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厄舍古厦的倒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就这样向我说起了邀我来访的目的,说起了他亟想见我,说起他希望我能够给予他安慰。他又谈了谈他的疾病,说这种疾病是天生的,是家族性的,他很想找到一种方法缓解自己的病症。他马上又补充说,这种病只是一种神经方面的病,肯定很快就会过去。它的症状是,患者被一些不可名状的感觉所控制。他详细地向我描述自己的这些感觉,他的讲述引起了我的兴趣,也使我感到困惑,不过,这也许是因为讲述者的神态和所用的词汇产生的作用。他的这种神经感觉上的毛病属于急性的,他只能吃最淡最无味的食物,只能穿特定质地的衣服,他受不了任何鲜花的香味,也见不得一点光亮,除了特定的几种声音和弦乐外,别的任何声音都会刺激得他恐惧不已。
  我发现他已被几种反常的恐惧折磨得不堪了。“我要完蛋了,”他说,“我肯定会悲惨地死掉。结局必然是这个样。我害怕未来的事情,我怕的不是这些事情本身,而是它们产生的结果。即使是最小的小事也会刺激我的灵魂,使我发抖。其实我并不痛恨危险,我只痛恨危险造成的效果,我痛恨恐怖。我处于这种身心交瘁的可悲状态之中,觉得自己早晚会在努力挣脱心理恐惧时,放弃掉生命和理智。”接下去,通过他那些断断续续的含糊暗示,我又了解到他精神状态方面的一些其它特点。他对自己所住的古厦有一种迷信的心理,这些年来他从不敢在这里到处走动,这种迷信的影响力太模糊了,简直无法言传。然而,无论是古厦的形式还是建材,或是那灰墙、角楼,以及那包围着古厦的惨淡的池塘,都给他的精神造成极大的压力。
  不过,他却有些犹豫地承认说,他的这种忧郁是有根有源的,他的爱妹就长期患有这种严重的精神病,精神几乎崩溃。这个妹妹是他多年来的唯一同伴,也是他世上的唯一亲人。他痛苦地说:“她若是一死,我们厄舍老族就剩下我这一根独苗了。”他这样说着的时候,他妹妹玛德琳小姐从房间的远处走过,她没注意到我,很快就消失了。我怀着一种惊恐的心情注视着她,这种心情我是无法描述的。我望着她那逐渐远去的身影,心里不由茫然失措。
  当房门终于关上时,我的目光本能地回到我朋友脸上,急切地想看看他是什么个表情,但是他已用手捂住了脸,我只能看到他那张开着的手指显得越发苍白,滴滴泪珠顺着指缝漏出。
  玛德琳小姐的疾病久治不愈,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医生对她的诊断是:
  性情冷淡,身体逐渐消瘦,时常表现出阵发性僵硬症的某种特点。到目前为止,她一直在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尚未最终卧床不起。但是在我到达古厦的当天傍晚,她向强大的病魔屈服了,这天晚上厄舍极为激动地这样告诉我。我这才知道,我看到的那一眼她的背影,将是最后一眼。只要她还活着一天,我就不会再见到她了。
  以后的几天,我和厄舍都没有提起她的名字。这几天我全力以赴地试图治疗我朋友的心病。我俩一起绘画,一起读书。有时我也像做梦一般,听他用如泣如诉的吉他,弹奏那即席创作的曲子。我俩的关系日益亲密,他向我毫无保留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我这才知道他是何等痛苦而徒劳地试图驱走心头那与生俱有的黑暗,使自己振作起来。
  我将永远不会忘记我与厄舍古厦的主人在一起单独度过的这段有意义的时光。然而,我却无法准确地描述出他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他极富想象力。他那些即席吟唱的哀歌将永在我耳畔回响。他弹唱的曲子很有韦伯①最后一曲华尔兹的味道。而他精心创作的绘画则使我震惊不已,因为尽管这些画都画得极为生动,可我却无法用语言说出它们的意思来。它们那简洁的笔调、质朴的构图,都深深地吸引了我,震撼我的心灵。如果说世上哪个凡人可以画出一种思想来,那么此人便是罗德里克·厄舍。他这个忧郁症患者是在用抽象的东西,来表现一种无法容忍的强烈畏惧。即使在欣赏极富想象力的画家富塞利②的作品时,我也没产生过与此类似的感觉。
  ①  韦伯(1786…1826 ),德国音乐家。… 译者注
  ②  富塞利(1741…1825 ),瑞士出生的英国画家。译者注
  我的朋友的绘画中也有一点不太抽象、可以言传的特点,那就是它们显得变幻不定,不过这种特点十分模糊。他有一幅不大的作品,画的是一个拱洞或坑道的内部情景:除了又平又白的短墙外,没画任何东西。从画中的一些不重要的小东西可以看出,这个拱洞位于地表以下很深之处。此洞不见任何出口,也不见火炬或其它光源,然而画中却有一种强烈的光亮,将一切都照耀得煌如白日。
  我刚才说过,我的朋友神经过敏,除了某些弦乐乐器外,听不得别的音乐。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只弹吉他,弹得非常好。不过他那出色的即兴演唱才能则是别有来源,它们肯定是来源于他的强闻博记,来源于他对音律的精通,和他经常诵诗的习惯。我清楚地记住了他朗诵的一首狂诗。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我在这首诗中头一回体验到了厄舍对古厦的真正感觉,明白了他坚持住在这儿的高尚动机。此诗名为《鬼宫》,诗文如下:
  1
  在天使护卫着的
  碧绿的翠谷之中,
  曾经有一个庄严美丽的王宫——
  多么辉煌——瞧它昂首挺胸。
  屹立在皇家的领地上,
  魅力无穷。
  2
  黄色的王旗闪烁金光,
  在宫殿顶上随风飘扬。
  (这一切都发生在以往)
  那一天是那样美丽和祥。
  轻风拂面,
  一股气味如此芬芳
  顺着白色的壁垒
  飞拂,飘荡。
  3
  流浪汉们在快活谷
  眺望着宫殿那美丽的窗户。
  但见天使们合着古琴的旋律
  围着一个宝座翩翩起舞。
  宝座上端坐着尊贵的王储。
  他气吞山河
  恰似万民之主!
  4
  王宫的大门金碧辉煌,
  珠宝金玉闪闪发光。
  门中涌出一队
  美丽的山林女神姑娘。
  她们用悠扬的歌喉
  把贤明聪慧的君主颂扬。
  5
  但是邪恶的势力
  驱动悲郁之气,
  袭击了皇家的领地。
  (啊,让我们哀悼吧,
  因为他再不会感受到明日的晨曦,多么悲戚!)
  而包围着他的那些
  辉煌和美丽,
  只留下一个淡忘的故事
  发生在遥远的过去。
  6
  如今
  行人在谷中仍过往频频。
  透过王宫那闪着红光的窗户
  他们看见黑影纷纷,
  合着嘈杂之音
  疯狂地舞动,呻吟。
  忽然,一大群人
  激流般涌出破落的大门。
  他们狂笑着,
  笑得是那样可怕,阴沉。
  我清楚地记得,这首诗中的寓意引得我们浮想联翩,厄舍表现出了一种我尚未提过的新思路,他的想法又新奇又固执。总的来说,它是压抑感的表现。但是通过他那纷杂的想象力,这种想法呈现出一种大胆的特色。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进入了一种不拘形式的境界。我无法用言词来准确说出他是如何纵情于自己的信念的。然而,他的信念却是与他祖宅的灰色石头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他的压抑感是寓于这些灰色石头的排列方式之中,寓于石上的青苔之中,寓于宅子周围那些枯朽的树木之中,尤其是寓于这一切东西长期给人造成的压力之中,寓于那静静的水塘映照出的古厦的倒影之中。他说,这种压抑的情绪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它在水塘周围,在石墙上,形成一种气氛,并越积越浓。他又补充说,虽然结果是无法发现的,但是它却形成了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影响,多少世纪以来,无声地铸就了这个家族每一代人的命运,也使他成为了他现在的这副样子。他的这种观点不需要评论,我也不想作评论。
  我们读的书也都是幻想方面的,确实,多年以来古厦中的藏书对于塑造他的精神世界,起到了很大作用。我俩一起读的书包括格雷塞①的《韦尔韦尔和沙尔特勒》、马基亚弗利的《贝尔佩格尔》、斯维登堡②的《天堂和地狱》、霍尔堡③的《尼尔斯·克里姆地下之行》、弗卢德④等人的《手相学》、蒂克⑤的《蓝色远方之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我们最爱读的是多明我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