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一个一日日像是走入刑场的人来说,这种喜庆的色调就成了折磨。

如今折磨终于远去,朱慈烺再看大太监们的红色蟒袍,也不觉得刺眼了。

这分微微开朗的心思,让那些真心关爱太子的人十分容易就感受到了。周皇后早就哭肿了眼睛,恍惚之下还以为自己眼花。

已经数月没有见面的弟弟妹妹也出现在了坤宁宫,只是不见父皇崇祯。

朱慈烺上前向母后行礼,落座之后接受弟弟妹妹们的行礼,一一拜回。

周后早就按捺不住一腔思念,从饮食到衣着层层询问,无微不至。

朱慈烺就如同回到了前世面对董事会质询时的状态,精力充沛不厌其烦地讲述在宫外的生活。周后早年也生活在宫外,甚至还有传闻说她在潜邸作信王妃时还跟崇祯一起微服私游,此刻谈起民间疾苦,颇有共鸣。

只能在一旁听着的两个亲王,一位公主,却是瞪大了眼睛,对于完全不同于宫中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畏惧。

“如今市面上已经又有了人气,不过恐怕与天启年间还是没法相比。”朱慈烺无心道。

天启年间,周后还是信王妃,一时不知想到了什么,沉默不语。朱慈烺也意识到这么说有些不妥,如此岂不是显得自己老爹治国水平低劣么?就连首善之区的生活水平都下降那么多。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朱慈烺望向两个弟弟,顺便教育道:“己巳之变时,京畿人口被屠掠一空,京师中几乎人人戴孝,户户居丧。去年临清被屠,运河堵塞。今年京师又爆发了鼠疫,死者甚重,所以光景的确不如天启年间,更别说万历太平时候了。”

定王慈炯如今十三岁,已经到了略略懂事的年纪,听哥哥这么一说,脸上也流露出了些许悲戚。永王慈炤是去年才加的王号,如今才十一岁,虽然相隔两岁,但终究不能理解“死生”之事,仍旧一脸懵懂。

倒是大妹妹坤兴公主听得小脸煞白,道:“听皇长兄如此说来,我才知道父皇母后感念民生吃长斋的心意。”

朱慈烺望向妹妹朱媺娖,见妹妹眉清目秀,虽然谈不上什么天生丽质,不过却在五官遗传了父皇崇祯的优点,未来也不会长残,绝不辜负后世人们请了赵雅芝那样的神仙姐姐来扮演她。

对于这位名声比自己还大的坤兴公主,也就是满清说的“长平公主”,朱慈烺接触得并不算多。虽然一母同胞,但朱慈烺在宫中的生活主要是宅在书房里写作阅读,为日后出宫做准备,不可能成日往坤宁宫跑。

“你我生在天家,这些事是该明白些的。”朱慈烺一副老成的模样。他两世为人,看着这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与其说是妹妹却更像是女儿。

周后被儿子的老成逗笑了,岔开笑道:“你出宫一趟,倒是越发有天家的威仪了。”

“儿臣只是狐假虎威罢了。”朱慈烺陪笑道。

一时间气氛融洽,只是很快便走进来一个女官,在周皇后耳边低声说了两句。周皇后脸上的笑容很快就凝固了,道:“知道了,你下去吧。”朱慈烺见母后面色不佳,连忙问道:“母后,出了什么事么?”

“你父皇还在与大臣议事,走不开了。”周皇后遗憾道。

朱慈烺从内心中来说更希望能够见到崇祯,当即起身道:“儿臣只想着父母一体,先来拜见母后并无过错。却忽略了如今儿臣身负防疫事权,臣字当先,该先去觐见父皇陛下的。”

周后闻言,这才面色稍霁,道:“见了你父皇之后还要再转来,我有事与你说。今晚能住在宫里么?”

“若是父皇陛下并无其他差事,儿臣回禀了防疫之事便转来。”朱慈烺没有把话说死。

周后听了却十分高兴,道:“快去快回,我这就让人去把寝宫给你收拾出来。”即便太子不在宫内,端本宫里也是日日有人清扫,不敢怠慢。所谓收拾,无非是铺上新的被褥,焚香熏室,驱赶虫蚁。

朱慈烺辞别了母后,由两个弟弟和大妹妹送到宫门口,打起东宫仪仗往文华殿走去。这也就是家里太大的苦恼,从坤宁宫到文华殿,少说也有一里半两里路,虽然不用朱慈烺自己步行,但被人抬着更加觉得心焦,恨不得自己下来跑。

现在就算是跑步过去,这点路也不过几分钟的事,而且还不会气喘吁吁。不得不说,自从出宫之后,可以敞开了锻炼身体,朱慈烺的体格明显有了增益,甚至能看到隐隐的肌肉线条。

朱慈烺很羡慕那些能够在深宫中锻炼身体的穿越众,姑且不说安全问题,光是管教婆婆扣一顶“失仪”的帽子下来,就是贵为皇子也得乖乖跪香受罚。尤其别说跑步,就连走得快点都会被人指摘。礼不下庶人,从这点上来说庶民子弟倒是更快乐些。

朱慈烺又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除了永王慈炤是田贵妃所出,定王慈炯、坤兴、昭仁两位公主,都是周后的子女,与自己是真真正正的亲人。这几个孩子如今年纪都不大,若是日后跟在自己身边,倒是可以给他们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就是危险也比较大。

因为没有考虑太过沉重的问题,朱慈烺觉得路途也近了许多,转眼已经能够看到文华门了。

王之心得到了先一步消息,已经等在文华门前了。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真正的内相,以他的身份地位完全不用自己出来迎接太子。然而现在太子可不是一般人,有传闻说东宫侍卫非但敢杀小官,就连国公都不放过。

就在王之心隐约看到东宫仪仗要迎上去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出来,回头一看,却是司礼监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王承恩。

“王公公,”王承恩奉承笑道,“可是去迎东宫的?正好同去,同去。”

王之心也满脸堆笑道:“真是巧了,竟与王公公想到一处去了,岂能不同行?”

二位中官大珰热情得就像是至交好友一般,联袂上前,等候东宫仪仗过来。

一个收敛神情,一个振衣展服,就和要面见皇帝一般无二。

第73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6)

王之心与王承恩作为司礼监头号与二号太监,排名上有先后,势力上却没强弱。王承恩虽然位列王之心之下,但他依照惯例兼着提督东厂的差事,丝毫不弱于司礼监掌印了。

两人见了东宫,热情得让朱慈烺十分不习惯。他虽然不曾叫过王承恩“厂公”,但以往碰到了,还是得做出一副尊敬老臣的模样,哪里像现在这样被二位大珰抬这么高。

“皇爷在与谁说话?”朱慈烺问道。

“是陈老先生大人。”

原来是陈演。

朱慈烺应了一声。明朝的官场还不流行称呼长官为“大人”,只有首辅可以享受“老先生大人”的待遇。一般来说,“大人”还普遍是对父母尊亲的称呼。

“莫非又有什么事了么?”朱慈烺随口问道。

皇帝接见大臣所谈的内容是不可能外泄的。

就如夏天不可能下雪一样。

然而正处于小冰河期时代的夏天的确也会下雪,所以皇帝与辅臣的谈话自然也可能泄露出来。

“其实也事关殿下。”王承恩胆子大,先说道:“是关于成国公袭封,还有定国公、英国公推荐殿下掌管京营的事。”

“唔,”朱慈烺点了点头,“还要劳烦两位王公公,帮我看看陛下何时召见。”

“殿下请在偏殿稍坐。”王之心笑道:“老臣这就去看看。”

文华殿左右有本仁殿和集义殿作为配殿,还有个跨院叫传心殿,是经筵开始前祭拜孔子的地方。朱慈烺小时候有段时间就是在本仁殿读书,如今故地重游倒是也有些意思。只是他还没来得及进去,就听闻班号声响,原来是皇帝结束了面对,首辅陈演要准备出宫了。

不片刻,王之心又转到朱慈烺面前,道:“殿下,陛下有旨意,请您在主敬殿入见。”

朱慈烺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疑惑。主敬殿是文华殿的后殿,一应规制与文华殿相仿。就功用而言,一般是崇祯听完讲课之后接见大臣的地方。既然文华殿能用,崇祯一般很少去主敬殿,可以免去搬来搬去的麻烦。

天子哪怕上个厕所,也是十分复杂的事啊!

朱慈烺沿着穿廊信步到了主敬殿,门口自然有大汉将军、内侍把门通传。等传来召见的传报之后,朱慈烺才能一本正经进去,丝毫不因为是皇帝的长子就有什么特别待遇。

这就是礼,将人分离别类。

再见到崇祯的时候,朱慈烺颇有些不习惯。

虽然只是不到一个月的分别,但刚过而立之年的父亲就已经头生白发,在昏暗的烛光之下显得萧瑟老迈。

崇祯例行节俭,乃至于宫中灯火蜡烛都要严格控制。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