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狂花凋落-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话铃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响声。她迟迟疑疑地望着电话机,不肯伸手去取耳机。那是因为她入校将近半年,极少有人在晚上给她打过电话,她有点怀疑是不是拨错了号码。铃声执拗地响着,她在无可奈何中终于拿起了耳机。

电话是学校政治委员打来的,只有一句话:“傅,请你马上到我这里来!”就不由分说地挂断了。

傅索安一边穿外套,一边思忖:政委亲自打电话,声音又这么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傅索安在克格勃已经待了三年多,凭她的聪明,知道克格勃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不少特工都平白无故地受到了无端的怀疑,从而被软禁、关押甚至判刑、流放、枪决。这类事情在对外谍报局发生得最多,因为该局的特工一大半都出国执行过任务,构成被无端怀疑的根源。现在,以学校政治委员出面夜晚急召她,莫非厄运也降到她头上来了?

傅索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校部,一踏进政治委员办公室,那个有着克格勃少将军衔的中年秃顶男子便把一纸电传递给她:“傅,你看一下,五分钟以前,从莫斯科发过来的。”

傅索安定睛一看,电传内容是让她阅到这个命令后,立刻去喀山澳托尔军用机场,当晚22时45分左右,将有一架伊尔运输机从莫斯科飞来,她即登上该机,具体任务由也在这架飞机上的伊凡诺夫上校向她交代。

政治委员问道:“看完了吗?”

“是的。”

“那么,你马上坐我的车去奥托尔机场吧。”

“奔驰”轿车把傅索安送到奥托尔军用机场时,机场方面已经接到通知,一个少校军官客气地把傅索安引领到休息室,告诉她从莫斯科飞来的那架飞机将在五十分钟后到达,问她是否需要喝点什么,或者小憩一会。傅索安摇摇头:“我什么都不需要,就在这里坐等吧。”

五十分钟后,伊尔运输机准时飞抵机常飞机上的人没有下来,通过无线电向机场联系,让把傅索安送过去。少校驾着一辆吉普车把傅索安送到飞机前。傅索安登上飞机,见机舱里坐着十三个苏联男子,都穿着便装。她站在过道里,眼光迅速在那些人的脸上扫视,问道:“请问,哪位是伊凡诺夫上校?”

坐在第四排的一个中年金发男子点点头:“这里来!”

傅索安走过去,行了个礼:“上校同志,我是傅索安,奉总部命令向您报到!”

伊凡诺夫上校往里侧挪了个位置,让傅索安坐在他原先的那个座位上。傅索安刚系上安全带,飞机就起飞了。她以为伊凡诺夫会向她交代任务内容的,便侧脸望着他,但上校已经闭上眼睛在打盹了,她便也闭目养神。

三个多小时后,伊尔运输机降低了高度,傅索安从舷窗朝外望去,只见地面上闪烁着点点灯火,连绵逶迤一大片,估计是一个大城市。不一会,飞机便在一个军用机场降落了。飞机停稳后,伊凡诺夫第一个站起来:“到新西伯利亚市了,下去吧!”

傅索安这才知道这是新西伯利亚市,但不清楚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她随伊凡诺夫一行下去,地面上已停着三辆轿车,一辆巨型加油车正往飞机这边靠,几个穿工作服、戴军帽的士兵在拉皮管子,准备给这架飞机加油。轿车把他们送往机场招待所。傅索安由此而判断这仅是短暂停留,几小时后还要飞。这下子,她陷入了纳闷:飞机从莫斯科起飞时无疑加足了油,到喀山后未加油而要飞来新西伯利亚市加油,这说明还要作不会少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之间距离的长途飞行,这样,这架飞机的目的地是哪里呢?

机场招待所给他们一行安排了八个房间,伊凡诺夫上校和傅索安单独一间,其他人都是两人一间。他们先去餐厅吃夜宵,菜很丰盛,还有酒,但气氛却不大热烈,大家都是各吃各的,很少交谈。

傅索安窥察下来,恍然大悟:这些人互相之间并不熟悉,是和她一样,临时从什么地方抽来的。这个思维结果延伸了先前那个问题的进度:把十几个人凑拢来,搞了一架专机飞来飞去,究竟是搞什么名堂?

夜宵结束后,伊凡诺夫上校说:“请大家好好休息,我们明天……不,应该是今天了……还要作一次空中旅行。上午10点起床,11点登机。”

众人往外面走的时候,伊凡诺夫对博索安说:“傅,你要提早一小时起床,9点半。我将去你那里。”

傅索安点头:“明白!上校同志。”

当晚一宿无话。傅索安睡到8点1刻就醒了,起来漱洗后在花园里散了一会步。9点半,伊凡诺夫上校准时登门,手里提着一个包,鼓鼓囊囊不知装着什么东西。坐下后,他问道:“傅,你听说过乌兰巴托这个城市吗?”

“那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对!我们这次空中旅行的目的地就是乌兰巴托。”

傅索安一怔:“唔!去蒙古干什么?”

伊凡诺夫拿出一份地图,摊在桌上,边指点边向傅索安作了叙述,也就是交代任务:一个多月前,即1971年9月13日凌晨,大约2时左右,蒙古温都尔汗附近的牧民被一阵难听的“嗡嗡”声响所惊醒。有人爬起来观察,发现声音是从空中传来的,这地方不是航线,平时没有飞机经过,顿时,这越来越响的声音把羊群惊散,随后是马嘶狗吠。这时,牧民发现从西南向北飞来一架飞机,飞得很低。这架飞机在巴图脑尔苏木上空绕图门山转了一圈后,顺着扎森山谷向西南方向飞行、声音越来越大。片刻,这架飞机在山谷尽头的苏布尔古盆地坠毁,声响不怎么大、随后燃起了连天大火。

傅索安听得如坠云里雾中,不得要领,却又不敢发问。这时,伊凡诺夫上校说:“这架在温都尔汗坠毁的飞机,是英国制造的三叉戟运输机,是中国二号人物林彪元帅的座机。”

“啊?!”傅索安大吃一惊,林彪的座机怎么飞出了国境线,又怎么坠毁了?她再也忍耐不注急煎煎问道:“上面坐着谁?”

“据来自中国的情报、那架飞机上有九名乘员,全部遇难,其中有林彪、林的夫人叶群!林的儿子林立果!”

啊!简直石破天惊,傅索安一下子呆若木鸡。稍停,讷讷地问道:“这……这是真的吗?……唔,上校同志,请原谅,我不是针对您……”伊凡诺夫说:“这个情报的真假,有待于我们此行所作的努力。

政治局责成安德罗波夫主席主持查明坠机事件中的九名死者中究竟是否有林彪元帅,因此,国家安全委员会抽调了克格勃的医学专家、痕迹专家、化学专家、摄影专家等,组成了这个调查小组,专门前往坠机现场作调查。至于你,虽然不是专家,但你来自中国,曾是狂热的红卫兵,亲眼见到过林彪元帅和他的夫人叶群,并且有一段时期生活在睁眼就可看见林彪元帅的照片、电影、电视的环境中,头脑中对林彪元帅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决定让你一起去坠机现场,辨认遗体,作为鉴别依据之一。”

傅索安一边听一边点头,表示明白这层意思了。但她觉得头脑里像是打翻了一盆浆糊,昏昏糊糊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关于林彪叛逃坠机而亡的“九·一三事件”,傅索安直到两年后再次被派遣到国外去执行间谍任务时,才在外面详细获悉。

伊凡诺夫打开那个包包,从里面取出一个金色假发头套、一副大墨镜,放在博索安面前:“这两样东西供你化装用,你应当以苏联女郎的模样出现在蒙古人面前,明白吗?”

傅索安点点头:“是的。”她戴上头套、墨镜,对着镜子一照,乍看还真像个苏联姑娘。

伊凡诺夫点头:“好!可以了!记住,从现在起,你叫卡娅。”

11点钟,傅索安混迹于由清一色苏联人组成的“九·一三事件尸体调查组”中,登上了伊尔运输机。飞机腾空而起,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飞行,抵达了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一行十四人坐车去了乌兰巴托市内,下榻于一家设施很好的饭店。伊凡诺夫上校关照众人:未经许可,不能离开饭店。次日上午9点钟,动身去温都尔汗。

次日,这个调查组乘坐一辆由两个蒙古人轮流驾驶的客车,离开了乌兰巴托,前往温都尔汗。上午9点开车,下午5点钟过后方才抵达。温都尔汗是蒙古肯特省的省会,面积八点二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有7万多,市里并不繁华,也没有超过五六层的高楼大厦。傅索安一行下榻于市内最好的一家饭店,但设施远不及克格勃的招待所。当晚,人人都喝了不少烈性酒,大吃了一顿由牛羊肉做成的各种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