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之为神明,误以为究竟,其实他上面还有。到真正究竟圆满,是大乘经上所说的。我们怎么晓得大乘经上所说的是究竟圆满?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十法界都用意识,没有离开意识;六道凡夫用意识用错了,所以才搞生死轮回;四圣法界用意识用正确了,他没有错误。意识依旧是妄心,不是真实的,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他们用的是纯善,没有恶。六道凡夫善恶混杂,愈往下面来恶就愈多,恶心所多,善心所少,所以果报就不殊胜。完全用错是地狱众生,完全用正确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如果把八识转变成四智,他就超越十法界。法相宗里面修行重要的「转识成智」,怎么个转法?不用心意识,不用心心所,你所用的就是自性,禅宗讲明心见性,四智菩提就是性,完全用性德。随顺性德,那是一真法界的菩萨,超越十法界。性德里面没有意思,有意思都在意识里头,没有离开意识。
  菩萨在此地讲,『佛出於世救众生』。「众生」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仅仅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得很清楚,毗卢遮那的化身。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是毗卢遮那的化身,没错!毗卢遮那是谁?毗卢遮那是自性,所以称之为「法身佛」。也就是毗卢遮那是能变、能现,释迦牟尼跟阿弥陀佛都是所现的;一切诸菩萨众,我们今天讲一切宗教里面的圣贤、神明、神圣,都是毗卢遮那所变。毗卢遮那在哪里?「毗卢遮那」是梵语,它的意思是「遍一切处」,毗卢遮那没有形相,遍一切处。
  上一个星期天,伊斯兰教的傅女士跟我们讲演伊斯兰教的生活,她也提到了他们的上帝阿拉,她说阿拉从来没有人见过,穆罕默德也没有见过。穆罕默德想要求阿拉现身给他看看,他说一座山爆炸了。我们想想他们讲的阿拉,跟佛家讲的毗卢遮那,确实是一不是二。她说世界众生都是阿拉造的,佛经里面讲虚空法界是毗卢遮那所现所变的。但是毗卢遮那对我们所教导的,适合於这个地区人的根性,对穆斯林所教导的是适合他们那个地区的根性,不一样。我们看看他们的经典,说事多,说理少,偏重在日常生活的教训很多,教你怎么做人、怎么工作、怎么处事待人接物,这一方面教得很多,日常生活都规定得很详细。佛法里面也有这种教诲,所谓是「律仪三千,八万细行」,但是没有像他们那样规定那么明确。
  大乘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理多,讲理的部分多过於论事,帮助我们开智慧。於是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我们懂得多,所以我们的心量自然就拓开,自然就包容一切诸法,自自然然的主动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对待不同的宗教,对待不同的族类,对待不同的众生。所以从这上面去看,我们能体会到,这个境界提升了一层。最为明显的,不伤害一切众生,不吃众生肉,这是很明显的提升了一级。看到一切众生,他也是一条命,为什么杀他来养我?为什么不能杀我去养他?大乘佛法里面,菩萨是「舍身」,我们在经上看到「舍身喂虎」,看到老虎饥饿很可怜,没得吃,把自己身体送给它、喂它,「割肉喂鹰」,能够舍己为人,慈悲到极处。如果你要不明这个道理,没有契入这个境界,这个事情做不到的。
  大乘菩萨饿死,也不会伤害一个动物。他知道生死是个很平常的事,身有生死,佛性没有生死。这个身舍掉了,立刻去换一个身。舍身喂虎,就好像我们看到一个没有衣服穿的人,可怜的人,我们身上衣服脱下来送给他,就这么简单。我们送给他的时候,再换一件衣服,舍身受身就跟穿衣服、脱衣服一样,受身是穿衣服,舍身是脱衣服。大乘菩萨契入这个境界,知道没有生死;世间人不了解事实真相,贪生怕死。佛了解,这些法身菩萨们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他能做到,他很容易做到,对他来讲一丝毫都不困难。他怎么知道的?学来的,归根结柢还是教学,世尊教导他们。我们也学佛学了那么多年,我们为什么还做不到?从这个地方应当能体会到,我们的根性不利,远远的比不上那些菩萨们。他们的根利,他们听了佛的教诲,他就能够悟入,所以他能得受用。我们今天听到佛的教诲,不但不能入,悟都没有,那怎么能做到?所以必须要能够契入境界,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我们要问我为什么根性这么钝?为什么我不能够悟入?这原因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们在讲席当中,也不断重复的提醒,真正的关键就在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是想自己,自己总要讲享受,这一享受就坏了、就迷了,自私自利的心就生出来。所以佛纵然当面跟你说法四十九年,你也没有办法悟入;别说入了,开悟都不可能。这就是一般讲,你有业障,你有深重的业障。深重的业障就是自私自利的念头,你贪恋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你执著自己的成见,总以为自己想的、自己看的是正确的,别人讲的、佛菩萨讲的也未必正确,这叫「所知障」,贪图世间一切的享受是「烦恼障」,这两种就把你障碍住了。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德相都不能现前,被这两种障碍障住了。
  要破烦恼障,那就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一切享受,特别是五欲六尘的享受,你放下烦恼障了。放弃自己的成见,知道自己的想法看法是错误的,放弃成见,这是破所知障。於是这样才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诲,佛说话你有悟处,确确实实如古人所说「闻一知十」。古人讲得好,「一闻千悟」,你才会有这个境界现前。你这两种障碍不排除,佛菩萨怎么慈悲,只跟你结个缘而已,你阿赖耶识落个种子,这一生当中决定不得实际的受用。我们要明白这些事实真相,要懂得这个大道理。佛法,现在世间人所讲叫「真理」,佛法是真理。真理决定没有界限,真理决定是清净、平等,清净就是没有污染,平等就是没有高下。
  『一切智道咸开示』,这一句话包围得广,佛法里面讲无量无边的法门。无量无边法门,过去一般人都看到佛门里面自己的,没有超越佛教的范围。现在我们明白了,「一切智道」包含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世出世间所有一切的圣贤人,这才是「一切智道」。凡是启发众生智慧的都包括在其中,所以不一定是佛菩萨的教学,耶稣基督的教学,穆罕默德的教学,中国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教学,都包括在其中。从这个地方我们才体会到,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楞严经》里面说得也非常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话说得多好!
  所以感应示现没有原则、没有方所,完全随众生的意念,正是「一切法从心想生」。在《华严》,特别是在五十三参里面,我们深深体会,想佛说法就现佛身,想菩萨说法就现菩萨身,想比丘说法就现比丘身,想王公大臣说法就现国王身、大臣身,喜欢童男、童女说法就现童男、童女身,这是充分显示出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要晓得。这样一来我们的心境开阔了、坦然了,一丝毫疑惑都没有,才真正得清净心、真正得平等心,我们的生活自自然然就得大自在。这个大自在就离苦得乐,苦是不自在你就苦,得大自在就是得安乐。这在佛法里面讲是证果,修行证果。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证得清净自在,在生活里面得清净自在,这是证果。
  自己得到之后,这才能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佛「於世救众生」。用什么方法帮助?教化。教化不仅是言语,而且还有行动;不但是教佛法,还要教世间法。如果你要问:哪有这种事情?不错,近代你没有见过,你也没有听说过,古代出家人教世间法。诸位去念古书,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人物,他求学在哪里求?在那个时代没有学校,想读书,书本到哪里去找?宋朝以前的书本都是手抄的,买不到。到什么地方去抄?寺庙里头的藏经楼、藏经阁,就等於说是现在我们的图书馆。这里头不但藏有佛书,世间诸子百家什么样的书寺庙里都收藏。所以到哪里去念书?到寺庙里头。传授世间一般的知识,谁教?出家人教,出家人通世出世间法。
  明朝以前出家人都是经过考试的,不是随随便便想出家就出家,没那么简单,要通过国家的考试。国家考试的标准是进士的学位,所以你要参加考试,就是你一般的知识水平要达到进士,达到这个标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