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思考电视-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部分;收视文化的经验考察识别程式(4)

    总体而言,我发现,人们一般是在我所讨论的各种各样的以叙事为基础的收视和批判性收视关系之间前后摇摆的。除了电视提供的所有规则以外(根据人物和故事的刻画以及内在的话语),它同时也为人们展现了一系列社会行动的不同部分。各部分之间在规范上并不总是连贯的,也并不形成一致的话语整体。商业广告时段以及网络促销的活动,在任何节目中都能够干扰叙事传统的发展,并且在节目中它们是齐头并进的,而节目本身也经常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改变其规范的基础。而且,电视节目的重组性,加上电视节目是被设计用来满足不同观众的要求这一事实,意味着被认为是合理的东西可以时常不断地、迅速地得到转换。像节目流和节目片断的作用一样,这些因素也能使人们从一种或另一种的以叙事为基础的收视活动转到一种或另一种以批判为基础的收视活动中去,然后从头再来一遍。所有这些特点,在人们找到了合理性节目开始收看时,当他们最终全身心投入到了其所收视的节目上时,上述特征都会出现。即使如此,当人们期望他们的收视活动是连贯的一致的,他们的思维也会在参与和批判性地保持距离之间前后往返重复。    
    在批判性收视时刻,以及在以叙事为基础的收视活动的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阶段,人们能够诠释他们在电视上的所见所闻。他们思维集中在他们所创造的意义上。当他们收看他们偏爱的节目以及其他的“高质量”节目时,或当他们更加深切地投入于节目中时,人们就会维持其对以叙事为基础的收视活动的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意义创造活动比其他时候发展得更加充分,展现了更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所有这一切都在说明,我在前面谈到过的以叙事为基础的收视活动,即把人们所具有的对节目的思维自觉的投入集中在叙事手法上,并以一种看似自然的方式,把电视话语权的作用扩展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然而与此同时,收视者在以叙事为基础的收视和批判性收视之间的往返重复,会削弱这种集中化倾向。在外人看来,思维自觉性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那些必须在不同的时间段落上建构意义的收视者的角度上看,却是一种多变的不确定的过程。他们的思维自觉性是可以发生转化的。比如说,从对刻画的现实的参与,转化为对这种现实保持距离,转化为对刻画行动的疏离,然后再一次参与,但这时的参与是在表象层次上的参与;或从对刻画现实的表象层次的参与,转化为保持距离,然后再重新返回对刻画现实的参与;或是,从对某一场景和互动的现实参与,转化为对场景中互动的批判;然后,在重新返回注意故事线索的发展和场景描述的参与之前,转化为对节目模式的一般化批判。我还可以继续列举这样的事实,或许还可以提一下人们在追随并且理解叙事传统时经常发生的脱节现象。但即使我这样做了,我也不可能把握人们收视电视时其思维自觉性的所有复杂情况。在我建构的时候,同样,在旁人替我建构的时候,电视收视这一平常的方式太复杂,太不可预测了,因此不能仅仅以意义创造活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来加以理解,也不能用人们的思维自觉性集中于电视的叙事传统这样一个较为笼统的观念来理解。的确,这些都发生在收视文化中,但不是在收视文化中所发生的全部内容。与这种现象同时起作用的,与集中化倾向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离心的倾向——人们在不同收视方式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往返重复、脱节等现象,这些现象并不能总是使电视收视“总计”起来,从而对人们而言具有某种统一的意义。


第四部分;收视文化的经验考察以图像为基础的收视(1)

    到目前为止,我所讨论的任何与收视关系相关的东西都建立在这样一个观念的基础上,即当人们收视电视的时候,他们总是试图跟随他们所选节目所展开的社会行动的发展进程。以叙事为基础的收视活动说明的是人们能够思维自觉地投入于叙事传统话语的内部,而批判性收视活动说明,收视者有时能够与这些话语保持距离,甚至摆脱这些话语。即使在人们取向电视时,许多事情都可能发生变化——他们所收视的节目,是否独自收看或与他人一起收看,和谁一起收看,收视时感到放松还是疲劳——但整体上来说,电视的叙事传统所刻画的社会行动的发展进程,是人们对节目的思维自觉参与的中心焦点。当以叙事为基础的收视活动占据主导地位时,情况是这样。而且,当电视游戏中的批判性收视更为频繁的时候,即当他们试图发现不合理的节目时,或者,当他们以不同方式不断地来回于叙事收视和批判性收视之间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但人们在收看电视时,他们的头脑中并不总是存在着这样的观念,即跟随社会行动的发展进程。他们可能不会把他们的注意力于置于叙事传统的逻辑上,而是相反,他们经常把注意力建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即电视毕竟只是一系列的图像,因此对电视的思维自觉的投入同样可以发生在这个层次上。这种收视可以说是对节目的社会生活刻画的持续关注这种收视方式的一种补充。我把这种替代性电视收视定义为“以图像为基础的收视”活动。    
    图像收视最起码建立在两个因素之上:一个是电视本身的客观结构特征,另一个是规律性的电视收视者培养起来的心理倾向。客观上讲,电视的商品形式,尤其是节目的持续流和片断式结构,能够互相配合,并与叙事传统共同发生作用,从而为收视者产生一种事实上永无止境的对社会生活的连续刻画。这种事情在所有频道上都能发生。如果考虑一下人们能够收看到的所有节目,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些连续的刻画,在规范上并不总是前后一致的,它也并不必然地能够合计起来,形成这种或那种话语的惟一一致的表象。正如我在第三章所讨论的那样,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节目在同时一般都要满足不同的观众而推向市场,任何一个具体的节目,在场景、故事、人物方面,是否能够在不同的观众那里取得最好的反响,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应该牢记的还有,这种策略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像有线和电视网络公司,为了提高收视率而不断改变节目的播出阵容。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一个特定的频道上,规范上没有联系的对社会行动的刻画经常会一个接着一个地播出,而在不同的频道上,这些节目是同时并存的。另外的一个事实是,节目可以被视为视觉图像的运动,这些视觉图像在意义上不同于叙事传统所携带的意义。因此,客观地说,电视向收视者提供了一种机会,让他们在社会行动的刻画之间,在视觉图像的不同时刻之间自由地行动,同样也让他们往返重复于节目的不同层次之间——所有的这一切可以在超过40个频道之间发生。    
    在事物的“主观”方面,电视收视者都是批判性收视的行家里手。毕竟,他们已经收看了多年电视了。他们对电视上的所见所闻的合理性进行质疑,并形成对叙事传统的一般化批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识别节目的程式性方面的内容。事实上,人们在识别程式时所发生的对节目的思维自觉的脱离,比其他任何与电视相关的事物,都要更多有助于形成图像收视活动。由于他们能反复地完全摆脱叙事传统,而且由于他们在不同的节目中这么做,人们对电视养成了一种独特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能使收视者在取向电视时,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认识,即节目并不总是要求他们全神贯注——起码是在他们试图跟随叙事传统的时候是这样。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以这样的一种观念把握其电视使用,即任何一种特殊的图像(电视毕竟只是图像流而已),任何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的刻画——不管这种刻画是场景的、场面的、故事线索的、人物的、人物互动的,或其他任何东西——在商业意义上都与其他任何东西并无两样。从这种观念中可以得出的是,任何一种特殊的图像、刻画,甚至是节目,在他们的头脑中都是可以互换的。这样的一种心理倾向与对程式的识别非常类似,它们都使人们的思维活动具有理所当然的性质,这种理所当然的性质是针对叙事传统而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