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他还没想出啥办法来。
  从他的脸上她看出阿英她爹心中的苦恼,忍不住一阵心酸,满眶热泪顺着腮巴子不断往下流。这一阵子闷在肚里的怨气再也忍不住了,她放声大哭了。
  汤阿英在床上翻了一个身,给哭声惊醒了。她揉着惺忪的睡眼,歪过头来,在微弱的灯光下,看见娘扶着方桌子在哭,爹愣在那里。她奇怪地问:
  “娘哭啥?”
  爹一听到这话,心里十分难受,他咬着牙,想了一阵子,说:“没啥,你睡吧。”
  “不,你告诉我。”
  “告诉你?”爹皱着眉头,轻轻地摇摇头,说,“大人的事,别多嘴。”
  她爬了起来,坐在床上,叫:
  “娘,娘……”
  娘一听到她的叫唤声,哭得更厉害了。她意识到爹不肯告诉她的原因了。这几天爹和娘一直在为她操心。她跳下床来,摇着娘的肩膀说:
  “别哭,娘,别哭……”
  娘抬起头来,拭去腮巴子上的热泪,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摸着阿英的小辫子,对着她的面孔望了许久许久,说不出一句话来。阿英注视娘的慈祥的眼光,晓得娘有一肚子心思,排解不开,便哀求地说:
  “你给我说吧,娘,我听你的话……”
  娘抚摩着她蓬松的头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无可奈何地说:
  “去吧,娘心里实在舍不得;不去呢,朱老虎不答应,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
  说到这里,娘的眼睛又有点润湿了。
  “我,我去!”阿英坚决地说。为了家里的生活,她想勇敢地挑起这副重担。
  “不,这口气我受不了!”汤富海霍地站了起来,右手有力地向桌子一拍。
  “不去,明天一早苏先生就要来了!”
  “我去好了,娘……”
  “好孩子,娘不忍割去心头肉,可是朱老虎要你爹的命,留了你,就留不了你爹;留着你爹,好好谋生,可以养家活口,等你爹赚了钱,再赎你回来……”说到这里,想起她这样小小的年纪,要到朱老虎家去受苦受罪,内心如同刀绞一般的难受,娘忍不住嚎啕大哭,再也说不下去了。
  爹不忍看她们母女两个,把脸转过去,对着剥落了的土墙。
  汤阿英坚强地跨进朱家的门,迎接着她的是饥饿和寒冷。天还没有亮,她就爬起来做活。朱暮堂和他的老婆稍为有点不如意,就用鸡毛掸帚和棍子没头没脑地抽打她。饿她一天是经常的事,饿她一顿那已经是非常宽大了。在严寒的冬天,朱暮堂夫妇睡在丝棉被里还不够,加上从上海买来的英国制的纯羊毛的毯子;可是汤阿英睡在牛房旁边,连一床薄被也没有,用喂牛的草垫在下面,盖一床破棉絮,连脚也盖不上,一双脚给冻烂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一天夜里,汤阿英偷偷回到自己的家,抱住娘失声痛哭,宁肯跟爹和娘到处去讨饭,死也不肯回到朱家这个老虎窝里去了。娘最初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阿英也不好意思说,最后说了,娘的脸气得通红,看到她给折磨得这样,放声痛哭。哭声连着哭声,两个人紧紧抱着,整整哭了半夜。汤富海回到家里,晓得这回事,觉得阿英再也不能留在村里了。走吧,朱家要起人来哪能办?不走,又哪能办?娘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
  爹说:
  “不能再让朱半天糟蹋,要离开村子。现在真的应了歌子的调调了。”
  “啥歌子?”
  “你忘记了吗?‘农民背上两把刀,租米重,利钱高!农民眼前三条道,一逃二牢三上吊!’”
  “这一带都是朱老虎的天下啊,逃到啥地方去,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娘担心地说。
  “逃到啥地方去?”他凝神一望,说,“秦妈妈在上海混的不错,先到她那边躲一躲……”
  秦妈妈也是梅村镇的人,是汤家的好邻居,乡下日子不好过,很早以前就到上海谋生去了,现在是沪江纱厂的接头工,在上海落户了。逢年过节,她有时回到乡下来看看。
  娘给阿英她爹一提,眉头舒展了,兴奋地说:
  “你不说,我倒忘记了。”
  “你带阿英去,在秦妈妈那边避过风头,然后找点生活做,别再回来。”
  “好,我们去。娘,我到上海找了生活做,把工钱寄回来养家。”阿英一双机灵的眼睛盯着娘,等待娘下决心。
  “好是好,只是你还没有长大成人,我叫你离开了家,到上海去找活,受苦受累。”
  “不要紧,我身子蛮结实,只要离开朱老虎,又能养活家,就是苦一点,我也心甘情愿。”
  “好孩子,只是苦了你啦。”
  “娘,你别担心这个,吃点苦没啥。”阿英懂事地说。
  娘心里同意了,但还不放心家里:
  “家里的事呢?”
  “我和阿贵在村里顶着。”
  阿贵是阿英的弟弟。娘要他们父子两个和她们一道去。爹不肯。他舍不得离开乡土,就是忍痛离开了,四个人到上海也没法站住脚,秦妈妈家里容纳不下,到啥地方去谋生?留在村里,好夕熟人多,有啥困难,街坊邻居也好照顾。娘放心不下。汤富海在煤油灯下,拍着自己的胸脯,说:
  “你们去,千斤的担子,我挑;有油锅,我下;有刀山,我上!”
  “我们走了,你们在村里的日子不好过……”娘说着话,忍不住把头低了下去。
  “不走,日子更不好过啊。”
  娘和阿英都没有吭气。爹催促道:
  “别一心挂两肠,时候不早了,快收拾收拾吧!”
  爹连夜向邻居借了点钱,天还没亮,就把母女两个送上去上海的火车。
  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上海,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街上走来走去的人像潮水一般,涌过来,又涌过去。公共汽车,电车和各色各样的车辆从四面八方开来,又向四面八方开去。街上每一个人都很匆忙,仿佛都有紧急的事体在身,迟了一步就会耽误似的。
  母女两个不认识路,也不敢搭上任何一辆车子,怕给拉到不晓得的啥地方去。她们死死记住秦妈妈的地址,一边走,一边问。快到秦妈妈住处,天早已黑尽了。
  北风冷飕飕地迎面吹来,地上结着薄冰,阴暗角落的积雪还没有完全化净,正是三九天气。娘身上那件已经穿了二十五年的破棉袄,怎么抵挡得阵阵寒冷北风的侵袭?她冷得浑身只是发抖,牙齿打颤,问路都讲不大清楚。她抓住阿英的手,跌跌撞撞地走去,嘴里嘀咕着:“该剐的朱老虎,你逼得我们好苦,害得我们冲了家,……”她边走边嘀咕,一个不留心,滑的一下掉在一个半人深的臭水沟里,差一点没把汤阿英带了下去。
  汤阿英左拉右拉,好容易把她拉上来,找了一个破墙角,慢慢给她把衣服拧干。那衣服上的臭味,叫人闻了呕心。阿英脱下自己身上的一件蓝布罩衫,给她穿上。刺骨的北风,加上潮湿的衣服,她身上更是冷得直打哆嗦。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才好容易一拐一拐地走到秦妈妈的草棚棚门前。
  秦妈妈见了她们母女两个,又是惊,又是喜。老街坊好久不见了,猛然碰到,感到格外亲切。但事先为啥没有信来,突然半夜三更到了上海,为啥阿英她娘身上发出一阵又一阵难闻的臭味,等阿英她娘把不幸的遭遇一一从头诉说给她听,她才了解个中情况。她赶快把阿英她娘扶到床上,叫她先歇一歇,再做饭给她们两个人吃。阿英她娘一躺到床上,就像是疯瘫了似的,再也动不得了。
  阿英她娘病倒在秦妈妈的草棚棚里,没有钱请医生。她吃不下茶饭,人一天一天消瘦下去,两个眼眶子陷下去,那一对眼睛失去了光彩,木愣愣地盯着阿英。阿英望着门外迷迷蒙蒙的天空,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南京路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她想起到上海看到的繁华景象,人们穿着华丽的服装,手里提着大包大包的东西,有的乘着漂亮的小汽车,风驰电掣一般地过来过去。有钱的人那么多,她们为啥连请医生买药的钱也没有呢?她们为啥这样穷困呢?她恨不能马上找到生活做,有了工钱好给娘请医生,好给娘买药吃,好使娘很快恢复健康,可是偌大的上海,她们除了认识秦妈妈以外,可以说是举目无亲,谁会马上给她生活做呢?她失望地把眼光收回,望着草棚棚。
  那一带草棚棚的灯光早熄了,草棚棚的轮廓也溶化在夜色里,看不清晰。只有秦妈妈的草棚棚里还有灯光,但是很微弱。阿英守在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