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我是从商人的角度上看的,百姓向你纳税,就等于买了你的保护,当政者收了税,相当于接受了保护百姓各项利益的契约,所以必需保证百姓的利益不受外敌和不良官吏的侵犯,否则就是违约”。趁着朱棣年青,武安国灌输道。“管他能听进多少呢,至少在他心中,会有百姓这一个概念”,这一刻,武安国觉得自己更像是朱棣的老师。

“武兄,我带来了天大的喜事”。十三郎早习惯了武安国的谬论,不和他辩驳,把今天让所有人振奋的消息带了过来。

这是徐达军再次大捷的消息。纳哈出一死,蒙古人朝廷失去了一个支柱,骚扰也没了力量。徐达去了后顾之忧,连下蒙古人十数城。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万般无奈,听了丞相建议,派使者请和。去帝号,割应昌、和林与河套一带给明,请留可汗位,地位等同安南、琉球等藩属,岁供良马。无论皇帝是否允和,元朝从此都不作为一个朝代而存在了。

正文第十一章(上)如画江山洪武十一年岁末,朱元璋下旨表彰北平抗敌之功。命燕王朱棣入住燕王府,正式掌管北平军政,升北平知府为户部侍郎。怀柔县令郭璞前因保护移民之功,后有督办团练之劳,破格擢为北平知府。典使武安国因献弩、大破蒙古流寇、救燕王、设计杀纳哈出,勇擒乃尔蛮等大功,升其为北平卫都督佥事,归燕王属下。周衡、林火风、曹振、张正武等俱升为北平卫千户。朱棣所报有功之人,一律大加封赏。并命众人待徐达班师时,一同进京面圣,当面嘉奖。边塞各地团练解散,乡勇愿从军者并入卫所,不愿从军者,着地方赠银遣散。密云州知州因守土失职,被撤职查办,流放到大宁放马去了。

同月,准蒙古和议,要其岁供良马三千,放乃尔蛮还。以战功封加徐达的四个儿子每人爵位一级,封汤和长子汤鼎为灵壁侯,进傅有德为颖国公。从徐达北征将士封得侯者,计六人。恐徐达久出塞外,师老兵疲,命其班师。以新封的武威侯璞英为大宁卫都督,镇大宁;定远侯郭英守和林。边塞诸路,平时俱归燕王节制。

这对武安国等人迟迟才来的封赏,自有一番曲折。燕王的告捷表到了京师,群臣上本称贺,赞燕王少年英雄。没有父母不喜欢别人夸奖自己的儿子,朱元璋龙颜大悦。但高兴过后,决定怎么封赏功臣时,却犯了难。郭璞本来就有爱民如子的声望,加上去年数千移民未冻饿而死一人的政绩,升迁一下没有人有什么异议。而武安国则不同,他是武官出身,朝廷中文武倾轧本来就很严重。虽然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说武安国打胜仗不对,但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认为私筑火炮,擅改兵制之风不可长,否则必天下大乱。这使朱元璋也很犹豫,这么有战斗力的乡勇去留问题的确让他为难。兵火未解之前,自断手臂的事朱元璋还不至于去做,但眼看着这股不受控制的势力长大不管也不是办法。况且这个武安国到底是什么人物,有没有野心也说不清楚。

吏部尚书陈修、侍郎滕毅等人奉命考察郭璞等人功绩,提供论功行赏办法。吏部本来就在中书省管辖下,又擅长体察圣意,所以讨论多日也没能上奏。太子朱标闻之,来宫中向父亲表示祝贺,同时上奏道“陛下不奖盖世之功,而惑于儒生之言,日后若国家有难,谁还敢振臂为陛下一呼?”朱元璋看看政治上有些单纯的太子,问道:“你喜欢骑马吗,你不知道好骑良驹者多折腿!”,父子相对无话。朱元璋佩服远方那个年青人的勇气和智慧,但在基业稳定这个大前提下,作为皇帝,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如果不是元朝军阀之间互相打得太厉害,自己很难统一北方,如果塞外蒙古诸汗国能统一奉行元朝号令,从西域赶来支援,蒙古人卷土重来也不是一件难事。蒙古诸国分崩离析的历史教训让他对军事力量的崛起十分敏感。

徐达大获全胜和蒙古请和的消息恰到好处的传来,解决了所有难题。一个月内两次大捷,诸臣一齐上本称颂朱元璋洪福齐天。借外患已经消失之机,朱元璋下旨将北方的防务正式转交给了自己的儿子。通过册封武安国等人,把他们归属在燕王的控制下,刚刚诞生的乡勇则名正言顺的解散了,一股新生势力转眼间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怀柔的新兴产业,朱元璋通过朱棣的书信,有了较多的了解。明帝国目前国库空虚,这也许是个充盈国库的法子。所以他想仔细了解一下郭璞和武安国所采取办法的优缺点。此时的明朝,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治国思路,对于儒家的观点,朱元璋一直是考虑哪些对自己统治有利,在儒家学者们拿不出可以富国的办法之前,他并不在乎采用些新办法。

在嘉奖的圣旨中,朱元璋特别奖励了李善平当年不畏强权,宁死不与蒙古人合作的气节。封他为北平府通判,主管北平军器,并赠给了他一个忠勇伯的爵位,以五品小官而受显爵,李善平可以说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人。兵工厂也顺势收归国有,不准擅自出售火器。与京城制造局不同,朝廷并不任命官吏和拨资金给北平兵工厂,而是按朱棣的建议维持原状,由军中向兵工厂订购军械维持其生存。有大臣反对,朱元璋问:“兵部军器局造一迅雷铳所费几何,自焦玉献铳以来,几时更新”诸臣无言以对。“既然怀柔商业已经成为风气,则以利诱之,即省了国家钱粮,还可以保证新式武器的发明,何乐而不为呢”。朱元璋深以朱棣的信中所言为是,能给儿子收拢一堆新血,培植一股可以掌握的新生力量,对于自己下一步计划,有很大的好处。

圣旨没下到怀柔,报喜的人早已飞奔而来。众人找遍县衙,不但没找到郭璞和武安国,连朱棣、曹振、李善平也没见到影子。衙门里静悄悄的,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值班的差役,一打听,原来大家都到县城中最大的酒店“鸣镝楼”发财去了。这个差役被留下值班,错过了今天的机会,老大不高兴,所以对报信人爱搭不理。鸣镝楼倒不难找,前年武安国在此一箭射翻江洋大盗,酒楼因此而得名。

还没到酒楼前,已经听见人声鼎沸,看热闹的人不顾天冷,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待报信人顺楼梯挤上二楼,差点连舌头都给挤出来。只见二楼的酒桌都换成了长条桌子,衣着光鲜的士绅们一个个像私塾里的蒙童一样,挨着排坐在长桌后面,捞不着位子的就在过道里搭了个板凳。掌柜的柜台放在最前面对着众人,胖胖的穆罕默德大声招呼着,指挥着几个学商学的高才生手忙脚乱的忙活。有人从柜台后面的房间里递出一张纸条,当即有学生把它抄在原来写菜单的水牌上挂了出来,上面的菜名很是奇怪,什么张氏新矿、吴记彩陶、徐氏水晶琉璃器等。菜的价格也是一会一变,节节上涨。不住有人把银子递上去,被伙计验过成色收起来,换回一堆纸片,还如同宝贝一样揣进怀里。虽然忙乱,但顾客们的秩序很好,一个交易完了,就有另一个拿着手里事先领到的号牌走上去,开始自己的交易。

“这武大财神又卖什么呢?”报信人看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不敢轻易打扰,拉过一个坐在后排的人小声问了,才知道这是北平等地的最新发财之道,买股票。据说买了后放在家里,每年都会收回大把的红利来。“难道银子到这里就会变成母的,会下小崽子啊”,报信人小声嘀咕。旁边的人听见了,都回过头来,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满脸的鄙夷之色。“乡巴佬,没见识!”有人低声呵斥。也有好事者低声向他卖弄起股票等新名词来。

有见识的人也是几天前才知道股票这码事。这东西的诞生,还有一番故事。且说周衡、林火风二位,在明军大获全胜后,就高高兴兴的带着战利品和乡勇各自回自己的县城交差去了。本以为会受到大家的夸奖,却没想到在夸奖之外,还收到了一堆埋怨。上司不好直说,同僚和好友却不住的数落二人,入了宝山空手而归。见识短浅,只看到那点战利品,和财神转世的武安国攀上了交情,居然没得到一二生财之道。弄得二人十分懊恼,不约而同的带着大把的银子又绕回了怀柔,拉着武安国不住说好话,要讨一两个生财的办法回去交代。武安国此时也正头大,燕王朱棣如膏药般粘着他还不说,居然雇了一班画师,把武安国先前说的海内外地势一一详细画了,唯恐疏漏,害的武安国每天都得背着人翻世界地图。

蒙古人的威胁一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