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世纪的孤独-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最怕的是朋友们或毫不相干的人,在见面时,跟他议论他以前的作品,赞扬诸如《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之类的小说。加西亚·马尔克斯那时唯一一个常常留在心头的意念就是他以前创作的所有作品,包括几个短篇,两部中篇和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是“失败之作”,以他在文学上的雄心和他写小说之初的打算来衡量他以前的作品,就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

  事实上,加西亚·马尔克斯中断自己的创作进行自渎式的自我批评是有他潜在的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他长期的记者编辑工作以及后来他所热衷的电影编剧从客观上不知不觉地限制和影响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为了谋生,加西亚·马尔克斯所作的这些工作,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撰写大量的政论性的评论和按着杂志和电影主管们的意图而进行的不自由的创作,从客观上不仅限制了加西亚·马尔克斯非凡的想象力,而且他的创作技巧也受到了束缚。

  正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声言“我再也不写作了”的时候,一个伟大的巨著和一个超凡的想象正在形成着。

  1965年 1月,这个超越他以前所有作品和创作技法的长篇小说,就在他驾驶着那辆漂亮的奥佩尔牌小轿车从墨西哥城到阿卡普尔科的公路上一下就涌到了他的眼前,加西亚·马尔克斯为这部从遥远的、漫长的青年时代就在朝思暮想的小说的出现而兴奋、惊奇、情不自禁的激动着。他曾对人回忆他在那时的感觉时说道:这部小说我已经深思熟虑,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我简直可以在车里把第一章逐字逐句地向打字员口授出来了。”

  于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便迫不急待地赶回家去,立即和自己的夫人商量了一下,将一间名为“黑窝”的秘室腾出来,专门用来给加西亚·马尔克斯制作这部伟大的杰作之用。

  于是,从1965年1月,加西亚·马尔克斯把自己关在那个“黑窝”里,一直到1967年,他被“放”出来时,时间已经过了一年半了!等加西亚·马尔克斯重新把“黑窝”的门打开时,他手中拿着一部惊世骇俗的巨著《百年孤独》的手稿,而在门口迎接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梅塞特斯夫人手中拿的,却是这一年半中欠下的十二万墨西哥比索(合一万美元)的帐单。

  在这一年半的闭门创作中,加西亚·马尔克斯请求自己的妻子不要因任何事情 (特别是经济问题)去打扰他,而他的两个儿子只有在晚上才能见到他。由于长期坐在打字机前连续地每日以八—十小时的工作强度工作,他的神情显得很疲惫,再加上他在创作中猛吸烟卷而显得面容憔悴。有时候,他拼死拼活地干了一天,只进展了一小段。“黑窝”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自给自足的“家中小家”,那儿有一张长沙发,一个小小的自用浴室,一个小巧玲珑的庭院。

  每天晚上,当加西亚·马尔克斯疲惫不堪、面容憔悴地从“黑窝”出来“会见”他的儿子时,总有一批朋友等待在那里,来探望这位身患“绝症”的“病人”。他们中有:阿尔瓦罗·穆蒂斯、玛丽娅·路易沙·埃利奥和霍米·加西亚·阿斯科特。这部《百年孤独》正是为这几个人而做。

  加西亚·马尔克斯将书稿的前三章写完后便把稿子寄给了旅居欧洲的卡洛斯·富思特斯,他读过之后,非常高兴,立即提笔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永久》周刊《墨西哥文化》专栏内,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这部作品大为赞扬:“我刚刚读完《百年孤独》前七十五页手稿,精彩之极……其中,虚构的故事与 ‘实际’的故事、梦幻与史实交织融合,而由于运用了民间传说、杜撰、夸张、神话……,马孔多变成了一块世界性的土地,变成了一个缔造者以及他们的兴衰之圣经般的故事,变成了一部有关人类保存或毁坏自己的渊源和命运以及梦想和愿望的历史。”

  不久,《百年孤独》的部分章节便开始在波哥大的《回声》报、巴黎的《新大陆》、墨西哥的《对话》、利马的《阿马鲁》上登载出来,并立即受到同样的好评,这样,在这部伟大的巨著尚未完成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成功前景。

  1966年初,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南美出版社给加西亚·马尔克斯写来一封诚恳的信,信中提出要把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前的作品重新出版印刷。于是,马尔克斯便把正在撰字的这部《百年孤独》答应给这家出版社。于是,1967年6月,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将这部作品完成没多久,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南美出版社就出版发行了这部作品。

  《百年孤独》的问世,引起了轰动,第一版在几天内便销售一空,第二版、第三版以及后来的数版,也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抢购一空,在三年半的时间里,这部小说出售了近五十万册。

  与此同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前的所有作品,一版再版。过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尽管在朋友们中间的声誉很好,但那些作品印成书后,卖得并不快。但当《百年孤独》一问世,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这部书的成功,而且,连以前人们都不太在意的作品也成了热门书籍,一时之间,人们以尽可能多地阅读到这位世界性的作家的作品,而感到荣幸和欣慰。

  这部小说的声誉很快超越了语言的屏障,传到了外国出版商那里,他们竟相抡起稿来。小说在问世后的短短几个月内,便签定了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芬兰、巴西、瑞士、德国、俄国、挪威、荷兰、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英国、丹麦、日本和匈牙利等十八个翻译出版合同,而最初的几种外文版本也获得了种种荣誉:1969年获意大利基安恰诺奖,同年获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1970年被美国文学评论家列为12部优秀作品之一。

  在荣誉面前

  小说在世界上引起的轰动,使这时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甚至有些手足无措。连他自己都难以相信,一夜之间,由于他小说创作的成功不仅使他那笔难以偿还的债务得以迎刃而解,而且还使他有充足的财力来干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了,这时,他想带着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孩子举家迁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去,到一个陌生的清静地方去写下部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

  在动身去欧洲之前,加西亚·马尔克斯还参加了两个难以推脱的活动,一个是出席第八届伊比利亚文学国际会议并出席1967年7月底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的罗慕洛·加列戈斯奖授奖大会,二是参加同年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颁发的《头版新闻》小说奖评奖委员会工作。

  《百年孤独》的成功将加西亚·马尔克斯推到了一个明星的角色,到处都是请他做报告的,采访他的,请他参加各种委员会的,他一边耐心地以幽默的方式进行着推委,一边对这一切又感到极度的厌烦。那时,他身穿一件花花绿绿的衬衣,以极不严肃的装扮骗过那些聪明而博学的教授们的眼睛。而且,他还常常学着佩特拉姨妈的模样,板着脸,向记者们透露,他的小说都是他夫人写的,自己只不过署上个名字而已。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来说,让他在扩音器前和大庭广众中讲话,简直是难受极了。

  他在加拉加斯待了几天后,便去波哥大。回到自己的祖国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感到很亲切,他的作品在自己的国家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采访他的记者们不断,大街上到处是追着他要求他签名的人。后来他还到了智利接受了专访和报告,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讲话和他的活动,知识界和新闻界都反映极为强烈。

  巴塞罗那

  1967年10月,即加西亚·马尔克斯四十岁时,他移居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他移居巴塞罗那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到一个没有人打扰他的陌生的地方专心致志地进行他所热衷的写作,但是,没有想到,从南美来到欧洲一样让他不得安宁。

  每天,总有两三个出版商或记者给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住所打电话,要求加西亚·马尔克斯接见他们。马尔克斯的妻子每次接电话,都不得不耐心地撒着谎,说他的丈夫不在家。但那些人,几乎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妻子一样有耐心地每天给他们打电话。

  最初,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不接待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而对于报刊的记者尚可,因为,加西亚·马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