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政治史-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的外交、内务、陆军、海军、交通等部。其余几个部的总长由进步党(同 

年5月由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合并而成)人担任。 

     1913年10月6日,在袁世凯的控制下,国会进行正式大总统的选举。 

在一天中连续3次投票,袁世凯才得到了法定当选的票数。黎元洪仍被选为 

副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把隶属于国民党的议员资格 

全部取消,以至国会无法召开会议。袁世凯用一批官僚政客组织政治会议、 

约法会议、参政院等御用机构,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 

     1914年5月1日,由袁世凯一手操纵的“约法会议”制定的《中华民国 

约法》公布,以代替《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分10章68 

条,以确认袁世凯专制独裁制度为基本特征,取消了国会制。它把总统的权 


… Page 90…

力提高到如同封建皇帝一样。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行 

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大总统有权制定官制、官规、 

任免文武职官、宣战、媾和,“发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之教令”等。否定“三 

权分立”原则,把制宪大权集中于大总统。参议院的职能改为“应大总统之 

咨询,审议重要政务”。宪法草案经参议院审定后,“由大总统提出,于国 

民会议决定之”。“国民会议由大总统召集并解散之”。该法对人民权利都 

附加了“于法律范围内”的限制条件。袁世凯企图利用这个约法,为复辟封 

建帝制作准备,但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1915年1月1日,又公布了大总统选举法。按照这个选举法,大总统任 

期10年,并可连任。选举大总统是由参政院和立法院各推50人来进行,而 

且参政院“认为政治上有必要时”,可以“议决现任大总统留任”而不用进 

行选举。再有一项奇特的规定是,继任大总统的候选名单由现任大总统预先 

确定,写在“嘉禾金简”上,密藏于“金匮石室”中;到选举时,打开石室, 

取出金简,人们只能照单“选举”①。这就意味着袁世凯不但有了终身任总 

统的保证,而且可以将大总统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袁世凯不满足于大总统的职位,自1915年春开始,他在英、日帝国主 

义的支持下,积极准备改行帝制。同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宣布实行帝 

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规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袁世凯对外承 

认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并与日本订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 

条”,引起人民群众的广泛不满。他恢复帝制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强烈的 

反对。 

     孙中山于1914年7月8日成立了中华革命党。这个党是秘密团体。孙 

中山在成立该党时提出划分“军政”、“训政”、“宪政”这3个时期的说 

法。该党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孙中山所建立的这个党以 

是否绝对服从领袖个人作为党员的唯一标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孙中山为 

总理,而黄兴拒绝担任协理。一些没有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国民党人成立了欧 

事研究会。在1916年反袁世凯的斗争高潮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没有能够站在领导地位。 

     反对袁氏帝制运动的领导权被进步党夺走。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 

云南首义,护国战争爆发。唐继尧向全国发布声讨袁世凯的通电,云南宣告 

独立。接着,贵州、广西也宣布独立。在全国反袁的浪潮下,袁世凯被迫于 

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这场反对帝制、维护共和 

的战争具有革命性。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忧愤中因病死去。黎元洪就 

任大总统,段祺瑞为内阁总理。10月,冯国璋任副总统。 

      (2)皖系军阀统治时期 

     自1916年袁世凯死至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北京政府基本上为皖系军 

阀段祺瑞把持。袁世凯死后,被他废除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了,被 

袁解散的国会也重新召集了。在国会中有国民党的议员,也有进步党的议 


… Page 91…

员。但这时他们已不自称为国民党和进步党。国民党议员组成为宪政商榷 

会;进步党人组成为宪法研究会,由此这一派被称为研究系,梁启超是宪法 

研究会的主要领袖人物。 

     1917年,黎元洪与段祺瑞发生了要不要参加欧洲战争的争执。段祺瑞在 

研究系议员们的支持下主张参战,黎元洪在研究系以外的多数议员支持下反 

对参战,南京的冯国璋也不赞成参战。5月里,黎元洪下令免除段祺瑞的内 

阁总理职务。段祺瑞也不示弱,他唆使安徽、奉天、山东、福建等8省军阀 

宣告“独立”。他自己则到天津,组成各省总参谋处,进行反黎元洪的活动。 

黎元洪求助于驻在徐州的军阀张勋。 

     张勋(1854—1923)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民国成立后,他和他的队伍 

仍然留着发辫,表示效忠清室。当黎元洪求救于他时,他认为复辟的机会来 

了。于是,张勋以调解黎、段冲突为名,带领3000名辫子军于6月14日入 

京。他让黎元洪下令解散了国会,6月30日晚入清宫,召开“御前会议”, 

决定恢复清帝国。深夜,张勋派兵占据火车站、邮电局等要地。同时派人劝 

黎元洪“奉还大政”。7月1日凌晨,张勋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领康有 

为等人,拥12岁的溥仪重新登极。当天发布8道上谕,把民国六年改为宣 

统九年,易五色旗为龙旗,恢复清末官制。张勋自为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 

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大权。复辟消息一传出,全国舆论哗然。孙中山在上海 

发表讨逆宣言,并命令各省革命党人出师讨逆。黎元洪拒绝与复辟派合作, 

逃入日本使馆避难。段祺瑞在张勋进京路过天津时,曾与之会谈,对张勋的 

复辟计划并未表示反对。他是想借张勋之力来解散国会,并把黎元洪赶下 

台,然后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在复辟丑剧上演时,段祺瑞于7月3日在马厂 

宣布讨伐张勋。7月14日,段祺瑞的军队进入北京,张勋、康有为等复辟派 

抱头鼠窜。溥仪再次宣布退位,段祺瑞重掌政府大权。史称张勋复辟的闹剧, 

不到半个月,就收场了。 

     段祺瑞把自己打扮成了“再造共和”的英雄。黎元洪只能宣告辞去大总 

统职务。冯国璋以副总统资格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仍为内阁总理。在段祺瑞 

重新组织的内阁中,外交、内务、财政、司法、农商、教育各部都由研究系 

的政客担任,梁启超出任财政总长。由于南方几个省的地方军阀与北洋军阀 

的矛盾,段祺瑞的内阁只存在4个月就下台了。1918年3月,段祺瑞再任内 

阁总理。段祺瑞以他所更加亲信的官僚政客组成安福俱乐部,并在同年8月 

制造了一个国会,被称为安福国会。受段祺瑞的逼迫,冯国璋辞职退位。9 

月,安福国会另选前清老官僚徐世昌为大总统。段祺瑞则专任参战督办,直 

接掌握几个师的军队。 

     段祺瑞在掌握北京政府实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为此,孙中山 

号召全国进行护法斗争。1917年7月中旬,他同廖仲恺、章炳麟等到广州, 

提出护法的宗旨是打倒假共和,建设新共和。8月25日,原国会的一部分议 

员在广州集会,因为人数不足,叫做非常国会。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 


… Page 92…

组织大纲》,决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 

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通电否认冯国璋为总统、段祺 

瑞为国务总理的北京政府,号召北伐。护法军政府所统辖及响应护法的军队 

约15万人,组成联军,10月在湖南与北洋军接战,开始了护法战争。11月 

下旬,陆荣廷等暗中与直系军阀谋和,并拉拢一些国会议员,用内部改组的 

方法,剥夺孙中山的领导权。1918年5月,桂系操纵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修 

正军政府组织法》,用总裁会议制代替大元帅制。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职 

务,离广州去上海。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