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我不能来么。”老白正沾满了雪花的胡子迎风飞扬。“我全家在北平,眼看着自己的家就要被人砸了,我就不能来阻挡阻挡。嫌你师兄没本事是不,告诉你,当年师兄可是号称射、御双绝!”

“射御双绝”,跟在郭璞身后的士兵小声议论,“没看出来啊,这老书呆还会骑马,以前真小瞧了他”。

这老家伙,又犯神经了。郭璞被白正气得哭笑不得,打着哈哈敷衍道:“师兄,这天气冷,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回报馆写写文章,鼓舞鼓舞士气为好。战场上哪里能用您啊,您上了战场,那年青人们地脸向哪放”?

“我这么大年纪,人家老将黄忠七十岁仍然上马抡刀,我比他老吗”?白正白德馨最烦人家说他老,脾气一上来,嗓门也跟着提高,“我老,你比我年青多少。我还真不信这个邪。我问你,我是北平人不,是,我就有资格在城头上站。今晚,我就在城头站上一晚,看谁还敢笑老夫年龄大”!说罢,绕过郭璞,挑着灯笼就向城头走。

“得了,得,师兄,我错了,我认错还不行吗”,郭璞还真拿白老夫子没办法,一边打躬作揖陪不是,一边低声劝道:“师兄,抡刀动枪的,哪里用得着您地大驾。您既然来了,就跟我到中军大殿去,凭您的大笔帮我鼓舞鼓舞士气。您听听,这四面的歌声……”。

白正摘下斗篷上的帽子,凝神细听。时断时续的歌声飘进他地耳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歌声没有震北军当年唱出的雄壮,在雪夜中听起来却别俱一番凄凉。让人心里冷冷的,鼻子跟着发酸。

“这是韩信当年亥下战项羽之计啊,怪不得咱自卫军士气低落。当年天下七军地军歌,听着这歌声,谁忍心对自己的袍泽下手。李景隆,够毒,想得出用这一招来瓦解你的军心。当时南北对峙时,他们怎么就不想想用战争之外的方法解决。打起来了,军歌就唱上了。郭大人,你是得跟将士们说说为何而战了,人家站了大义的名分。咱们怎么看说都像叛军。清君侧,这理由鬼才信……”。老白正忧心忡忡地说。

“是啊,这些年,北方各地对皇权本来就看得极淡。无论燕王称帝,还是清君侧,恐怕都不能让人心服。所以我才打出自卫的旗号,但自卫,仅仅对北方六省有号召力,对其余各地,恐怕没什么影响。打到最后,还是我们北六省以一隅敌全国。师兄,你读了那么多书,是不是出面写份檄文什么的。驳一驳方孝儒那支巨笔。他在讨逆檄文上那么一忽悠,仿佛抢了我们的家产。朝廷也站理。再加上李景隆这四面军歌,真……”。

“这事儿,我帮不上忙。我能想到最好地旗号,就是一个国家之内的矛盾冲突,再谈不拢也不能靠战争来解决。谈不拢就打,那几十年后哪个封疆大吏手中兵强了,找个由头,是不是要再打一次。这么打下去,随便从圣人经典里挑出句话来,也可以成为开战的理由。我看,咱们这次要是想与南方在法理上掰出个是非对错来,你还是找老吴思焓去。这家伙研究了一辈子律法,如果他从律法上否决了朝廷的作为,我们起兵也就名正言顺了,对天下英雄也更有号召力。像曹振和徐辉祖这些举棋不定者,才会真心支持我们”!老夫子白正难得谦虚一次,推荐前前前大理寺正卿吴思焓来解决这个难题。

“吴思焓,我怎么把这个老家伙给忘了”,听到吴思焓地名字,布政使郭璞眼前猛然一亮,对了,有这个打官司的老手坐镇,还愁找不出个合适的道理来吗。

“郭大人,我看眼下还是不要主动出击,拖住李景隆为妙。副帅耿柄文每战必胜,李景隆却丧师辱国,时间长了,他们将帅未必不生嫌隙。”老白正从胸口中郑重其事地掏出一份带着体温的策书,放到郭璞手里。“我不懂兵,却也学着当年地郭奉孝,写了份十胜十败之策,说得是李景隆必败,自卫军必胜,你拿去给将士们看看,也许能鼓舞一下士气”!

“景隆为将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败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衣褐者少,披触霜雪,手足皲瘃,甚有堕指之患,况马无宿稿,士无赢粮,败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败三也;贪而不止,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败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败五也……”布政使郭璞洪钟般的声音在中军殿内回荡。白正这篇策写得好,极大地鼓舞了将领们的士气,可现实真的如此么?同样寒冷的天气里,燕王朱棣率部去争夺大宁,不一样面临着马无宿稿,士无赢粮的状态?

遥望北方,大宁之战胜负如何,郭璞的心被遥遥地揪着。

大宁乃关外重镇,位于北平正北偏东九百里处,曾为大辽龙兴之所。得此地,南下可从喜峰,古北二口入关,东进可夺辽阳。最后一次明蒙战争中,大宁都督璞英率领一支孤旅牢牢地扼守在此地,将东线蒙古十万大军拖垮于长城外。明蒙战争结束后,燕王朱棣费尽心思从宁王手中摄取此城,为得就是关牢北方六省之门户。这种行为让曾在大宁浴血奋战的璞英旧部极其不满,内战伊始,靖远大都督李增枝立刻率领原璞英旧部组成的靖远军重夺大宁,硬生生切走半个热河省。燕王朱棣当然不能坐视钢刀在背,亲率主力来夺,两支声震草原的雄师就在血色大山下不期而遇。

双方在草原上数场血战杀得日月无光。靖远军渐渐不敌,收缩防线,依仗河流山川防守。燕王朱棣硬攻几次不下,双方兵马进入僵持状态。

“燕王殿下,依老衲之见,此地只能智取。靖远军本来就以擅守闻名,当年璞英带着数千人马就守了大宁半年。如今李增枝率靖远军和前来混水摸鱼地朵颜三卫蒙古骑兵,号称兵力十万,少说也有六万余,硬攻。咱们可是得不偿失啊。”光头上缠满纱布,被流弹打掉了一支耳朵的大和尚姚广孝低声献策,塞外天冷,他地声音听了更让人心头发寒。

“是啊。这李增枝还真不能小瞧,比他哥哥强多了。前几天李景隆二十万大军,居然让林风火带着几万人撵着满山遍野跑。”燕王朱棣巡视着前线军队部属,有些心不再焉。原震北军老将都不喜欢姚广孝。战火起后,姚大师前窜后跳,四处宣扬自己料事如神,诋毁布政使郭璞短视误国,更惹大家不痛快。如今正是需要将士用命之际,朱棣不想因为对姚广孝过于信任而惹得麾下将士不满。

“殿下,那李增枝是朝适安插下来地,靖远军原班人马未必服他。他的三个嫡系将领中,刘真年老力衰,又缺乏智谋。不足为虑;陈亨是您的老部下,此时李增枝对他不敢倚重。如此算来。李增枝麾下人马虽众,可真正嫡系,只有守在马家豁子的卜万部,我们将这里拔了,……”。姚广孝丝毫不在乎燕王朱棣的冷遇,尽职尽责地提出破敌之策。

这的确是条妙计,燕王朱棣阵前铺开地图,找到马家豁子一带。现实的确如姚广孝所言,李增枝掌兵亲疏有别,挡在燕王朱棣正前方的大将花鹏是故都督璞英地义子,所在之地前后都是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而李增枝的嫡系卜万,带着两个师人马守在马家豁子这个大山崖上,易守难攻,即使打了败仗,向后收缩都比花金亮收得容易。靖远军中攻击力最强大的蒙古朵颜三卫骑兵,则被李增枝布置在西偏北方,随时增援大宁城。

“就这么办,正心,通知参谋部做个计划出来,以彰武军为主力,明天一早,咱们就啃了李增枝的嫡系,让他知道知道震北军地厉害。”燕王朱棣果决地用红铅笔在马家豁子上打了个叉,命令张正心通知参谋部准备。回头对彰武自卫军军长,原震北军战车师长季沧海说道:“季将军,明天我和你一块去打马家豁子,亲自给你助威”。

“是,属下这就去准备”,季沧海感激地给燕王朱棣行了个军礼。他弟弟季沧浪就在靖远军中,节制蒙古朵颜三卫兵马,如果燕王朱棣派他去攻打正西的花鹏部,很有可能他要承受来自西北方的蒙古骑兵攻击,到时候与自己的兄弟季沧浪手足相残,两军阵前,情以何堪。

“李尧,明天你地骑兵负责盯紧了东北方向的朵颜三卫,他们胆敢趁火打劫,你就带着弟兄们刀下和蒙古汉子见个真章。十几年咱震北军没光临草原,还真反了他们”!燕王朱棣对着悍将李尧吼道。这家伙与姚广孝不睦,刚才听了姚大师的计策就在旁边嘟囔,不给他找点儿事干,说不定一会儿他又要找老和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