地数百里,李三郎耿耿不忘。而今,臣请陛下遣田乾真前往陕郡驻守,而将大军撤还,只留三、四千老弱之兵守护陕都。李三郎闻之,定会下敕哥舒翰,夺回陕郡……”

“只怕哥舒不会中这调虎离山之计呵!”张通儒明白高尚用意,但却故作糊涂地问道。

高尚洋洋得意:“那正中我计!——哥舒如不出兵夺陕郡,杨国忠定会在皇帝面前进谗。这一来,皇帝与哥舒间当暗生龃龉。且依尚观之,哥舒翰最终拗不过李三郎收复陕郡之心,而引兵出关夺陕郡。”

“如此,陛下可命田乾真将兵于灵宝,等待唐军。

“臣早已测知灵宝西原,南薄山,北阻河,其间有隘道七十余里。我军遇敌,只可败,不可胜。将唐军引入隘道,再以隘道两山之险为据,伏重兵,备滚木擂石、火硝柴草……”

“我不发一矢,用火烧也能烧杀哥舒十万大军!妙计呀!妙计!”待高尚说到这里,张通儒才拍手叫起好来。

“如此,则我克潼关、取西京,易如反掌了!”严庄也兴奋地跪在席上说。

安禄山听毕,把手中之箸一扔,高兴得摇头晃脑起来。既而又沉吟道:“此计虽好,却是我一厢之愿。大唐天子是何等睿智英明之君,哥舒翰又系沙场老将,我等还须谨惧行事才好……”

“陛下?”

大燕皇帝的神情,自然被三人察觉,不约而同地向他投去询问的目光。

“高卿之计甚好。”安禄山边拭去眼角淌出的泪水,边回答道,“就依卿之所奏行事!”

“臣等领诏!”

“但因思明败绩,我兵将家在范阳诸郡者,皆惴惴不安。故张卿仍当传朕之敕,命诸军将官,作北归之计!”

三人明白安禄山仍怕此计不成,有误北归范阳,守一隅江山之谋,故下此敕。他们觉得如此也可保万无一失,于是齐声应道:

“臣等领诏!”

“臣翰望阙泣奏陛下: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而进犯之!今陕郡虽只贼将田乾真领四千老弱之卒留守,是必以此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臣前此屡表上奏,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御之,利在坚守。且臣探得贼已因残虐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若待时机成熟,再乘虚而入,可不战而胜也。若想成功,何必从速!倘出师潼关,有战必败。潼关不守,京室有变,天下之乱,何可平之!望陛下圣聪明鉴之!”田良丘读毕,望着半卧在元帅大帐虎座上的哥舒翰,征询着他的意见。

“今日何日?”两眼深陷,口角歪斜的副元帅,吃力地问道。

“六月丙戌。”田良丘忙应。然后又无可奈何地道,“中使催促回奏之疏。这疏本……”

“务请中使直奏圣人!”哥舒翰颤巍巍说道。

“听中使道,金吾大将军陈玄礼,为此已和那杨国忠在圣人面前愤然争辩过了。”

“然中使仍项背相望,催我出师!”哥舒翰拍着扶手、恼怒地说道,“恨那日不听思礼之计,将这误君之贼,捉而杀之!”

“中使大人到!西平郡王接敕!”

就这时,一声宣告,把哥舒翰惊得爬起上身:“又,又来……了!”

田良丘愁苦地把副元帅扶起,来到大帐门前,双双跪于绯袍中使足前。

“奉天承运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敕曰:兵贵神速,方可言成功。今贼无备,而卿逗留潼关,必将坐失收复陕郡、平定逆胡之良机。今特遣使齌敕以谕卿:望即出师潼关,早奏捷音!并授该使尚方剑,留卿军中监军以助。钦此,望阙谢恩!”

哥舒翰一听“并授该使尚方剑,留卿军中监军以助”这句话,惊得四肢发僵,猛地抬起头来,这才看清捧敕宣读之中使,正是用尚方宝剑斩杀了高仙芝、封常清的牛贵儿!皇帝的心思,他明白了。

“王爷,望阙谢恩呀!”牛贵儿显示着怀中尚方宝剑,瞅着愕然上望的哥舒翰,道。

“臣……谢主隆恩……叩祝吾皇万岁万万岁!”哥舒翰不知该悲、该怒、该捶胸、该抓首。他断断续续如仪叩祝后,伸手接过黄敕来,突然,他将黄敕一下紧抱胸间,两臂抱肩,号啕恸哭起来!

大唐天宝十五载六月丙戌,哥舒翰引兵出潼关。巳丑,遇田乾真之军于灵宝西原。

“老将军,快请临西而坐!”

六月辛卯夜,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勉强支持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倚在南内勤政务本楼勤政堂西轩的凉榻上,听着小鸭儿给他择要读着哥舒翰的告急文书。不想龙武大将陈玄礼喘着粗气,汗流满面地登上了勤政务本楼。高力士一见,忙从凉榻上支起上身,指着西轩另一张凉榻道。

陈玄礼也委实站立不稳了。他一歪身子,一下坐在凉榻上,话未出口,老泪先夺眶而出:“大将军!潼关失守,哥舒翰已降逆贼了!……”

高力士只觉得天旋地转,两眼发黑。“请……老将军……讲……来……!”

陈玄礼抹去老泪,将详情讲给力士听:

因杨国忠反复奏请今上遣使催促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只得抱病上马,领军收复陕郡。六月四日遇田乾真军于灵宝西宝原,八日两军交战。

哥舒翰由田良丘护卫,乘舟于黄河中流鸣鼓指挥战事。王思礼将骑兵五万居前,李承光将步兵十万为后继,攻入田乾真营寨。敌兵一战即逃往隘道,官兵乘胜追杀,寻至隘道。哥舒翰已觉事颇蹊跷,忙鸣金收兵。但已迟了。这十五万官兵,多系新募之丁,见穷寇则追,闻金鸣而不退。隘道两旁突然木石如狂涛泻下,当即击杀数万官兵。哥舒翰不顾四肢抽风,乘毡车冲入阵中,欲领官兵杀出隘道。这时隘道上飞下千百捆柴火来。烟火弥漫,官军眼迷头昏,自相残杀。

这时,已受重创的官军,好不容易由哥舒翰领着退出隘道口,而安禄山的大军从南山冲出,官军首尾骇乱,或弃甲丢刀逃向山谷,或人马相踏挤入黄河,马嘶人呼之声,震动天地!

哥舒翰由亲随数百骑护卫逃走,自首阳山西渡黄河入关,田乾真率兵追到,攻克潼关。

哥舒翰逃入关西驿。麾下蕃将火拔归仁等以百骑围了关西驿,对哥舒翰道:“公以二十万之众败于灵宝,又失潼关,不降大燕,那监军手中之剑,可斩高仙芝、封常清,难道能容下公项上之头么?”

哥舒翰不允。火拔归仁等将哥舒及其部属连人带马一并捆了,献于田乾真。

“哥舒翰那侥幸逃归的亲随因箭伤大发,已奄奄一息。”陈玄礼跺着足道,“他说哥舒已在东都降了逆贼,并说河东、华阴、冯翊、上洛防御使皆闻讯逃声,守兵散走一尽!”

高力士听到这里,急火火问道:“那平安火到了没有?”

依制,凡遇战事,各镇戌处每三十里设一烽火台,每日初夜,放烟一炬,台台相接而燃,使京师得知,谓之平安火。

“唉!今日何曾见平安火来!”

“难道贼已逼临西京?”

“潼关已失,西京危在旦夕!”陈玄礼恨恨地道,“宰相酿成哥舒之败,今日堂上与百官计议,只知惶遽流涕,反埋怨今上十年前便闻奏禄山谋反而不信,故成今日之祸,与他无干!……”

“老将军!”高力士见陈玄礼那双筋棱的手,按着佩剑,抖颤不止。他暗自吃了一惊,急忙说道,“此事日后再作计较!方才,今上宣他入宫商讨救援潼关之计,他已邀秦、韩二国夫人入宫,乞请陛下西幸巴蜀。事已至此,幸蜀亦是一策。老将军且先回北衙,整顿六军、拣选良马备用吧!”

陈玄礼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