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校园民谣志-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的公司聊了会儿,我们转到酒桌上。他刚戒烟两个月,现在只能把注意力转到收藏刀具上了。我允了他不知道是不是旧货的一把日本军刀,他很是兴奋。戒烟后的食量大涨现在正在困扰他,肚子凸出来的问题使这个九岁孩子的父亲有了中年男人的忧虑。 
  当然这些话题都是在酒席间谈笑着说起来的。我们聊得更多的还是当年校园里的事。话题从他1988年在北京农工大上学时谈起。逯学军是在大学里学的弹吉他。第一把吉他是姨夫送给他的“翠鸟牌”,档次比“红棉”还低,每次调弦都得拿钳子来拧。就是靠着这把吉他,他开始了自己的自娱自乐。 
  去北京读书的唯一原因是他高中时喜欢的女孩考到了北京,他把所有的志愿都填上了北京的大学。后来和这个女孩若即若离的爱情折磨得他痛苦不堪。沈庆比逯学军晚一年入学,所以第一年他是一个人在玩。直到大二的某一天,他路过男生宿舍一楼的某间寝室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有人在弹吉他唱歌,他推门就进去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当时我就进去盘道儿去了。”   
  踏踏实实逯学军(2)   
  弹琴的是沈庆,唱歌的人是徐绍斌。大家坐下就开始聊,互相感觉都挺好,就这样,“农工大三杰”会师了。沈庆在大学里很活跃,当时他认识学生会的文艺部长,就提出要组织一个学校艺术团。自然而然,组织里都得是自己人。于是沈庆成了正团长,逯学军成了副团长。当时他们谁也没想到,农工大的艺术团后来会发展壮大到完全掩盖了农工大学校文艺部的光芒…… 
  艺术团成立没多久,“农工大三杰”就开始到其他大学串联去了。1990年,他们三个都参加了清华付志昱组织的那场“演唱会”,逯学军在那场演出中演唱了处女作《先人的遗梦》。 
  跳到1997年,出了单曲,参与了两盘合辑之后,字母唱片终究也没有兑现给逯学军出唱片的许诺。他和字母的经纪约、唱片约也不了了之。“可能是‘字母’没钱了吧……”逯学军说,“那时候我的日子就回到了没签约之前,在设计院上班。其实一开始像高晓松他们也曾找过我约歌,但我说得问问‘字母’,因为我的合约说好了所有的作品先给他们。合约到期后环球唱片也找过我,不过是让我按他们艺人的风格写歌,我没同意。其实这样的歌很好写,但是我不想写—我怕他们唱不出歌曲内在的感觉。” 
  曾经有报纸报道,《寂寞是因为思念谁》1995年卖给巫启贤的时候他收过36万的版税。他说那是编辑的错误,应该是“收了6万”,而不是“收36万”,估计是校对把“了”字看成“3”了,弄得好多看了报道的朋友都让他请客。其实因为这事当年还和大地唱片打过官司,大地认为当初在《校园民谣1》的时候版权他们已经买断了,再卖必须经过他们。于是一场官司下来,又拿回去一万多。而且这些钱也不是一次付的,是陆陆续续送到他手里的。逯学军一直很感激沈庆。因为与音乐有关的所有决定其实都是沈庆帮他操作的。卖歌、签约、拍MTV、出合辑……不过除了卖给巫启贤歌和在“字母”写的歌挣了些钱外,就只有最早的《校园民谣1》里景冈山唱《寂寞是因为思念谁》时大地唱片给过他三万块钱,他就再也没收到过钱了。自己以往的作品最近仍被人翻唱,其他歌手和音著协都没有给过一分钱。“我不想去计较什么,我的日子过得还可以……” 
  所以,逯学军并不是个有钱人,他现在还住在静海县城。当然主要因为他的妻子在静海县一中教书,她方便上班。另一个原因就是天津城里的房子也不便宜。不过还好,公司的司机每天都会送他。 
  逯学军透露,自己的创作一直没有停止。前几天公司组织大家到日本玩,他给自己又买了一把YAMAHA的吉他。家里还有一把吉他是当年艾敬的,而最早的那把早就不知道哪儿去了。 
  除了这些乐器,家里最大的乐器是给女儿买的钢琴。“我很想重回音乐的怀抱,但是现在工作很忙,不可能把精力放在音乐上。” 
  今年年初他到北京来签约,天津一个做音乐的朋友王宝把他的歌推荐给了盛世京文,歌名是《一觉醒来》,准备放在一个合辑里,6月份出。 
  我让逯学军自己动笔写一写当年在校园的事。过后很久他给我发过来,打开一看,居然只有短短的几百个字。我说你怎么才写这么点儿啊?他特别不好意思,说我写东西不行,连歌词都很少写,更别说写长篇大论了……本来还满怀期待看到他洋洋洒洒几千字的,现在……在我的强逼下,他又添加了几个片段。 
  ·逯学军的那几百个字和几个片段· 
  位于学校电影院东南角的一间大房子是我们的乐园,校艺术团就设在那里,晚上大家都聚在那儿,练琴,唱歌,说笑,相处得很融洽。沈庆同志是这里的领导,“好好,来来,一二,我爱你想你念你深情永不变,难道你不曾……” 
  时不时,外校的朋友们也来光顾,杨丹涛啦高晓松啦付志昱啦张磊啦……郁冬来得次数比较多,因为他的家离我们学校很近,抬腿就到。那是一段快乐疯狂的岁月,晚上抱着吉他嚎叫在操场边,引来一阵啤酒瓶碎裂于水泥地面的劈啪声;疯抢当时有钱人高晓松请客的清华肉饼;让人难堪的命题歌曲……现在呢思绪乱了时间过得也快了,但那段记忆却未随时间而去,而且记得有“我们有了一个孩子,要想为他起个什么样的名字……”的歌,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有趣,居然那时候就有了那样的想法,也许那会儿我们就已经成熟了。   
  踏踏实实逯学军(3)   
  片段1:1991年(记不太清了)在清华的主楼后厅搞了一个演唱会,主题叫新乐园,主办是清华的同志们,应该是邱柯和小付,因为听说有媒体参加所以大家都很兴奋,毕竟是第一次面对媒体,反正我是有一些紧张,我的歌排序较靠前(名字叫《先人的遗梦》,后来在收音机里面听到过)就一直在后台等待着出场,完事之后坐在场内听大家唱歌,杨丹涛、阮琦、巴特尔的《敲开》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一首歌,以至于后来当了歌手还想着从丹涛手里要过来自己唱上一版。本场出场最帅奖应该颁给万苗,最佳效果奖应该颁给张旭。乐队出场就是棒,这场演出可能是大家凑得最齐的一次。 
  片段2:海淀体育馆的一次小聚,和沈庆匆匆赶了去,高晓松的大檐帽和他的《麦克》给人的印象最深。据说他刚从南方回来,带回了那顶大檐帽和这首流浪的《麦克》。 
  片段3:因为学校有了我们这支乐队,就有了外出演出的机会,出去赚外快的机会。那时农工大的东边就是农村,村里有结婚办喜事的就来叫我们一起去热闹热闹,现在想起来是怎么勾搭上的呢,肯定是沈庆这个家伙,因为我业务水平比较低,在乐队内属于业余顶替队员,唱的机会就比较多了,嗓子也就练出来了。 
  片段4:毕业后回到了天津,分配到了一家软线厂,工作为车间实习,三班倒。下班回宿舍做饭睡觉,日复一日,寂寞呀,虽然有了新的朋友新的伙伴,但是校园生活已刻在心里,没多久就跑回了学校,带着《寂寞是因为思念谁》唱给老友们听。   
  卢庚戌、李健、水木年华(1)   
  卢庚戌生于1970年,那年是中国庚戌年。2006年,卢庚戌36岁,他的本命年。转眼间,卢庚戌都已经36岁了。但当年的朋友提到他,还是说小卢当年怎么着,小卢现在怎么着,小卢…… 
  卢庚戌是一个勤奋的人,且坚持不懈。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熟识的人都有点佩服他,特别是当年一起在草地上混,抱着一颗热爱音乐的心却终究也没敢往下跳的朋友。他们都说,扛这么多年,并且扛住了,不容易。 
  2000年,扛了多年的卢庚戌终于出了自己的专辑《未来的未来》。发布会在北京建国门外的罗杰斯餐厅。那时候他的经纪人是个叫彭雅楠的女人,彭雅楠那天和我们这帮朋友说,卢庚戌偷着哭了…… 
  哭了好,夙愿得偿,如果不激动一下也说不过去。不过他其实已经比其他苦兮兮熬着做音乐的人好多了,至少在生活上他没有受那么多苦。作为清华建筑系毕业的人,毕业后混得人模人样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画一张建筑图纸比普通小白领朝九晚五工作一年挣的钱还多——很多人都说好多年前他就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