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众生凭业往生,找到了投生之处,上一期的生命便彻底完结,而以上期色身之形出现的中阴身,也会跟著湮灭了。

 

在死亡与新生之间,中阴的存在,显示了心识与习气的存在。但是由死到生的时间长短,就视乎众生个别的因缘与业力了。

 

对世间较少执著的众生,能较快舍弃一期生命的中阴,依业往生,开始新的生命。

 

较愚痴执著的众生,却会为死亡与中阴的幻象所迷惑,以致耽搁了轮生的时间,滞留于阴界,成为所谓迷鬼了。

 

(十一)转生与前世的记忆

 

众生既然轮转生死不断,为什么他不能随意记忆从前各生的事情呢?

 

善男子,众生从前各生的经历全皆贮藏于第八阿赖耶识里,只是这些记忆对现生没有用处,于是,它便潜藏于八识之内,并不浮现于末那和意识之中。

 

事实上,转生人间的众生,若是前生的记忆,与今生相通,昭然若揭,那么,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为什么呢?

 

因为,今生的记忆若与前生不断,众生便不能摆脱过去,不能扮演全新的角色,过全新的生活。却因从前的经历背境、男女尊卑、善恶贤愚之别,及与相识众生现在关系的改变替换,而起极大的不便和尴尬,以致众生无法真正地接受业力的果报。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不断的记忆,实有害而无益,妨碍了因果业报,令新的生命经验不能出现。

 

但是,一期生命终结后,从前各生的经历便能随意活现于目前了。

 

第十章  魔

 

(一)一切凡愚皆著的内魔

 

什么叫做魔呢?

 

善男子,——切损害他人的性命,阻碍他人行善事、走正道,令他人的智慧解脱不能增长的,都叫做魔。

 

魔有很多的类别,如五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善根魔、禅魔、善知识魔和菩提法智魔等。

 

这些魔全从自身而起,与他人无涉,能由自己调伏,令不生起,因此,全叫做内魔,与不由自己控制的外魔有别。

 

善男子,众生能凭自己的色、受、想、行、识,作许多魔事,使五蕴成为罪恶的渊薮,障蔽正道,损害自己及他人的慧命。因此,作魔事的五蕴,便成五蕴魔了。

 

众生终日作业不息,恒作善业恶业。若作善业则受福报;若作恶业便受恶报,使自身恒受业力驱策,轮转于六道,没有止境。这样能障碍修行正道,损害自他慧命,使解脱难得。因此,业报便成一种魔障,这就是业魔了。

 

有些众生,心记忆体有很多邪念,对人与事,多存轻慢怀疑,不生敬重。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的慧命,不能长进。因此,这坏心肠便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心魔了。

 

众生是四大假合之身,寿命有限,终有—天坏灭,复归尘土,对世间及出世间的事业,因时间短促之故,能起障碍,更使众生恒在死亡恐怖之中。这样,死亡便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死魔了。

 

有些众生,执著自己诸根端正,稍有善根,便起自满之心,不复精进修行,更求上进。由此而障蔽了正道,损害了自己及他人的慧命。因此,这些善根,便成为—种魔障,这就是善根魔了。

 

有些众生,悭吝于自己所得的善法,不肯用以开导他人,自持秘而不宣,害怕他人能胜过自己。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慧命,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善知识魔了。

 

又有些众生,于导致解脱的佛法,起死板的执著,不知善巧方便,不懂变通活用。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的慧命,令修行难有进步。因此,佛法便成魔障,这就是菩提法智魔了。

 

善男子,—上述魔障,皆从自身而起,没有凡夫能免。因此,梵行未净的众生,皆浑身是魔,常作魔事,与魔民无异。

 

只有依佛法而行,始能对治这些魔障,把它们扫除,令不复现。

 

善男子,行者降伏内魔之后,更复有外魔前来试探扰乱,必要内外诸魔皆能降伏,始能得证佛果,成为天人的导师。

 

(二)外魔——证道的考察者

 

善男子,欲界天中,有魔王及其眷属居住,享乐与—切诸天同等。

 

魔王有很大的神通力,常与其眷属魔民魔女等,与修出世间法的行者为难,扰乱其心。使那些正在净化身心近于成就的,易于堕落,回复过往的颠倒邪恶,不再精进修行。

 

魔王与其眷属,能以种种形式,挑起众生的恶根性,扰乱行者之心,令他们再陷于邪淫、悭贪、杀生、嗔恚、散乱、愚痴之中,把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抱负抛弃,重过身口意都行魔事的生活,永远要轮转生死,不得解脱。

 

善男子,一般凡夫、浑身是魔,一切的身口意活动,无不是魔事,本身与魔无异,因此,魔王与其眷属,实无再来扰乱的必要。这样,他们所要蛊惑的对象,就限于那些稍有道行,但还未证得不退转道心阶位的行者了。

 

为什么物件只是那些尚未得不退转道心的行者呢?

 

善男子,若有行者,得不退转道心阶位,魔王便再不能扰乱他们,使他们再堕落凡夫之境了,否则便不名已证不退转阶位。

 

这些圣者,道心不退,精进修行不灭,智慧定力甚强,对—切魔王魔事,早已看破,知道没有真实,犹若梦幻泡影,因此,对他们绝不起任何执著,更不因他们起丝毫扰乱。这样,魔王与其眷属,便无能为力,知难而退了。

 

就是为了这缘故,魔王舍弃凡夫,回避圣者,而只扰乱那些接近证道的行者。

 

为什么魔王不满足于欲界天的享乐,却要以种种形式,与行者为敌,以种种试探,退其道心呢?

 

善男子,居于天界者,又岂有如是损人慧命之魔王?若有众生.如是恶作,早应堕落于地狱,岂能生于天界享福,任由他扰乱行者之心呢?

 

善男子,一切魔王及其眷属,俱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化身,以作魔事,只为试探行者之志向、探行者之操守、验行者之定力、测行者之智慧而已。

 

行者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志向坚定,誓死精进修行,宁丧身命财物,亦不肯再作魔事,堕于邪僻,他便能降伏各种魔怨,堪闻天地之大法,得宇宙之玄机,尽去一切无明妄执与愚痴颠倒,得无上的解脱,成为天人的导师。

 

因此,魔王的扰乱试探,实是证道的考绩。而行者所要降伏的魔怨,其实都是自己的心魔。

 

善男子,以此之故,所谓外魔,只是诱缘。若行者先不著心魔,一切外魔也无从出现,这样便更无外魔可伏了。

 

佛性与魔性,同是一法性;

佛心与魔心,同住于一心;

外魔与内魔,全皆是心魔;

慈悲成诸佛,恶毒变魔军;

善恶—念起,佛魔即著身。

 

第十一章  在解脱道上的行者

 

(一)永离六道、不再受生的阿罗汉

 

善男子,若有众生,对一切无所执著、无所希冀,止息了一切的欲念,不再作能起污染束缚的业,那么,待他从前种下的业种得到圆满的果报后,他便再没有轮转六道的因。这样,他便是一位梵行清净、所作已办的圣者,一位断灭愚痴、永远再不须在六道受生的阿罗汉了。

 

如是的—位阿罗汉,待色身坏灭、应世缘尽之后,便超出六道,从世间的烦恼不实中解放出来,住在解脱的涅槃实境里;从世间的生灭变化中消失,进入一个超越世间生灭的乐境。

 

善男子,六道轮转中的生活,是不自主、不自由,愚痴颠倒的妄动,由业而生的机械生死。众生的做作,茫然盲目,没有上进的目标,不知解脱的方向,苦多而乐少,虽生犹死。因此,六道轮转的生命,实是苦恼的泉源、受苦的机关,不是众生所应执持不舍的生机。

 

但是,住于涅槃解脱的阿罗汉,生命再不为业力所系缚,不为六道桎梏所掣肘,不为生死轮转所限制、约束。因此,他所过的是自由的、自主的、快乐的、无任何束缚苦恼的生活,比起六道的机械生死,就有云泥之别了。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圣者住于解脱的生存,虽没有世间的生灭现象,不但不陷于虚无不实,反因而得更大的生机、无尽的变化,能游戏神通于宇宙之内,不再受生灭法的掣肘,处处能得到自在。

 

愚痴的众生,不懂束缚的世间法外,有自由无束缚的出世间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