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佘安率部赶到预定的扎营地点时,天色已经快黑了。刘宗敏没有让他安生扎营,早就派了一队马兵过来袭扰。东宫侍卫营胜在步卒,虽然以长枪阵打退了贼兵,却是追赶不力,没能取得值得称道的战果。

营寨刚刚扎好,尚未来得及修建工事,天便下起了雨。这雨越下越大,到了后半夜几乎成了瓢泼大雨。这样的情形下,莫说是火器,就连短兵相接的贴身战都打不起来。然而按照操典,佘安不敢放松警惕,仍旧派出探马、伏路,一应岗哨俱全。

刘宗敏的确想过来个夜袭,还没出发便得到消息,说是斥候与官兵的夜不收屡屡相遇,想来对方是加强了戒备防范劫营。既然如此,刘宗敏便也不愿意再去碰钉子,白白消耗了自家士气。

然而真正让他头疼的问题还在后面,等到明日天明,到底是打汝州不打?若是雨下个不停,又该如何攻城?如果不打汝州,难道就在这里耗着?粮草又该如何筹措?不管怎么说,眼下都是在“敌境”之内!

同样一场大雨,李自成也是深深发愁。他已经着手退兵山中,将郏县城让给了孙传庭。如今雨下这么大,孙传庭若是回不去,自己的人马难道就露宿山中这么耗下去?无论打回郏县还是退兵襄城,岂不都把佯败坐成了真败么!

第129章 英雄乘时务割据(3)

“什么!粮道断了!”孙传庭躺在帐幕之中,手抖得厉害。这些日子的军旅奔波,日夜不眠,让孙传庭染上了风寒,没事时便躺在床上办公。作为一个传统文人,他会养生却不会健体,一旦脱离了平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就每况愈下。这也是许多文臣在朝中身体健康,一旦出差办事便会疾病缠身的缘故。

陈永福连忙道:“督师,昨夜大雨,新粮道两旁的山体不稳,落下巨石,截断了道路。早上派了人去排除巨石,但这雨……恐怕三五日内是得不到粮食了。”

孙传庭重重靠在床头,长叹一口气。他好像命中忌水,上次也是在郏县,也是因为下雨,导致原本的胜局变成了糜烂不可收拾的败阵。时隔一年,老天爷竟然又来这一手!不是说连年旱灾么!为何我孙传庭一来,就如同天漏了一般呢!

“汝州那边有何消息?”孙传庭硬挺起一口气问道。

“汝州那边尚未有什么消息传来。”陈永福应道。

孙传庭心上仍旧放不下,故作轻松道:“也不指望有什么好消息,能够没有坏消息便可。陈总兵,依我之见,还是得回兵。”

“即便要回兵,也不能现在就回。”陈永福微微摇头。

“等攻下郏县,有劳总兵镇守县城,我领秦兵先行回头打通粮道,驰援皇太子殿下。”孙传庭道:“若是国本动荡,你我皆是万死难辞其咎啊!”

陈永福皱眉不语。他知道肯定不可能全师而返,但他希望自己带河南兵回去打通粮道。原因无他,面对李自成这么一头猛兽,谁都希望退到二线。一道两丈高的城墙,绝对拦不住李闯亲自带领的流寇精锐。

“秦兵人多,”孙传庭看出陈永福的纠结,“留下守城怕是会粮草不济。”

总兵白广恩手下几乎都是火车营,大雨之中无法发挥战斗力,留下守城纯粹是白费粮食。孙传庭知道留守官兵肯定军心不稳,但眼下这种情况,当然是宁可让河南兵不稳,也得保住自己一手操练出来的秦兵。

所谓丢卒保车,丢车保帅,岂不就是眼下情形?

陈永福知道孙传庭的言下之意,只是不甘心自己被热丢弃,仍旧不肯表态,帐中顿时一片冷寂。

“报督师!将军!汝州有信使来!”门外卫兵高声报道,打破了帐中的冷场。

孙传庭咳了两声:“传进来。”说罢便起身穿衣。

陈永福帮着扶了一把,便把目光投向了进来的信使身上。

那信使磕过头,上前递上皇太子殿下给孙传庭的书函。孙传庭先解释一句自己身体不好,方才坐在床上拆阅书信。其中自然是朱慈烺让他稳定军心,不要顾虑后方的意思。同时也说了所有京师来的公文圣旨,都会先过汝州,让他只管放心去打。

孙传庭这才长舒一口气,将书函递给陈永福,等陈永福看了之后,方才苦笑道:“国本英明,但为何每次都与咱们都意见相左呢。”

“殿下发这封书函的时候,想来还不知道新粮道已经毁了。”陈永福也十分无奈:“不过好在殿下愿意替咱们抗住京师的催促,也算是保全了督师。”

孙传庭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自己都有些不知所措了。大明虽然是重文轻武,但在战败惩罚上却也一样“重文轻武”。武将战败,最多斥责,然后许其戴罪立功。文臣若是打了败仗,轻则免职,重则下狱,相比曾经的优渥待遇实在是从天落到地。故而同样是方面大员,此战若是失利,陈永福不会有什么惩罚,孙传庭却只能回京把牢底坐穿。

“但咱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回的程度。”孙传庭道:“军中缺粮,难道能就地种出来么?”

“郏县也不会有多少粮食。”陈永福无奈道。

谁都没指望郏县有粮食,所谓打下郏县就地因粮单纯偏偏下面卖命的卒子罢了。李自成在郏县那么多天,走得也不甚匆忙,若是还会留下粮食,除非这些天的雨都下进了他脑子里。

随着军阵迫近,郏县终于一鼓而下。军中当即派出收粮队,最终却只从百姓手里征来了大军一日的口粮,以及瘦骡弱驴十余匹,根本吃不了两天。若是这还要硬熬着不退兵,无须李自成来打,自己就先溃散了。

孙传庭进了破败不堪的郏县县城,街道上见不到人。地上连青石板都没有,统统被送到了城头用来守城,此刻满街泥水,让人走起来更为费力。只看了这萧瑟的街景,孙传庭就不愿意在这里久留。若是不能追击李闯,也只有回头先打开粮道了。

只是回头就要面见太子,两番抗命,恐怕少不得尴尬。尤其是刘宗敏围兵汝州,这更让孙传庭心中没底,好像时刻心中都有一只小耗子,不停在撕扯他的心肺。

……

“殿下,这样大的雨,打不成的。”陈德在一旁忧虑道。

朱慈烺听着外面的雨声,道:“的确,这天气实在太遭,就是赶路都得暂住脚步,何况打杀。”陈德见太子仍旧是明理的,心中略略放松。朱慈烺却又道:“不过老天爷从来公平无私,我军不能在雨中作战,难道闯贼就可以么?我军的操练、配装、伙食,哪件不在闯贼之上?如果一下雨就跟流寇一样打不成仗,我何必花那么大价钱养军?”

陈德一噎。

的确是这个道理。东家雇人,有的人一个月二两银子,有的人一天就能拿二两银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就是因为一天拿二两银子的人能够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东宫侍卫营各种待遇稳压闯贼一筹,若是不能在关键时刻显示出过人的战力,那不是白吃了东宫的饭!

道理如此,但事实却未必如此。

陈德从朱慈烺的思路轨迹中挣脱出来,一五一十道:“殿下,从外面传来的消息看,东宫侍卫营能够跟闯贼的中权亲卫对阵而胜,实在算是天下强军。可就算是强军,也不能逆天而行啊。”从陈德知道萧陌要跟闯贼的亲卫军打野战,他就心中打鼓。若是随便来一支军队都能有这样的战斗力,那闯贼也不可能成为天下大患。

谁知东宫侍卫队竟然赢了!

这支第一次踏上战场的军队,竟然赢了横行天下的闯贼中营!

虽然刘宗敏不在,但能够被选入中权亲卫的将领,难道会是没打过仗的初哥?难道会是个庸才?

这份胜利已经让陈德格外惊讶,绝不相信东宫侍卫营还能再来一次奇迹。

“我东宫侍卫营强的是纪律和操典,弱在缺乏沙场经验,拘泥规矩缺乏应变。”朱慈烺想起了报告上的那声意外炮响,补充道:“加上操典并不周全,执行力度不够深入彻底,所以说是天下强军还是为时过早”

“能打败中权亲卫,就算是左镇也未必有这个信心。”陈德倒是由衷佩服,而且他也要了步营操典去研读,对于太子所说的“不周全”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份操典除了没有规定士卒上几回茅房,其他所有的事都规定明晰了。

朱慈烺却知道这只是自己闭门造车搞出来的东西,用在训练上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一旦接敌。尤其是在“敌占区”作战,层出不穷的问题会让这份操典暴露出千疮百孔的真面目。而且就算士兵严格执行操典,也会因为能力不足而无法达到实际需要。

比如那个木寨的防备问题,这明显是探哨的侦察经验不足的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