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合集)作者:刘心武-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及时地知道,他身边这个汉族女子家族里的情况,那么这样的私事,就由李煦来帮他处理。你说康熙对李煦、曹寅他们有多信任。
  那么这个陈氏,虽然没有找到什么过硬的档案资料,证明她确实是曹寅向康熙推荐的,但是我的推测也并不离谱。为什么?就是因为后来发现,曹家和陈氏所生的一个康熙的皇子来往甚密,这就是我在前几讲里提到的允禧,就是康熙的第二十一阿哥。允禧还留下了他亲自题写的一个匾,我在前面也给你讲过,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匾挂在哪儿呢?恭王府里面。当然,这个恭亲王指的是咸丰皇帝的兄弟,晚清的那个王爷,这处地方在康、雍、乾时期由谁居住,还需要查找资料,也许,允禧一度住过?允禧题的那个匾上,写了哪四个字呢?“天香庭院”。你不觉得惊心动魄吗?在这些字眼上,难道一律都是巧合吗?天下有这么多巧的事情吗?怎么就巧来巧去,全巧一块儿了呢?这就说明,《红楼梦》的生活真实,和它的艺术真实当中,都有很多证据证明,现实中的曹家,和乾隆二年死去的这个老太妃关系密切。因此在小说里面,就写成了这个样子,就是这个老太妃薨逝以后,她的后代,对小说里面的贾家会如此尊重。
  我说到这儿,你可能又一头雾水。她的后代,我记得我在讲北静王的原型的时候,讲到过。北静王的原型,他的名字,来自于乾隆的一个儿子,叫永。前几讲可能过去比较久了,现在咱们回顾一下。小说里面,北静王叫什么名字啊?叫水溶,“永远”的“永”去掉一点,念什么啊?念水;一个玉子边一个“容易”的“容”,去掉玉子旁当中的一竖,变成三点水,念什么啊?念溶,对不对?所以,水溶这个名字,显然就是从永那儿过渡过来的,是不是啊?那么,你会说了,那不是永吗,永跟允禧,有什么关系啊?永后来过继给了允禧,成为允禧的孙子,明白了吗?小说里面,北静王的形象、气质,主要就取自于允禧,名字取自于过继给他的孙子,北静王是这两个人物综合起来的艺术形象。所以说小说里面,写贾家和北静王两家,在老太妃薨逝以后,他们所歇息的院落,贾家住了上院,占据尊位,北静王的少妃、太妃,甘愿住下院。小说背后是生活的真实,你现在明白了吗?他们家之所以最后能有一个允禧,有这样的荣华富贵,喝水不忘挖井人,当年谁给您推荐到皇宫里来的呀?你光是长得漂亮,没人推荐,你不也就在那儿自己憔悴到底吗?是不是?显然就是曹寅,和李煦一样,轮流地给康熙送江南美女。曹家所推荐的陈氏,也生了孩子,而且这个孩子,二十一阿哥后来还长大了,封了王,就是允禧。小说里面他就演化为北静王的形象。
  通过这些分析,你也许能够大体同意我的推断,就是说,《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应该就是讲的乾隆二年的故事。在乾隆二年,没有其他的任何一个康熙的妃嫔,或者宫里面跟康熙有关系的、有名有姓的女子薨逝,就只有这么一个,实际生活当中是熙嫔,小说里面叫做老太妃的薨逝。而乾隆为了团结皇族,表达他对祖父的尊重,为了向官员百姓表现他如何提倡孝道,当然,更是为了显示他继承祖业的合法性,就为这位熙嫔大办丧事。这成为那一年里开初的一桩大事,书里写贾母等去参与祭奠,也写在年初,完全合榫。所以,你看书里虽然石头自己说,我写的这个年代无考,但是脂砚斋就说了,大有考证。我就根据脂砚斋的指点,考证了一番。
  那么第七十回到第八十回,写的就是乾隆三年的事情。这个我也有证据。在现实生活当中,到乾隆三年的时候,曹家的情况就不是太好了,自身还撑得住,但是他们家亲戚就出事了,曹家的一些靠山,就从坚硬的石头山化为冰山了。
  曹家当时有两大靠山,一个叫做傅鼐。傅鼐是什么人呢?傅鼐一生宦途,他的官运是起起伏伏,可以叫做波澜壮阔。但是,这个姓傅的和姓曹的有什么关系呢?是曹寅的一个妹妹嫁给了傅鼐,懂了吗?因此这个傅鼐,应该是曹雪芹的什么啊?他的祖父的妹妹的丈夫,是祖姑丈,他祖父的妹妹应该是他祖姑。当然现在的人不太论这个,我看下面有个小伙子直乐,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关系没那么复杂,三姑六爷不知道是谁。但是在过去那个时代,那是很近的亲戚。傅鼐的仕途,细说起来很复杂,概而言之,就是在康熙朝的时候,很不错;在雍正朝的时候,一开始遭到打击,因为你知道雍正,凡是他父亲喜欢的官员,他都不喜欢,但是傅鼐这个人,在做官上有一套权术,他就尽量让雍正皇帝感觉到,他是无害的,所以到了雍正晚年,政局比较稳定以后,雍正又起用了一些过去他冷淡过、甚至打击过的官员,其中包括傅鼐,雍正把他提升了。
  到了乾隆朝,乾隆元年的时候,傅鼐得到重用,就做到尚书一级了,他当了兵部尚书,还兼刑部尚书,那可是非常大的官啊。但是,到了乾隆三年的时候,傅鼐出事了,得罪乾隆了,乾隆就整治傅鼐,不但罢了他的官,还让他入狱了。入狱以后,他在监狱里面就真的病了,病得不行了,皇帝又发慈悲,让他回家,用今天话说,叫“保外就医”,他就死在家里面了。是不是很悲惨?当时曹家这么重要的一门亲戚,就出现了这么个很糟糕的状况。
  那么还有一门亲戚,离曹雪芹就更近一点,就是曹雪芹他的祖父曹寅的女儿,嫁得比他祖姑更好。嫁给了谁呢?嫁给了平郡王,成了平郡王的正室,也就是成了平郡王妃。那么这个女子,跟曹雪芹是什么关系呢?就是他的姑妈嘛!他这个姑妈也很争气,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怎么叫争气啊?就是你嫁到人家,你得生孩子,生男孩,这是非常重要的。曹雪芹他这个姑妈就给平郡王生了世子。什么叫世子?就是在清朝,皇帝生的儿子可以叫皇子,更多的情况下叫阿哥,皇子再生孩子就叫世子,世代的“世”,就是说,皇族的血统世代往下传流。那么曹雪芹这位姑妈生的这个世子是谁呢?就是福彭。
  那么福彭又是谁呢?福彭是乾隆的发小,乾隆当皇帝以前,当然不叫乾隆了,那时还没有这个年号,乾隆原来叫弘历,弘历小的时候读书,谁是陪读?福彭。他为什么是陪读呢?因为他是王爷家的孩子嘛,世子陪皇帝的孩子,陪阿哥读书,这很正常。两人关系非常好,乾隆那个时候就爱写诗,乾隆的诗集自己刻印,谁写序啊?福彭写序。所以乾隆当了皇帝以后,你估计福彭会怎么样啊?当然官运亨通。福彭最后当的官就比尚书还高,等于内廷一个总理事务的职位,核心政治集团里面的成员,得到非同小可的重用。
  但是再好的关系,因为它是一个权利关系,利益关系,也会出现裂痕。到了乾隆三年的时候,福彭跟乾隆之间就失和了,福彭就被人参了,乾隆就拉下脸,不论什么发小不发小了,就要有关机构去查他的问题,福彭就危了。本来福彭是曹雪芹的表哥,关系多铁啊,曹家有这么大的靠山,日子多好过。但是到乾隆三年的时候,情况就不妙了。我说这些,你可能又不耐烦了,大概在想,光说这些历史上的事,干嘛啊?你说的这些情况,书里面有没有反映啊?书里面有反映。在第七十回到第八十回,曹雪芹写得很聪明,他没有写贾家直接受到打击,但是贾家自己就窝里斗了,外面的还没有杀进来,自己家的人就跟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那个时候,真实的生活中,确实是曹家还没有直接受到打击,虽然他们的权贵亲戚出了一些问题。当时曹家还混得过去,可是他家的背景开始出现问题了,靠山开始融化了,那气氛也就紧张起来。把现实生活的真实气氛反映到小说里,在《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头,从那段文字,你就可以感觉到,外部的紧张气氛蔓延到了贾府里面。
  有人总是不注意读这些内容,一位红迷朋友就对我说,你讲《红楼梦》,你老是讲过场戏!你讲的那是《红楼梦》吗?我也就问他:什么叫过场戏?怎么来读《红楼梦》?他是受过去的一个思维定势的影响,过去通行本的影响太大了。《红楼梦》又多次被改编成戏曲、戏剧、电影什么的,改编过程中,把很多东西全给排除掉了。它排除掉有它的道理,尤其戏曲,它的艺术特点是大写意,它不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