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32-我哥本山-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之所以伟大善良,(在于)她不知道我(会)出名。当初我只能把中学读完,能混饱饭,就不容易了。我在他们面前,可以说基础很好,学到了什么是善良,什么叫做人。我会像对待我自己亲生父母一样来对待他们,请他们二位老人不要有后顾之忧,因为后面有强大的靠山。”    
      本山的话说得非常质朴、感人,引起热烈的掌声。    
      周涛问妈:“还有什么嘱咐本山的?”    
      妈说:“我也挺惦记他,他从小就没妈,也是个苦人,我和他有同感。(对本山)本山,今后自个儿要注意身体呀,冷了热了的,妈惦记你呀!”    
      妈说得很动情,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    
      演出结束后,爸妈被观众团团围住,问这问那,尤其是老年人。有一个老太太拥抱着妈哭了,说妈心眼好使,太伟大了,太有功劳了,给全国人民培养出了一个笑星。一个青年紧紧握着本山的手,动情地说:“你都成了大明星了,却不忘本,真了不起。”    
      人们意犹未尽,始终围着不愿离去。本山搀着妈,满脸是汗,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人群中走出去。    
      4日的中午,我们家人和本山还有范伟、张惠中等一起坐飞机返回沈阳。上飞机时,本山一手搀着爸,一手扶着妈,连推带拉地上飞机,弄得浑身都是汗。由此可见,本山对干爸干妈的一片赤子之情。    
    


第三章 乡情难忘妈的心病

     妈辛苦一生,操劳一生,虽已是70多岁的老人,但身体却很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头脑清晰,思维敏捷。除了有轻微的骨质疏松症,走路有点吃力外,没有其它的病。但是最近两年,她却得了个“心病”。    
      2002年春节,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台第一套节目中热播,收视率相当高。我们全家人自然是最忠实的观众,一集也不落。妈更是如此,每天晚上八点十分,她便准时地坐在电      
    视机前,雷打不动。这工夫谁要是换个频道,她准和他急。    
      电视剧不过是人们一种消遣的东西,从中找乐,如果能有点教育意义当然更好。不过这看戏的人和看戏的人不一样,看戏的效果也大不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孩子看的是哪段戏有意思;年轻人看的是哪个演员长的漂亮;老年人则不同,看着看着就进到戏里去了。妈的心随着情节的推进也跟着变化,“刘老根”的命运时时牵动着她。她认为,“刘老根”就是他儿子本山,剧里发生的事就是真事。“龙泉山庄”刚开业的时候,客源稀少,经营困难,把妈急得在地上团团转,愁个够呛。    
      “你瞅把本山急成那样,他又和二儿子整不到一块儿去,这可咋整?”    
      “兴华呀,你快帮着想点法子,给他打个电话。我告诉你电话号,一会就打。”    
      家里人都劝她说:“这是演戏,全是假的。”    
      妈说:“我也知道这是假的,可就是放不下心。”    
      当妈看到胡克和冯乡长刁难老根时,可把妈给气坏了,骂他俩是“坏蛋”。    
      俗话说:这“写戏的是骗子,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妈就真的成了这样的傻子。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    
      2002年5月,我和妈去沈阳办事,吃饭的时候,《刘老根》剧组的主要演员都在。其中有两个人最不受妈的欢迎,一个是演冯乡长的李政春,另一个就是演胡克的王小溪。    
      妈一见着李政春就说:“你小子最坏,把我儿子作践苦了。”    
      李政春一脸的无奈,说:“干妈,我那是演戏。生活中本山是我的老师,我们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    
      妈还是不依不饶:“反正你小子最坏。”    
      李政春赶紧“溜须”,扶着妈上楼,怕再挨骂。妈总算还给面子,没让李政春下不来台。    
      解铃还须系铃人。妈的心病是因为《刘老根》,治好了这病的也自然还得是《刘老根》。后来,在《刘老根二》里,妈看见胡克和冯乡长被抓了起来、顾小红当了总经理、龙泉山庄获得了最后胜利,“好人”赢了,妈才算出了一口气,她的“心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第三章 乡情难忘一场篮球赛

     1998年7月的一天,我和儿子李想还有本山的大哥赵长久一起到沈阳办事,本山安排我们住在“本山艺术开发公司”。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已经睡下了,电话突然响起。是本山的声音,他说:“起来。”我说:“起来干啥呀?深更半夜的。”本山说:“打球。”    
      我还从来没有过半夜被人叫起来去打球的经历,被本山搞得有点晕头转向。我们三人穿好衣服来到楼下,本山正在楼下等着我们。当时正是盛夏,天气很热,我们一起来到了本山      
    家。    
      本山家在浑河边上的河畔花园,是一个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院的外面是一圈铁艺栅栏,古朴幽雅。院子里面有一个小篮球场,长约六米,宽约五米,水泥地面。篮球场是本山自己设计的,他的家里备了好几个篮球,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玩上一会儿,既锻炼身体,又可以清醒头脑,放松心情。    
      大哥赵长久看本山只拿一个篮球,就说:“你们就打半篮吧。”大伙忍不住笑,只有一个篮架,想打全场也不可能啊。大哥对体育一窍不通,是个外行。本山和他大哥一个是文体全能,一个是对文体一窍不通,同样是兄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令人费解。    
      和本山同来的还有他的内弟,他俩一伙,我和我儿子李想一伙,我们就开始了一场对抗赛。大哥不会打球,客串一把裁判。比赛开始,由本山发球,他内弟组织进攻,李想防守。本山说:“打球就要好好打,谁也不许让。李想,你不要客气,要打出水平。”李想说:“你放心,三大爷。”接着,本山内弟投篮,李想一个大帽就盖了过去,球没中。本山说:“好小子,就这么打。”本山接应他内弟,来了一个漂亮的三步篮,球进了。本山内弟发球的时候,被李想断球传给了我,我趁本山不注意,一个转身把球投进了。几个回合下来,我们四个人已是大汗淋漓了。休息的时候,我说:“你打球还是那个风格呀,又滑又难缠,净搞小动作,谁和你打球都发怵。”当着本山的面,我不能说他“赖”,那有损于他的形像。本山并不隐讳,得意地说:“那时候打球,老师都拿我没办法,裁判也看不出来我的小动作。”    
      我们又唠了不少过去的事,本山颇有感慨地说:“那时候穷是穷了点,精神生活倒是蛮丰富的,这也叫苦中找乐吧。”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打了一会儿。这次我们进行一对一的对抗,我们三个人分别和本山打了一局,都败下阵来。最后我和本山又进行了决胜局,我终于靠体力的优势战胜了本山。本山说:“你这是乘人之危,这不能算数,等以后回莲花咱俩大战三百回合。”我说:“一言为定,不见不散。”    
      本山送我们回公司,已经是半夜了。后来本山说,那一夜他睡得十分香甜。由于从事多年的演艺生涯,本山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物钟乱套,完全没有规律的生活。但那一夜我睡得不咋样,因为平时缺少活动,冷丁地进行大量的运动,弄得我是腰酸腿疼。要知道,我在中学时还是学校的长跑运动员,论体力比本山强多了。看来,就算是再好的体格,平时一点不锻炼也是不行啊。    
      第二天分手的时候,本山拿出一双崭新的运动鞋送给我,说:“这双鞋你拿着,等我回家咱们打球时你穿上。”我一看,这是双李宁牌运动鞋,非常漂亮。这双鞋我一直珍藏着,打球的时候都不舍得穿。    
      1999年6月2日,我们召开了一次同学会。在本山的提议下,我们进行了一次篮球比赛。本山和他同行的朋友组成一组,我和莲花当地的同学组成一组。这回打的是“整”篮,不是“半”篮。他们那伙人里,除了演员就是坐办公室的,到底不如我们这些种地的人体力好。这场球我们始终压着他们打,比分一路领先。本山并没把胜负放在心上,在场上尽情地表演,引起一阵阵笑声。    
      这是一场难忘的篮球赛。    
    


第三章 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