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道家内丹理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者,任也,乃生生不息之元气也,黑道督脉总领吾人生之气脉,〃,任督二脉犹吾身太极之两仪,黄道犹吾身之无极;以形而下者言之(以医学论),任脉乃行于胸腹部之正中之一线,总一身之阴经,乃阴脉之海,督脉乃行于背正中之一线,总督一身之阳经,乃阳脉之海,黄道乃行于人身正中之一线,位于任后督前之正中虚空一窍。所以说黄道处于人身正中之中一线,犹天空中之黄道焉!而任督二脉及其它经脉乃黄道之妙用也。故《皇极阖辟证道仙经》曰:〃此窍初凝,即生两肾,次而生心;其心如藕,其梗中空外直,拄地撑天〃,古圣说得如此亲切明白,奈何愚者不悟!此黄道可为线者之说三。
 2 
              
  黄道中脉辩
黄道中脉辩
为窍者,以宇宙万有皆同一太极所分,共具此一窍也。故黄道以窍而名者,称之为〃祖窍〃、〃玄关〃、〃黄中〃、〃玄牝之门〃、〃黄庭〃等等。实际上不管千百种异名如何,说穿了皆含有一个〃中〃,一个〃一〃的意思。所谓〃身内不是,身外亦不是,执于身体亦不是,离开身体亦不是〃,也就是张三丰祖师所说:〃大道从中字入门,……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以上乃就初步下手功夫而言及〃黄道〃之含义,所谓凝神于气穴者是。至于《天仙心传》所言:〃顶光下照至眉间,至心间,然后引入黄中〃,已乃是从有形之中开始进窥无形之中矣。
为穴者,〃六阴之下,一阳来复〃之处也,又言炁穴者是。何以言之?以上既知功夫初步下手是〃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故此〃人天合发,中中合一〃之后,必〃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有〃一阳来复,药从窍生〃之验。以位置言之,此一阳生“处”,正人天合发之处,谓之炁穴,亦黄道之别名也。另外,因此黄道一线乃先天隐藏之所,不杂凡后,所谓黄道乃仙道,赤黑为人道,故黄道之一线各处亦有不同作用存焉!黄道一线之正中者,谓之〃黄庭〃,故南樵子曰:〃此夹脊双关一窍,在人背脊二十四节上下之正中。〃闵一得祖师犹恐后学不明,而误会在督一线,故深示之曰〃在夹脊前,中脘后。〃若论其作用,丹经:〃乾坤交媾罢,一点落黄庭〃,庶几近之!黄道一线之下者,谓之炁穴、下丹田;黄道一线之上者谓之泥丸宫、上丹田。
按:由此可见,气穴、任督乃后天向先天转换之工具。道终不可见,不可察;先天一炁亦不可见,不可察。可察者,非道也,非先天一炁也。故气穴、任督不可或缺也,乃后天之“中”,此“中”乃自然客观之“物”,非想象观想之愿力幻化而成也!!故此后天之“中”亦不可以观想、存思等以念观念、执着识神用事而运炼之!否则,何以趋向先天大道,摄取先天一炁!?
故黄道可为无形之线,亦可为有形之线;而线之中又可为穴、窍;穴、窍之中又可“发动”变为球、点。皆谓之黄道,以其有〃黄〃〃中〃〃道〃之义故也!
为点者,此一阳者之来,如露如电,似黍米之珠;以极小,故言〃一点〃;以极灵,故曰〃一阳〃,又曰药物。此药物纯是先天,不杂凡后,方可从炁穴中而生起。世人只晓气穴,而不知炁穴,故先天大道、太上心宗日晦!吾人有此形躯,乃是后天,而炁穴纯是先天,若舍此后天,纯从先天下手,则无从措手,变为无为消极之无情外道,类于禅宗,终落空亡!驻世神仙李泥丸云:〃智者趋向禅宗,获坐脱立亡之效,终落鬼趣,离道远矣。〃故须从凝神调息于后天之中气穴下手,以进火、炼药,借任督等之阴阳转换来中和,使后天还返至先天,以至先天之先!
3、黄道之作用
中华丹道之学问,建立在太极两仪之基础上,故以线论,赤黑及奇经八脉与后天内呼吸已总摄千千万万一切之脉道及其一切变化,所谓以简御繁者是。不似陈氏所言密宗之脉,杂而多端,繁琐而无当。故两者之高下,不待辩而明矣!=
至如无形无象之黄道,更无论矣!所行纯乃先天。
有必须注意者:凡凝神、进火、采药、退符皆在任督或其它相关部位,如气穴、山根、天目、夹脊、百会、阴跷、脐外寸径、鼻外寸径、头顶外寸径等;而阴阳交生之物则归于黄道,如:下丹田(即炁穴、地心、灵谷)、中丹田(即人心、应谷)、上丹田(即天心、天谷)等!若在黄道中,如下丹田等凝神进火,必夹杂凡后,如同以污泥填塞崆峒仙境也!古今许多丹士未得真师传授而不知此理,故累修累泄,炉鼎累筑累塌,另人浩叹!!〈有必须注意者,所谓上、中、下三田,非以方所尺寸定,乃是指“心息相依、神气合一”的层次不同而所成之不同“状态”,乃虚无中来、自然形成的客观之“物”,非观想幻化而来。
黄道比喻谷仓,任督及身外等则是谷物所产之处与运送至仓之线路。为便于说明任督与黄道之关系及作用,再举例说之:众所皆知,我人所饮之食物,先经口齿之咬嚼,再依食道之传送,继以胃之消化,最后方进入小肠以吸收。食物由口至胃者,谓之后天;经胃消化后可供小肠吸收者,谓之先天。口、食道、胃则比之任督等经脉与窍位;小肠则喻之黄道。食物若不经咬嚼消化,通过手术割开腹部与小肠,直接放入之,其害如何,可以概想矣(要不了几次,必死无疑!)!因此初修者不经任督,直通黄道,是如同以污泥填塞崆峒仙境,其害如何,亦可概想。是以黄道乃结胎、哺乳、脱胎、神化之所(故绝不可夹杂凡后);任督为凝神、进火、采药、烹炼、退符等下手用功之处。注意!注意!!
 3 
              
  黄道中脉辩
黄道中脉辩
所以黄道最大作用,乃沐浴、结胎、哺乳、脱胎、神化,乃无为而无不为,丹书所谓“无功功里自施功”也。将黄道一线分为上中下,其作用亦各有不同。之下称之炁穴、下丹田、地心、灵谷,乃结丹结胎之所;之中称之黄庭、中丹田、人心、应谷,乃温养哺乳之所;之上称之上丹田、天心、天谷、泥丸宫,乃脱胎神化之处。此乃以人体自身论及者,但非有尺寸方所可定,皆自虚无中来,自然炁生而方显,自然神觉而方成。
若跳出吾身言之,则更有妙义存矣!况且,丹道之修炼,从未有可执于身内阴阳而成功者,执于自身阴阳乃叶文叔之流也。现再释之:万啓型仙师曰:〃夫人有三心,天心,人心,地心;于身内言,天心生精,人心生血,地心生气;天人混化言,天心应乎天元,地心应乎地元,人心应乎人元;是以世身一致,三才一我,深造虚寂,内感三元,世身俱化于一炁中。闵真曰:'大地生人,龙虎无量',第以见与不见为可、否!唯在深耕置种,假幻勾玄。〃此南宗心传,太上法裔!故三丰云:〃除开这肉团心,尚有这三个真心,有人识得么?〃此黄道第二大作用也:使我三心应乎三元,天人合一,以行三才卵守,世身混化之功;进而生道合一,形神俱妙。
4、小结
进而申之:黄道几与道等同。故其〃位置〃凡与〃中〃为一者,皆以黄道该之!中者,有身中有形之中,亦有天人合一之中,有一线之中,有一点之中,亦有一时一刻之中,等等,故可为点、球、线等〃有窍位〃可指者。故黄道之位置与密宗之中脉不同,举凡中脉所指一切位置,已包涵在黄道〃有形〃之一端范畴内也,如点、球、线者是!黄道位置更有超越处!是中脉所不能表现的,如天元清修之〃玄关一窍〃、龙虎大丹之〃玄牝之门〃、夫妻双修之〃阴阳门户〃等等!故不可以中脉为黄道,纵令其位置有相通处,但中脉仅为黄道之一端而已,虽沐猴而冠,如人若似,然终不可名其为人也!以上仅就黄道位置而辩及者。
若就其〃妙用〃而言:凡于〃中〃为一者,皆可以黄道该之!故丹书有称其为黄婆、元神、真意等妙用者!
若就其〃妙有〃而言:凡于〃中〃为一者,皆以黄道该之!故又称之为药物。
凡举一切,一言以蔽之:皆不脱中黄妙道也!亦即〃中〃、〃黄〃、〃道〃、〃太极〃等乃黄道之本体,故,如〃妙有〃、〃妙用〃、〃妙窍〃等,举凡一切,依本体立名者,皆可以〃黄道〃目之。
而密宗所谓中脉,未有如此妙义,察即一切妙义,不过仅落在〃黄道〃之窍位妙义之一端上。岂有〃黄道〃如此圆融广博包涵一切哉:不但有〃中脉〃所指之一切,且更有黄婆、真意、元神等一切妙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