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亮军刀-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熙熙攘攘的早市顿时就空出了一条道。坐在车上的陈锋在想,自己当兵打仗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想到却能够换到老百姓这样的拥戴。陈锋哪里知道咱们的老百姓,要是拥护一支军队,那份感情太朴实无华了。 
 
 
 
  
四十八、撤退
 
  黄包车刚到长城脚下就听见前面远远的炮声。陈锋心里七上八下的,看来鬼子又在朝团里的阵地进攻。昨天晚上的偷袭被打掉之后,鬼子肯定不愿吃这个亏。估计上午又会是一场恶战。
  远远地望过去,崇山之上伴随着隆隆炮声不时腾起巨大的烟柱,黑乌乌的烟尘低低得像是乌云一般罩在长城上面。黄包车夫跑的飞快,虽然心里对这炮声也怯,但脚步却丝毫不慢。不大一会儿就到了长城脚下的临时兵站。陈锋让黄包车停了下来,他从兜里摸出钱要付车钱,几个车夫死活不收。陈锋只好作罢。
  因为着急往阵地上赶,陈锋就分开众人往兵站里面挤。只见成群成群的兵抬着伤员正在往下撤,一打听才知道古北口主阵地一侧的南门阵地眼看着就要守不住了。如果南门阵地一丢,那么整个古北口阵地就会受到日军从侧翼过来的进攻。
  陈锋听到撤下来的兄弟议论纷纷的,自己心里也是乱成了一团麻。因为陈锋是军官,所以一路上其他部队的都赶忙给他让道。陈锋三步并两步地匆忙朝阵地上跑。
  因为十几个小时没怎么吃东西,一路上走急了,陈锋觉得肚子饿得前心贴后背,眼睛里也直冒金花。他看着路边有一个连的兵在路边做饭,就过去混在后面稀里糊涂端了两碗粥呼呼啦啦地喝了下去。
  一打听这个连队就是被鬼子在南门阵地打残的,本来上去一个营,血战了几个昼夜只能勉强编成一个连了。陈锋问了问作战的具体经过,大伙都闷头不说。后来一个军官模样的和陈锋简单说了一下。南门阵地地势险要,是扼守古北口和其他长城隘口的咽喉。为了拿下南门阵地,鬼子出动了十几架飞机,另外主攻的鬼子兵力也相当惊人。再加上鬼子有重炮,所以南门被连续数日猛攻之下,伤亡非常惨重。换防了好几支部队都被北鬼子的优势火力造成了很大伤亡,而且南门阵地上面建制混乱,好几个部队的兵都在上面。时不时的还有逃亡现象。
  陈锋闷头一边吃一边听,他实在是饿坏了,一口气喝了两大碗粥。完了抱拳向那个军官道谢。看着陈锋身上的子弹袋子是空的,那个军官就从自己身上掏出五十多发步枪弹和十几发手枪弹递给陈锋。
  陈锋倒也不客气,两个人简单寒暄几句,陈锋和其他兄弟招呼几声,带着人就要继续赶路。这时边上的兄弟推了推他,朝远处指过去。从远处撤下来一支部队,挑头的兵举着一面被打的累累弹孔的国旗,身后的兄弟举着同样烟熏火燎的团旗。陈锋定睛一看,举旗子的竟然是团里的兄弟。
  队伍里的兄弟尽管个个衣衫褴褛,但依旧军容严整。很多的军服早已撕成了一道一道的布带子,里面的棉花都露在外面。部队纵列的后头,一溜抬着伤员,还有些轻伤员拄着步枪。几辆大车拉着阵亡将士的遗体,大车一辆接一辆,路边兄弟部队的兵都站立起来肃立注视着。
  陈锋跑到队伍里面问团长在哪儿?不大一会儿,陈锋在队伍殿后的位置找到了团直属警卫连、卫队还有教导队。狄爱国和其他几个军官都在殿后位置上。陈锋跑过去找狄爱国报告情况,狄爱国把潘云飞的伤势和治疗情况大致问了一下。陈锋问部队是要撤到哪儿去。边上的兄弟示意了一下,陈锋也没敢多问,回到了队列中。
  部队撤到了临时兵站,然后被安排在兵站北侧的一处大场院里休整。等待其他增援部队把道路空出来才能向南边撤退。场院边上好多老百姓默默看着这支百战成钢的子弟兵军队,很多人偷偷的抹眼泪。等到了中午,团里埋锅做饭,边上的老百姓都把家里的吃的往团里送。有些人家把家里下蛋的鸡也给宰了,做熟了送到场院里面。
  团里的气氛空前沉默,明显能感觉的士气的低落。大部分的兄弟都闷头不说话,或者是狠狠的抽烟。边上任何动静仿佛他们都充耳不闻。连日的血战已经让他们疲惫到了极点,此时他们走下来战场才意识到自己还活着,而自己的兄弟呢?那一辆又一辆的大车,上面全是阵亡将士的遗体。
  或许昨天还在一起吃饭,或许几个小时前还在战壕里面唠嗑,而现在却已经阴阳两隔了。
  如果将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将士遗体用大车装,不知道要装多少车。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那么几十年后,那些将士还有多少能被人记住,记得名字,记得番号,记得他们血战不止的往事?可能他们其中大部分已经被遗忘了,能记下的只有少数军官的名字。抗战中为国捐躯将士的姓名被今天的我们遗忘了多少?这个数字同样惊人!
  惊人的数字还有很多……
  那些撤下来,活下来的,又有多少倒在解放战争,被当作蒋匪军,于是永世不得翻身。
  还有呢,他们中间又有多少十几年后在朝鲜血战美军,他们中间又有多少倒在朝鲜,那片异乡的土地上。这个数字呢?
  被遗忘的正是那些曾经誓死保卫我们的英魂,他们在呜咽,在不平。
  就算活下来了又能怎么样,还有十年浩劫在等着他们。
  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多少被我们今天遗忘的人曾经昂首血战装备精良的日军,他们端着老套筒,举着大刀,肚子饿得前心贴后背,身上的军服破破烂烂,缺少给养,弹药不足。一个个晒脱了皮的夏天,远征军血战缅甸的那一个个孤独的坟丘,一个个爬冰卧雪的日子,他们就是这么走过来了。
  打输了,打败了,咬咬牙,补充兵员,把砍钝了的大刀磨快了还是冲了上去。那些平凡的中国人,放下锄头,扔了毛笔,拿起磨光了膛线的毛瑟步枪,把战死兄弟拼弯了的刺刀砸吧直了,上在枪管上。
  打输了不要紧,但是你打不垮我。
  打败了不要紧,只要中国人还剩下一个省没有沦陷,还有一个男人活着,还剩下最后一发子弹,也会血战到底。
  九一八之后,再无东北。
  华北之后,再无中华。
  兄弟们,守住长城,守住咱们的国土吧。
  那一个个平凡的面孔的背后,却激昂着血战到底,顽强不屈的那份精神。
  屡败屡战,血战到底的精神。
  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场院可能早已消失了,没准儿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旅游度假村。也没准儿成了某个钱多的没处花的权力机构的培训中心。反正度假村和培训机构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一回事。
  我们有那么多钱多的没处花的机构,怎么就不能拿出一点点,在那些地方,那些可能被今天的孩子遗忘的地方竖个碑,不需要太奢华的碑。上面只需要刻上:某年某月,一群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曾经在此血战日军。
  血战,这个沉甸甸的词语,一群男人在用生命去赢得一个民族继续存在的权力。今天的人们没准儿看到这两个字会笑出来,谁会那么傻,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血战,那沉甸甸的鲜血,被尘封地下,尘封在曾经被捍卫的国土之下。
  如果有人读到这一段,请不要嘲笑那些伤亡巨大,被日军精良装备打得被迫撤下来的爷们。因为他们曾经为了你现在能看到汉字而血战过,或许他们当中还有很多人不识字。
  这种奋勇厮杀英勇顽强的秉性不知道有没有写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中,如果哪个生物工程公司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这个。研究一下今天的中国人骨子里面的血性不知道丢掉了多少,那种昂扬不屈的潜质是否被遗传了下来。
  或许等到下一场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但如果这种血性早已不复存在,那么下一场战争爆发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如果我们不去研究一场败仗,可能等待着我们的还会是一场败仗。甚至是更大的败仗。
  那么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是什么呢?仅仅是装备上的差距吗?
  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是人,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凡凡的人。
  而此时,这些沉默着七零八落坐在地上的普通士兵正是组成了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基石所在。他们或许沉默着,他们或许等待着,血战了十几天,他们此时或许是一支疲惫不堪的军队,但他们同样将咬着牙坚持着,坚持下去,坚持到了抗战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