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70-陈友芝医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登高令,在其膝下陪伴22年,深得恩师青睐,教学有方,精心点拨,深得精华,医道日进,昔日谆谆教诲,耳濡目染,终身难忘。先生所授医术为我医学生涯奠定基石,把治病救人的春风甘露洒向人间。

二、指点门径

毛达文先生长生广颡,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两眉清秀,双目炯炯有神,蕴藏着洞察一切的慈祥之光。言行间总给人有道骨仙风的岐黄圣手之威。行医50多年医术精湛,在中医界德高望重,有幸身为关门子弟,得以真传。踏进了医学门槛。实现了上承祖业,治病行善的愿望。

先生的家住在马市街黄醋园1号,登门拜师的那一天,早上七点钟已走进先生的客厅里,师母为我上了茶,满脸笑容的说:〃坐、坐。〃先生正在书房打坐。

书房的供桌上燃着三支香,满屋清香缭绕,先生双目似闭非闭,双手相合,手心朝上放在脐下,双膝盘起内坐。他闻听了我们的声响,就起坐走出书房,我上前向先生一拜,先生赶忙把我扶起,笑眯眯地说:〃坐下来,今天我们师徒好好谈一谈,人事科跟我说,为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使杏林各医的宝贵临床经验为更多的大夫所掌握,并发扬光大,领导决定你们几位退伍军人由我们老中医带教,并一一作了介绍。先由我挑,你在退伍军人中文化最高,只有你是高中毕业生,学军中学第一期毕业生,学中医最好文化高一点,悟性高才学的好,你在中药房已经工作了三年,药店倌是半个郎中,药性熟是基础,平时你工作积极,肯吃苦,因此我挑中你。〃先生突然停了一下,感叹地说:〃我以前带的几个徒弟,因成份不好都下放到乡下去了,我的几个儿子一个在铁道部,另一个在上海民政局,还有二个牺牲了,毛家没有人接我的班,我们师徒是缘分。我年纪老了,争取在退休前尽快把你带出来,努力啊!友芝〃。〃先生,弟子笨拙,怎样继承中医,弘扬国粹,请先生指点门径。〃先生说:〃医道至精至微,习业贵求精专。古今中外之学问事业,无有难于此矣。若胸无洞见,拘守旧规,不知灵活变通,经治必然功少;须得博览群书,精读精典,简炼揣摩,由博返约,见识卓绝,晓天地阴阳之秘,知五运六气之化,明地土人物之性,临事不惧,沉心定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经治必然功多。

古人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说良相难求,良医难做。良医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既要继承前人经验,又要接受现代的科学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任何一名老中医都是在临床上下过苦功的,步入中医圣殿的门径是识药,求师,侍诊,实践。

识药: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阶段,用药如用兵,准确掌握药性很重要,光靠书本上是不够的,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炮制,品种品名不同,会直接影响疗效。有不少的名老中医是先做药房学徒,从加工炮制到撮药配方,药店倌是半个郎中,药性熟悉,又博览众多处方,再学中医就方便多了。你做过三年药房工作,看过的处方不下20万张,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你一上手随我抄方就很熟练。

求师:'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名老中医很多出自名师之门,有的拜过好几个老师,博釆众长。因为老师把前人传授的经验和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毕生医术传给弟子,这是学医的捷径。

侍诊:随师学医,侍诊抄方是临床学习必经阶段。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从前的中医都是随师侍诊,抄方学出来的。我15岁开始跟香岩先生抄方,整整五年。侍诊时应领会先生临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遣方用药的依据与韵味。

实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父把你领进门,修行却得靠个人。犹如大匠海人,能给人以规矩,却不能使人巧。良医、名医成才来自实践,来自勤苦。平日读书临证,两不可废。满师应诊时要学习孙思邈'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白日诊病,夜间还要读书,研究病症,反省诊治失误。在医学生涯中,以勤补拙,用诚生智,功夫不负有心人,日积月累,我看你日后必成大器。〃

我听从师训指点门径,全神贯注,竟忘记了时间。师母悄悄地走进来说:〃我看你们谈得介起劲,连吃饭都忘记,已经12点半了。平时你先生言语不多,今天他特别高兴。这段时间先生下班回来曾跟我说起:友芝这个徒儿灵光,跟我抄方二个月,我才报了第一味药,他就能按照我的思路把处方都开出来,可见他早几年在配方部已经用心啄磨我们的处方。〃

师母是杭州人,烧的菜清口入味,色、香、味具全。先生带我走到楼下的餐厅,八仙桌上摆着青菜、红烧肉、黄瓜、茭白、黑鱼,刚坐下身,又端上来二只大螃蟹,每只足有半斤,一只圆麒,一只长麒,八只脚朝天放在中央。师母给先生倒了一杯绍兴加饭酒,说:〃先生啊,平时没什么嗜好,上班一壶龙井茶,晚饭喝一杯加饭酒,吃菜很简朴,就是喜欢吃螃蟹。来,来,先吃蟹,醋渍渍。〃我说:〃师母的菜烧得太好了,比早上先生讲《内经》阴阳五行还要妙,看:二只蟹一雌一雄,一阴一阳,《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开头就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内经…金匮真言论第四》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桌上的菜:青菜色青,属木;红烧肉色赤,属火;黄瓜色黄属土;茭白色白,属金;黑鱼色黑,属水,木火土金水,五行齐全,这叫阴阳五行大席。师母的菜真是妙在其中,把整个宇宙都搬到桌上,徒儿哪有这么大的胃口。〃先生与师母听我这么一说,都哈哈大笑起来,〃说得好!说得好!真是学以致用,现烧现卖。〃

吃完中饭,先生拿出二本书递给我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先看一下《阴阳五行》这本书,再学《内经》概念就清楚多了。〃我捧着书走出了先生的家门,一路上在想,千万不能辜负老师的厚望,恩师用心良苦,真是望徒成龙啊!

三、医乃仁术

我常在师父家用餐,几乎桌上都有螃蟹。师母告诉我:说起螃蟹是有来由的,民国16年,菜市桥河下有个叫张阿水的,五十岁取妻,生了一个独养儿子当命宝,三岁那年患了温病,高热不退,抽搐不止,昏迷不醒,跑了几家医院,看中医、西医不见效。父母急得走投无路,半夜子时,张阿水敲门请师父救治。春寒料峭,细雨绵绵,师父披衣急急赶到 病家,仔细切过脉,说:〃有救!有救!〃从药箱取出至宝丹为小孩灌服,又开了处方:石膏 羚羊角 淡芩 银花 青龙齿 全蝎。不多久患儿抽搐渐止,睁开眼喊〃妈妈〃,张阿水高兴极了,第二天一大早又去药店配方给小儿服用。两天后,小孩热退神清。张阿水高兴之余又为付不起药费及出诊费而心中内疚。先生说:〃治病行善是应该的,免了,免了。〃此后,张阿水经常送螃蟹来,缸里的蟹从洠Ъ涠瞎O壬雷鲂∩獾娜思揖忱眩吭陆嵴识级喔坏闱O衷谡虐⑺懒耍姥有∶沧鲶π飞猓愿桌锏捏π反舭逵械摹

先生经常告诫我:〃医乃仁术,攸关人命寿夭。为医者当具仁爱之心,以治病救人为首务,急病人所急〃。前人拜师学医,为师送与弟子三件礼物:一双草鞋,一把雨伞,一盏灯笼。意即不论路程远近,刮风下雨,白昼深夜,都当克服困难,前往出诊。若人请客吃饭,许是客套,你可不去;若相请看病,须即刻前往,不得推拖,否则延误病情,致病家伤怀。唐代医家孙思邈是注重医德的典范,其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明代江瓘曰:〃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无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

治病救人,行善积德,乃祖训、宗训、师训,千年遗风,一脉相承。

四、韬光讲大黄

跟随恩师毛达文抄方侍诊的几年里,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菩萨圣诞,九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