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是白总兵广恩将军的家丁!快开门啊!”城门下的家丁不依不饶地喊道。

王将军看了一眼,缩回头,随口吩咐道:“来人,去把吊篮取来,放一个上来。”

擅开城门是可以砍头的重罪,即便是这位王将军也不敢做出这种莽撞事来。想来这是常识,身为总兵家人怎么会不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长夜漫漫捉个妖也是一桩趣事。

自称是白广恩家的家丁很快就被吊了上来,一看到王将军盔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将军!求您大发慈悲,开开门吧!”

王将军用佩刀捅了捅他,平静问道:“你家将军亲临都叫不开这道门,懂么?说说,怎么回事,大半夜的赶什么路?”

那家人左右一晃,见自己已经被手持长枪的官兵团团围住,突然放声大哭道:“将军,您就放我们过去吧!李贼已经打到潼关了!”

王将军心中震荡,面上却如同被风霜冻实了一般,从牙缝里挤出声音道:“李贼何日攻城的?如今在何处?”

“我们出来的时候李贼还没攻城,不过后来有家人追上来,说是昨日一大早李贼大将马世耀就攻打潼关了!”那家丁哭道:“现在也不知道潼关如何了,我家老爷一生坚毅骁勇,肯定冲锋在前,说不定现在……呜呜,老爷啊!”

王将军转过身,径自往城楼里走去。他轻飘飘甩出一句话:“别嚎了,我不说开门,这西安城的门就开不了。”

“求将军开恩啊!”那家丁刚喊出口,声音已经被北风吞没。

王将军回到城楼里,身后亲卫纷纷跟着进来,立刻就将这片不大的地方占满。诸多军将呼出的热气,也让这冷冰冰的世界多了几分热度。

“昨日打的潼关……”王将军在自己的将座上坐定,“谁去打探一下,闯贼如今到了哪里。”

“末将愿往!”标下站出一个精干汉子,振声应道。

王将军点了点头,道:“速去速回,路上不可耽搁!”

“遵命!”

门开,北风冲了进来。门后的亲兵用力关上了门,截断了这股冷风的退路。

王将军坐在座中,闭目养神,仿佛老僧入定。他心中却是翻腾不已:李自成终于叩响了潼关大门。

放在一年之前,他期待李自成的大军早些来,是为了上阵杀贼,搏一个封妻荫子的功勋。而如今,他已经不相信明君贤相的神话了。他的部署每天都有人冻饿而死,而朱门之内的秦王竟然一毛不拔!整个陕西谁不知道他家财万贯!可他就是可以忍心看着军士们冻死饿死!还有什么必要为这群姓朱的卖命!

……

“拉我上去!军情急报!”西安南门之下,有人纵马而来,高声喊道。

城上的守军都还没睡,听到呼声连忙放下了吊篮,将下面那个身穿明兵服饰的人拉了上去。在那人暴露在灯火之下时,城头守军颇有些意外。原因无他,此人身强力壮,身上胖袄干净整洁,与满城关尽如乞丐一样的守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是东宫侍卫营的!”那人取出自己的印信:“左军部夜不收。”

关楼里出来个识字的把总,仔细勘验之后确实无误,方才陪上笑脸道:“这位兄弟辛苦,要不里面坐会儿,暖暖身子?”他是想打探军情,也好方便有个准备。寻常探马看在火炉烈酒的份上也不会拒绝,只是这个东宫侍卫却格外不近人情。

“军情在身,能耽搁么?快给找匹马,我这就要走了!”夜不收急道。

“听口音大哥是榆林的吧?”有人用榆林口音来套乡情。

这夜不收正是跟着孙传庭出关的秦兵,重新整训之后方才又干上老本行。对他这样出兵在外,太久没有听到家乡消息的人而言,只要碰到个老乡就会忍不住攀问几句。然而此时此刻,东宫操典中的军纪却在他脑中回响。

“快备马!少废话!”他板起脸,便呵斥着边往楼下跑去。

这份紧急军情终于没有耽搁地送到了秦王府。

正在值班的东宫秘书终于等来了叫醒皇太子的机会,在侍卫的陪伴下进了太子寝宫。朱慈烺坐在床上,接过军情急报,里面白纸黑字写着:“十二月初三日午时,贼破潼关。”

“是夜不收碰到了潼关来的军报,急忙带回来的。”值班的幕僚解释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叹道:“李自成这回追得真紧,昨日午时破的潼关,那现在该到渭南了吧。”

渭南在潼关与西安之间,两两之间都差不多是两日行程。李自成的中权亲卫多有马兵,行军速度还会高一些。不过也正是因为有马,所以夜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路况和视力不佳,马在夜里很容易折断马腿。

“既然李自成来了,那咱们就走!”朱慈烺披衣而起:“召集东宫侍卫营把总以上军官军议!”

“殿下,明日拜祭张子的事……”

“照常!”朱慈烺振声道。

……

十二月初四日,晨,有雾。

浓雾中打出了大片旗帜,浩浩荡荡仿佛看不到尽头。

渭南知县杨暄,山西万全卫人,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这是他在渭南的最后一年。只要过了今年,或是升迁京中,或是平调地方,都不会继续留在这里。然而此刻,杨暄只能站在城头,让冷风吹散他所有的念想。

李自成要攻城了。

昨日潼关传来消息,说是陷于流贼。当天夜里就有溃兵朝渭南涌来,天知道他们怎么能跑那么快。兴许是走了不为人知的小道,也或许是压根没等贼兵攻城就逃了。

身为知县的杨暄守土有责,自然不会开城放行。那些溃兵在城外掠杀一番便纷纷往西安逃去。杨暄召集城中子弟,亲自上城墙督战,准备御敌。他配着常年挂在书房里辟邪的宝剑,努力在风中站直身子,嘴唇干裂,看着这股能够将整个渭南夷为平地的力量。

轰隆!

炮声响起,旋即又追来闷雷一般的鼓声。

闯贼攻城了。

“杀贼报国,便在今朝!”杨暄抽出宝剑,斜斜指向天际,高声喊道:“愿随我赴死者皆我兄弟,皇天后土共鉴之!”

“杀贼报国啊!”子弟们慷慨激昂,随着杨暄高声喊道。

突然之间……

贼兵分成了两股,一股径自朝西门而去。

杨暄从未上过战阵,颇有些惊疑,不知道闯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举人开门献城啦!王举人开门献城啦!”

远远传来县衙衙役的呼喊声。

渭南县城就如同漏了水的小船,登时被这蓝灰色战袍的闯营战兵灌满。

只是片刻功夫,杨暄身边已经再无一个站着的人了。他因为穿了官服,被贼兵认出是县令,反绑了双手押到李自成面前。

杨暄见了独眼的李自成,闪过了千万个念头,最终却落在“杀身成仁”四个字上。他想自己寒窗苦读,竟然只做了一任县令便再没有施展的机会,更是悲从中来,破口怒骂道:“王命诰!你这吃里扒外的逆贼!你不当人子!李自成!你这贼汉!你害得自家祖坟被毁,你家祖宗因为你在地下永受刀割火烧之苦!你这天诛的贼鸟……”

“杀了。”李自成轻轻按了按新作的黑色棉布眼罩,心中暗道:可惜还是个进士官。

第164章 雨过不知龙去处(2)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初五日,晴。

徐惇从秦王府后门出去,一如昨日来时那般不惹人瞩目。

很快就有两个精壮汉子从后面跟上了他,正是徐惇所谓的兄弟,也是朱慈烺认为的黑社会。黑社会在华夏文明体系中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因为从最早的封建时代开始,圈养门客、死士、私人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如果做得大了,还会受到天下传颂,齐国的孟尝君就是例子。

直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或明或暗地抑制这种豪强之风,后世皇帝才渐渐明白过来,这种任用私人的做法实在是君权的天敌。就朱慈烺而言,如果一个企业内部有人搞小团体,基本是要独立的前兆。一旦这个小团体首脑跳槽,就会带来连锁反应,绝对是人力资源部门的灾难。

即便不是跳槽,小团体也会将大集体的利益顺位置后。就如眼下的大明,那些士绅难道不爱这个任由他们挖墙脚的朝廷吗?当然爱!只是他们更爱自己的家族,爱自己田土,爱自己的美妾罢了。既然大明的顺位被降到了后面,那么为了前面更重要的东西,投降李闯也好,剃发易服也好,不都顺理成章了么?

然而徐惇却是个特例。朱慈烺清楚意识到这是自己权力范围之外的领域,已经不是一纸政令可以解决的了。如果徐惇忠于东宫,要想让他高效办事,只能赋予他更多的事权。如果徐惇日后羽翼丰满,成为大明教父,那也只能在限度内允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