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尊者阿迦曼传-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心意间不能藉助於直接和最精确的沟通方法,

    语言的媒介就不可或缺。当我们必须满意於语言之馀,

    我们也不应忘了它不是完美的,心里的一切并不能全部

    变换成语文。语言就是这样子,不能超越它的功能和极

    限。对於尊者阿迦曼而言,心对心的沟通是他的成就之

    一,它属於他而他也能随意运用它。

 034扑灭天花—他每日的慈心辐射

    034扑灭天花—他每日的慈心辐射

    在这段时期,尊者阿迦曼的修习和开示都顺利地进

    行着,不论他走到或住在那里,都充满宁静和喜乐。比

    丘和沙弥都被他的开示和修行模式所感动;在家善信一

    旦认识了他都很高兴。他们成群结队的来看他,听他说

    话;由於他感人的品格和说法,他们都获得了更大的收

    获。

    有一个叫做巴丹的村落,在寮国湄公河畔的塔卡克

    区里,长老阿迦索和长老阿迦曼从前曾在那里住过一阵

    子。在尊者阿迦曼到达前不久,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已经

    感染了天花。当他到达那里,他们都充满了喜悦,群集

    在他们的屋外来欢迎他,请求他做为他们的皈依处。他

    叫他们集会并告诉他们,接受佛、法、僧做为他们的皈

    依之处,取代鬼神信仰。他也教导他们修习的方法,例

    如:在早上和晚上睡觉前诵念尊崇的章节并忆念叁宝。

    这是除了团体每日二次的课诵之外,个人在家中要做的。他们随时而绝对地遵从他。他在自己的内在修习上也

    做了一些事情来帮助他们。

    於是奇迹发生了。他到达之後,再没有死亡的报告

    了。这违反了每天有好几个人死亡的事实,即使就在他

    到达的前一天也是如此。那些痛苦中的人,被发现迅速

    地康复了,传染病也奇迹式地消失了。这个空前的和想

    不到的事件,在那个村子里,产生了难忘的印象和坚固

    的信心,即使到了现在仍然如此。那个村寺里的方丈比

    丘印象犹深,每当他提到两位阿迦尊者的时候或在说到

    有关他们的事情之前,他都会习惯地合掌向他们表示敬

    意。这是长老阿迦曼的慈心辐射遍布各方,感应出世间

    宁静和喜乐的结果。

    尊者阿迦曼说他有叁次满怀地辐射慈心的时段:下

    午静坐禅思的时候,睡觉前,醒来的时候。在白天和晚

    上,有些其他的机缘时,他也会稍作(比较特殊的)慈

    心辐射。这些是不能计算和固定的。在他满怀的慈心辐

    射时,首先要平衡他的心灵,才辐射它的力量,横亘所

    有层次的世界,上方的、下方的和水平的,没有间断。

    那时,他的心灵辐射是难以形容的光明,没有界限而无

    所遮蔽的,比千百个太阳更光亮,再没有比一颗完全纯

    净的心更光明的东西了。出自绝对纯净心意的辐射光线

    照亮了世间,并用它产生的宁静效果清凉了世间。从法

    本身发射出来的光亮中,没有有毒的或有害的东西了。

    一个心意辐射着慈悲和纯净的人,不论他走到或停留在

    那里,都会受到天使和人们以喜悦和尊敬来欢迎他,即

    使动物也不会猜疑他,知道他不会伤害它们。出自这种

    心意的慈悲辐射是全体均沾,无所不包的,就像雨滴落

    在地面上一样。

 035旷野的影响—烦恼对心意

    035旷野的影响—烦恼对心意

    在他从乌伯拉加达尼城回来的路上,尊者阿迦曼在

    沙口那空的诺格拉村过了第一个雨期安居。有许多的弟

    子,比丘、沙门、在家善信,都欢喜而兴奋於见到他、

    听到他。这兴奋并不是基於迷信或是个人崇拜,那是他

    们强烈地热望行善去恶,舍弃鬼神,接受叁宝做为他们

    的皈依处。雨期安居过後,他照常出发游行。这次他前

    往乌东泰尼城,经过诺布兰弗和巴户区。他一次在巴可

    雨期安居,另一次在大保区,都在诺格凯城。他在这两

    个城镇停留了好几年。

    尊者阿迦曼住止的地方大都在旷野里,距离每个村

    落都很远。那个地区人烟稀少,人们遵从并敬重於教导。而旷野真的是荒野,有许许多多的大树,没有人想要

    去砍伐它们,野生动物在附近自由地漫游着。晚上,住

    在森林里的各种不同动物的叫声,经常随处可闻。对一

    个头陀行比丘而言,这种叫声总是感生宁静和悲悯(远

    甚於恐惧)。这种叫声不像人类制造的声音,它不会打

    扰他或分散他的注意力,也许是因为这些动物声音里的

    含义为人们所不了解的缘故。至於人们制造的声音,他

    们说话或吵闹的声音,跳舞、歌唱和其他娱乐的噪音,

    传送着可以解的含义,并感应听者的心,持续地跟随

    着它们,这在开发禅思期间会分散注意力。如果恰巧这

    些声音又是由女性所发出的,那就更有害而具破坏性了。没有坚固的定力甲,很可能就屈服於它了。这当然

    不是责怪女性,这只是表明,偶然会发生在头陀行比丘

    身上的事实。这儿提供他们做为警惕,以便他们在趋向

    苦灭的奋斗中,能够适当地调伏他们自己。

    终其比丘生涯(除了少数期间),长老阿迦曼都处

    於旷野里。这就是为什麽他能够得到究竟的成就,并且

    如此慈祥地帮助我们去获得相同的成果。

    在他发奋努力的期间,尊者阿迦曼似乎就要被一种

    慢性而致命的疾病所吞没了,在它凶猛和重复的攻击之

    下,只有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身心都在严格的训练和调

    御之下,没有一日或一夜不是痛苦地挣扎着,没有娱乐

    的期望,烦恼和心意微妙的纠缠着,要把心意从烦恼中

    解救出来是这麽困难。一刹那间失去念住,就足以让烦

    恼再度快速地回扑。一旦烦恼掌握了心意,随着时间的

    经过,它们的控制就越趋紧密。当烦恼开始放肆的时候

    ,必须恒持警戒,以防它们偷偷地接近和作用,并伴随

    着予以无情的打击。只有这样做,才能建立起防御线,

    心意彻底地免於烦恼的掌握。

    就在他达到这种程度的安稳之後,他才从隐居中出

    来教导别人,於是很多人—比丘、沙弥和在家善信—从

    各方不断地来到,有时候,多得连住的地方都不够。这

    成了他的负担,他要考虑到他们的福祉和安全,尤其是

    在家女众和白衣女尼。

    有一阵子,他住在乌东泰尼城,巴户区的巴米那永

    村子里。这地区人烟稀少,充满了野兽,包括老虎,偶

    尔会到他和弟子们所住的地方来,这对来拜访他和留在

    那里过夜的人们是危险的。他必须指令村民去搭建高起

    的平台,高度足以保护躺在上面的人,免得老虎跳上来。夜晚时,禁止他们下来,叫他们备妥器皿或容器,以

    便身体机能之需。(从远方来的)拜访者不允许停留太

    多天,因为那个地区的老虎是凶猛而野蛮的,这是村民

    和比丘们所熟知的。老虎经常骚扰水牛,迫使它们惊慌

    地回到村子里。有时,在晚上,当他正在专注於经行禅

    思时,小径的两端用点着蜡烛的灯笼照亮着,他会看到

    一只大老虎,威风地巡游在成群经过的水牛後面,完全

    漠视任何人。

    在他指导和训练下的比丘们,必须做好应付任何事

    情的准备。他们住止在旷野和危险的地区之中,没有任

    何具体的防护或安全。他们必须舍弃虚荣和我慢,视团

    队中的其他成员如同一身体中的器官。这些是宁静所必

    需的,在禅思开发期间,它除去了阻隔果证的障碍。心

    意被迫监守着,诸如住在一个危险的地方,只有少量的

    食物,没有足够的必需品,在恒常持守着念住方面,容

    易趋於平静,会比较快地趋於专一(比没有这样的监守

    和强迫)。外有危险的威胁,内有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