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龙闯北极-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该镇原是以淘金和旅游业为主。近年由于淘金潮已过,改行以捕鱼为主。此地
原有空军及陆军基地各一处,对全镇的经济影响很大。现两处基地已渐渐封闭不用。
镇民只好面对生活事实,另谋出路。

    镇上有两家中国餐馆,但都是韩国人开的。罗姆港虽小,但一般用品的购买,
尚称方便,只是价格比美国本土贵许多。如果所需物品在街上买不到,可直接向安
克雷奇厂商订货;如能赶在中午前电话购货,则当天傍晚就可在机场取到货。

    看着自1900年就耸立在此的古老天主教堂,望着仍保持着纯真脸庞的镇民,想
到由于外来文化渐次的侵蚀,此种在人类心底中盼望的善良与纯朴,是否永远会在
你我之间消失呢?心灵不再交织,渐渐的不再侧耳倾听内心的声音了,人们或许就
是如此逐渐放弃共同的梦想吧?我觉得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可悲的。

    这里的人虽然贫穷,但都拥有一种清晰的价值观,是拥有高度尊严的人。我不
是什么文化或人类学者,只是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绕着走过来观察了几天而已,
实在是没有任何资格做什么类似结论似的言论。只是想到今后外在的机制慢慢渗透
进来,使得他们那种自豪感无法再自信的发挥,一向以来的价值观也逐渐崩溃,那
么他们身上将会发生何种事情呢?想到这里,心情不仅变得有些怅然起来。


    前线传真:从巨轮更替看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


    中国极地考察从1984年至今,共组织了三次冠以“首次”的重大考察活动,即
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赴西南极乔治王岛创建长城站、1988年中国首次东南极
考察队赴拉斯曼丘陵创建中山站、1994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
这三个“首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鄂栋臣都参加了,可以说是中国极地考察
事业突飞猛进的见证人。

    3次考察中乘坐的是3条不同的万吨巨轮:向阳红10号、极地号和这次的雪龙号。
三轮变迁,鄂栋臣认为可以看成是中国极地考察事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㈠ 建长城站,向阳红10号没进极圈已满身伤痕

    1983年中国决定派出第一支考察队远征南极半岛地区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
考察基地时,承担这一远航运载任务就自然落在“向阳红”10号船上。因为它是当
时中国最大的一条海洋科学考察船,全长150米,宽50米,排水量15000吨。但当时
担心它是“文革”时多快好省的产物,船的强度能否经得起南极环境的考验,连总
设计师心中的底数也不大。因此,向阳红10号去南极是带有一定风险性的。然而,
根据当时的国力也只能这样,于是,又采取了两项防备措施:一是暂且选在运输难
度相对较少的乔治王岛地区(南极圈之外);二是派出海军的J121打捞救生轮护航。

    向阳红10号的船体也确实单薄。鄂栋臣回忆说,走在半道上,储存在油就漏了
出来。整个一层走道全是油,大家赶紧端着脸盆全出来了。记得风浪大时,坐在船
舱里常听到“哐铛”的巨响。船长告诉说,这是巨浪冲击船体钢板时,像洋铁箱一
样一凹一鼓弹出的响声。

    “我亲眼见到向阳红10号在南极半岛的别林斯高晋海遇到特大风暴时,船上甲
板被折断的一条长长的裂缝以及床尾部倒塌的钢架。”解放日报的李文祺提到那次
经历仍心有余悸,风速每秒38米,涌浪波长50多米。船员们咕咚咕咚地灌白酒,并
拉着他说:“老李,你也喝点吧,一会儿船要是沉了,不会觉得痛苦。”李文祺说
这是他第一次南极考察记忆最深刻的事。返航时路过西风带,船被无情的海浪颠倾
38度时,一声巨响,架在船顶铁柱上一步偌大的天线如斧砍似的断了下来。

    中国首次南极建站科考,虽说全队安全载凯旋而归,但向阳红10号却是带着满
身伤痕返回黄埔港的,自此它再也没有执行过南极航行任务。


    ㈡ 建中山站,极地号历尽风险死里逃生

    第二年,即1985年我国向芬兰购得一条要“退休”的万吨巨轮,这是芬兰劳马
船厂1971年制造的一条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 我国投资750万元改装成极地号
抗冰船。1986年10月25日首航南极,共完成6个航次。

    极地号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1988年底进入南极圈,在东南极
大陆上建立中国第二个考察站时,是由极地号执行的。鄂栋臣参加中国首次东南极
考察队赴拉斯曼丘陵创建中山站,乘坐它途经南大洋浮冰区时,船头的钢板被坚硬
如石的冰块撞破一个1米直径的大洞, 但由于它有双层甲板,照样安全穿过普里茨
湾。

    但它毕竟史能抗1米厚的浮冰, 并无破冰能力。鄂栋臣回忆说,1989年初建中
山站时,我们的船差点被冰山打烂。当时,我们坐的是极地号抗冰船,没法破冰,
被隔在离岸很远的地方,面对拉斯曼丘陵几米厚的陆缘海冰一筹莫展。20多天过去
了,大家都很着急,1月14日晚上,船趁着涨潮,从冰缝里挤过去,靠到离岸500米
的地方。船上组织敢死队,正准备强行卸货。我是16名先遣队员之一,先上了岸。
忽然,听见拖拉机一样的轰响。一个十几平方公里大、几百米厚的小冰山从大冰山
上滑下来,向船冲了过去,溅起的水花像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一样升上天空,卡车
一样大小的冰块不断飞到岸上。

    我们十几个人一起跪在岸边,对着被挤在冰缝中的船号啕大哭。我们以为船上
100多人全完了。 事后知道,当时的船长魏文良察觉了冰山冲下来的前兆,命令船
起锚,主机发动。这救了大家的命。船被冰山向前冲了200多米,挤在岸边的冰上。
否则,船必翻无疑。自此,中国的极地考察者们认识到:中国极地事业要发展,没
有破冰船不行!


    ㈢ 首行北极,雪龙号走南闯北稳如陆地

    1994年中国第一条破冰船——“雪龙”号诞生,标志着中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又
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雪龙号原是乌克兰赫松船厂1993年建造的一艘B1级破冰船,中
国购进后,投资3100万元改装成极地运输船,极地号由此完成了使命。

    雪龙号主机13200千瓦, 167米长,21000多吨的排水量,出征北极之前,以完
成4个的南极航次。海洋考察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卫星导航、卫星接收云图、
卫星通信,配备齐全的现代化装备,虽说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破冰
船相比差距还很大,但回头看,应该说,完全是今非昔比了。

    “这次我有幸乘雪龙号,也是我第三次乘中国第三条极地巨轮赴北冰洋考察,
确实有着全新的感觉。船上提供考察队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每个队员都
有自己的E…mail网络通信地址,图书馆,游泳池,桑拿浴,体育场,24小时热水供
应等等。而且,身在破冰船,心有安全感感,无论发生什么海况冰情,似乎像生活
在陆地上一样稳实。”鄂栋臣说。

    另外, 海洋4号进行过一个航次的南极考察。向阳红10号、极地号到雪龙号,
短短15年的三条巨轮更替升起,从南极驶向北极,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从起
步到腾飞、高速发展的缩影。


    前线传真:国产直升机上了雪龙船,这玩意可靠吗?


    雪龙船巨大的机库上方,是一个有十几平方米的飞行控制室。由于年久不用,
其中的设备已经老化成为一堆废铁。一上船,中科院大气所的几个人就看上了这个
地方,他们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把这个控制室改装成了大气分析实验室。

    此次北极科考之前,中国已派船进行了15次南极考察,除首次南极科考外,一
直租用国外直升飞机。这一次,国产飞机是如何飞上雪龙号的甲板上的呢?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条件保障处的胡全功是这次租用直升机的经办人。
他说,中国第一次次南极考察时,带过海军的一架超黄蜂大型直升机,停在向阳红
10号的平台上。当时感觉飞机太大,不灵活。而且,跟去一个机组,十几个人,占
据了有限的科考名额。这些机组人员要求太高,吃饭得要求飞行灶,考察队觉得十
分麻烦。从那以后,中国南极科考主要租用澳大利亚或加拿大的直升机。或是在中
山站的前一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