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合集)作者:刘心武-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生活才算符合圣贤规定的礼数,年纪再大,那就还得再做减法,灭绝人欲,以增女德,啊,贾母受刺激了,她看了就脱口而出,说我们老婆子,越发该往马圈去了!大家想想,经受过这样的刺激以后,贾母还可能让这么个矫情的女子,这么个让她觉得自己只配去住马圈才能维系住女德的年轻姑娘,成为她的孙子媳妇,跟她的心肝宝贝活凤凰宝玉,聚在一起过日子吗?我认为,这以后,贾母心里那架天平,就更不可能朝宝钗倾斜了。
  但是,到头来,二玉还是没能结合。宝钗呢,她得到了人,却没能得到心,人家心里吟唱的是: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脂砚斋在批语里指出,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她很早就把八十回后的结果透露了出来,那就是二玉的婚事到头来还是不行,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究竟为什么二玉这两位有情人,终于还是成不了眷属呢?
  我认为,那是因为,有比儿女婚配更紧迫的事情接连袭击贾府:八十回后,节奏加快了,写到贾家的败落。而在这个过程中,当第一波打击来临时,贾母就因惊吓加重了原有的病情,死去了。贾母一死,黛玉就完全失去了依靠,宝玉的婚事,王夫人就可以一手操纵了。贾政在政治旋涡中,本来就惶惶不可终日,哪有很多心思来考虑宝玉娶媳妇的事,王夫人跟他说宝钗很好,他本来对宝钗也有好感,至少没有什么恶感,又是亲上加亲,双方知根知底,没有反对的必要,当然同意。薛姨妈不消说遂心如意,宝钗自己呢?应该是一种复杂的心情。真想看到曹雪芹八十回后的文字,看他如何写宝钗在那样一种情况下,由家长包办,嫁给了宝玉的心情。那是很难写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曹雪芹又会写得入情入理,令读者掩卷喟叹不已。
  高鹗续书,一般人都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和魂归离恨天,在他笔下,黛玉是那样死去的。但是,经过对曹雪芹前八十回文本的分析,参考脂砚斋的批语,有的红学家指出,曹雪芹笔下的黛玉之死,不是那样的。
  在高鹗的续书中,直到宝玉出家以后,宝钗还活着,而且她还给宝玉,给贾家,生下一个后代。这个跟贾蓉、贾兰同辈的人,如果真有,按曹雪芹的设计,应该取一个草字头的名字。请大家注意,现在我们写贾兰的“兰”字,因为是用简化字,显示不出繁体字的兰花那个“兰”字上面的草字头了。曹雪芹他设计贾家各辈分的男人,是严格地按偏旁取名的:贾敬那一辈是文字辈,连女性也跟着那么取名进入排行,如黛玉的母亲叫贾敏;贾珍那一辈是玉字辈,前面我提到过,祭宗祠的时候,有个古本里写的是,玉字辈由贾玫打头,那应该是贾琏的哥哥,他只出场一次;底下,就是草字头的一辈,高鹗续书,应该给宝玉的儿子取一个草字头的名儿才靠谱,可是,他却取了个名字叫贾桂,木字边,这很奇怪。他写后来贾兰和贾桂都参加科举考中,因此贾家兰桂齐芳,重新走向繁荣富贵,这肯定是跟曹雪芹的构思满拧的,跟第五回的一系列预言背道而驰。
  那么,跟着问题就来了,如果说高鹗笔下的黛玉之死,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那么,八十回后,曹雪芹写黛玉之死,是怎么设计的呢?有红学家认为,黛玉是沉湖而死的,这可能吗?宝钗嫁宝玉后,生孩子了吗?宝玉出家后,她是依然活着,还是死去了呢?下一讲里,我们再一起讨论。


  第二十九讲 黛钗结局之谜


  前面我引用过一条脂砚斋批语,说到三十八回,全书就超过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见她所看到的曹雪芹的原稿,全书不到一百二十回,可能是一百零八回或一百一十回。八十回后,要用二三十回来收束全书,可见,情节的流动一定会加快。我估计,首先,会写到元春的惨死,那对贾府当然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彻底地伤了元气。紧跟着,就应该是贾府的第一次被追究,可能就被抄了家,大家应该都还记得,第七十五回,写到了荣国府为江南甄家藏匿财物,甄家被皇帝查抄,他们居然跑到都城贾家寄顿罪产,这是严重违反王法的,而贾家也就替他们藏匿这些本来应该交给皇家的东西,当然属于胆大妄为。元春死后,这事被皇帝发觉,就重点针对荣国府先进行了一次惩治——那是顺理成章的,应该出现这样的情节——荣国府就先乱起来了。贾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本来就有了病,加上惊恐,就死了。再后来,皇帝会发现,贾家的问题不仅是替甄家藏匿财物,他们家根本就属于“月派”政治集团,原来他们家藏匿秦可卿的事情,已经给予过宽恕,让那女子自尽了结,对外还允许说是正常死亡,允许大办丧事,后来因为元妃的关系,对待他们家一直很好,万没想到,三个年头过去,发现这家人竟然还跟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残余势力勾结在一起,参与谋反,那还了得!于是,新账旧账一起算,宁国府藏匿秦可卿的事情,旧事重提,原来的宽免作废,诸罪并究,当然,藏匿皇族罪家子女的罪过最大,因此前面第五回写下预言——“造衅开端实在宁,家事消亡首罪宁。”荣、宁两府,在第二波打击中,就呼喇喇大厦倾,昏惨惨灯焰尽,秦可卿的预言也就化为了活生生的现实,贾府的人是各自须寻各自门,树倒猢狲散,家亡人散各奔腾。那么,在大厦倾倒的前后,有不少的人,是被迫寻到了死亡之门,前面第八回里还有两句诗,记得吗?很恐怖,叫做“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而黛玉和宝钗就是在狂风暴雨中先后陨落的两位红妆。
  黛玉这朵凄美的芙蓉花,应该是陨落在宝钗那朵冷艳的牡丹花之前。
  上一讲末尾,我已经分析到,贾母一死,黛玉顿失靠山,她跟宝玉的结合彻底无望,她活着已无盼头,没有了生趣,只能是以死了结。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写下很多伏笔,预告八十回后,她的死亡原因,以及死亡的方式。
  根据第一回里面所写到的,二玉的一种命定的关系,作为天界的绛珠仙草,黛玉下凡,是为了向先她一步下凡的,在天界于她有雨露灌溉之恩的神瑛侍者,也就是荣国府的宝玉,来还泪的。那么到了黛、钗合一以后,到第四十九回,曹雪芹就写到,宝玉说,大概意思是,你这人,每天总要哭一会子,才算完了一天的事。黛玉就说,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当时宝玉还说,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曹雪芹写得很巧妙,他等于是告诉读者,下了凡的二玉,并不自知他们在天界的身份和关系。但是,根据命运的设定,下凡后的黛玉,她那个眼泪,跟别的凡人不一样,却是有一定的总量的,那个总量,应该也就是在天界被灌溉的雨露的那个量。因此,黛玉那个话,你还记得吗?其实就是告诉读者,绛珠仙草对神瑛侍者的还泪,剩余量是越来越少了,那么,一旦泪尽,当然也就是完成了偿还灌溉之恩的任务,就要再回到天界去了,也就是说,人间的黛玉,她的生命就结束了。尽管这以后,书里还写了几次黛玉哭泣流泪,但她将泪尽而逝,这是文本的神话式预先设定,后面一定会这样来写的。
  从人间凡人的角度来看,黛玉体弱多病,第三回她一出场,就是那么一种身体面貌怯弱不胜的状态,她的不足之症,是一望而知的。当然,曹雪芹塑造的这个形象,虽然病态,却极有美感,叫做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虽非健康美女,却又胜似健康美女,宝玉爱她,固然首先是心灵相通,但对她的外貌风姿,也确实是为之倾倒。第二十五回,写宝玉、凤姐被魇病重,薛蟠也来探视,古本里有一句,说他忽然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后来的通行本全把这句话删去了,可能是觉得通过薛蟠的眼光来写黛玉的美,不恰当,似乎是玷辱了黛玉,其实,我觉得这一笔很重要,否则,会有读者觉得宝玉对黛玉外貌风度的欣赏,不过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罢了。有了这一笔,就可以知道从纯客观的角度看去,黛玉之美,也是足能令人惊魂的。但是,黛玉多愁多病,毕竟是个问题,第三回黛玉说自己打小从会吃饭时起,就吃药,从未间断过,眼下还在每天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