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伞9弧o難也。吾試為之。歸白制府戴公。公曰殆哉。見孺子將入井。必匍匐往救之。況佛菩薩處此危地。不動心非人也。乃詰所費。即以予言告。公曰。猶未也。即司南韶道。往勘估計。且令請予面議。予往見之。公慨然欲獨為鼎建。予告曰。若勞公家之費。恐不便。苟依法門故事。請以募眾為之。公屬嶺西道。為疏十二簿。三司道府。各置一扇。隨意施捨。總會於府。解歸於一。無庸歸僧。如此則不勞而易集。公從之。不期月。而集將千金。予躬往西粵。采大木至端州。制府留修寶月臺。乃別委官采辦。冬寶月臺成。予作記。材木俱積於端江之滸。次第咧6辉鲁酢0材腺破欽州。戴公請王師遠討。因覈論罷。
  三十七年己酉
  予年六十四。春二月。予自端江吣净亍W栾L於羚羊崳S味讼S袎暨'端溪記。木咧翝鹘S杌厮隆7郊娊洜I。眾中一二不肖者。遂作孽抵牾。因鼓眾為亂如叛民。予見而嘆曰。此予重摺鸾獭D酥嘀^也。眾方鼓噪。予獨坐堂上。焚香誦金剛般若。以前但誦經文。實不解義。至是恍然有悟。乃注金剛決疑。稿成。眾寂然。不肖者不信。予心益危懼。遂訟於按院准行司理。予是時即飄然出山聽理。船居於芙蓉江上者二年。資斧已竭。別瘢椆䱷|。抱關於浛洸。邀予往。江行。遭風破舟。及至。復大病幾死。公延醫力救之。及回郡。乃臥病於旅邸。將其年。
  三十八年庚戌
  予年六十五。是年臥病旅邸。秋七月。直指按部。至郡訊及予。司理聞之方為理。反坐予罪。直指大不然。駁之。云某有大功於六祖。向所捨為常住計者。今姦僧得利。而反罪之。是謂平等法門乎。復行本道嚴究之。由是本府親指山中。按僧之所開狀。逐欵審之。盡妄言無當。所誣侵常住八千餘金。
  予初立常住庫司清規。置有號票。凡一應錢穀收支。有監寺書記。秋毫出入。皆執號票為據。不妄發也。至是當官研核查算。以號票為準。無分毫及予者。時上下內外。方信予之不妄也。事乃白。當道重怒其僧。再三請予住山中。予心已厭倦。力辭之。寓五羊之長春菴。
  三十九年辛亥
  予年六十六。春三月。居端州鼎湖山養疴。初奉赦。候睿员恪O驘o按院覆命。故延至今。復奉重勘明。始裕тN聽自便。時諸士子。相依請益。述大學決疑。
  四十年壬子
  予年六十七。居長春菴。為弟子講起信論。八識規矩。乃述百法直解。以法華擊節文義。聯絡不分。學者難會。乃著品節。
  四十一年癸丑
  予年六十八。居長春菴。夏為諸弟子。講圓覺經方半。即發背疽。醫不能治。幾危。大將軍漢沖王公。業為予治後事。粵人梁杏山者。酒人也。素以醫瘍名。偶至視之。曰其矣。少遲則莫救矣。幸安心無傷也。乃純采草藥敷之。隨手奏效。猶如弄丸。刻期取效。至冬乃痊。予為文以謝之。此疽蓋自初坐禪時所發。知是冤債。以誦華嚴經。告假者。每向於書寫。讀誦華嚴則浮l。隨抖埂<粗粱浿小R褍膳e不成。患在身四十八年矣。初起時偶忘之。且不知為疽。遂成大疾。其冤業酬償。蓋以身試之不爽也。十月疾愈。初與衡陽會儀部金長簡。有南帲堇现恕允當怠N茨芤病=褚詴鴣碚垺K煺炔叨D巳セ洝3跤柚粱洉r。法性弟子。相從者數十。久之漸零落。唯通炯。超逸。風波患難疾病相從。未離左右。今將行。皆不捨。願從之。炯尚有羈。少遲之。擔簦以從。是年十一月至湖枺O仁堑茏痈I啤y侍者深光。北歸探親。至是不數日。亦追至。
  四十二年甲寅
  予年六十九。春正月。游德山禮祖。有詩四首。訪馮元成公於武陵。會龍叅知朱陵。受榮王齋。大善寺眾僧請受戒。馮公與諸同道。各捐資修曇華精舍。夏四月。還湖枺B劼}母賓天。隨建報恩道場。有恩詔。乃對臁惻曛x恩。還僧服。因痛哭曰。悲哉。檀越往生矣。本寺之願已矣。豈待再來耶。楞嚴經。自枺A⒁庵ㄗh。久蘊於懷。未暇述。今夏五月方落筆。五十日稿遂成。十一月精舍成。有山居詩。度侍者慈力。
  四十三年乙卯
  予年七十。春為眾講楞嚴通議。夏四月著法華通義。以雖有二節。全文尚融貫。故重述之。五十日稿成。纂起信略疏。秋八月游南帲АV星锶盏亲H凇G锞湃铡qT公自武陵移守湖南。陪撸Х綇V寺回。巡道吳公生白。過訪湖枺U劶袄銍馈枪笙病<磁c諸屬損資刻之。禮八十八祖道影。吳公大贊歎。乃命畫士臨小像冊。請予各為傳贊。馮公赴任未幾。即請予游九疑。冬十月至零陵。留過冬於遇溪
  四十四年丙庚
  予年七十一。春正月。歸自零陵。方遺民從宦游歸。依於湖枺CP母3踹_觀禪師。入滅之次年。予弟子大義。請臁惢啬稀>l白弟子。奉供於徑山之寂照菴。今一紀矣。予難忘法門之義。向欲親往一弔。故香亦未遣也。適聞葬。必欲一往。將行。華藥寺眾僧請齋。為續法糸。游梅雪堂。弔遜菴宗師。夏四月離湖枺S腥ツ蠋'解嘲詩。鄺慕一。方遺民。何仲益。諸子。送至樟木市。五月至 武昌。會叚給諫幻然。禮大佛。游九峰。六月至潯陽。游枺帧S袘压旁姟5强飶'。弔徹空禪師。避暑於金竹坪。注肇論。因見其山幽勝。有歸耄е狻逃'無可居者。七月游歸宗。登金輪峰。禮舍利塔。有詩。有僧以五乳相送為靜室。予登樱в^其地不廣。而境頗幽。遂受之。江州邢來慈居士。達師之弟子也。願為布金檀越。故予有投老之意焉。浮梁陳大叅赤石公。至山相訪。聞予有意匡山。亦願為護法。秋八月。出山至黃梅。禮四五祖。訪汪司馬公。入紫雲山留旬日。汪公願作匡山建造檀越。別去相城。訪吳太吏觀我。吳中丞木如。欲建如意菴以留。游浮山。截江登九華。十月初抵金沙。於王合族。與枺U浪崖耀公迎之居。頃即之雙徑。石門顏生之居士。候迎於吳江。乃過其家。士備齋資以隨行。長至月望至寂照。十九日。為達大師作荼毘佛事。先為文以祭之。預定是日無爽。識者異之。
  二十五日。手拾臁恰2仂妒馀_。弟子法鎧隨建塔。予為塔上之銘。以盡生平法門之義。焉遂留度歲。時為禪堂衲子小叅。有叅禪切要。鎧公請益相宗。為述性相通說。諸請益者。各說有法語。作擔板歌。粵弟子通岸先別。獨真如益同諸子福善。法孫深光廣益廣攝慈伴行。
  四十五年丁巳
  予年七十二歲。春正月。下雙徑弔雲棲。時緇白弟子千餘人。久候於山中留二旬。每夜小叅聞法。各各歡喜。發摚彸卮髱熒矫苄小5茏勇勚V劣刑槠V^予發人所不知者。乃請作塔銘。回時。玄津法師壑公。同通郡宰官居士。金中丞。虞吏部。翁大叅諸公。請留淨慈之宗鏡堂。日繞數千指。為說大戒。作宗鏡堂記。諸山各路名德法師。俱集於湖上問法。各申詰難。時謂枺戏〞顒佟N羲匆娨病D擞戊‘耄梦魃街T名勝。贊揚放生三池。乃行。城中宰官居士。具舟放生餞別於湖上。且具狀請留雲棲。乃有三年之約。遂行。凡一過所經諸作。玄津壑公譚生孟'火旬'彚為游集四卷。回至吴门。巢松一雨二法師。請入华山。撸斐匦硅F山諸勝。寒山趙凡夫。嚴天池。徐仲容。姚孟長。文文起。徐清之。諸居士。設供於山中。馮元成。申玄渚。二宰官齋於家。將行。弟子洞聞漢月久候。錢太吏受之。親迎至常熟。遂至虞山信宿。太吏送至曲河。賀知忍父子姪。候於奔牛之三里菴。請留園中結夏。力辭之。送至京口。受三山緇白齋罷。即返匡山。五月一日。過白下江上一宿。見一二故人。即扬帆而西。五日至蕪湖。劉繕部玉受欵留。作異夢記説。崔吏部鶴樓。追晤江上。五月十六日。舟次星渚。抵歸宗。寓居未幾。時汪司馬公。業先具資。為予修靜室。六月十五日。弟子福善。經營五乳開土。於十月終始成一室乃得安居。為眾講楞嚴起信。弟子超逸。椋狸P於金輪峰。
  四十六年戊午
  予年七十三。是年修佛殿禪堂。三月浮梁陳赤石公入山。結中素鮑公。我齋夏公。為十友。助修造資。冬十二月殿堂成。
  四十七五期間年己未
  予年七十四。春正月。粵弟子通炯至。遂開堂啟諷華嚴。長期為眾講法華。楞嚴。金剛。起信。唯識。諸經論。命炯首眾。秋七月。以五乳為十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