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政治史-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桑比克也是葡萄牙殖民地,称葡属东非。葡萄牙人在莫桑比克统治的 

基层组织是普腊佐 (领地)。领主有权向居民征收捐税。实质上,普腊佐是 

一种私人殖民地。 

    在19世纪,莫桑比克各族人民几乎都参加了反抗葡萄牙人入侵和统治 

的斗争。恩戈尼人的斗争持续了70年。1885年,恩戈尼酋长根根哈纳团结 

周围各族组成加扎联邦,与葡萄牙殖民者进行斗争,直到1895年才被镇压 

下去。居住在中部的绍纳人,在酋长乌姆塔萨和马庞德拉的领导下,从 19 

世纪60年代开始,反抗葡萄牙统治30多年,一度将葡萄牙人逐出莫桑比克 

和津巴布韦交界地区。北部尧族人的斗争直到1912年才被镇压。1917年3 

月,巴卢埃地区再次爆发起义,起义军坚持游击战争直到1920年。 

      (3)马达加斯加 

     1863年5月12日,推行卖国政策的拉达马二世被人民起义军杀死,王 

后拉纳瓦洛娜继承王位。1864年赖尼莱亚里沃尼担任首相,成为马达加斯加 

的实际统治者。他集权力于一身,进行内政改革,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在中 

央设立外交、国防、财政、内政、教育各部,取缔债务奴隶制,禁止从事奴 

隶贸易。 

     法国早有吞并马达加斯加的野心。1883—1885年爆发了法马战争。法国 

兼并了该岛北端的迭戈苏瓦雷斯,迫使马达加斯加赔款1000万法郎,在首 

都塔那那利佛派驻统监和警卫队,控制马达加斯加的外交权。1895年9月, 

法国派1。5万名远征军在马达加斯加登陆。9月30日占领塔那那利佛。1896 

年首相赖尼莱亚里沃尼被处决,女王拉纳瓦洛娜被流放。马达加斯加成为法 

国殖民地。法国政府委任加列尼将军为总督。 

     马达加斯加人民为反对法国的殖民统治纷纷起义。1896年起义几乎遍及 

全岛。伊梅里纳南部地区的麦纳拉姆巴游击队重创法军。1904年底,起义基 

本上被镇压下去,但零星的游击活动持续到1915年。1912年,在塔那那利 

佛医科学校的学生中成立了名为维瓦萨的民族主义密团体。1915年底遭到取 

缔。 


… Page 104…

                        八、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 

                              初期的拉丁美洲 



                          1。拉丁美洲的政治状况 



      (1)考迪略主义① 

     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除海地、墨西哥有局部破坏外, 

其余各国很少触动,仍然盛行大地产制。这种经济制度在政治上的表现是考 

迪略主义。 

      “考迪略”一词,是西班牙语,意思是首领或领袖。开始只是指与布宜 

诺斯艾利斯省作战的普拉塔地区的首领而言,以后被应用到所有拉丁美洲各 

国的军事独裁者。在独立初期,有些考迪略独裁者,本人就是独立战争时期 

的领袖。但是,后来的考迪略独裁者,却多半出身于军官或某一地区地主集 

团的首领。他们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国王或封建领主,因为他们的权力并非来 

自世袭,而是来自无数次的战争;他们也不同于英、美、法等资产阶级专政 

国家的总统或首相,因为他们取得政权主要是通过武装政变,而主要不是通 

过形式上的选举;他们与后来的法西斯国家的首脑也不尽相同,因为他们还 

缺少严密而系统的组织;他们周围只是一伙政客、军官、流氓、恶霸、冒险 

家和各种亡命之徒。他们是在一定的阶级和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他们是独立 

后各国地主阶级借以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是大地主独裁制度的具体体现 

①。 

     考迪略主义是一种反动独裁者的统治制度,他们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同 

时也用暴力来维持其统治。考迪略独裁者上台后,就把政府要职和国家财产 

分给亲信和支持者;对人民和反对派极端残酷地进行镇压。这种统治制度造 

成政权频繁更迭,局势动荡。在墨西哥,从独立到19世纪末叶为止的72个 

执政者中,有60个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在政治上,大地主与天主教高级僧 

侣及反动军官结成联盟,操纵政权,成为考迪略主义的主要支柱。在对外关 

系上,独裁者又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拉丁 

美洲的代理人。 

     总之,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形式上都建立了共和政体 (只有巴西、墨 

西哥和海地一度实行君主政体),颁布宪法,成立议会,大多数国家的统治 

集团还组织了保守党与自由党或类似的两党制度,走上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的道路;但是,在考迪略独裁者的统治下,这些所谓共和、民主、宪法和 

议会等等,几乎都等于虚设,宪法形同废纸,选举流于形式。各地区、各派 

系相互撕杀,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不得安宁。 

      (2)英、美殖民主义的侵略 

     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英国和美国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奴役拉美 

人民的新的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下,英国的政治和领土的野 


… Page 105…

心未能实现,但在经济利益方面,却取得了很大效果。1870年,英国对拉丁 

美洲各国的投资总额,已达8500万英镑;1890年,增为42570余万英镑; 

1913年更增至10亿英镑。英国成了拉丁美洲,特别是南美洲经济上的主要 

控制者。 

     美国对拉美早有扩张野心。1823年,为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美 

国总统门罗于12月2日发表门罗宣言。美国的实际目的是要把美洲变成“美 

国人的美洲”,试图取得对美洲的领导权。之后,美国在维护美洲利益的借 

口下,多次武装干涉拉丁美洲各国的事务。美国先后攫取了墨西哥全部国土 

的55%。 

     19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为了拉拢和控制拉美国家,排斥英国势力, 

利用玻利瓦尔提出的加强美洲团结的主张,打出“泛美主义”的招牌,于1889 

年10月至1890年4月,在华盛顿召开有18个国家参加的泛美会议。会议 

决定成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常设机构为设在华盛顿的美洲各国商务局, 

由美国国务卿直接领导。1910年,又把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改为美洲共和国 

联盟,把常设机构改为泛美联盟。1948年,该组织改称美洲国家组织。这个 

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受到美国的操纵和控制,成为美国向拉丁美洲扩张的 

工具。 

     1898年爆发的美国——古巴——西班牙战争,标志着美国在拉丁美洲扩 

张的新起点。通过这一战争,美国吞并波多黎各,并把古巴变成事实上的“保 

护国”。随后,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塔夫脱实行“金元外交”,威尔 

逊厉行炮舰政策,对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区进行一系列军事干涉。1903年, 

美国为夺取巴拿马地峡,制造了所谓巴拿马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 

国已逐步把赤道以北的拉美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投 

资总额,1899年只有30800万美元,1913年便增加到124000万美元。在对 

拉美贸易方面,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已超过英国,居于首位。 



                                2。墨西哥 



      (1)迪亚斯的独裁统治 

     1872年,胡亚雷斯逝世。继任的雷多总统为人民群众所不满。1876年, 

原胡亚雷斯部下的将领波菲利奥·迪亚斯取得政权。从1876年起直至1911 

年止的30多年中——其间只有1880—1884年由他所布置的一个傀儡冈萨雷 

斯任总统——他是墨西哥一个全权的独裁统治者。他的政治指导原则是:“面 

包与棍棒”。对于拥护他的人,给予“面包”即官职和金钱;对于反对他的 

人,则给予“棍棒”,即进行无情的迫害。 

    在迪亚斯统治时期,墨西哥大地产获得极度的发展。迪亚斯大肆掠夺印 

第安农民的土地,然后无偿赐给拥护他的封建地主、将军和政客。到 1910 

年,3000户大地主占有墨西哥一半的土地,而95%的农户没有土地。 


… Page 106…

     对天主教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