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合集)作者:刘心武-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八十回,影影绰绰出现了很多“月”派人物,比如冯紫英就是其中的一个活鲜鲜的人物。这个人物,作者对他的刻画比较多,出场后给人印象深刻,性格活跳,暗场出现也有好几次。在脂砚斋的相关批语里面还有很有意思的话,有一条批语它是这么说的,它称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为“四侠”。它又说,“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传真写照”既是一个审美性的评价,也是一个透露各人生活原型的话语。它所点出的这“四侠”很有趣,身份、性格完全不同。倪二排第一,倪二是什么人呢?市井泼皮无赖,放高利贷的,记不记得啊?这个人在《红楼梦》的书里面是很跳色的,一大堆贵族家庭的人物当中,忽然出现这么个人物。这个人物显然不会只在小说里面出现那一次,不会只有一个借给贾芸银子的行为。而且在关于倪二的那段描写里面,醉金刚倪二他最后跟贾芸怎么说啊?把银子给了贾芸以后他说,今晚就不回家了,他的意思就是说,你给我家里带个信儿,如果家里有事要找他,到马贩子王短腿儿那儿去找,书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物的称呼出现呢?你翻一翻书,是有的。我认为这都不是闲文废笔,王短腿作为这个政治派别最底层的一个角色,在八十回后也应该是有戏的。冯紫英排第二,这个角色就不消说了,他是一个贵族公子,神武将军冯唐的儿子,和贾珍是铁哥们儿,和贾宝玉、薛蟠也好得不得了。第三个侠是柳湘莲,此人却又是另一路人物。柳湘莲是破落世家的飘零子弟,这个人多才多艺,还会串戏,文武双全,是一种存在于民间的边缘人物;他既可以和贵族府邸发生关系,也可以和乡间野民混在一起,是一个身份很暧昧的人。比较令我意外的是脂砚斋把蒋玉菡也列为四侠之一。蒋玉菡说难听点是一个戏子,说好听点是一个优伶。这个蒋玉菡不是一个普通人物,他原来是在忠顺王府里面,为忠顺王唱戏的,可是后来他自己自觉地跑到北静王府,成为北静王所心爱的一个戏子,而且更后来为了不让忠顺王府找到他,他在京东二十里地的紫檀堡置了庄院隐居起来。前八十回里,他的形象显得柔媚有余,估计在八十回后,他一定会显露出其性格的另一面,会有比较惊人的侠义行为,否则,脂砚斋不会把他列在“红楼四侠”之中。
  你想,脂砚斋她读了八十回以后的全部的已经写好的文字,她就告诉你,有“红楼四侠”,而且这四侠居然是四个身份如此不同、反差如此之大的人。这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这意味着在“月”派势力方面,通过小说你可以感觉到,它纠集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不同人等,构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立体推进的力量。这四侠应该是杀死贾元春的那支力量里面最活跃的人物。
  但是,在真实生活当中,“月”派最后没有成功。估计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冯紫英的原型这伙人,他们之所以在春天跑到潢海铁网山打围,就是为了勘探地形,进行演练,为他们在一旦皇帝出来打围的时候行刺做准备。第二十六回写冯紫英的那段戏,在八十回后,一定会有所呼应。
  我这样推测并不离奇,因为据清史专家考证,后来乾隆之所以扑灭“弘皙逆案”,确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弘皙私设什么内务府七司,或者仅仅从语言上表露出一点野心,而是他已经纠集了一批人,确实是在乾隆离京出行的时候,营造了一次谋刺事件。但是他们没有成功,乾隆在扑灭这个事情之后,销毁了有关档案,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因此小说里面这样一些影影绰绰的情节,实际上还原为真实生活的话,都是一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书里面的冯紫英始终感觉到有人盯梢,所以他说“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就显然是指在那次预谋行动当中,几乎就要被皇帝查获,但是他们逃脱了。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没说,他的警惕性高是对的。因为你要知道,在他宴饮的时候旁边还有妓院的云儿,云儿是个妓女,妓女所交往的人非常杂,他不得不谨慎。
  你如果读得细,你还会发现,在写到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到荣国府里,问贾政、贾宝玉索要蒋玉菡的时候,贾宝玉起初耍赖,说不知琪官二字为何物,那长史官就冷笑道:“现有证据,何必还赖?……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于是为了免得那长史官再说出别的事来,就只好交代出蒋玉菡的去向。初读这一段的时候,我朦胧觉得,是因为贾宝玉腰上系着那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被那长史官看见了,所以长史官指着他的腰那么说。后来一细想,再重读,白天汗巾子是系在大衣服里面的,根本不可能被长史官看见;何况书里前面交代得很清楚,那天得到那条汗巾子以后,晚上睡觉的时候,贾宝玉就将它换到袭人腰上了,袭人醒来发现后,很不乐意,就把它扔到一个空箱子里去了。这就说明,长史官来之前就掌握了这个情报。那么,那天在冯紫英家饮酒唱曲,冯紫英说什么也不肯解释“大不幸之中又大幸”,他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但就是那么谨慎,贾宝玉跟蒋玉菡互换信物的事,还是被忠顺王府派的探子探到了。因此,在表面平静的吃喝玩乐的日常生活后面,“月”派和“日”派的权力较量,是多么紧张激烈啊!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都是这种权力斗争造成的,她们的命运一样悲惨,一样是政治角力的牺牲品,都值得我们叹息,而曹雪芹塑造她们的形象,也正有这样的目的。
  我通过这么多讲,把《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的二钗讲了一下。一个讲的是秦可卿,我花了很大力气;最近几讲,我讲的是贾元春。请你注意,我所做的研究不是人物论。我是把秦可卿这个人物,当做一个朝里眺望的窗口,一道最重要的门槛,一把最灵便的钥匙,去探究《红楼梦》这座巍峨宫殿里面的奥秘。我要达到的目的,不是仅仅去给你分析秦可卿,或者仅仅分析一个跟她同属于扯动贾府命运两翼的贾元春,我的探索将涉及金陵十二钗当中的几乎所有人物,首先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当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都有谁呢?你是心中有数的。我会在下一讲里面,首先向你汇报我自己对哪一钗的研究成果呢?我将向你讲述我探究妙玉的命运的心得,愿我们在下一讲愉快地再见。



  第十九讲 妙玉入正册与排序之谜


  通过前面各讲,我对金陵十二钗中个人命运与政治联系得最紧密的两个人物——秦可卿和贾元春——的生活原型进行了细致的探索。有红迷朋友问我:你讲的倒也大体上自圆其说,但照你这么分析,《红楼梦》的文本里隐含着那么多的政治因素,是否就可以做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的结论呢?我告诉他,我的看法是:《红楼梦》里有政治,曹雪芹有政治倾向,但是,曹雪芹又终于超越了政治,把《红楼梦》写成了一部超越政治的奇书。比如,在第一回里,作者通过空空道人检阅《石头记》的心得,明确指出:此书“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大旨谈情”“毫不干涉时世”。“奸佞恶邪”对曹雪芹及其家族的打击刺激是深重的,艰难时世中曹雪芹的感受是丰富强烈的,他写这部书时,内心里被这些因素所煎熬,对这些,我们是应该理解的。但是,曹雪芹却以伟大的艺术力量,从痛苦中升华出理想,他没有把《红楼梦》写成一部表达政见的书,而是通过贾宝玉以及金陵十二钗中许多女子的形象,表达出对人的个性尊严的肯定,宣布个体生命有追求诗意生存的神圣权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特别是在二百年前的封建王朝的社会环境里。
  我认为,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妙玉这个人物的设计与塑造,就特别凸显出曹雪芹对政治的超越。如果说秦可卿和贾元春身上的政治色彩太浓,那么,妙玉身上的政治色彩却很淡。政治,主要是个权力问题,所谓政治倾向,就是你究竟喜欢由哪种力量,喜欢由谁来掌握权力的内心看法。超越政治,就是对权力分配不再感兴趣,就是认为不管你是哪派政治力量,作为权贵,你都不能以势压人。这样的想法,当然就比拥护谁反对谁的政见高一个档次了。妙玉这个人物,就体现出曹雪芹从政治意识升华到了对社会中独立人格的关注,值得我们好好探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