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男子,八正道是众生安身立命,修行证道所应执持的行止准则,是离苦得乐的指南,堪为众生奉作圭臬。

 

(七)习四念住

 

善男子,凡夫有—法,能够导致清净、克服愁哀、祛除痛苦,使行为端正不失,达到涅槃的彼岸。这方法就是四念住了。

 

什么是四念住呢?

 

善男子,四念住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意和外在诸法时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以消除对此四者的执著,达致解脱。

 

心念应如何住于身体上呢?

 

善男子,念住于身体的时候,众生要专心系念。若在禅定,于出息入息,都要习中注意。在呼气的时候,他要念念分明,知道自己在呼气;在吸气的时候,也要念念分明,知道自己在吸气。他要训练自己,出息安静,入息也要安静,专注习中,不为妄想思潮起伏所掩盖。

 

若在进退之际,在穿衣吃饭,大小利便,一切行、住、坐、卧的行为上,也同样了了分明,知道自己所作何事。

 

众生要观察自己的身体,自踵而上,自顶而下,观石皮肤所包藏的种种不净,体内的血汗脂肪、胆汁痰脓、屎尿涕唾,以及种种不净。

 

再者,众生要观察理解自己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假合而成,终必有散离之日。他朝必如墓园里的白骨,皮肉分离,生机尽去,无可执著。

 

他若能如是客观地观察体内的种种生灭活动,他便对自己的身体成为一位旁观者,不再执著自己的色身,自作系缚地与它纠缠在一起。这样,他的精神就从肉身的得失烦恼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心念应如何住于感受上呢?

 

善男子,众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经历愉快的感受时,对所经历的愉快感受,心中须了了分明;在经历不愉快或中性的感受时,心中也须了了分明。

 

他要仔细观察,知道这些感受是否真正的苦、乐、或非苦非乐的感受。

 

他要观察,注意这些感受的强度、特性和成因,令自己了了分明,知道自己在经历什么,和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的经历。

 

他也要知道,一切感受,皆是生灭不定、无可执著的。

 

他若能如是客观地观察自己一切感受生起与幻灭的因由,他便对自己的感受成为一位旁观者,不再执著任何感受,不再自作系缚地与它纠缠在—起。这样,他的精神便从感受的苦乐不定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心念应如何住于心意上呢?

 

善男子,众生若是贪欲炽盛,或清净寡欲;嗔恚暴戾,或忍耐调顺;愚痴迷惘,或智慧清明;心念专一,或妄想纷乱;心志高洁或卑下;心智下劣或优越;心力集中或散漫;心得解脱或心著系缚,他都要了了分明,知道自己的真正心意,知道它的特质与生起的因由。

 

他也要知道,一切心念,皆是生灭不定,无可执著。

 

他若能如是客观地观察自己心中一切的意念,知其真相及生灭的因由,他便对自己的心意成为一位旁观者,不再执著自己的心意,不再自作系缚地与它纠缠在一起。这样,他的精神就从心意的高下优劣与清净污染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心念应如何住于世间诸法上呢?

 

善男子,众生在使用一切用具、器皿、物质的时候,要知道皆是由四大种假合而成的。

 

在看到、接触到一切有情、无情众生的时候,他要知道,他们同是四大种假合而成。

 

他要知道,充满虚空的三千大干世界,没有一法,不是由四大种假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时刻都在生灭不定中,绝无可执著。

 

他若能如是客观地观察诸法,知道它们永远迁流不居、永无实体的事实,他便不再执著世间的一切法,不再自作系缚地与它们纠缠在一起。这样,他的精神便从世间诸法的得失中解放出来,得到彻底的解脱。

 

善男子,众生若能如是把心念住于身体、感受、心意和世间诸法上,他便能渐除执著,克服愁哀苦恼,在一切处,皆能得到自在解脱。

 

(八)建立四如意足

 

善男子,追寻解脱的众生,要培养在四方面皆能令事事如己意的精神力量,使一切所欲或不欲的事情,能随自己的意愿出现或幻灭。这些精神力量,就是四神足或四如意足了。

 

是哪四如意足呢?

 

善男子,四如意足就是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和思惟如意足了。

 

这四如意足是从精神专注、止于一境、不起妄念的禅定而生,能为行者带来巨大的制心造物能力,使他所希冀的事情能圆满地显现,真正地做到能主宰自己的生命和际遇。

 

什么是欲如意足呢?

 

善男子,欲如意足就是通过自己的欲力希冀,引发心识的精神力,使它随顺因缘,依宇宙万物生灭的原理,把自己的志愿一一实现,令欲力能得满足,显示生命活力与璀璨的完全能力。

 

什么是精进如意足呢?

 

善男子,精进如意足就是令一切事业能获成功之勤奋心态的完全建立。若没有完全的精进力,修行证果便给怠惰所窒碍,不能增长慧命解脱。若具完全的精进力,行者便能时刻不忘勤修善法,这样,他便能疾证道果。因此,精进如意足的建立,能令一切功业显于成就,不因疏懒而虚耗光阴,终致一事无成,便完结了一生。

 

什么是心如意足呢?

 

善男子,心意足就是在任何时间和境地里,都能保持精神集中专注,念念分明,不起丝毫纷乱散漫的完全能力。有了这样完全的精神统摄力,行者才能住于湛深的禅定里,引发智慧大能,使一切疑难,能得解决,令一切清净之欲,能得成就。

 

什么是思惟如意足呢?

 

善男子,思惟如意足就是以作意思惟的活动,穷宇宙—切心物的原理,驾御及带领生命力在一切的时空里,作个别理性活动的完全能力。有了这完全的理性思惟力,行者便能亲证宇宙的实相,不为虚妄所困惑。这样,他便能智慧地运用一切的自然法则与力量,君临万法,虽处于其中,而不失其主宰之力。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努力建立四如意足的行者,将渐得到大能与解脱,以致能游戏神通于宇内,以心转万物,今一切顺道,皆如己意。

 

第七章  普度众生的菩萨行法

 

(一)菩萨与四弘誓

 

善男子,学佛修行的人,若不以一己的解脱为满足,却发心要于自觉自利之时,兼觉他利他,虽然自己尚未得度,仍不吝把自己有限的智慧力量,利乐点化有情,这样,就算他仍然处于凡夫的境地,尚未证入圣境,他已堪称为一位菩萨了。

 

每位菩萨必发四弘誓以表明心志,发誓后便要矢志不渝,力求圆满誓言。否则,便不是真正的菩萨,不配如是的称谓。就是已入圣地,退心不履行誓愿的时候,仍即时丧失菩萨的地位了。

 

究竟是哪四弘誓愿呢?

 

善男子,四弘誓愿就是: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善男子,时刻不忘努力地完成这四弘愿的才是真正的菩萨,否则,只是假名菩萨,不值人天的尊敬,不能成就佛陀的智慧、大能与解脱。

 

(二)四无量心

 

善男子,立志救世的菩萨,要培养四无量心,以此四无量心带领他一切的身语意活动,达成普度众生的目标,完成他所发的四弘誓愿。

 

是哪四无量心呢?

 

善男子,四无量心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和舍无量心了。

 

爱护众生,给与幸福安乐,不令堕于忧悲苦恼,常示以修善解脱之道,增长他们的福慧,不使再种苦因,平等看待一切有情,犹如自己的亲子,自视为慈父,呵护无微不至,无有穷尽,这就是慈无量心了。

 

怜悯那些行为颠倒、常造苦因、他日必受苦果的众生,为了他们不避艰辛,不畏毁辱打驾,也要伺机劝谏点化,示以正路;又于正受苦报的众生,善言劝慰,为他们作种种布施,尽量减灭他们的苦恼,并解说他们受苦的因由、及不令苦恼复生之法,平等看待一切有情,以他们的苦恼为自己的苦恼,怜惜无有穷尽,这就是悲无量心了。

 

乐见众生平安顺遂,离苦得乐,更能常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