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亮军刀-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晚上,团里紧急动员。第二天开拔,路上说是要开到晋西南去,防止国民政府打过来。但路上大伙都在议论,可能不是防国民政府,而是给阎锡山施加压力,防止国民政府的军队从山西借道进攻陕西。
  结果一路上因为要强行军,所以没有架设电台,以至于和上峰失去联系。团里一口气行军到了晋西南,几乎要到了山西境内,才得到消息说就地驻扎。
  又过了几天,上头说张学良将军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让部队保持克制,不要和其他部队发生冲突,另外要防止逃亡。当天晚上团里的军官开了个会,在会上下达了连坐令,严防逃亡发生。
  部队在晋西南和山西阎锡山的部队对峙起来,但一直未发生冲突。就这么着,团里的兄弟过完了元旦。历史走到了中国命运最关键的1937年。
  团里驻扎了几天后,兄弟们从当地报纸上无意中看到,张学良将军在南京被判了刑。这段日子兄弟们都开始焦躁起来,好多兄弟叫唤着要想办法营救少帅。此后张学良将军一直被国民政府软禁,直到晚年客死他乡。
  而国民政府也打算对东北军和西北军进攻,渭北已经打了起来,局势一触即发。
  时光飞快,2月初,国民政府的中央军进入西安,顾祝同长官升为西安行营长官。随后国民政府宣布停止剿共。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携手抗战,就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国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迎来了第二次国共合作。随后,王以哲将军被少壮派杀害,东北军被瓦解分化。
  1937年3月17日,东北军将士发表致西北同胞告别书,此后东北军被分别调往各地接受重新整编。
  团里随其他部队调到了河南境内接受整编,部队的建制也改为调整师建制。5月份,部队换装,原东北军军服取消,换装为德式圆顶帽的军服。团里的军官基本上也有调动,团长王焕成调到旅部任参谋长,狄爱国由于弹压部队有功,被国民政府升为旅长。原团里教导队队长潘云飞升为团长,从其他部队整编过来的三营长陈向东升为团参谋长。陈锋调为教导队队长。团里的卫队补充至教导队。其他各营也有调整,孙寒接任三营营长,他能这么快升为营长主要是陈锋的推荐。两个人当年曾经争当警卫连连长,没想到多年之后彼此间却相互欣赏起来。原来的二营长高书鸿也是其他部队整编过来的,这次整编升为团副,二营营长由补充进来的军官唐冲担任,他有个弟弟唐路也在二营,是个连长。兄弟俩当年都是东北军里读过书的明白人。
  另外一部分教导队里的排长充实到了兵力最少的一营,一营营长郭金成也是兄弟部队整编过来的,为人很憨厚,但作战却相当勇猛。一营在和红军作战中损失较大,排长李雄明调过去就当了连长,一营其他的连长也大多数是从教导队里出来的。 
 
 
 
  
六十一 大练兵
 
  团里在驻地搞了很深入的大练兵,这个练兵的想法是潘云飞具体提出来的,但实施起来却是由教导队牵头实施。教导队作为全团的骨干部队,只要教导队里的兄弟整明白了,回到各个部队就能带动大家。
  这次练兵主要是针对部队几年前在长城会战期间日军的作战特点制定的,具体操练方法也借鉴了步兵操典当中的很多战法。后来国民政府下发了《抗战手本》,手本中很多打法居然和陈锋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这样大家后来对陈锋更是刮目相看。
  陈锋天生就是个打仗的材料,后来大家都这么评价。而潘云飞对陈锋更是寄予厚望。其实团里其他军官都有各自的特点,潘云飞和孙寒属于进攻型的军官,强攻和突击都没问题。武鸣和唐冲善守,包括后来该团很多军官防守都很厉害,但真正攻守兼备的军官可能就得算陈锋了。
  为了这次练兵,陈锋特地将警卫连要了过来,让警卫连假扮日军。陈锋根据日军的特点制订了一个进攻计划,然后从教导队里抽调三连,也就是陈锋以前当连长的老部队组织防守。结果战斗进展得出乎意料,警卫连三两下就结束了战斗。
  三连不服,说警卫连都是老兵,而且还有快慢机。陈锋笑了笑,然后把教导队和警卫连集中起来讲解。其他团部的军官和各个营的排以上军官也都列席旁听。打了胜仗的警卫连连长王卫华心高志满,卫队被撤销之后,他调至警卫连当了连长。这个连也是团里的特务连,人数最多,全连两百人,战斗力也是最强的。
  陈锋找了块黑板,然后在上面讲解刚才的作战经过。陈锋讲得很细致,而且他不用书本上的语言,都是普通的大实话,再加上画图,让大家听得一目了然。潘云飞在想,陈锋不去当教员真是屈才。
  讲解完了陈锋让大家分别谈了谈对日军战斗力和作战特点的理解,一些老兵和参加过长城会战的军官都分别谈了。陈锋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样子很诚恳。陈锋是那种不打仗的时候看上去平平常常,话也很少,甚至有点窝囊的人,但当枪声响起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人,他戳在那里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好了,好了,大伙谈得都挺不错的,我来把大家的话归置归置。”陈锋摆摆手,院子里面安静下来,大伙都仰着脑袋等陈锋讲。
  陈锋把黑板拿抹布擦了,然后在上面写了个字“侍”。他拍拍手上的石灰,然后说:“这个字念侍,在我们汉字里面是侍卫的意思,这个字就代表了鬼子的所有特点。”
  下面唧唧喳喳起来。
  陈锋接着说:“我前段时间看了不少报纸和书,上面讲了日本的风俗,鬼子信奉的是武士道风俗,这个就像我们中国人过年要吃饺子一样,是他们的风俗习惯。那么武士道里面讲究最多的就是忠诚和勇敢。这个侍字,就是说,鬼子要侍奉他们的天皇,他们打仗都是为了天皇。这个就像我们古时候说皇上要当大臣的死,大臣不得不死一个道理。在座的谁看过《水浒传》啊?”
  “我看过,长官。”
  “好,你站起来说说,你几岁的时候看过?”
  “长官,我不识字,是听说书的讲过,我那时候卖糖炒栗子,一回书都没落。”
  边上的兄弟哄然大笑。陈锋也是乐得咧着嘴,他接着问:“你说说看,李逵、宋江他们打仗牛吗?”
  “报告长官,李逵牛,使斧头,没人整得过他。”
  “那好,既然李逵、宋江打仗那么牛,为什么最后还是死了?”
  “皇上信不过他们呗,所以让皇上整死了。”
  “好的,你坐下吧。”
  这种讲解方式很多兄弟都是第一次听说过,讲得深入浅出,大家听得也是津津有味。陈锋看大伙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起来了,于是进入了正题:“刚才这个兄弟也说了,皇帝要谁死,那他就得死,鬼子也是一样,他们听日本天皇的。天皇说了,要信奉武士道,那就要作战勇敢,一直到战死为止,不能投降。所以,以前长城会战的时候,我军从来抓不到鬼子的俘虏,而且不管伤亡了多少人,鬼子都是死缠烂打,绝对不会投降。”
  这话说得大家都很佩服,心里盘算着确实是这个道理。
  陈锋又把黑板擦了,然后在上面写上“迅速”,然后说:“鬼子有坦克,有火车,有卡车,所以他们打仗跑得快,调动迅速。大家别小看这个迅速啊,鬼子为什么能够以少打多,全靠这个迅速。假设我们一个师有三个团,鬼子只有两个团的兵力,那么他们就可以迅速用两个团打我其中一个团,结果我们行军速度慢,不赶趟啊,等援兵到了,那一个团也没了。这个‘迅速’就可以利用时间不赶趟,以少量兵力打大部队。”
  这席话说得大家直点头。陈锋看到大家基本上理解了,在迅速两个字下面又写了两个字:精良。这个很好理解,装备精良。但从陈锋嘴里讲出来味道就大大不一样:“兄弟们,鬼子装备精良大家都知道,怎么个精良法呢,他们机枪多,大炮多,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但精良的不光是人家的装备,人家训练也很牛,鬼子一个兵就能和我们两个人、三个人拼刺刀,鬼子枪法好,大老远一枪能打得准。所以武器精良是一个方面,大伙还要明白,鬼子训练也很厉害,千万不能小看他们。”
  台下面显然有不服气的,乱哄哄地交头接耳。陈锋假装没听见,继续说道:“鬼子装备好,咱们没法比,咱们比人家穷,但是训练上咱们可以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