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山一发-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德寿已转调漕运总督(未及赴任,在翌年死亡),新任的两广总督是岑春煊。
  岑春煊是西太后亡命西安时的陕西巡抚,具有与外国交涉的经验。后来他成了共和国的干部,为南北统一大业尽过力,是个明事理之人。
  新总督立即诛杀了张佐庭,并免去主事者水师提督之官职。水师因派出小兵船载运假冒洪全福的吴六尸体而遭追究责任,但香港政府对此给予谅解。
  正牌的洪全福已乔装逃至新加坡,据说不久又返回香港,在一九一○年之前都还活着。
  洪全福、谢缵泰、李纪堂等人的举兵终告失败是在一九○三年的一月。这年的旧历正月是新历的一月二十九日。
  此时在日本终于增多起来的中国留学生约聚集了千人,举行〃春节团拜〃。集体拜年活动的场所选定在去年才刚盖好的留学生会馆。该馆位于神田骏河台,由马君武、刘成禺两个学生发表反清演讲。
  像这类的反清言论,不仅在外国,连在上海这样的租界也在进行。南洋公学因有大批的退学学生,便由中国教育会(在科举废止后负责编写新教科书的机关)的蔡元培组成〃爱国学社〃,以便接纳这些学生,该社主旨强调:
  以日本吉田氏的松下讲社、西乡氏的鹿儿岛私学之意为师,注重精神教育,所授各学科皆为锻炼精神、激发志气之助。
  学生要学的不是二十世纪初期的日本,而是造成现代日本之维新前后的日本教育。
  此一爱国学社还创立了一家名为《苏报》的机关报。那是收购早先的一家报社,从一九○三年起置于爱国学社之下。
  此报由章士钊、吴敬恒担任主笔,刊载章炳麟、邹容等激进的论说家的文章。
  邹容年方二十,是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也是排满主义者。他是四川省巴县人,一九○二年以留学生身份来到日本,曾剪掉留学生监导官姚甲的辫子并将之展示于学生宿舍内,所持理由是姚甲闹出不伦之恋的丑闻。
  姚甲的职务是监督留学生是否剪掉辫子,但他本人却被剪掉了辫子。每到深夜,众留学生便展开大合唱。
  〃啊,我的辫子啊,我的辫子啊,去了何方?我要为你哭泣。〃
  众人先是装哭,接着便转为一阵哄堂大笑。
  监督者竟然遭到公然嘲笑,可知其政权不长久矣,因为这表示负责取缔的权力已经衰微。虽说政权不长久,但心向革命的留学生反而更加提高戒心。 〃嘲笑被剪掉辫子的姚甲固然无妨,但因这里不是大清国才得以如此做。千万别忘了这点!〃
  留学生当中的一位领导人这么提出警告。
  〃没错!在清朝官府势力未及之处,说什么样的威风话都不管用。〃
  〃只敢在安全处所大声说话的家伙实在太多了。〃
  众人对此一警告纷纷附和。
  邹容却因此一辫子事件而落得必须离开日本的下场。
  他是个年轻热情的论说家,崇拜谭嗣同,随身携带着谭的遗照。在日本时他写了一篇名为《革命军》的文章,返国后,该文由上海的大同书局出版。时值一九○三年五月。
  第48节:《苏报》(4)
  章炳麟为《革命军》一书写序文,并转载于日本的《苏报》。
  《革命军》全文约二万字,即四百字的稿纸约五十张,而中文不像日文有助词及汉字下方标注的假名,所以实际内容应该是两三倍之多。若译成日文,约需使用一百甚或一百五十张稿纸。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酷虐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
  《革命军》的绪论如上所载。
  在东京,大批留学生读到这一段不禁咋舌。
  〃啊,这岂非就是陈琳?〃
  也有人如此叫道。
  后汉建安年间(一九六至二二○),有被称为建安七子的文学家。其中之一的陈琳以檄文高手著称。
  〃我哪是陈琳?〃
  邹容苦笑道。
  陈琳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先是追随袁绍,在袁绍败于曹操后,又归顺曹操并担任其文书幕僚。
  如今被人比拟成改事二主的陈琳,邹容大概觉得不快吧。
  陈琳追随袁绍时,曾在檄文中尽情辱骂仇敌曹操。曹操之父是宦官的养子,乃贪腐之人,而曹操本人也曾掘古墓盗取陪葬品充当军费。
  陈琳投降时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但曹操仅说〃你尽可骂我一人,为何要及于我父及我祖呢〃,对往事不加追究而赦免了陈琳。
  〃你肯定也会像陈琳那样,受到曹操赦免。〃
  章炳麟笑着说。
  曹操有头痛的老毛病,发作时据说只要读陈琳的檄文便会不药而愈。
  〃我又不是药方。〃
  邹容还是摇头。
  《革命军》以如下句子当结尾:
  尔之独立旗已高标于云霄;尔之自由钟已哄哄于禹域;尔之独立厅已雄镇于中央;尔之纪念碑已高耸于高岗;尔之自由神已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为尔而出现。嗟夫!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
  皇汉人种革命独立万岁!
  中华共和国万岁!
  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
  邹容在自序末署名如下:
  皇汉民族亡国后之二百六十年岁次癸卯三月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记
  以明朝崇祯帝自杀之年算起,至此正好二百六十年。身为革命军中的一名马前卒,邹容义不容辞担起大任。
  在上海出版的《革命军》附有当代首屈一指的国学大师章炳麟的序文,其署名如下:
  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余杭(浙江省的地名,章的出身地)章炳麟序
  章炳麟是反满主义者,不像孙文等人是欲建立共和国的革命家。他虽也常将共和挂在嘴上,但只当那是个新的政治象征罢了。对他这种国学家而言,共和一词自古便已有之。
  在周朝时,厉王出奔,其子宣王尚年幼,故由周公与召公合议摄政,此十四年期间在《史记》中称为共和时代。另据其他史料,厉王出奔后,共国之伯〃和〃获公推而摄政。不论是何者,年代皆在春秋的一百一十九年前之庚申年,即公历纪元前八四一年。
  由一九○三年往前推至那一年,共计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国学大师章炳麟笔下的〃共和〃绝非republic之意。
  上海的租界非大清国捕快之力量所能及,每当清朝当局欲逮捕重要人犯时,必先〃照会〃工部局(租界的行政机关)。但即使先经照会,若是政治犯则大都会遭到拒绝。
  清朝当局亟欲处决章炳麟与邹容,但领事团方面坚持拒绝引渡二人。清朝方面聘请外国人律师,以侮辱清帝及教唆杀人等罪名欲定二人之罪。又拿出十万两银子企图影响事件审理人,另为买收工部局,也使出了以金块行贿的手段。
  《苏报》所载文章中有如下侮辱皇室之语:
  载湉(光绪帝之名)小丑,未辨菽(豆)麦。(〃未辨菽麦〃语出《春秋左氏传》,指愚者之意。)
  第49节:《苏报》(5)
  杀满、杀满之声已腾众口。
  汝辫发左袵(左襟衣裳)之丑类。
  杀尽胡儿方罢手。
  另外,还从大清国禁书《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等记载满洲人残暴史事的书中引用多处。这些书籍在大清国光持有便是死罪一条,在日本则经常被传阅,也在日本刊行出版,当然受到留学生的广泛阅读。
  在《革命军》中,邹容痛骂讨平太平天国的清朝名臣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三人是奴隶根性的代表者。
  此乃言论,以之判定死刑在租界方面无法让人信服。但大清国却不敢相信这样还无法将其判死罪。
  就算查明有可判死刑之罪证,也无法将之引渡。
  租界的工部局态度更趋强硬。
  跟之前清朝的照会有些不一样。好像有什么蹊跷似的。
  在张园引起反对运动的王之春很生气,好像已经挑拨恩寿要将那些人全抓起来。
  张园位于上海的租界区,是中国教育会常利用的一处场地。
  江西巡抚王之春为平定国内频仍的〃匪乱〃,向朝廷建议找法国借款并借用法国的军队。此举当然遭到革命派大声挞伐,一时之间张园兴起反王之春的演说热潮。
  据说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