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会对孩子说话-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早上,乔治来到那个商店,他发现至少有7个叫帕科的男孩等在那里。这些叫帕科的男孩都是离家出走的,他们等在那里,都希望这是自己的父亲发出的回家召唤,都希望父亲能够张开双臂拥抱他们! 

  一般情况下,做父母的都不愿体罚孩子。因为父母的粗暴和专制在孩子身上留下的阴影,往往我们自己就有亲身的体会。这种体会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致永远也难以磨灭。而当孩子因为不堪忍受父母的严厉管教而做出极端反应之后,父母往往又难以承受那些令人痛心的结局。这种结局就如故事中的帕科一样,要么离家出走,要么性格扭曲,充满怨恨。 

  然而不幸的是,体罚孩子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行为,它往往是在我们的忍耐达到极限后,于突然爆发的激怒中,施加与孩子身上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便忘记了平时的克制,而追求即刻的效果:使堆积在我们心中的紧张得到瞬间的松弛,使孩子表现出哪怕一刻钟的顺从。我们暂时满足于这片刻的宁静之中: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但是事后我们又会生活于疑虑和内疚之中,在内心不断告诉自己说:“真不应该这样。但是在当时的情景下,也只有这种解决办法了。” 

  做父母的果真不能体罚孩子吗?体罚孩子真的只有负面效果,而没有安全界限吗?事情当然不会是如此绝对。事实上,有时候,轻微的体罚也是有效果的。只不过,这一效果的好坏要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父母在体罚孩子时,应当如何掌握好自己对于孩子的态度呢?故事中的妈妈的所作所为,相信对困惑于这一问题的父母来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妈妈让两岁的女儿在院子里玩耍。她一再告诫女儿,不要独自跑到外面的马路上去,那样会很危险的。可是女儿总是管不住自己,三番五次地越过栅栏跑到路中央。最后妈妈生气了,她在严厉地制止了女儿后,给哭泣的女儿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鸟和它妈妈一起呆在鸟窝里。鸟妈妈要出去找虫子吃,她对小鸟说,“在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到窝外去呀!”但是,小鸟没有听妈妈的话,妈妈走后它还是跳到了窝外,结果摔到了地上,被一只大猫抓住吃掉了。 

  接着,妈妈说:“妈妈要你听话,不到外面的马路上去,是因为妈妈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就像鸟妈妈对小鸟说的那样。妈妈不想让你跑到街上被车撞着,我爱你,不希望你有任何意外的危险。但是你不听我的话,所以妈妈才会打你,帮你记住这是多么的重要。”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学会对孩子说话>正文回目录
第11节:最不该说的话
作者:黄 莉

  1、你敢连我的话都不听! 

  在如何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传统方式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诉诸父母的权威。这种管教方式习惯于制止父母不希望有的行动,但是却常常忽略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他们把管教的重点放在孩子即将犯错误的中途,所用的语言不但不会制止孩子的行为,相反多半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意欲。 

  用权威来管教孩子的一个典型情景,就是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斥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或者,“你敢不听?”这样的话当然是父母对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但是这是一句强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如果孩子很小,他可能会真有些害怕,也会屈从。但是,若经常对孩子讲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思想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句话的背后的潜台词是:父母所说的话绝对正确,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这种恐吓行为可以使孩子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使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但是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使他们有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的人。 

  因为孩子小,不容易理解父母话中的道理。这时,父母就要耐心地说明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让孩子认同父母的道理,进而知道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不对。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便能养成自己的判断能力。相反,不加以任何解释,不做耐心的说服,只是说:“难道你连妈妈说的话也不听吗?”这样强迫孩子服从,只会使孩子盲目地服从,而并不知道父母在什么地方对,自己在什么地方错。 

  事实上,在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宣泄的时候,这时去管教孩子,也正是孩子最听不进的时候。它的结果也多半是对抗性的,直至以暴力镇压的方式结束。 

  传统的管教孩子的方式有许多弊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流行方式就完全正确。事实上,传统的方式也有不少值得肯定之处。这就是:即使父母知道自己错了,也会毫不犹豫地坚持到底,决不松口。而现在的父母由于受了媒体上过多的有关“问题儿童”的可怕后果的宣染的影响,也由于太爱护孩子的缘故,使得自己在管教孩子时,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这一极端就是:即使我们对了,我们也处于自我怀疑和犹豫不决之中。 

  现在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是之所以会犹豫不决,充满内疚,其原因除了怕过于严厉的管教给孩子带来心理疾患之外,担心失去孩子的爱,也是比较主要的。为了怕失去孩子的爱,有些父母就再也不敢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感到父母对他的爱的饥渴,就会毫不留情地加以利用。结果,不是父母在家里成为权威,而是孩子成了家里的“霸主”。 

  很多孩子都知道如何利用收回爱的方式,来威胁他的父母。他们的勒索手段很直爽:“如果你不……,我就不爱你了”,“如果你不……,我就不喜欢你了”。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不在于孩子对父母造成了威胁,而在于父母感到了有这样的威胁。对于这样的父母来讲,不妨把自己对于孩子的回报看得淡然一些:虽然我们必须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不需要渴求着在一天里,孩子每时每刻都必须爱我门自己。事实上,这也是孩子不可能办到的事。 

  2、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我们已经明白了在管教孩子时坚持原则、说一不二的作用。因此,从孩子一出生起,做父母的就应该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比如,定时喂奶,定点睡觉等。从小就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他们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坚持原则,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坏规则。 

  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就需要不时地提醒孩子,以帮助孩子记住规则。但是,提醒归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直至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使事情变得容易一些呢?动物界有许多有趣的例子,值得援引在这里: 

  有一类梭子鱼特别爱吃鲤科小鱼。如果把这些梭子鱼和它的小猎物们一起放到水槽里,水槽里很快就只剩下梭子鱼。然而,当我们在水槽里放进一块玻璃板,把梭子鱼和鲤科小鱼隔开,有趣的事就发生了。梭子鱼看不见玻璃,每次当它追逐自己的美餐时,都会结结实实地撞到玻璃板上。开始时,梭子鱼会一次一次游向玻璃,撞得晕天昏地。但是时间长了,它就渐渐地不再对自己的猎物感兴趣。最后,它们终于明白了这些小鱼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于是,它们便彻底地放弃了自己的猎食行为。这时,再把玻璃板从水槽里拿走,结果就变成:那些鲤科小鱼竟然可以十分安全地绕着自己的天敌游来游去。梭子鱼再也不想去吃掉它们,因为它懂得了它所懂得的道理: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大型的梭子鱼最后竟然都饿死了,而它所喜爱的食物却仍然欢快地在它们的身旁游来游去。 

  因此,在教育孩子养成遵守规则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捷径可寻。所需要的,就是不断的强化,反复的耐心。然而,我们有些做父母的却好像特别缺乏这样的耐性。当他们遇到孩子不听话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