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虚-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儿好生糊涂啊!一代不成就等下一代,我姬氏为的是成为天下共主,且已经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不在乎多等一些时间,我就不信那殷商每代君主都是贤明之人。”

“母亲说得不错,他殷商在明,我西周在暗,我西周迟早会找到机会推翻殷商,建立大周,我西周现在需要的确实是民心和人才,孩儿我现在就去发榜,招募贤人,只要其人有才,我便破格录用。“说完便走出房间,去发榜了。

而房中只剩下一位面色坚毅的老妇,只听那老妇喃喃说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你殷商确实家大业大,但也禁不住我西周百年时间慢慢渗透,只要我等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推翻你殷商,建立大周。“

说完那老妇也走出了屋子,在走出屋子的一刹那,老妇立时变得面容安详、和蔼,如同邻家大妈一般,令人不禁心生亲近之感。正是闻名于后世的周之三母,太姜、太姬、太妊,之中的文王之母太姜。嘿嘿,可是又有谁知这闻名后世的贤人母子二人,实是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

却说那姬昌自闻母亲太姜之言后便发榜招贤,声称只要有一技之长,均可前来,即使西周不录用其人,也会赠送金银离开。

一时西伯好才之名传于四海,到西岐应征之人多不胜数,虽多为无能之辈,但也有一些在本国未曾得到重用,且有才能之人前去,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辛免等人,皆是有大才之人,却被西伯所蛊惑,投入西周帐下。

姬昌向众人询问治国之策,散宜生出班言道:“治国不过是治民,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要治下百姓衣食无忧,邦国自然安宁。所以依臣之见只要怀保小民,治国易也。”

姬昌闻言问道:“那如何怀保小民?”

散宜生答道:“臣自幼家贫,年幼之时,求得不过是每天能吃饱饭,隔数年能有一件新衣穿,如此而已,所以以己度人,微臣想这世间的百姓都应该是差不多吧?”

“卿家的意思是?”

“微臣的意思是,降低税收,让升斗小民能够休养生息,当小民能够吃饱饭时,自然无人会去作奸犯科,主上治下自然清平。”

“那依卿家看来,这税收当为多少?”

“微臣认为,当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无田和田少之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

“这样是不是收的太少了?”姬昌想到自己还要招募军队,收如此少的税收,自己恐怕不够用,故虽知散宜生说的有理,还是有些迟疑。

“微臣觉得已经不少了,就算纳九分之一的税,也已经足够主上宫室以及官员的用度,而且如此做还能在天下万民中彰显主上之仁德。”

姬昌此时却是被散宜生一句彰显仁德所吸引,想到自己西周要起事,首要之事便是要获得民心,收九一之税,虽然使自己扩充军队的速度慢下来了,但是相比获得民心,这点损失也算不了什么。而且自己家中数代积攒下来的财富,应该能支持军队扩张所需的钱财。

想到此处,姬昌便说道:“卿家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卿家来办吧。”说完便转身出了大殿,向殿后行去,找母亲太姜商议此事去了。

散宜生等人闻听姬昌真的答应了此事,不由大喜,认为自己等人确实找了一位为民着想的明主,却是不知,姬昌乃是被被散宜生最后一句向天下万名彰显仁德所打动。

而散宜生在告别诸位大臣后,便匆匆回家。

姬昌回到后宫便去找母亲太姜,告知太姜散宜生所奏之事。

太姜闻言说道:“我儿此事做的极好,我西周数代积累,钱物不少,足以支持募兵。养兵所需,只要真能宣扬我儿仁德之名,就算少收一些赋税,也是值得的。这位散宜生也是一位人才,你一定要好好重用。”

姬昌道:“儿知道了。”

却说散宜生自得到姬昌首肯,开始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便日夜不停的开始操作此事,直忙的翻页顾不上吃,几乎是两脚不占地的在办事。而百姓闻听西伯实行“九一而助”的政策,皆是大呼西伯仁慈,且有不少他国百姓涌入西岐。

一年后由于百姓的干劲十足,加上由他国涌入了不少劳力,西周今年所收的赋税不但未少,反而略有增加,姬昌闻报大喜,想到如此行事,不但增加了自己的仁德之名,赋税还未曾减少。更是吸引了不少他国百姓,无意间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削弱了殷商的实力,便立时升散宜生为上大夫,为百官之首。

西伯侯姬昌减少百姓赋税之事传人朝歌之后,帝辛大为赞赏,发下诏书,称其为天下诸侯之表率,让天下各路诸侯都向姬昌学习。姬昌接到诏书之后,大笑不止,诸位臣下以为主上是为得到天子的称赞而高兴。

却不知姬昌乃是为自己的大业,又前进了一步而高兴。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在诸侯中的威望会更高,以后取代殷商之时,遇到的阻力也会越少。

而且帝辛见自己少收赋税,定会以为自己属下军队极少,有利于自己隐瞒实力,会更加的相信自己,自己能做的事便会更多。

仅仅一件减少赋税的事,却让他得到了这许多好处,姬昌又怎能不高兴。而且帝辛的使者就在眼前,自己表示出高兴的样子,使者定会传回朝歌,奏明帝辛,帝辛闻听自己得到他的赞赏如此高兴,定会以为自己乃是大大的忠臣,对自己也会更加的放心。

不能不说姬昌确实奸诈,如此简单的一件事,仅仅是得到帝辛的赞赏,也要将利益最大化,确实是无耻之极,奸诈至极。

第三卷 封神伊始

第十九章 碧游宫详说封神榜

清虚自发现,帝辛并不像后世史书上所描写的那样昏聩、无能,反而是一位有才能的明君之后,便时刻注意着帝辛的一举一动,和被后世所称颂的周文王姬昌。

自然姬昌的所作所为都未能逃脱清虚的监视,姬昌所说、所做的一切都被清虚看在眼中。待看到姬昌拥有数十位姬妾,还在阴谋反商之后,不禁生出了一种很荒谬的想法。

周文王姬发在击败殷商,成为天子之后,是不是将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都安到帝辛身上去了。不过此念不过在心中一闪而过。

思忖良久,清虚还是决定上碧游宫一趟,好好和老师商议一下。这次的大劫若是没有老师的支持,单凭自己是无法帮助众位师弟渡过劫难的。

想到此处,清虚便不再耽搁,直接驾起祥云向金鳌岛碧游宫飞去,清虚乃是准圣修为,所驾祥云自是极快。朝歌距离碧游宫虽是不知几万万里,但是清虚还是很快就到达了金鳌岛。

上次清虚来金鳌岛,乃是为了考察,居住在金鳌岛的一众师弟师妹的修行进度,故不曾去碧游宫参拜老师通天教主。

这次来到碧游宫乃是清虚自通天教主闭宫停讲之后,第一次来碧游宫参拜老师。

清虚走到碧游宫前,看着宫门口贴着的那副对联:“紧闭洞口,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不由想到“看来老师已然已然勘破天机,知道我截教但凡出山之人,都有可能成为封神榜上之人。”

“而且有一些门人会被西方教收去,但是老师为什么不阻止此事的发生,还是老师未曾想到,封神之劫截教会受到那么大的损失?。还是天道真的不可逆,我截教一定要遭此大劫,几乎陷于万劫不复之境。”

随即又想到“不管如何,既然贫道来到此地,并拜入截教门下,那就要阻止我截教几乎灭教的命运,为我截教留下一些香火。反正封神之劫与已然斩去三尸之人无关,就算我恶了两位师伯,顶多也就是被镇压一些岁月,不会身陨。”

想到此处清虚便站在上清殿门口,等待老师的召唤。

不多时,服侍通天教主的水月童子,从碧游宫门中走出,对清虚稽首道:“掌教老爷让师伯进去。”说完不待清虚说话,便领着清虚向宫内行去。

清虚随着水月童子来到碧游宫上清殿,见老师通天教主端坐于碧云床上,忙上前参拜道:“弟子清虚拜见老师,老师圣寿。”

通天教主看着自己门下这位大弟子,含笑说道:“起来吧。”清虚谢过通天教主之后,便走到属于自己的蒲团上坐定。

通天教主待清虚坐好之后,便开口问道:“你不在王屋山修行,来此有何事?”

清虚回到:“老师,弟子今日乃是为封神之事而来。”

通天教主说道:“为师知道你迟早会来询问此事,不过你能忍到现在才来,说明你的心性已然修炼的极为坚定。”

清虚忙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