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跪拜,但燕王本人下的令,他们也只好把意见吞到肚子里。

“辽东人少,将来即使我们打下来,也得移民去守。而我朝百姓乡土观念极重,强迫他们移民,实乃下策。一些奸佞之徒又从中渔利,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不如低价卖给百姓,土地是自己的,百姓自然要想办法去收拾,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军费,何乐而不为”?见大家都盯着自己,李陵把奸商的帽子又丢给了武安国,“其实这和武大人当年安置移民的手段如出一辙,陵不过是照搬葫芦而已”。

“辽东未在吾手,如何卖之”朱棣还是有些不解。站起来,走到墙边,墙上挂的是一幅放大的辽东地图,每天,斥候团派出混在商队中的探子把辽东的山川、河流、道路具体分布源源不断的报到北平,画在地图上,现在整个辽东,几乎就印在燕王等人的脑子里。

“不必担心,有武大财主签字画押,燕王殿下亲自担保,不会有人怀疑我们的信用”郭璞笑道,他也意识到刚才自己的主意是个昏招,找太子借钱,无疑等于自己承认北平新政没有预想的效果,很容易动摇皇帝的决心。而如果建立军队的时间拖得太久,朝廷未必有耐心去等。所以目前李陵说的方法是最值得一试的方法,并且需要人守辽东的借口很冠冕堂皇。“鉴于前朝土地兼并之祸,我朝虽鼓励开荒,但每户人家土地一旦超过百亩,必有官吏干涉。若辽东不设此限,大户人家必蜂拥而上,我辈不必再为平辽军费愁矣”!

半个月后,在大明朝的大街小巷里贴上了大明立国以来最奇怪的一个告示,识字的人摇头晃脑地向旁观者解释说,朝廷准许燕王府出售辽东土地以实军费,每亩三钱,五十亩起卖,多买不限。而在北平府周围的百姓,早就在两个报纸上知道了辽东的富庶,棒打狍子瓢舀鱼,人参、貂皮、鹿茸角,几乎每个人都在议论买地的事。

“买地了吗,您”,在北平府各州县的茶馆酒肆里,熟人见面,问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如今北平的地价涨得厉害,三钱银子在北平只可买地两分。所以被问的人心知肚明是问辽东的地,通常都会乐呵呵地答道:“买了,买了,我买了好多呢,武大老爷起的头,还不快跟上,那不是傻子吗”!

“是啊”旁边有一个花白胡子的立刻响应,“年初那会卖股票,我说买吧,家里说看看再说,结果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少赚了好多呢,这回我一气买了一百五,把三个儿子的半年的工资全花了,等拿下了辽东,我就成地主了,风水轮流转,他叔,你想过吗,咱这给人家扛了半辈子活的人也能成为地主”。

“看把你美的,不过话说回来,女人家就是没见识,不能听他们的,当初要不是我坚持买了股票,现在排队都排不上,你说这商会也是损,两三个月也批不了一个新股上市,让人心里头这个着急”。被称为他叔的老头一边炫耀自己的鸟,一边炫耀着自己的远见,“武大老爷什么时候让咱们吃过亏,以前得了他多少好处,以前啊,我每逢初一、十五就给菩萨上香,求菩萨保佑武老爷这样的好人升官,现在我可不求了,你说咋,咱不能求了,武老爷再升官,就不在咱北平府呆了,那以后好处岂不都归了别人”。

“王二,就你鬼”花白胡子气哼哼的说,把拎鸟老汉的辈分从“他叔”立刻降了下来,“怎能不让武爷升官呢,你看人家武爷,郭爷,还有新来的常爷,人家那都是出将入相的料子,咱可不能不讲良心,现在人家是出将,早晚要当宰相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百姓都得他的好处。我那读夜校的小三子说,这叫什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兼什么来着,你看我这脑子”

“兼济天下”!一个明显读书人模样的补充道。

“对,就是这句,兼济天下,我们家那几个小子现在嘴里都是这词,比我强多了,还有什么忧啊,乐啊什么的。我琢磨着,人家武老爷是干大事的人,咱不能总想这自己这点好处,把人家窝在这,耽误了前程。你说这北平,就这么几个月,有多大变化啊。我也看明白了,得让孩子们也跟武老爷学学,等入了秋,小三子就不让他上工了,到北平书院去,看能人家能不能收”。

“得,你还盘算着让你家儿子将来到海关当大使吧”。王老汉被抢白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反击的机会。

“大使咋了,大使咋就不能当了,那怀柔刘罗锅子的儿子还不如我儿子呢,早上了两年学,现在不是威海海关副使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张五还不识字呢,原来就是个铁匠,现在不也赏了七品官衔吗”?花白胡子不满的反问道。

“得、得,您别生气,我说错了还不行吗,我不和你治气,有那功夫,我还看股票去呢”王老汉赔着笑脸说。看花白胡子还有些不高兴,有意把话题叉开,压低了声音,对同桌的其他人说道:“你们听说了吗,说是江浙一带的有钱人,不少派人揣着银子,快马加鞭地向这边赶呢,生怕来晚了,买不上”。

“人家有你那么笨,钱早就从徐记票号汇过来了,只有那些偏僻之地的,才几家凑够五百两,到最近的票号去汇,带着银票不比带着银子轻啊,辽东地方大着呢,一时半会卖不完,这还是燕王殿下只卖南边的平地,不卖山地和北部的林子。说是什么二十度以上坡地不准耕种,只准种树。这二十度么,和你们说了你们也不懂,就是说大点儿的斜坡在内都算山地,树是地之毛,不能随便砍的。依我之见,这燕王治下,早晚山上的树都不准砍了。谁家要起房子啊,自己早点种树吧”。

“那也未必,咱有了钱,害怕买不到檩子,不会买辽东的大木吗。再说了,说不定哪天,燕王殿下和武老爷把蒙古也灭了呢,咱到时候就买蒙古的树”。

“可辽东现在还在高丽人手里呢,你们就真的相信我朝能拿下辽东吗”?一个刚凑到桌上的喝茶的赶路人打听道,看那风尘仆仆的样子,肯定跑了半天了。

“你是外来的吧,办货的还是买地的,不信谁,也不能不信武老爷,小伙子,懂不懂我们这的规矩。那武老爷是玄武转世,空手单挑青龙和白虎,几下子就全打爬下了,那青龙还献了一把刀给武老爷,那刀,百十多斤,一丈多长”王二终于找到了可以转移目标的人,马上把枪口对准了那个小伙子。“纳哈出厉害不,还不是让武爷一刀剁了,乃尔蛮厉害不,武爷百万军中说活捉就活捉他,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武爷那刀,谁挡得了,你行吗”?他两手比划着,仿佛拿刀的就是自己。

小伙子把凳子向外搬了搬,摇摇头,意思是自己挡不了。神情将信将疑。

“你放心,辽东肯定是咱们的,现在不买,等拿下辽东,就不是这个价了”。读书人向小伙子解释道:“你是外地来的吧,没看过北平的报纸吗,那北平春秋说得明白,皇上早就想和高丽人算算辽东这笔帐了,只是一直没腾出手来,咱大明刚立国那会,本来辽东都回归故土了,结果高丽人勾结纳哈出,把辽东守将刘益给害了,并帮助蒙古人把辽东给吞了,还说是蒙古人托他们帮忙守卫辽东,这帮高丽没良心的孙子,明着称臣,背地里总干这种龌龊勾当”。读书人显然很是气忿,拍着桌子,震得桌子上的茶杯微微晃动。“洪武五年那会,徐达领兵北上,高丽人勾结蒙古人断了咱们的粮道,牛家庄一战,我大明大好儿郎饿得都提不起刀来,还是奋力杀敌,十万大军回来的不到八百,其余的都做了千秋鬼雄。这还不算,我大明遣到他们那的使臣,也让他们给害了”(注:以上和以下关于高丽的论述,俱出自正史,不是笔者杜撰)。

“是吗,这高丽也太可恶了,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他既然称臣,就更不应该了”。茶馆的人听有人说辽东故事,一会就在那读书人身边围了一个圈子。茶馆老板伙计知道今天又赶上了好买卖,高兴的提着壶,在人群中跑来跑去。通常一但有人在这讲故事,当天的收成肯定会高出一大截,这次看样子也不会例外。

“那高丽人,你当是我朝人么,会讲什么不斩来使的规矩,可气的是这帮孙子杀了我大明使臣去买好蒙古人,还怕我大明报复,硬说是大明使臣自杀的。那使臣为什么要自杀,使臣自杀了,那百十个随从居然一个也没活着回来,这不是明显的杀人灭口吗?”读书人越说越气忿,索性站了起来,“你们说说,这高丽人还有廉耻么”。

“是够他妈的可恶的,他们就不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