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尽力了,我躲得远远地,从此再也听不见来自故园的哭喊。

“大伙不用怕。我家老爷在瘸子没发迹之前。救过他的命,所以保证瘸子不会难为大家。”睛儿听到了高德勇地叹息,停下脚步轻轻拉开了白己的面纱,让充满异域风情的面孔暴露在大伙面前,“我都不算大明子民,尚且知道为他出力,难道你们这些华夏男儿如此没种吗”!

“谁怕了。咱刀尖上讨生话的汉子。就不认识个怕宇”。一个身扳粗壮地镖师受不得激。跳出来大声反驳。热血和故国之情同时涌上胸口。

“走吧,入红柳丛,咱们和瘸子斗一斗,看谁先发现谁。记住,大明就在大伙身后”,老膘头大喝一声。拉起骆驼,头也不回向柳丛中走去。

隔津河的秋波将两岸全部染成金色。金黄的树叶,金黄秋草,还有金黄色的被切碎后撒入田地中作为肥料的庄稼杆。

这条窄窄的小河是北方六省与朝廷的实际控制分界线,由此再向北除了突出在河边的德州、水师起家之地天津与关外的金州、都属于燕王的封地。南边,则是山东五府,天下闻名的膏腴之地。此刻两岸的风光类似,百姓们不管军队之间的对峙。弯着被生话压驼了的腰杆,从田间地头,或者树梢草尖上向土地索取一年里最后地收获。萝卜带着泥。萄萄桂着霜,嫣红的柿子带着日光的请香被装进马丰内,沿州府间的标谁官道运向财富相对集中的城市。过不了几天,城里的富人们就以一饱口腹之欲,吃上这大自然的思赐了。

安乐侯王浩站在德州城头,手中的望远镜贪婪地欣赏着无边秋色,心中的去意越发浓郁。儿子王汝玉从北平来信说,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孙子,这已经是王浩的第三个孙子了。可惜他甲胄在身,根本无暇回北平。小二都没机会去见,何况老三。

一等侯,讨逆左副将军,食万户。从前在怀柔当小捕快时王浩从没想到自己会搏来这么大一场富贵,当年在安东军中当一个骑步兵师长已经让他感到头晕脑胀,如今成了天下人数最多的部队安东军旗下的一镇总兵官,辖二师一旅,更是让他觉得如坠云雾。看见官道上那一车车葡萄。王浩就想起怀柔葡萄初熟,与弟兄们痛饮“英雄血”的日子。如今兄弟们战死的战死,告老的告老,还健在的,基本上都驻扎在河对面。每次望去,心里都一阵翻滚,特别出操的时候,这边跟着王浩被分拆进安东军的老弟兄都升了官,当上了营长。团长、师长。那边震北军中还话着的兄弟也都成了军中骨干,双方训练士车的方式,操演队列的方式如出一辙,就连生气骂娘时用的词汇都有互相抄袭之嫌。看着就些情景,王浩有时真想冲回济南府去,找安东军主帅李景隆与近卫军主帅耿柄文问问,大伙这样做是为什么?但血的经验压抑了他的冲动,不听话的将军死得早,当年王飞雨和李陵就是这么被葬送的,他不想蹈朋友的覆辙。留着这条老命,他还想再看看风景,抱抱孙子,听听戏园子的评书。

“极告王副将军,景州方向没异动,但是他们补充了大量军火”,随军参谋丁赝爬厌上城头,塞给王浩一份情报。看着眼前这个迟暮英雄,丁赝心中直为白己的苦命叹气。跟着这老家伙没出息,除了宽宏外,一无是处,既不会为部下邀功,又不会拍长官马屁。害得白己从指挥学院毕业这么多年了,还当一个小小的参谋。一块儿结束学业的同伴很多当了营长,团长,独领一部了,自己还是个白身,在饭馆一起吃饭时都抬不起头来。不知为什么。李大帅还对这老头十分倚重。

暮色渐浓、望远镜中北方的风景渐渐模糊。沉沉彤云遮住了万里关山。王浩接过情报,没有理会参谋丁赝,对着身边的传今兵吩咐,“今天的命今还是老样子,即使北军有异常,也不淮随便开火。你去通知宁津、故城的守军,告诉他们要严守这道将今,谁违反了,我先砍了他”。

几个传令兵答应一声,取了今箭,各自下城散去。老将军王浩慢慢地踱下城头。背着手走向总兵衙门。李景隆入主安东军后,安东军急剧膨胀,总人马已经超过二十万。所以在师长职位之上又设立了总兵位,统辖范围根据李大帅的信任程度而变更。王浩属于军中元老。念在共威望上面,李景隆让他带了近三个师的人马。德州是隔津河发源地,城池在河道北边,易攻难守,由王浩这种老将坐镇最合适。

曹国公李景隆并不信任王浩,所以才将王浩的部队放在最前线。这样做有两重意思。其一,安东军与震北军俱号称天下雄师。却从来没交过手,李景隆需要有人替自己试探一下震北军真正实力。其二,把王浩放在德州,如果燕王率先兴兵南下,北方持领未必真愿意消灭故友,城下拖的时间越长,李景隆与老将耿柄文越容易应对。

李景隆世袭曹国公,是开国名持李文忠的儿子,相貌俊朗、顾盼生辉。天生一派大将之风。论功劳,没有他,洪武十十年太子朱标没那么容易得到李文忠的支持。论辈分,他还是建文帝的表叔。所以建文帝继位后将扩充并整编朝廷所控制的军队的大权交到了李景隆手里,而景隆的表现也不负建文所望,如个,安东军补充了大量地方卫所部队后与近卫军加起来总人数近四十万,远远地对北方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上次捉拿周王的行动充分体现了李景隆的决断力,迅速将周王擒获,又迅速将部队收拢起来南返,让燕王、晋王生气却找不到闹事的借口。

王浩亦不喜欢李景隆,第一,他不愿意和北方开战,那边全是他的故友。第二,在王浩眼中,李景隆主持下的安东和近卫二军实际上是国戚兵团,大帅李景隆(建义帝表叔)、征虏左副荷军李坚(皇帝的姑父)、真定侯郭英(太租宁姑兄)、驸马梅殷(尚太租宁国公圭,朱标的妹夫),全部出身于士大夫,他们既无作战经验,又不能体会士兵的疾苦。这样的将军作为指挥,人数再多也难以取胜。

“东光方向没异常,枣强方向没异常,清河方向没异常”,参谋部,王浩麾下各个幕僚风主帅进来,纷纷站起来汇报分界线另一方的最新情况。这是王浩分派给他们各自的任务,通过情报汇集,很容易分析出北方是否有战意。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们说呢”,王浩点点头,高兴地说道。对面驻扎的是震北军的一个师。协同他们守卫的还有一支新组建的步兵,统一由震北军大将梅义指挥,跟朝廷学样,梅义也号称一镇总兵。说起来梅义是王浩的老熟人,两人当年在辽东战场配合默契。现在于德州一带配合也不错,至少这一段地区军中气氛要比征虏左副将军李坚所驻扎的乐陵、庆云一带缓和得多,没那么剑拔弩张。

“当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那功夫和他们打,我们还不出海去扫平孟加拉诸盗,我听说武侯和小邵又胜了一场”,几个走参谋笑着应承。自从听说武安国与邵云飞在孟加拉湾对帖木儿地属国展开报复行后,这般老参谋的心思就飞了出去。每天一个个如喝醉了般在沙盘上宪如何出奇制胜,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何在底里一带将瘸子的粮仓给端了、断了他东进的念头。最大胆的设想居然是让贴木儿乘坐阿拉伯的战舰与大明朝水师在阿拉伯海决战,大明朝各方力量击溃贴木儿后趁机摘桃子,将贴木儿几十年打下来的江山全部夺过来,划归大明版图。相比之下,研究如何与震北军开战,如何防范北方进攻、参谋们反而提不起兴趣。

站在王浩身后的参谋丁赝有些不高兴。瞪着眼晴答道:“我等既然随军,自然以服从命今为天职。讨逆副将军受大帅之命驻扎于此,以事为重,我等将誓死追随,怎敢挑拣事多事少”。

败兴,还想与王将军摆一摆沙盘,赌一赌武侯下次打哪里呢,你这娃娃来掺和什么,打仗,打仗难道不死人啊。参谋们不屑地看了王浩身后这个立功心切的小伙子一眼,转身去收拾手头资料。与军中那些少壮新锐不同,这些老参谋不愿意南北开战,更不愿意杀国人求功。

“丁将军说得对,国事为重,国事为重,国事最重就是国家事”,王浩笑呵呵地岔开话题,“弟兄们的冬衣准备好了吗。北方天冷,别让大家冻得生了病”。

“禀将军,都淮备好了”,军需官兴冲冲地上前汇报,我从李大帅拨给咱们的赏钱里边抽出一部分,找当地商人购买了一批,今年冬天不会和去年一样,冻得大伙直流鼻涕了“

“那就发下去,别捂在手里,都是爹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